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寿华早早的就起来,想要帮母亲干活,几个妹妹年纪还小,自然是还贪睡。
她起来之后,郦娘子也已经到了院子里:“大娘,不是说了让你这几日就休息休息,这些活儿,娘做就行。”
寿华:“我都已经醒了,只看着娘干活,成这么样子。”
郦娘子:“那你去烧水吧,做些轻便的活儿,后日就要出阁了,也该美美的。”
寿华:“知道了,娘。”
等到母女俩将水烧上,早饭做好,几个妹妹才陆续醒来。
福慧:“大姐姐~”
寿华:“诶,醒了就去洗漱,早饭都做好了。”
一群人坐在桌前,吃着早饭,即便是最小的乐善也知道,大大姐姐不日就要离家了,大一点的福慧和康宁都知道寿华是为了她们。
饭桌上,康宁聪明,就一直说着话,活跃气氛,郦娘子,也知道自己对不起这个长女,但事情也已经定下了,她还有四个女儿,不能不管,但看着寿华也是满眼心疼。
寿华瞧着她们就笑着说:“娘,二娘,三娘,不必担心我,去了吴家我也会好生过日子的,你们不必担心。”
康宁:“可是那吴十一郎就是个痨病鬼...”
福慧:“三娘!”
寿华:“无妨,我嫁去了,便会同他好生过日子的,二娘,三娘,姐姐出嫁后,你们就要多帮娘做些活儿,照看好四娘,五娘。”
福慧:“大姐姐,放心吧,家里有我在,你不必操心了。”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这日,吴氏,一早就派了花轿来接,排场不小,也算是对她嫁来冲喜的补偿吧。
吴家富贵,给的聘礼也不算少,这些如今都算在了寿华的头上,郦娘子是一分也没留,如今,她们过得艰难,这样的情况下,郦娘子还给了五十贯钱,给她做嫁妆。
从寿华跟吴家定亲之后,郦家的那些族人,就不敢再来了,吴家也算是旗帜鲜明的站在了郦家这边。
一路吹拉弹唱,到了吴家,是十一郎的兄弟替他迎亲,拜堂的时候,吴书砚(吴十一郎)被下人搀扶着出来了,也算是十分给她这个新娘子的面子了。
之后,二人就被带入了新房,十一郎掀了她的盖头,之后,两人喝了合卺酒,也没有人闹洞房,众人走后,吴家给小夫妻上了些吃食。
倒也不是为了她,是怕十一郎饿着,要是给十一郎送了,不给她送,那就是真的磋磨新妇了,吴家要脸,自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吴十一郎本来是靠在房间里的榻上,寿华看到上了吃食,就过去扶他了:“郎君,我扶你过去吧。”
吴书砚:“有劳了。”
两人坐到桌前,寿华就给吴书砚端了一碗汤,之后,边吃,边给他布菜,这十一郎的身子不好,东西吃的也不多。
但是看到她还没吃饱,也没有放筷子,就时不时的喝一口汤,等着她。
这是他们夫妻第一次见面,寿华看着他,就知道他虽然是个病人,但确是个极好的人,
没有因为病痛折磨,而变得性格极端,他脑子聪明,知书识礼,温润如玉,看向她的眼神,也是有怜惜,有愧疚。
等到寿华吃完,十一郎才跟着放下筷子,也是怕她尴尬,先开口道:“吃饱了吗?”
寿华:“吃饱了。”
吴书砚:“寿华。”
寿华:“郎君,可是想上床歇着了?”
吴书砚:“嗯,叫人来备水。”
洗漱后,二人躺在床上,这具身体也才十五岁,自然也是有些害羞,十一郎并不想做什么。
吴书砚:“寿华,你别怕,日后我会对你好,我本就有病在身,定是会拖累于你的,倒是委屈你了。”
寿华:“郎君莫要多心,因为你,我才能庇护郦家,我心里感恩郎君,并未觉得委屈。”
吴书砚也没再多说什么,但婚后,他真的对寿华很好,体贴入微,照顾周到,还给她买了不少的首饰。
寿华本就博学,跟他很能聊的来,两人一起弹琴作画,吟诗作对,十一郎还特意找人教她插花,焚香,点茶。
在他的病又加重之后,他早早的为寿华备下了一顶价值连城的真珠帐,还有一整套的头面首饰。
他早早的为寿华做了打算,甚至将这些东西,还有这几年给寿华买的首饰衣裳,通通都立了字据,表示这些东西都是留给寿华的。
吴家不缺钱,自然对这些东西也不在意,十一郎的母亲瞧着寿华照顾了儿子,也没多说什么。
私下,吴十一郎还给了寿华三万两银票,都是他的私房,吴家没有人知道,也不让她告诉旁人,说是给她将来压箱底用的。
时间过得很快,成婚不过两年多的时间,十一郎就病重的起不来了,寿华也是真的为他担心。
她也检查过十一郎的身体,不过是器官发育不全,这种情况,她治不了,也确实无能为力,只能想办法延缓他的痛苦。
为着吴书砚,她也整日端着医书,询问大夫,照顾着十一郎,就连她婆母瞧着也觉得她有心了。
(https://www.biquya.cc/id188833/263124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