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初唐父子局全员恶人 > 第224章 楚王府果然没一个好人!

“袁师兄,现在跑还来得及吗?”

“哼!就知道跑,到时候你能跑得动才好!”

袁天罡和正灵子在王府别院被扣了好几天,直到七月初十中午才被放出来,大摇大摆上了楚王的车驾。

顺着官道走了大半天,正灵子没来由的连打好几个冷颤,脱口便要跑路,引来了袁天罡的斥责。

坐在他们对面的闻乐笑着劝解,“袁道长勿要动怒,正灵子道长该是神通发作了,等日子过了便好。”

袁天罡眯眼道,“闻力士,你们楚王府的人说话都是如此阴阳怪气吗?

什么叫神通发作,害怕就是害怕,扯这些作甚?”

闻乐微笑不语。

见他不搭腔,再看看他身上的亲王常服,袁天罡忍不住吐槽道,“楚王比你高半尺,你能当他的替身?”

楚王到底是有多怕死,连行冠礼都用替身?

就算是用替身,你也不能把人家当瞎子,一个七尺半的麻杆让一个不到七尺的麻杆当替身,谁看不出来真假?

闻乐笑道,“殿下说了,袁道长聪明绝顶,要奴婢挑着能说的说。”

“奴婢能给殿下当替身,是因为殿下上次公开露面时便如奴婢这般体型,而且上次的替身也是奴婢,奴婢这次出现,很合外界对殿下的印象。

道长看看,奴婢半月前就剪好头发了呢!”

闻乐摘下发冠,露出一头的跟李宽一模一样的毛寸。

袁天罡咂舌,“楚王居然长如此快吗?”

“只是……楚王就没有想过髡发如何及冠之事?”

闻乐从背包里掏出一顶假发套,“无妨,到时候戴上这个就好。”

袁天罡怔住了,良久之后才回神,斟酌了半天道,“闻力士,楚王殿下行事,向来如此不拘一格吗?”

闻乐点头道,“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不过有时候殿下也会循规蹈矩。”

“什么时候?”

“在殿下认为时机不成熟时,只会按部就班,从不激进行事。”

“还有吗?”

“没了,袁道长,奴婢有件事想问您,不知您方不方便。”

“力士请问便是。”

“殿下说您与李淳风李监令的预言之术是假的,靠的是广撒网,可是如此?”

袁天罡顿了一下,“不知此种论断楚王殿下与多少人讲过?”

“殿下只与小姐说过,奴婢与几个护卫无意间听到的。

奴婢与侍卫们讨论过,有些不太明白,既是广撒网,道长是如何做到预言之事发生的概率奇高的?

道长不要误会,奴婢只是好奇,并未有窥探道家秘术之意。”

袁天罡闻言,知道楚王没有完全揭他底,松了一口气道,“预言之事并非全无根据。”

“所谓相面、测字、摸骨、卜爻、批命,都是以观察人的气色与反应为根本。

正所谓相由心生,从一个人身上能看出的东西有很多,只要加以引导,获取更多的细节,便可大致预测一个人未来大致的走向。

只要经验丰富,善于观察,揣度人心并不难。

难的是如何让人相信这些预言。

多数时候,求问之人带着目的,带着情绪,主动求问之事便能看出许多端倪。”

闻乐道,“那要是碰到我家殿下这种性子的,道长岂不是完全无法推测。”

袁天罡摇头,“批命不难,难得是推测大势所趋。”

“贫道第一次见楚王,便给他批过命,只是后来楚王顿悟,不仅改了自己的命数,还成了操纵大势之人,此后,所谓命数便对楚王这等人物没了意义。”

闻乐恍然,“怪不得殿下总是说人定胜天,原来是这个意思。

奴婢还以为殿下只是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加油鼓劲呢!

原来殿下是真的相信人定胜天啊!”

正灵子插话道,“楚王这种人百年难得一现,有种说法叫物以类聚,闻力士,你若是跟着楚王信人定胜天,或许已然逆天改命了。”

袁天罡猛的踩了一下他的脚,示意他别乱说话。

闻乐挠挠下巴,笑道,“二位道长,奴婢没有其他想法,能一辈子跟着殿下便好。”

“正灵子道长,殿下说你不是什么好人,今日一试,果然如此!”

正灵子低下头不说话了。

他心中暗骂,楚王这厮身边为何净是这种表面憨厚老实,实则奸诈无比之徒?

他才说两句话,这小太监都能察觉……特娘的,真是见鬼了!

袁天罡道,“正灵子无意挑拨殿下与力士,力士请勿怪罪。”

闻乐摇摇头,“解释就是掩饰,不过奴婢是无所谓的,想要挑拨的人多了,他算老几?”

正灵子的老脸唰的一下红透了。

楚王府果然没一个好人!

“楚王”携袁天罡、正灵子两位道门名宿前往天岳幕阜山举行冠礼的消息传出。

同时传出的还有任城王李孝恭到场给楚王做见证的消息。

两个消息几乎是前后脚传到了已经进入隽水的世族私兵耳中。

混在私兵当中的王龟年立刻派人去查证,当天晚上便得到了确定的消息。

李孝恭率领五十骑走陆路,已经过了修水,在分宁的驿站歇息,十二一早便能抵达幕阜山脚。

王龟年大喜,“双喜临门啊!”

“要是能把李孝恭做掉,便是楚王苟活,我等也不亏!”

如果说楚王李宽只是皇帝安插到江南的棋子,是皇帝与他们在江南博弈的筹码,那么李孝恭就是一座压在江南世家豪族头上的大山。

李孝恭对他们的威胁比楚王更甚!

江南的世家豪族费了好大劲才把这座山扳倒,如今却是又杀回来了。

李孝恭与楚王不同。

楚王只是困守岳州都督府治下三州,除了搞搞小规模的报复,扯着皇帝的虎皮搞些事情,很难真正伤到世家豪族的根基。

可李孝恭却是手握庞大的扬州大都督府,在江淮地区可谓是手握生杀大权,随时可能对他们下死手的。

江州陈家和卢氏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说明。

李孝恭两日之内覆灭浔阳两大豪族,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要是能趁机搞掉李孝恭,他们跟皇帝之间可就有得拉扯了……

(https://www.biquya.cc/id189411/2542397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