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网游竞技 > 北派盗墓往事 > 第95章 墓主身世之谜

看着那口彩绘棺材,我后脖颈子那股凉气就没散过,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实在憋不住,我凑到薇姐跟前,压低了嗓音,跟她小声嘀咕了句:

“姐,那具棺材我感觉有点邪性,老觉着不对劲儿,后脊梁骨嗖嗖冒凉风。”

薇姐正在低头整理包里的工具,闻言愣了一下,抬头看我,眼神里有点意外。

她没立刻说话,反而侧了侧头,耳朵朝着棺材的方向,像是在凝神听什么。

墓室里一片死寂,除了我们几个人的呼吸声,就是远处墙角东子他们,抽烟时偶尔的咳嗽声和压抑的说话声。

过了几秒,薇姐才收回目光,对着我摇摇头,脸上挤出点安抚的笑:

“小远,你是不是太紧张了?这一路下来,确实发生了不少事儿,搁谁心里都得毛。听姐的,放宽心,有姐在这,啥事儿也没有。要不,你去边上歇会儿?缓缓神儿?”

薇姐这么一说,我心里确实宁静了不少,赶紧摆摆手说道:“算了姐,可能真是我自个儿吓唬自个儿,想岔劈了,甭管我,干活要紧,早点弄完早点出去。”

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我心里头还是七上八下的,默默祈祷着,可千万别再出什么幺蛾子了。

开那具彩绘棺材,用不了太多人,相反的,人多了倒会碍事。

薇姐冲东子那帮手下扬了扬下巴,把他们轰到了一边:

“都靠边儿歇着去,养足精神头儿,一会儿出去扛大包,别到时候一个个的腿软!”

说着,薇姐又点了两个平时挺会来事的小子,指着东子那边安排道:

“你俩,过去陪着你们东哥,开导开导他,让他少钻牛角尖,多想想活着的人,多想想钱!没啥过不去的坎!”

打发走了其他人,就剩薇姐、我,还有柱子,我们仨围着那口彩绘棺材站定。

该说不说的,这棺材的做工,是真他娘的讲究!那叫一个气派!

主色调是红和黑,上面雕满了花鸟,仙鹤、凤凰、还有缠枝牡丹,密密麻麻,有些关键地方还贴了金,在手电光底下晃得人眼花。

最邪门的是棺盖四角,各挂着一个铜铃铛,铃铛底下还衬着铜打的花叶,细致到连花叶的纹路都能看得见!

棺材大头那边,还开了扇小门,雕花的木门,门鼻子上挂着把生了锈的铜锁,用铁链子缠着,链子尾巴上还拴着把铜钥匙,也是锈迹斑斑!

“柱子,锁!”

薇姐下巴一点,示意柱子开锁。

柱子应了一声,赶忙动手,不得不说,柱子算是我们这伙人里,开锁的老手,熟练的很。

薇姐点头,冲柱子使了个眼色,说道:“先开棺首那扇小门,看样子应该是个暗格,小心点,别碰坏了东西。”

柱子蹲下身,对着小门的铜锁瞅了瞅。

那锁是黄铜的,巴掌大小,锈的钥匙孔都快被堵死了。

“这锁头都烂透了,还用啥钥匙,看我的……呵……呸呸……”

柱子嘀咕着,随手从包里摸出根一尺来长的短撬棍,吐了口吐沫在手心里,对着手搓了搓,接着把撬棍插进锁扣缝里,胳膊肘往下使劲一压,只听“咔吧”一声,锁芯直接崩裂,锁链松垮垮地垂了下来。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不愧是开锁的老手!

紧接着,柱子伸手推开那扇巴掌宽的小门,一股混合着朽木和泥土的腥气扑面而来,比刚才那两具尸体的味儿还冲。

柱子赶紧往后撤了撤,掏出个小手电往里照,瞅了几眼之后,惊叹了一句:“里头黑黢黢的,咦!好像是塞着啥东西呢。”

薇姐让我把扎子递给柱子,让他把东西勾出来看看。

柱子接过扎子,小心翼翼的把尖头往里探,勾了两下,带出一沓卷着的东西,看着像是皮子,黑褐色的,裹得还挺严实。

“是羊皮卷。”

薇姐蹲下身,用手指捏着边缘翻了翻,说道:“保存得还挺好,没烂透。”

我凑过去看,只见那张羊皮卷有巴掌宽,两尺来长,表面摸着油乎乎的,像是涂过什么东西防潮,打开之后,墨迹是黑的,看着还挺清晰。

“这字……能看懂不?”柱子挠着头,他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我拿起手电筒对准了羊皮卷,发现上头写的是楷书,笔锋挺硬,有点像是碑刻上的字,比现在的字稍微古板点,但是能认出个大概。

“是汉字,辽代的楷书,大体上能看懂。”

薇姐催了句:“念念。”

我把那张羊皮卷,小心的捧在手里,粗略的扫了几遍,清了清嗓子,逐字逐句地念出声来:

“维开泰八年,岁在戊戌,辽室公主耶律氏,下嫁渤海大氏玄素,延琳族弟也。初,圣宗帝以和亲抚渤海,耶律氏亦谨守妇道,然渤海遗臣阴结廷臣,谋逆久矣……”

念到这儿,我顿了顿,心里咯噔一下。

大延琳叛乱这事我有点印象,好像是辽代中期,辽圣宗在位时发生的事儿,我记得《辽史》上有记载,没想到这座墓的墓主人,竟然还跟这事儿扯上了关系。

顿了顿,我开始接着往下念:

“耶律氏偶闻其谋,夜作密信,欲呈先帝,期止祸乱。大玄素察之,彷徨无措,念及家国,又顾妻室。未及决,信为内奸所截,献于延琳。延琳惧事泄,遂提前举事,囚耶律氏与玄素……”

我刚念了没几句,柱子在旁边插了句嘴,“这他么说的都是啥玩意儿啊,我咋一句也没听懂?能不能说人话!”

听了柱子的话,我无奈的摇了摇头,也不怪他听不懂,就凭他小学还没毕业的水平,要是能听懂文言文,那才叫怪呢!

我刚想给他解释解释,薇姐皱着眉头打断了我,让我别管柱子,先接着往下念,还说就柱子那榆木脑袋,听不听懂一个样,没啥用。

我呵呵一笑,继续往下念:

“大延琳欲杀耶律氏祭旗,大玄素力阻,曰:‘辽主若知公主死,必屠渤海余众!’延琳怒,斥其通敌,遂并杀之,同死者凡二十八人,皆氏之宿卫与玄素之亲随……后先帝平延琳之乱,得其真相,欲寻耶律氏之遗骸,未果,先帝崩,新帝立,得之遗骸,葬于旧战国墓,赐祭器若干,以彰其忠……”

最后几句提到了随葬品,说公主曾为辽之大祭司,故葬其祭司器物。

念完之后,我把羊皮卷放下,心里头五味杂陈,这个公主也算是刚烈女子,可惜落得这么个下场。

我突然想起了之前那座,萤石矿洞里的那些累累白骨,还有‘宿卫’的腰牌,估计是公主的护卫,跟着一起被叛乱的大延琳杀了,后来被安置在了那座萤石矿洞里,就当是为公主和他丈夫大玄素陪葬了。

听我念完羊皮卷上的内容,薇姐迟迟没说话,反倒是柱子,一个劲儿的缠着我,非让我把羊皮卷上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给他解释解释,他也好奇想听。

被柱子缠的没了办法,我只好把羊皮卷中记载的文言文,尽量翻译成简单易懂的内容,说给他听:

“墓主身份是一位辽代皇族公主,她下嫁给了渤海国的一位贵族,叫大玄素的男人,那个人正是大延琳家族里的族弟。

当时的渤海国,已经被辽国打败,沦为了辽国的附属国。

而这位公主恰巧得知了,渤海国残余贵族的首领大延琳,勾结了某些辽国内部的权臣,以及一些渤海国旧部将领,妄图发动叛乱,准备推翻辽国圣宗皇帝,也就是公主她老爸的统治。

为了保护她父亲和辽国,这位公主挺身而出,给她父亲写了密信,试图阻止这场叛乱。

然而,她的行动被自己的丈夫大玄素察觉了,她的丈夫大玄素陷入了矛盾之中,一方面是自己的妻子,想要保护父亲和辽国,另一方面是自己族兄大延琳,想要恢复渤海国……

就在大玄素还没做出选择的时候,公主发给她父亲辽国皇帝的密信,出了意外,被预谋叛乱的那些人截获了,并且告发给了叛乱首领大延琳。

大延琳知道自己打算叛乱的消息暴露了,为了安全起见,他选择提前爆发了起义!

在起义前,大延琳将公主抓捕,想要处死祭旗,大玄素不忍心看着妻子被处死,于是出手阻拦,大延琳一怒之下,为了起义复国,直接把公主他们夫妻俩,包括公主身边的宿卫,全都残忍的杀害了。

大延琳起义最终被镇压,公主的事迹昭雪是很久之后了,那时候她的父亲辽圣宗已经病故身亡,继位的辽国皇帝,感念公主的事迹,派人寻到了当初被杀的公主等人尸体,将早已腐烂的公主、她的丈夫,还有为了保护公主而被杀的那些宿卫尸体,一同葬在了这座荒废的战国古墓中。

一起埋葬的,还有公主和她丈夫的一些遗物,当初还未出嫁渤海国联姻时,公主曾经是辽国的大祭司,这口彩绘棺材里,应该有不少祭司的物品,包括权杖,跟公主的身份地位相匹配的一些东西。

看完了羊皮卷上的内容,我心里也充满了感慨,这位公主为了国家和正义,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却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无人知晓。

(https://www.biquya.cc/id186543/567930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