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和顶流女星离婚,你唱我走后泪崩全网? > 第五百六十一章 抄袭?

在华夏队连续三场胜利后,樱花国音乐界坐不住了。作为自认为Y洲音乐第一强国,他们无法接受被华夏超越的事实。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正在酝酿。

"必须要采取行动了,"樱花国音乐协会的高层会议上,一位高管拍着桌子说,"我们怎么能让一个在国际音乐界毫无地位的国家,就这样超越我们?"

“有些东西本就是我们的,华夏也是我们国家之前的征服地,如何能让他们这样发展下去,既然这样就毁掉吧。”

很快,一则爆炸性新闻在网上传开:樱花国官方宣称,华夏队在音乐节演唱的三首歌曲都是抄袭他们国家队长的创作。他们表示,之前一直保持沉默是因为还在核实,现在已经确认无疑。

"这是对音乐创作的亵渎!"樱花国队长在记者会上愤怒地说,"我们要求音乐节主办方立即取消华夏队的参赛资格,并为我们讨回公道!"

随后,樱花国文化部门拿出了所谓的"原创证据"。他们展示了三首与华夏队歌曲极为相似的作品,无论是编曲还是歌词结构,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作品都盖有樱花国文化部的官方印章,注明是在一年前就已完成创作。

樱花国不仅展示了所谓的原创作品,还精心制作了一套完整的创作过程证据链。他们出示了创作团队的工作记录、修改稿的痕迹,甚至连创作灵感的来源都有详细说明。这些材料被整理成一份厚厚的文件,每一页都盖有樱花国文化部的印章。

"这些作品都是我们队长的心血,"樱花国音乐协会的发言人说,"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的完成,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记录。我们有理由怀疑,华夏队通过某种途径获取了这些创作资料。"

这个消息像炸弹一样在网络上引爆。首先是樱花国的歌手群体,他们在队长的号召下集体发声,谴责华夏队的"抄袭行为"。在海岛上的樱花国观众也自发聚集,要求华夏队给出解释。

"还我们队长清白!我说怎么之前这些歌曲那么熟悉呢,原来都是我们国家歌手的。"

"抄袭者滚出音乐节!这可是国际的音乐盛典,不要污染了这里。"

"取消华夏队资格!赶快滚回去吧,不要在这里丢人了。"

樱花国国内的民众更是群情激愤。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都是声讨的帖子,很多人甚至扬言要抵制一切华夏音乐。这股声浪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

棒子国的音乐人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樱花国:"我们一直怀疑华夏队的歌曲来路不明,现在真相大白了。"

加国的媒体也开始大肆报道这件事:"震惊!音乐节黑马竟是抄袭者?"各种标题党文章在网上疯传,事态进一步发酵。

一时间,各大社交平台上"华夏抄袭"的话题持续发酵。那些原本对华夏队印象还不错的外国网友,也开始动摇。毕竟樱花国拿出的证据看起来确实很完整。

各国媒体对这件事的报道角度也各不相同。漂亮国的主流媒体暗示这或许就是华夏队能够在音乐节上连胜的真正原因;鹰国的音乐评论家则开始重新审视华夏队的所有作品;就连一些中立的小国媒体也开始怀疑华夏队的创作实力。

社交媒体上,形势更加复杂。有人开始制作华夏队歌曲和樱花国"原创"的对比视频,试图证明两者的相似度。这些视频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数百万的点击量,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发酵。

压力很快传导到华夏队。除了叶铭,其他队员都气得不行。特别是刚刚演唱过的子琪,眼眶都气红了。

"太过分了!"子琪愤怒地说,"明明是叶老师的原创作品,我们都是亲眼看着他创作的!他们怎么能这样颠倒黑白?"

希林也非常生气:"这些歌我们在后台练习的时候,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都是叶老师一点点修改完善的。"

纯纯更是急得直跺脚:"为什么叶老师这么冷静?我们应该马上召开记者会澄清!"

张成碧则冷静一些:"大家别急,叶老师肯定有他的考虑。这种事情越是着急,反而越容易中了对方的圈套。"

确实,面对这场风波,叶铭表现得异常平静。他坐在休息室里,仔细查看着樱花国方面提供的所谓"证据",嘴角时不时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韩虹和英姐作为资深音乐人,也都来到华夏队后台表示支持。"我们都知道这些歌是叶铭原创,"韩虹说,"这种栽赃陷害的手段太低级了。"

英姐更是直接:"叶铭的创作才华我太了解了,从他参加好声音开始,我就看着他一步步成长。他的每一首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根本不可能是抄袭。"

然而外界的声浪越来越大,甚至连一些华夏国内的网友都开始动摇。毕竟樱花国文化部的印章看起来确实很正式,而且他们提供的"原创作品"时间确实早于华夏队的演出。

所有人都在等待叶铭的回应。作为创作者,他的态度至关重要。但他依然保持着令人费解的沉默,仿佛这场风波与他无关。

叶铭的平静态度让团队成员都感到不解。他们看到老师一遍遍翻看那些所谓的证据,时而皱眉,时而微笑,似乎在思考什么。

"叶老师,我们真的要这样坐等舆论发酵吗?"子琪忍不住问道。

叶铭放下手中的资料,意味深长地说:"有时候,真相不需要太着急去澄清。当对手太得意的时候,往往就是他们最容易露出破绽的时候。"

这番话让大家若有所思。确实,以叶铭的性格,他这样的反应一定有他的道理。何况他创作时的每个细节,团队成员都看在眼里,这些都是无法伪造的真实记忆。

倒是后台的工作人员们坚定地站在叶铭这边。他们可是亲眼见证了叶铭创作的过程,知道每一首歌都是他熬夜修改的成果。

"叶老师每次创作都是在这里,"一个年轻的助理说,"有时候一个音符都要改好几遍,怎么可能是抄袭?"

(https://www.biquya.cc/id190008/567925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