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茉莉出了县衙,又去了钱庄,将两万两银票换成了碎银子和铜板,然后去了房东那里退了租。
日后,他们云家要去更大更广阔的地方发展,县城估计是很少来了。
苏茉莉来到租住的小院,云大虎和王翠已经收拾完毕,云大虎也已经坐在了牛车上。
三人一起回了槐树村。
三人回到云家时,天色已经黑了。
云老太看到云大虎和王翠一脸的惊愕。
“你们两个怎么回来了?明日不上工了?”
“娘!以后如意酒楼都不用去了,我要将种子基地开满整个大夏,种植园也要开满各个州府,我大哥天生聪慧,识字又会算账,可以帮我很多,所以年前我都想把大哥和大嫂带在身边,让他们长长见识,日后好独当一面!”
苏茉莉连忙拉着云老太的胳膊进了堂屋,生怕实诚的王翠漏了陷。
“真的啊?我就说我家儿子都聪明,比大房的强多了!好!既然我大儿子这么有本事儿,娘支持!去吧!都去吧!娘给你们带着孩子们!”
云老太高兴得直拍大腿,脸上笑开了花。
云铁花则是一脸的不高兴,平常爹娘在县城,不怎么回家,一个月也能见个一两次,可是若是去到京城,别的不说,年前是见不着了。
她好想爹娘,也想跟着去京城。
可是她知道,爹娘是和三婶干大事儿去了,她不能添乱。
所以什么话都没说,但是眼眶却红了起来。
云铁柱没在家,一直跟着张木匠东奔西走的在建水车。
麒麟县城的完工,又跟着张木匠去了麒麟县以外的地界。
云大丫和云小宝从来没有去过京城,也是一脸的期待。
苏茉莉看着这几个孩子笑着道,“今年你们就不要跟着去了,等到明年开春,三婶在京都城打好根基,就带你们去京都城长见识,到时你们阿奶和你们小姑都去……
若是喜欢京城的环境,就在那里住,若是不喜欢就回家来住!
好不好?”
云小宝一听这话,欢呼起来。
“好耶,我要去京城吃好吃的!“
云大丫也兴奋地笑道:“听说京城可繁华了,我也要去看看!“
云铁花这才破涕为笑,拉着苏茉莉的袖子:“三婶说话算话,明年一定要带我们去!“
“那是自然。“苏茉莉摸摸铁花的头,又从包袱里取出几包点心,“这是三婶给你们买的桂花糕和大白兔奶糖,你们去吃吧!“
孩子们欢呼着分食点心,堂屋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你啊!一个人顾得了这么多孩子吗?”
云老太知道苏茉莉疼孩子们,但是觉得她每天那么多事情,不一定顾得上孩子们。
“娘!到了京城我会买几个丫鬟仆从,现在咱们家有钱了,也该享受一下呼奴唤婢的日子了!等咱们家的新房子盖完,也请几个丫鬟嬷嬷伺候着怎么样?”
苏茉莉笑着说道,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云老太闻言,眼睛一亮:“哎呦,那敢情好!我这把老骨头也能享享清福了。“
“三嫂,你简直是太有能耐了,做梦也没想过咱们家能过上使唤人的日子呢!”
云桃枝也跟着兴奋起来,手里还抱着小云溪轻轻摇晃。
王翠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拉了拉云大虎的袖子:“当家的,咱们家这是发达了啊!“
云大虎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是啊!三弟妹这么有能耐,咱家想不发达都难!“
夜深了,一家人还沉浸在美好的憧憬中。
苏茉莉看着灯火下亲人们幸福的笑脸,心中充满了力量。
她知道,属于云家的辉煌才刚刚开始。有了家人的支持,她一定能在这片天地间闯出一番事业来!
次日,苏茉莉将一万八千两碎银子和铜钱交给了云大虎,让他和钱里正,再加上种植园的账房先生负责发钱。
自己则去了种植园,偷偷将十几个仓库里面的粮食,换成了空间里的种子。
不管是小麦种子还是稻谷种子,数目都比之前多了一点。
“这里的小麦种子有六十万斤,应该够整个麒麟县种植了。”苏茉莉轻声呢喃。
做好这些,苏茉莉又去看了看在土匪山救回来的孩子和女人们,女人们都去领工钱了,孩子们则留在种植园里玩儿。
苏茉莉给孩子们发了一些大白兔奶糖,又和这些可怜的孩子们聊了一会儿,并说了等学堂建好,他们都去读书的事情。
孩子们听后都欢呼雀跃,一个个都感激地看着苏茉莉。
苏茉莉不仅是他们的救命恩人,还是他们心中的光……
苏茉莉离开种植园后,又去了打谷场。
此时的打谷场,人山人海。
除了槐树村的村民,还有苏家村的村民全都聚集在打谷场排起了长龙。
首先发放的是所欠的地钱,古代家庭人口众多,家里地也多。
每家每户领到的银钱少则几十两,多则几百两,村民们捧着沉甸甸的银子,笑得合不拢嘴。
“这下可算能过个好年了!“
“苏娘子有能耐,这才多久啊,就把地钱还清了,有了这三百多两银子,我们家就能翻盖祖宅了!“
“哈哈哈……我们家也打算翻盖宅子……”
“可惜,之前吃不上饭,我家的地卖了好些,要不然也能翻盖个青砖大瓦房了。唉!”
“老刘头,别着急,和以前比已经好多了!你们家每个月至少有三两银子的进账,省着花,没几年就能攒够了!”
“说得对!”
人群中时不时传来这样的议论声。
苏茉莉站在高台上,看着一张张朴实的笑脸,心中也涌起一股喜意。
发放完地钱后,紧接着就是工钱的结算。
种植园的工人们排着队,一个个上前领钱。
苏茉莉站在一旁,看着账房先生一笔一划地核对名册,工人们领到钱后脸上洋溢的笑容让她倍感欣慰。
她站到打谷场的石磨上,大声道:“诸位,给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日后,长工每人每月一两半银改成每人每月三两银。
短工从每人每天五十文,改成每人每天一百文。
这个工钱由下个月生效!”
(https://www.biquya.cc/id190029/567929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