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玄泽嘴角微微向右上方扬起一个诡异的弧度,眯了眯眼睛,里面充斥着阴谋和算计。
“不过是一个小姑娘而已,随便吓唬吓唬就知难而退了,有什么真真假假的?”
景玄泽说话的时候,目光还不经意的瞥了一眼问话的随从。
阴森森的,让人不自觉打了个冷战。
他环视了四周人一眼后,继续道:“还愣着做什么,你们没有事情做了是吗?那边的殿宇搜了吗?西边的楼阁看了吗?没做完还不赶紧去!”
脸色一变,再也没有半分暖意可言,手下的人也严肃起来,各忙各的事情。
......
景云旗亲自带着邵林和自己的部下,从后面的宣北门追出去,跟着路上车辙碾压过的印记,一路快马加鞭。
“驾......驾......”
小腿和脚往回一收,轻轻碰触马肚子,速度瞬间又提上来一些。
“公子,宁伯好他们跑的太快了,咱们派去的密探都快要跟丢了!”
邵林得到飞鸽传书的密保后,立刻拿着书信赶到了景云旗旁边,时时向他汇报着情况。
景云旗头也不回,又挥动了一下马鞭。
“管他到哪了,还能跑到天涯海角不成!就算跑丢了,小爷我也照样有能力把他揪回来!”
说完这句话,他就十分潇洒的撒开一只手,从怀中掏出一只哨子,扬天一吹,并潇洒肆意的大声道:“兄弟们,大将军说了,得宁伯好人头者有重赏!冲!”
在前面的宁伯好第一次体会到了当过街老鼠的感觉。
可是比他更紧张的是厉帝和皇后,两人金尊玉贵,从小就生活在皇宫贵府里面,没有受过一丝苦难,更别说像现在这样玩命儿似的的逃命了。
“伯......伯好啊......这马是不是累了啊,朕瞧着速度慢了不少,恐怕会被后面来的反贼们追上......”
皇后身为女子,内心柔弱,此刻紧紧依偎在皇帝身边,抱着他的胳膊道:“陛下......陛下你一定要相信伯好......伯好一定会成功的带咱们离开的!”
宁伯好坐在马车外面,将里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没有做声应答,却把车速一点点放慢下来了。
厉帝见状不对,立刻又问到:“伯好......这,这怎么慢下来了?是不是马跑不动了?”
“陛下您忘了,三公主奉命带了人去捉拿反贼,可却身受重伤。臣与三公主约好,要在此地汇合。”
一听到三公主也要来,帝后的心又提起来了。
“她来的时候会不会被敌军跟着?万一......万一她把反贼也带过来了,那咱们可得赶紧跑啊!”
宁伯好不怒反笑,对厉帝宽心安慰道:“陛下大可放心,三公主能力超群,早在反贼进城前就已经离开盛安......您看,前面那大概就是她带着人来了!”
话音刚落,就看见大概一里远的山坡上,激起一阵浓滚滚的尘土,看上去有不少人马。
厉帝紧张的抓紧缰绳,已经准备在下一秒就翻身上马逃跑了。
等到那队尘土逼近的时候,这下才真的看清领头的人就是三公主郑敏。
皇后激动的跳下马车,赶紧迎了过去。
“敏儿!你可算来了!怎么......”说话间,目光落在了郑敏的肩膀上。
那里还有个血淋淋的大窟窿。
大约是已经疼的让人感觉不到疼痛了,孟晚柠颤抖着苍白的嘴唇,强行咧出一个惨白的微笑。
“儿臣无碍,母后不必忧虑。”
一行人还想多说几句的时候,身后却突如其来一只穿云箭,死死的钉在马车的车厢上面,把皇后吓得花容失色,一声尖叫后跌倒在了泥巴里面。
“啊——有人行刺,护驾......快护驾!”
宁伯好见状赶紧大声叫道:“皇后娘娘别愣着了,赶紧上车快跑吧!”
“想跑?没那么容易!”
响亮富有朝气的声音响起,一只势如破竹的长枪越过马车,稳稳的插在前面的路中央,把马匹吓得扬起身子嘶鸣起来。
不知什么时候,景云旗已经带着邵林抄了近路,跟着车辙离去的方向,率先赶到了他们休整的地方。
“祸国佞臣宁伯好,今日你已经无路可走,还不快速速束手就擒,将陛下和皇后娘娘交还回来!”
厉帝气的掀起马车帘子,回头大骂道:“祸国?佞臣?朕看你才是乱臣贼子!景云旗,如今你和你爹可真是出息了!敢拥兵起义,敢带兵逼宫!就差一个弑君之罪,现如今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陛下,您可真的是误会我了,云旗身为臣子,怎么会逼宫弑君篡位呢?臣分明是收到陛下您的旨意,说有人密谋造反,令元副将带着臣等速速回盛安护驾的!”
景云旗坐在马背上,仰着高傲的头颅,十分落落大方道。
“信口雌黄!朕什么时候下过这样的旨意?!你别以为现在你拥兵自重,就可以威胁君王,妖言惑众了!”
厉帝并不相信他说的话,但没有关系,他既然有把握追上来,拿也一定是有所准备的。
果然,就在厉帝说话的档口,景云旗就从怀中取出一道圣旨,一下将它撑开给厉帝看。
“陛下您看,这道圣旨是您的圣旨吧?这上面盖着的玉玺也是您的玉玺吧?这一样两样都是您的东西,您不会不认的吧?”
景云旗生怕厉帝看不清楚,一发精准的投掷,就将拿道假圣旨扔进了马车厢里面。
宁伯好看着他这番举动,内心有些惶惶不安。
毕竟当初的玉玺是他偷走的,他也不敢保证景云旗真的不会找到那些作假的罪证。
他与孟晚柠站在一起,有些不安的拉了拉她的衣角。
“没出息的男人,怕什么!”孟晚柠低声呵斥道。
圣旨上面的字迹与厉帝写的十分相似,但每个人的笔记和下笔方式最终还是有差别的。
厉帝有时候疏于批奏折,多半都由宁伯好代劳。
所以皇后就一眼认出了上面的字迹。
“好像是......伯好的字迹”
(https://www.biquya.cc/id188437/5679298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