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得了消息,当时什么也没说,也没让弘时再管,但是高晞月入府三个月后,雍正下旨将富察琅嬅赐给弘时做了侧福晋。
说实话,这个侧福晋弘时是有点不想要,脑子拎不清,不过既然已经下旨了,那弘时也只能收下,日后就当养个闲人罢了。
其实富察氏也是没办法,康熙爷在的时候,富察氏支持了八爷,雍正小心眼,元年的时候虽然选了一个富察氏的女子进宫,但对富察氏也没有太过重用。
当初钮祜禄氏跟着十爷也站在八爷身后,但架不住康熙帝给弘时选的嫡福晋就是钮祜禄氏,这一下子就让钮祜禄氏从泥潭里走了出来。
谨嫔在宫中不得宠,人也不聪明,当初唯一的机会,也被宜修毁了,富察氏虽然男儿得力,但朝堂之上不缺得力之人。
各大家族,总会有几个有出息的儿郎,若是没有人为富察氏说话,那富察氏就只能硬拼,一旦有人为富察氏说话,那富察氏拼命后,也不会被其他人分摊走功劳。
马奇已经年迈,他也不得不为富察家打算,富察夫人的意思,最开始他不知道,但雍正问他的时候,他犹豫一番,还是决定送侄女儿入宫,为富察家求一个保障。
富察家的儿郎还年轻,在他倒下后,一定会有一段低压时期,这个时候宫里有人,富察氏就能很快的等到傅恒、傅清这一批子弟长成,再度撑起富察氏。
雍正也明白这个意思,他对儿子心里的感觉很奇怪,但是他一直都告诉自己不能忌惮,不能再发生先帝在时的那些动乱,所以对弘时一直都很好。
这一次,雍正问过富察马奇后,也还是将人赐给了弘时,富察家都不介意让嫡女去做侧福晋,那皇家就更不介意了。
雍正为弘时赐人后,弘历眼红的不行,这富察琅嬅还有高晞月,都是当时为他和弘昼的备选。
但富察家宁愿去给三哥做妾也不愿意做他的嫡福晋,高斌也是个能臣,他原本是想要高晞月做他的侧福晋的。
弘历回宫后,也对这些家族有了了解,那个时候弘时已经娶亲,所以弘历为了自己以后的前程,也特意了解了一番。
他如今的嫡福晋是皇后的侄女儿,他对这些满族老姓的了解不深,但也知道青樱的家世比不上富察琅嬅,甚至他特意打听过,青樱的家世甚至比不上弘时的一些格格的家世只是占了一个姓氏好听而已。
弘历和青樱相交是因为他当时能接触到的只有青樱,虽然青樱这一支败落,但是还有乌拉那拉氏的其他分支,所以他早早就计划拿一个侧福晋的位子给青樱。
选福晋的时候,他专门了解了一番,富察氏、瓜尔佳氏还有佟佳氏都有合适的嫡女,他本来是想选这三位的。
但是选福晋的时候,这些家族的格格都没报上名来,上报的都是些庶女或者旁支,雍正也对这个儿子不上心,直接就顺着弘历自己的传言将青樱赐给她做了嫡福晋。
雍正虽然厌恶宜修,但心中也有纯元,所以一个皇子嫡福晋的位子也愿意给乌拉那拉氏这个体面。
本来若是只有一个高晞月,弘历也不至于这般生气,但富察琅嬅的出现,让弘历恼怒,他知道这些人都看不起他,但他还是无能为力。
弘历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便对青樱有些迁怒,他觉得都是因为和青樱的那些传言,让那些大家嫡女都不愿意选他。
但他忘了,那谣言就是他自己传出去的,为的是宜修手里的势力,和青樱背后其他的乌拉那拉氏。
宜修被幽禁景仁宫后,雍正的后宫也有了婴啼,但也只得了一儿一女,之后雍正自己沉迷于金丹之术,也再无所出。
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承瑞亲王弘时在灵前继位,改年号为乾元,先帝灵柩还未离宫,景仁宫娘娘就追随先帝而去。
弘时继位后,李静言就是唯一的皇太后,正位慈宁宫,也算是满足了她一直以来的愿望。
弘时孝顺,日日都去慈宁宫给李静言请安。
弘时:“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李静言:“快起来,你整日忙于朝政,不必日日前来,你这般来回折腾,额娘也心疼,像以前那样就好,隔一段时间,来给哀家请安就是了。”
弘时:“皇额娘说的哪里的话,以前那是有皇阿玛在,儿子得守着规矩,如今儿子做了皇帝,自然要孝敬皇额娘,让众人都知道您对儿子得重要。”
......
李静言身子不好了,整个人每日都有些浑浑噩噩,这一天,她精神格外的好,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回光返照。
李静言睁开眼睛,看着就坐在床边,满脸胡茬的弘时,有些心疼,她也不敢动,她怕她一动,弘时就惊醒了。
她就睁着眼睛,回想着自己的一生,年幼的时候是家里的嫡女,父亲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对她也很是疼爱。
到了十几岁的时候,她就进了先帝的潜邸,十年的盛宠,她也没受什么委屈,生下弘时后,先帝就为她请封了侧福晋。
眼看她渐渐年长,恩宠不如曾经,这个时候弘时开蒙,儿子聪明,给了她莫大的底气,尽管那个时候儿子还未长成,但却是先帝当时唯一的儿子。
之后,弘时读书刻苦,从不懈怠,就连一向都勤奋的先帝都说自己不如弘时勤勉,那个时候她对弘时很是心疼。
她想说弘时不用那么辛苦,他是皇子,自然有前程,但是看着先帝满意的眼神,她不敢说。
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年世兰有孕,仗着年家嚣张跋扈,叫人从春锦苑将先帝叫去。
弘时才八岁,站在她面前告诉她,谁都不能欺负她的时候她真的忍不住哭了出来,她哭不光是因为儿子孝顺,还是因为心疼儿子。
她这个额娘不顶事,所以才需要儿子小小年纪为她撑腰,第二日,先帝果然被儿子从年世兰的宓秀苑叫来了,给了年世兰好大的没脸。
但从那个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必须立起来,就算帮不上儿子,也绝对不能拖儿子的后腿。
等到弘时十二岁的时候,立下大功,康熙爷为弘时赐下爵位,还赐了她这个生母一个封号。
她沾了儿子得光,在府里比宜修还要风光,儿子厉害,先帝后来就算是不喜欢她,但还是对她很好。
入宫后,她是唯一的贵妃,后来又因为儿子做了皇贵妃,那个时候她也已经年过五十,但先帝还是每个月有三几日去永寿宫看她。
宫中的妃嫔不论多少,先帝对谁宠爱非常,属于她的那份体面,从未丢失,一直持续到弘时登基。
儿子做了皇帝,她的日子更是舒坦,这宫里就没有一个人能压住她的头上了,弘时对她孝顺至极。
宫内宫外尽知,做到了真正的以天下养之,好东西都是先进慈宁宫,再去乾清宫,后妃对她这个太后也是恭敬至极。
这日子太好了,她一生都是快乐的,从未有过艰难,其实进宫后,她也知道有人对她出手,出手最多的就是宜修,但弘时将她保护的很好。
所有的危险都被弘时挡住,她就只需要每日快快乐乐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
她活了八十岁,已经是少有的长寿老人了,她也活够了,没有任何的遗憾,唯一是担心儿子,但她也确实坚持不了了。
这一日,弘时陪着精神很好的李静言一起吃了饭,逛了逛慈宁宫的花园,听着李静言的絮叨,最后看着李静言安稳的在他的怀里永远的沉睡......
(https://www.biquya.cc/id188833/263124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