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太监,一人捧着圣旨,一人捧着一袭紫色圆领袍服立于香案之前。
叶守业带着一家老小跪在香案之下,高呼吾皇万岁。
圣旨写得又长又晦涩难懂,叶不凡足足在地上趴跪了一柱香才接下圣旨。
“李公公,林公公,请入府内,本官已备好酒席。”
叶守业喜笑颜开,礼数周正,早命人取了银两候着,此时一一奉上。
李公公与林公公收了银两,笑道:“姜国公、丰邑侯,咱家还得回宫侍候皇上,不能久待,就吃不得酒了。”
林公公也拱手道:“国公爷切莫客气,如今您这一门双爵,可喜可贺,陛下令丰邑侯明早参加朝会,切莫忘了。咱们就先告辞了。”
叶不凡连忙道:“定不敢忘。”
送走两个太监,叶守业抚着须得意至极,一门两爵,当今大周除了上官云冲那老匹夫能与自己相比,哪家还有如此荣耀。
想到上官云冲,叶守业就有些头疼,虽然两人短暂联手,那也是鸿帝授意的。
两人本质上还是对头,如今叶不凡与上官江沅私定终身,若是上官云冲知道了,怕不是又要打上府来。
“哼!老匹夫,我儿哪点差了,如今也是侯爷,说不得要会你一会!”
叶守业骨子里还是向着自己儿子的。
“父亲大人,孩儿有事与您相商。”
鸿帝让叶不凡明日上早朝,正好等朝会散后去找赵祈佑上奏盐改一事,这个事必要与亲爹通个气。
姜是老的辣,也可听听老头子的意见。
叶守业也有话要对叶不凡说,叶不凡明日第一次上朝,有些规矩也要教与他。
父子二人来到书房,叶守业将上朝的注意事项与规矩都一一说与叶不凡,并点明哪些朝臣是己方的,哪些人是专门与他不和的,都详细说清。
叶不凡仔细记下,朝堂之复杂超乎他的想象,自是不敢怠慢。
叶不凡将想要盐改一事说了,叶守业的眉头却是越皱越紧,看着叶不凡怔怔岀神。
“父亲,可有不妥?”叶不凡询问道。
叶守业松开了眉头,拍着叶不凡的肩膀感慨道:“远儿啊,你终于长大了。”
叶守业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宰相,然,大周外有大敌环伺,内则天下百姓赋税繁重,民生多艰。
他一直致力于改善民生,力议鸿帝让百姓先吃上饱饭,再报塞外夺城之耻,为此还被他人打上软骨头的标签,背了一身的骂名。
可恨大周官僚腐败,官员贪墨成性,仅凭叶守业一人,实无破局之法。
如今叶不凡提出盐改,实是中了叶守业的意。
“此事诸多艰难,远儿,你可知,自古变法者,都没什么好下场。”叶守业沉声道。
叶不凡笑道:“这算不得变法,只是孩儿想与圣上做生意罢了。”
“但终究是动了他人利益。”叶守业缓声道:“不过,事情终要有人来做。大周再不改变…”
叶不凡出了书房,得了叶守业的支持,心情大好之下,吹着口哨在府中闲逛。
此时天已下起了雪,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将姜府中的山亭水榭盖上一层皑皑白雪。
这时姜府的老管家赵管事匆匆寻来,老远就叫道:“少爷,府外有人找您!”
叶不凡一愣,他昨日下午才回燕安,今日便有人来找了?
“赵叔,谁找我?”叶不凡问道。
“是一个自称镇国公府的丫鬟!”赵管事答道。
镇国公府与梁国公府互不来往,如今叶不凡刚回家,镇国公府的丫鬟就找上门,难怪赵管事慌慌张张。
“哦?让她进来。”叶不凡眉头一皱,镇国公府的丫鬟来找,除了上官江沅派人来找,不会有其他人。
不多时,一个穿着鹅绿色小皮袄的丫鬟被带了进来,对叶不凡盈盈一礼,道:“叶公子,小姐命奴婢前来给公子送信。”
说罢,取出一封信来交于叶不凡。
“这才分开一日,怎的就送信来了?”叶不凡有些奇怪,上官江沅虽钟情于她,但叶不凡却是了解其性格的。
绝不是那种一日不见便如隔三秋的娇性子,此番让丫鬟冒雪前来送信,必然有其他事。
叶不凡从信封中抽出一张信笺来,上面只写两个绢秀且略带硬朗的大字:速来!
“你家小姐可还有话交待?”叶不凡疑惑的看着信笺,问道。
丫鬟摇摇头,道:“没有。”
“那镇国公府可有事发生?”叶不凡又问道。
丫鬟想了想,道:“今日一早,吏部李侍郞与其子李公子,带了许多礼物来拜会我家老爷。”
叶不凡一合信笺,道:“你且先回去,告诉你家小姐,我马上就到!”
丫鬟福了一礼匆匆去了,叶不凡将信笺揣入怀里,扯着嗓子就喊:“胖子,快滚过来!”
正在与家丁吹嘘着在回南关外大杀四方的胖子,听得叶不凡的喊声,慌忙窜了过来:“少爷,您有事?”
“去牵马!”叶不凡冷声说着便朝外走。
“好嘞!”胖子也不问缘由,少爷说牵马便牵马!
“少爷,您这是要去哪,下着雪呢!”赵管事在后面喊道。
“告诉我娘,我去给她抢儿媳妇!”叶不凡应了一声,快步朝府门跑去。
赵管事一愣,随即回过味来,赶紧朝叶守业的书房跑去。
自家少爷是个什么货色,姜府上上下下谁人不知,他说要去抢,那肯定就是真的去抢。
“不好了!老爷!夫人!”赵管事边跑边喊,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利索,雪天路又滑,连摔几跤,摔得鼻青脸肿。
叶不凡走到一半,想了想又转回放杂物的屋子,提了一坛从回南关带回来的烈酒,扛起就走。
出了府门,胖子已然牵了马在门外候着了。
叶不凡用绳索将酒坛系好,翻身上马,对胖子道:“随我去镇国公府!”
胖子也不管许多,少爷说去哪便去哪,除了皇宫去不得,哪里不可去,当即纵马在前开路。
路过集市的时候,叶不凡见得有人在卖鹅,突然福至心灵。
叶不凡虽为理工生,但好歹也看过一些杂书古记的,隐约的记得,古人提亲,聘礼中有送大雁这么一个说法。
(https://www.biquya.cc/id188464/5679303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