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替嫁要我守活寡,我三年抱俩 > 第1116章 攻坚克难的第一线[加12

“这是后面宿舍楼的设计图,你们看到的是装修完成后的效果。”唐雪说。
她将图给大家展示出来,研究生们看到图上的整体布局,以及各个房间的装修,现代化的卫生间、厨房这些,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唐总,这些……都是给我们住的?”有人忍不住问,眼睛还直直盯在唐雪手上的图上面。
唐雪一笑,“当然,后面四栋楼就是盖来给你们当宿舍用的。”
先前她说先带大家去宿舍休息,大家还以为是那种一间一间的宿舍。
他们在唐氏制药厂的待遇就很不错,厂里给他们每人分了一间单人宿舍,每间宿舍都有二十多平方,里面有一个一平方半的独立卫生间,一个两平方半的厨房,还有一个跟房间等宽的大阳台。
那就已经非常好了。
在他们的想象里,这边的宿舍顶多也就是那样的,却没想到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单看房间数,两边也没法比。
唐雪拿的图里面,一套房子里面有三个房间,看画的图,除了装了沙发、电视的客厅,还有一个摆了饭桌的餐厅。
厨房跟卫生间看起来也更大更好。
“我的建议是,你们最好是在后面四栋楼中的两栋居住,不要住得太散,毕竟现在咱们人不多,住得太散也水是很好。”唐雪建议道。
她看着研究生们,研究生们互相对视,他们不反驳唐雪的话。
唐雪就又说,“你们想住在几楼,现在商量一下,商量好了就去西边这两栋,你们先休息,等一个小时之后下来吃饭,咱们的员工食堂在巨蛋后面,你们过去就能找到。”
总共就这十几个人,抓阄什么的,唐雪觉得没必要,让他们自行商量去。
结果,还真没她想象的那么顺利,这些人没商量一会儿,就出现四个抢二楼的。
一楼有些潮,肯定不如二楼舒服,二楼又不用爬太高楼梯。
后面的楼是一层一户,唐雪让大家住在西边两栋,也就是有两套二楼的房子,现在却出现了四个想住在二楼的。
一看超了,立刻有人改口,说把二楼让给其他人,自己选择三楼。
却没想到三楼已经有人抢住了,并且也是四个人想住三楼。
都是年轻人嘛,爬四楼也没事儿。
但是再往上,大家就有些不愿意接受了,爬五楼六楼很累人的,更不要说最上面一层是十二楼。
当然,他们只有十五个人,总共三十套房子,最上面空下来也行。
就是下面低楼层全部住满,至少有一个人要住在八楼。
五楼六楼不太想爬,更何况七楼八楼?
唐雪把选房子的事儿交给这些研究生们自己去处理,就叫上雷嘉厚,跟他走出巨蛋主楼。
两人来到不远处的一个白色小尖顶休息室里坐下,脱了鞋盘腿坐在塌塌米上,唐雪洗了茶具,给雷嘉厚泡茶。
“你这里真不错。”雷嘉厚说。
他也跟着参观了一圈儿,国内所有研究所,没一家能跟唐雪这里相提并论的。
唐雪笑道,“我这里效率高,员工待遇自然更好。”
这话雷嘉厚认同,这些研究生自从加入唐雪这边,已经研究出了林林总总几十款新药。
目前国内缺少的药品种类非常多,更需要细分。
唐雪让这些研究生们做的,就是将药品种类细分,然后更有针对性地攻克研发所需药品中遇到的难关。
就是吧,雷嘉厚觉得,唐雪这边研发药品的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
“小雪,上次过来人多,我就没有问你,这些研究生到你手下之后,研发新药的速度怎么变得那么快了?”雷嘉厚问。
他可不是看不起这些研究生,他在学校就是带研究生的,这十几个研究生里面,有好几个还是他们协和医学院出来的呢。
他们在他手底下学习的时候是什么能力,雷嘉厚非常清楚。
不可能换个地方,人的能力马上就涨一大截吧。
唐雪笑道,“我明白老师您的意思,并不是他们能力突然暴涨,而是我给他们制定了一份详细的研究规划,并且将我能给予帮助的部他详细的写下来。
“当然不是让他们像在学校学习实验那样,直接照着步骤做,而是让他们通过目录选择自己觉得自己能拿下的项目,再利用自己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努力,攻克难关。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能得到很大进步的。
“如果需要攻克的观关太难,他们实在完成不了,到最后我这边会给出一些不经意的提醒。”
雷嘉厚赞同唐雪的做法,最主要的应该是锻炼这些人的能力。
然后,雷嘉厚就想到了另一层,他看着唐雪略微吃惊地问,“你的意思是,让他们进行研发的那些药品,你其实都已经做出来了?”
唐雪给雷嘉厚倒了一杯茶,然后才说,“都是我闲暇时候做出来的,不过给出去的也差不多了。先前那不是想吸引这批研究生,让他们留下来嘛。
“后面再给他们的,就有很多我也没做出来的药品了,真正的难关,也只能由他们自己努力去做了。”
相比于这个时代,唐雪会制的药真的还有非常非常多,但她不能一股脑地往外拿。
自己这边研发速度过快也不好,到时候不仅是她,包括这些研究生在内,所有人都会陷入危险。
他们就以一种超常,但并不显得过于另类的速度往出拿药品,慢慢把我国药品市场丰富起来,追上别的一些发达国家的现有技术。
然后再慢慢超过他们,在十年内将我国医药领域堆上世界最强的地位。
到那时,就不是他们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不是我国的老百姓为了买一些更加对症,治疗效果更好的进口药,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费用
唐雪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绝对调打现今所有制药企业。
给自己十年,不仅仅是一个缓冲,也是为了培养人才,她所学亦是有限的,总不能她把自己所学全部掏出去,到最后华国医药界后继无人吧?
那时候难道指望她一个人进行研发,时时走在攻坚克难的第一线?
那当然不行。

(https://www.biquya.cc/id188793/263343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