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只是想当咸鱼,竟被皇帝驱出京城 > 第124章 工部员外郎

北突攻我大周,无非是垂涎我大周的富庶与土地。若开展贸易,我大周也可收受北突牧民所产之物,到时北突百姓也会因通商而获利,会逐渐依赖我大周,防我大周之心必减。”

“到时以这些换来的钱财休养百姓,整备大军,可伐诸国!”

叶不凡所说却是有根据的,蓝星古代的大宋,便是向辽、西夏大量倾销商品,获得无数财富。

论富,大宋甚至超过盛唐。

当然,大宋没能伐诸国,反倒被人伐了,这里面原因众多。

但这个搞钱的思路,却是可以拿来用的。

鸿帝默默思量,殿内百官也都沉默不语,有些懂经济的官员眉头紧锁,叶不凡此言就像明灯一般,豁然照亮前路。

更有许多大臣目光灼灼的看向叶不凡,此子一向以纨绔面貌示人,此时所言却展非凡之见,卓识超绝,绝非传言中的浪荡公子可比。

“丰邑侯,此事,你写一个详细的奏章呈于朕!”

鸿帝已然有些心动,自北突夺了大周十城,鸿帝便严令不许任何物品流向北突,导致大量从事手工业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赋税锐减。

如今叶不凡却提出通商,以他国之钱财富己身,待得国富民强时,再以兵攻他国,也有几分道理。

但此事关重大,还得好好商议才行。

叶不凡也暗暗叫苦,这才当几天丰邑侯,就要写企划案,当牛做马到哪都跑不掉。

只是今日这番言说,却不得不说,他还想与鸿帝谈买卖呢。

朝会从卯时开到了辰时,叶不凡上奏之言在朝堂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一众朝臣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

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以上官云冲为首的武将坚决反对通商,认为大周物资流出会变相资助了他国,特别是铁器之类。

也有文官反对,比如颜其文这种,此类人根本不关心其他原因,就是单纯的你支持我就要反对,纯粹的搅屎棍。

通商一事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决定的,这不合实际。

叶不凡也没指望鸿帝立马拍板同意,必竟这不是儿戏,话已说完便又退回了角落。

叶不凡朝那叫醒他的青年官员拱了拱手,表达谢意。

那青年官员则回以微笑,随后肃首而立,不再与叶不凡交流。

叶不凡则又靠回柱子,盘算着一会怎么去找赵祈佑。

这皇宫他不熟,只知赵祈佑居住在皇宫西侧的弥泰殿,叶不凡却是从未去过。

“退朝!”

就在叶不凡出神之时,传礼太监尖锐的声音将他惊醒,终于退朝了。

一个朝会整整开了一个时辰,叶不凡的腿都站麻了。

“丰邑侯!”

叶不凡正随着退朝的文武百官刚走出太和殿外,刚才那站于叶不凡身侧的年轻官员便追上来叫住他。

叶不凡停下脚步,回首问道:“兄台叫我?”

那青年官员快步走了过来,道:“下官工部员外郎万启明,见过丰邑侯。”

“原来是万兄,久仰久仰。”叶不凡不知这年轻官员为何叫住自己,便打着哈哈问道:“万兄唤我何事?”

万启明笑道:“下官听闻丰邑侯对格物一道颇有心得,为那兴州制出水跃汲水器,堪称神器,活百姓无数。下官深感钦佩。”

“下官自诩对格物一道深有心得,可与丰邑侯相比,实不值一提。”

“万兄过奖,那水跃汲水器实不值一提。”

万启明道:“丰邑侯不必过谦,下官曾对那水跃汲水器仔细查看过,构造虽极简,却有巧夺天工之能,实让下官叹为观止。”

“万大人,你若有事就直说,我这还有事…”叶不凡有些不耐烦,叶守业已在一旁等着他,而他还要去找赵祈佑,哪有这么多时间和这工部员外郎吹牛批。

万启明赶紧道:“下官最近也一直在思索格物之道,有许多地方都不甚明了,若丰邑侯他日有时间,下官想上您府上与您请教一番。”

“就这事啊?行,我若知道的,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叶不凡爽快的答应了。

大周没有工业,不是官员百姓不聪明,而是喜格物之道的人甚少,都忙着读圣贤书考功名。

对于与功名无甚帮助的格物,自然没什么人学。

难得有一个对格物感兴趣的年轻人,叶不凡还是挺欢喜的,何况这万启明还是工部员外郎。

他这官儿不大,却是实实在在有点实权的,将来若要考虑开办工坊推广新技术,有相熟的工部官员,自然要方便许多。

万启明闻言大喜:“那下官改日定当上丰邑侯府中请教。”

“好,叶某扫榻以待!”

“明渊兄!”

叶不凡与万启明正说着话,赵祈佑匆匆赶来,隔得老远就低呼出声。

万启明见二皇子向这边走来,连忙与叶不凡告辞,匆匆去了。

“靖轩兄,我正欲去找你,没想你先来了。”叶不凡哈哈笑着迎上去。

赵祈佑走至近前,却突然拐了个弯,向叶守业走去。

叶守业一愣,赶忙行礼:“老夫见过二皇子殿下。”

“叶大人无需多礼。”赵祈佑连忙扶住叶守业,笑道:“叶大人,我正欲与明渊兄去见父皇,叶大人可否一起?”

叶守业岂肯上这个当,忙道:“殿下,您与吾儿去即可,老夫不便前往。”

这盐改一事非同小可,叶守业自不会明面上站在赵祈佑一方。

若将来出了纰漏,叶守业还能圆得回来,此时一起去见鸿帝,那意思就不一样了。

叶不凡道:“父亲大人,您且先回。我与二皇子殿下去去就回。”

叶守业点点头,也不多说,向赵祈佑行了个礼,转身离去。

鸿帝御书房中,鸿帝正在桌上做画,一幅梅花傲雪图跃然于宣纸之上,点点红梅在皑皑白雪映衬下,显得格外娇艳冷冽。

“陛下,二皇子殿下与丰邑侯求见。”

一个十几岁的小太监躬着腰进来禀报。

自从大太监刘于明被打下天牢后,服侍鸿帝的太监便换成了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

“传他们进来。”鸿帝在纸上点下最后一朵梅花,淡声道。

“儿臣,祈佑拜见父皇。”

“臣,叶不凡拜见陛下。”

赵祈佑与叶不凡行大礼参拜,伏于地上。

叶不凡很厌烦这种动不动就要磕头跪拜的礼数,但没办法,大周的礼数就是这样,只得按规矩来。

“起来吧。”鸿帝放下毛笔,龙目灼灼,道:“你二人来见朕有何事?”

赵祈佑与叶不凡对视了一眼,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让太监取了个盘子,从瓶中倒出一些细细的精盐来,道:“父皇,请看此物。”

鸿帝疑惑的看着盘中那如雪般洁白的结晶之物,道:“这是何物?”

“陛下,此物是微臣用盐旷渣提炖出来的精盐。”

叶不凡说着,伸出一根指头在盘子里沾了些,放进自己口中,一来说明这是盐,二来证明这是可食的无毒之物。

要想鸿帝信,自然需要鸿帝亲尝,但鸿帝为九五之尊,想让他亲尝,必要他放下疑心才可。

赵祈佑见得叶不凡的动作,也赶忙沾了些盐放入自己口中。

“父皇,这的确是丰邑侯提炼的精盐。”

赵祈佑咂巴着嘴,期望鸿帝也尝一下,以证明他二人不是信口开河。

事实证明,赵祈佑与叶不凡还是小看了鸿帝的胆量。

鸿帝看了赵祈佑与叶不凡一眼,呵呵一笑,也伸手沾了些细盐放入口中,细细品味,一股咸涩之味在口中荡开。

鸿帝脸色微变,伸手接过小太监手里的盘子,细细查看,道:“果真是盐。”

“这盐与雪一般的白,朕生平仅见啊!”鸿帝面露惊叹之色,问道:“丰邑侯,刚才你说这盐是从盐旷渣中提炼而来?据朕所知,那盐旷渣非能食之物,食之有毒,你如何提炼出来的?”

“这个不难。”叶不凡直起身道:“但凡为盐旷或海盐,臣都能提炼出可食之盐。”

“此话当真?”鸿帝龙目微眯,定定的盯着叶不凡。

做为一国之君,鸿帝岂有不知盐之重要,大周盐矿与海盐都不缺,但缺的是可食之盐。

可食之盐少,价格就贵,大周百姓苦盐久矣,百姓需要盐,大周的兵卒将士更需要。

奈何产盐量少,大周百姓与兵卒将士因缺盐而体质羸弱,这也是不敌常年食肉的北突人的原因之一。

“臣言所实,绝不敢乱言。”叶不凡沉声答道。

“好!快,将你那提炼之法交于盐铁监,让盐铁监依法而为!”

鸿帝激动了,若盐矿渣都能提出可食之盐,那大周就再不会缺盐,百姓民生都将得到改善,如何能不激动。

“父皇,不可将此法交于盐铁监!”赵祈佑连忙说道。

鸿帝眉头一拧:“祐儿,你可知我大周因缺盐造成多大的困境!如今丰邑侯有能改变之法,为何不能交于盐铁监!”

“陛下,二皇子殿下所言极是,此法暂不能交于盐铁监。”

(https://www.biquya.cc/id188464/567930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