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成荒年恶毒亲娘,靠空间养崽洗白了 > 第175章 造水车事宜

钱里正闻言,瞪大了眼睛,连连摇头:

"苏氏啊,你这胆子也太大了!那可是太子殿下,咱们平头百姓哪敢跟天家讨价还价?"

苏茉莉将刚挖出的土豆在手里掂了掂,笑道:

"钱叔,这红薯土豆能解决北关军的粮荒,太子殿下高兴还来不及呢。

再说了,我又不是漫天要价,只要个公道价钱,他怎会为难我?"

“可是……”

“钱叔,没什么可是的,你就听我的去安排就好,你想啊?我做出的决定什么时候出过错?”

不等钱里正啰嗦完,苏茉莉赶紧打断道。

“成吧!那我先去安排了!”钱里正知道苏茉莉是个有主见的,见她态度坚决,也不再多劝,叹了口气转身去召集人手了。

苏茉莉看着钱里正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她知道钱叔是担心她,但有些事,必须去做。

她蹲下身,继续挖着土豆,心里却在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北关之行,不仅要解决粮食问题,还要借机推广高产作物和水车技术。

如果能得到太子的支持,那整个大夏的饥荒问题,或许真的能彻底解决。

苏茉莉又在种植园待了一会儿,见村中的小伙子们帮着姑娘和孩子们将行李搬了过来。

说是行李,其实也没啥。

有他们在村民家借住时村民们送的一些衣物、被褥,还有苏茉莉之前分发的一些粮食。

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在新住处跑来跑去,苏茉莉心里也踏实了几分。

她转身去了苏家村,去找了张木匠。

苏家村已经建造好了第一架水车,第二架水车也快要完工了。

苏茉莉到的时候,发现红枫镇的各村里正们,居然全都围在了这里。

苏茉莉刚走近,就听见激烈的争吵声。

"我们李家村离水源最近,理应先建水车!"李家村里正拍着桌子喊道。

"放屁!我们王家村的地最多,应该先给我们建!"王家村里正涨红了脸反驳。

张木匠被围在中间,急得满头大汗:"各位别吵了!我这人手就这么多,实在忙不过来啊!"

苏茉莉见状,快步走上前:"各位里正,这是怎么了?"

众人一见她来,立刻安静下来。李家村里正抢先道:"苏娘子来得正好!您给评评理,这水车该先给哪个村建?"

苏茉莉环视一周,发现各村代表都眼巴巴地望着她。

她沉吟片刻,突然问道:"各村现在能拿出多少银子?可够建造水车的?"

“啥银子?建水车还需要银子吗?”王家村里正一脸的惊诧。

“当然要,张叔请了十几个学徒建造水车,学徒是要开工钱的!张叔在麒麟县可是远近闻名的木匠,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凭借手艺赚个一二百两银子的那种,怎么可能给大家伙儿白干?”

苏茉莉淡淡地说道。

“啊?可是苏家村和槐树村的水车就没花钱啊!”

李家村里正一脸不解地反驳道。

苏茉莉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那是因为这两个村子的地都卖给我了,张叔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不收钱的!

但是你们不成,想做水车就得出钱。

要不然张叔还不得赔死?”

“那这水车多少钱一架?”

王里正问。

苏茉莉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张木匠。

“我当初答应苏氏做水车时,报价三百两银子!”

这话一出,在场所有里正都愣住了。

王家村里正张大了嘴,半晌才结结巴巴地说:"三、三百两一架?"

"不错。"苏茉莉点点头,"当时是和我要了这么多……"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李家村里正掰着手指头算了算,脸色渐渐发白:

"我们村...就是把全村人的家当都卖了,也凑不出这个数啊..."

“你们也别发愁,当初的价格贵,主要是我的手艺贵,但是现在为了大夏百姓的生计,我可以把价格降下来。"

张木匠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诚恳,"现在给你们一百二十两一架,这是最低价了。”

各村里正听到这个价格,知道已经是良心价了。

毕竟这水车上面有不少的精巧的铁制机关,光是这些零件的制作就要耗费不少金钱。

可即便如此,一百二十两对各村来说仍是天文数字。

苏茉莉看着众人愁眉不展的样子,轻叹一声:"我倒是有个主意。"

众人齐刷刷望向苏茉莉,王家村里正急切搓着手:“苏娘子快说!只要能把水车建起来,让我们村做什么都行!”

“是啊!苏娘子快说吧!”

“……”

众人七嘴八舌的催促着……

苏茉莉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从腰间取出根炭条在桌面画出简易结构图,指着线条流畅的草图说道:

“各村可抽调自家木匠,组建临时工坊。

由张叔统一教授技艺,带着大家先合力打造木架主体。”

苏茉莉说到这里顿了顿看向张木匠道:“张叔可以只交主体打造的部分,其他核心技艺可以保留。

这样也不怕技术外传,对您的生意造成影响!”

张木匠则是摇了摇头道:“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这些日子都在绞尽脑汁压缩成本,就是盼望着咱们麒麟城百姓都能用上水车,让田地丰收。

赚钱啥的是次要的!

至于技术,若是机灵的想学的,尽管学了去!

会造水车的人越多,离老百姓都能用上水车的日子才越近!”

“张叔大义!”

苏茉莉对着张木匠竖了个大拇指后继续说:

“这铁制机关工艺复杂,咱们联合请麒麟县最大的铁匠铺,照着张叔的图纸批量定制,这样能压下不少成本。”

“等主体和零件都备齐了,张叔再带着学徒逐村上门组装调试,不仅能省下人工,还能大大的提高制作效率。”

苏茉莉的话落,各村里正们都陷入了沉思。

按照正常的建造速度,可能到冬天了水车都建不完,靠着人力浇水又会陷入之前的困境。

浇水的速度赶不上干涸的速度,就会导致庄稼难以存活……

所以苏茉莉的这个主意,可谓是极好的……

(https://www.biquya.cc/id190029/567929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