眼看着这么多人举手,表达着想要出国深造的意愿,刘研究和一众校领导的心情直接跌入低谷。
不是意外如此多的学子,打算毕业以后前往国外留学。
而是担心赵天盛这小子的狗脾气发作。
当场翻脸,怒斥学生们不爱国。
不论什么时候,人才都是第一生产力。
伴随着经济改制,出国潮,留学潮应运而生。
最开始的一两年,仅有少部分品学兼优,思想品德过硬的教师和学生,能够以公派身份出国进修,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技术。
时间一久,国内开始全面放开出国审核标准。
公派出学,深造进修持续进行的同时,又出现了大量自费出国的群体。
至于这些人有多少,不用去做复杂的调研。
每天一大早,骑上自行车去使馆区蹲守。
不出半天,就能得出结论。
等待审核的出国人员人山人海,甚至可以从白头鹰,小日子,西普鲁士等使馆门口,一路排出几里地。
“谢谢同学们的以诚相待,我在你们身上看到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真诚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望着密密麻麻的手,赵天盛内心百感交集。
纵然国内经济发展和几年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升,人均月收入从四五百元,变成了上千元。
可是发达国家比起来,依旧是叫花子和龙王爷比宝。
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哪怕是西方一名普通的蓝领工人,一个月的收入也比国内的教授,专家高出几倍。
相较于其他单位和企业。
夏都重工集团给职工发放的工资,奖金,各种福利补贴,比之西方水平只高不低。
问题是,国内有几家夏都重工?
一家企业带来的高薪资,没有任何的代表意义。
高薪留住人才,重视科研专家,技术骨干,也只是夏都重工一家。
“同学们,追求个人价值,通过学到的知识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属于人类的基本需求。”
“今时不同往日,在这个全球高度一体化的年代,前往国外接受更好的教育,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你们的权力,更是每一个人的正当需求。”
“对此,我祝你们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一番话说完,刘研究目瞪口呆。
举手表达出国意愿的学生们,同样大为惊奇。
人的名,树的影。
纵然大部分学生没有和赵天盛,夏都重工打过交道,毕竟是在夏都上的大学。
对于赵天盛的大名有所耳闻。
高干子弟,大型国企负责人,根正苗红的国之栋梁。
看到一大批学子准备出国,甚至是在国外定居,工作。
赵天盛非但没有任何不满,反而预祝众人取得更好的成就。
这不合理啊……
望着众人脸上的复杂表情,赵天盛弹了弹烟灰,用另外一只手随便指向一名男生。
“这位同学,请你回答我,出国以后,你还打算回来吗?”
刹那间,无数目光看向被赵天盛指中的男生。
男生脸上满是尴尬。
万万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倒霉。
现场数千人,赵天盛怎么就指向自己了。
“当然……当然会回来了!”
迟疑了片刻,男生站了起来,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话筒。
“虽然我有出国深造的想法,但只是去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学成以后,我一定会回来报效国家,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听到这话,刘研究面露笑容。
总算没把自己读成书呆子。
谁都能看出来这小子说的是假话。
可是某些时候,假话往往又是善意的谎言。
赵天盛脸色凝重道:“如果外国企业,用一个月一万美元的高薪邀请你留在外国工作呢?”
“不要说是一万,就是每个月十万,我也会回来了。”
男生一脸正气。
赵天盛继续说道:“假如除了每月一万美元的薪水,国外企业还会安排你担任技术骨干,项目带头人,直接让你参与技术研究,你也不改初心吗?”
“先别急着回答,听我把话说完。”
“回国以后,你能拿到的工资仅有一千左右,并且要从最基层干起,论资排辈,等到人过中年,才有可能参与项目研究,你又该何去何从呢?”
男生穿着朴素,脸上的黑框眼镜腿缠着一层胶布,可见家庭条件十分一般,甚至是贫困。
明知对方说的是违心之言。
唯恐实话实说,引来自己的不快。
赵天盛既然没有点破,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情绪,仅仅是让男生考虑一分钟,之后再给出回答。
国外企业除了会给你高薪,还会立刻安排你进入专业岗位。
回到国内,工资可能连国外的十分之一都没有。
而且需要花时间熬资历,按部就班走上专业领域。
一分钟过去了。
男生额头布满汗珠,嘴巴张张合合,想要实话实说,可又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见状,赵天盛摆摆手,示意男生可以坐下来。
男生如蒙大赦地坐回椅子上,不停擦拭着头上的汗珠。
“同学们,如果是我,我会毫不犹豫地留在国外,为什么,因为他们给得太多了。”
话音落下,现场响起哄堂大笑。
赵天盛跟着露出笑容,笑道:“大家别笑,我说的是真的,俗话说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当然,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不过意思还是那个意思。”
“普通学子可以早上六七点起床,洗漱吃饭去学校上早自习,而你们这群人,我想没有一个人的起床时间,会晚于四五点钟吧?”
“对于其他学生来说,每天写完家庭作业,剩下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你们又是如何度过放学后的课余时间呢?”
“别的学生寒窗苦读十几载,而像你们这群天之骄子,来自各省市的学霸,状元,花在学习上面的时间,恐怕是其他人的一倍还要多。”
“我相信没一个人吃了这么多苦以后,还会想着每月拿着和父母相同的死工资,过着和父母一样,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日子。”
会场里的笑声戛然而止。
莘莘学子不约而同回忆起,曾经起五更爬半夜的学习生涯。
(https://www.biquya.cc/id190035/567926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