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玉腰奴 > 第23章 虫娘

前世她并不常留在盛安城中,偶尔回来一趟,就时常听到那些守城侍卫,对城中的姑娘们评头论足。

张氏的那位远房外甥女,虽然没见过,但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

据说那姑娘也姓张,貌若无盐,生在小县城,平日家里就靠着喂猪做农活为生计,是个纯粹的乡野村姑。

但是她出生的时候,村里有个过路的僧人给她算了一命,说是有火凤凰的命格。家里人都觉得她可以一飞冲天做真凤凰,打小就给她养成了不可一世的傲娇性格。

自从她来了大绥皇都那一日起,就高唱着要让全城的公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后来工部侍郎家的小儿子不知被喂了什么迷魂汤,偏要将她娶进门。

那张姑娘认定了自己是皇后命,看不上侍郎家的公子,但又想白拿人家的好处。

几番折腾下来,把工部侍郎家里闹得家破人亡,侍郎小公子承受不住打击,也随着母亲投河自尽了。

有了前车之鉴,就算孟长青不拒绝这门婚事,孟舒玉也决不会同意大哥娶把这么一个嫂嫂娶进门。

“有什么好笑的,婶子这是在给你大哥说亲!瞧瞧这就是郡主娘娘悉心教导出来的好女儿,没规矩!”张氏听到了她的嘲笑,忍不住羞恼道。?

瞧着她对孟长青的温和有礼,全然是因为孟长青为家中长子,早已功成名就,在朝中有一席之地,等日后她的儿子走上仕途,也好帮衬一把。

孟冬易是习武之人,粗鲁的很,她惹不起。

但孟舒玉身为府中唯一的嫡长房嫡长女,还是长公主的外孙女,日后许婚嫁人,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反而有可能占掉张氏生的女儿的好姻缘。

再想到是孟舒玉提起的公账一事,让她们还钱,张氏更看她不顺眼了。

“无规不成圆,无矩不成方。规矩是放在心里的,不是挂在嘴上的。婶子若是执意教我规矩,那不如婶子先学一学规矩?”

孟舒玉脸上挂着浅浅的笑意,声音却冷的没有一丝温度。

张氏怔了一怔,木讷道:“我要学什么规矩?”

“怕不是前些日子府中出了好些事情,冲昏了二婶的脑袋?不记事了?母亲与我都是先帝亲封的皇族宗室女,二婶只是大臣内妇,且无封诰命,若是按着规矩,婶子应该与我行礼才对。”

“你……你!让长辈行礼,真不怕夭了你的寿!”

“皇命在身,我又何惧?”

张氏气的舌头都打结了,载着满肚子气愤然离去。

冰释前嫌不成,反又结了一处怨气。

望着张氏远去的背影,孟长青眉间神色凝重,忧心忡忡,“二婶想给咱们房塞人,我拒掉就是了,何烦你再和她顶撞上,凭白背一身怨念。”

原先一直很少说话的孟冬易,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了。

“分明是她先欺负的咱们玉儿,一味地忍耐退让,只会让他们变本加厉地欺负咱们!”

孟舒玉望向二哥,投以感激的眼神。在这一点上,这个不通文墨的粗鲁少年,与她不径达成一致。

“二哥说得对,咱们长房不比以前了,迁就讨好只会变成农夫与蛇关系,只有自己强大,这些小人才不敢低看咱们。”

孟长青沉思良久,才露出爽朗的笑容。

“好,不愧是我孟家的儿女,豁达通透。今日的落魄只不过是一场试炼,有朝一日定会重新让他们望其项背!”

孟舒玉回到房中,没有看见杜若,心底就清楚了,杜若定去了母亲房中。

“母亲,玉儿来给母亲请安了。”

她转身来到宁氏的卧房,果不其然,杜若就是在宁氏身边侍候着。

或许是二哥回来的及时,宁氏郁结的心情收到了很大的缓解,气色红润了很多。

“坐那,我有话与你说。”宁氏语气淡淡的,听上去兴致不高。

她听话在软凳上坐定后,宁氏才摸索着,从枕头下面掏出了一个玉质的小方匣子,“喏,这个你看看。”

玉匣做得灵巧精致,一看就是制作的工人花了大心思的。

打开里面是一小张纸签,上面是用簪花小楷写的三个字。

孟舒玉微微一怔,不解其意。

“这是你父亲在你出生时,亲手写下的。”

宁氏用手轻柔地揉着眉心,缓缓道:“你幼时身体不好,又是唯一的女儿。你父亲疼惜你,便在佛祖前替你取了这个小字,意保你平安长大,避开妖鬼之邪。原本应该在你及笄之礼的时候,再将这个交给你的。”

宁氏说着说着,往事卷上心头,有些哽咽,便不欲再说下去。

“女儿晓得了,定然不会辜负父亲母亲给予的厚望。”

杜若是个眼力见极好的丫头,瞧着房内气氛又凝重了起来,正准备退下去。

“丫头且慢。”宁氏抬头将杜若喊住。

杜若顿下脚步,双膝弯曲,轻轻地跪在地上,等候主子的吩咐。

“从今日起,你就不用来我房中侍候了。”

闻言,杜若大惊,猛然抬头直勾勾地望着宁氏,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郡主要赶奴婢走?奴婢若是有什么做的不得当的地方,郡主打也好骂也好,只要别赶奴婢走,什么都成!”

“傻丫头,胡说八道些什么呢。我的意思是,你不必再来侍奉我,全心全意跟着你家小姐就好。”

杜若是个忠心实诚的,自从抄家那日孟舒玉吩咐她一定要照顾好宁氏,便一日都不曾懈怠过。

“但是母亲房中的下人都被遣散了,总不能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原先在宁氏院子里做活儿的,大多都是二房三房安排进来的。都是做了几十年活计的老油条,无不见利忘义。

他们时常在府内府外来回跑,听到风声也更快,赶在官兵来抄家之前,把这些年卷下来的金银细软,一股脑的全带上跑路了。

是以现在,偌大的庭院空空荡荡,连个趁手可用的人都没有。

从外面招进来的人,孟舒玉不放心。

想来想去,倒是让她想到了一个可以用得得心应手的人。

“母亲是否还记得,琪玉轩的福叔?”

“当然记得,前些日子将我照顾的很好。”

“福叔有个精明能干的女儿,叫虫娘。如今都二十五六了,还没嫁出去,一心扑在帮她爹打理铺子的事情上,是个精明能干的。把虫娘请过来,母亲也好有个帮衬。”

(https://www.biquya.cc/id188437/567931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