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书之系统总跟我作对 > 第151章克扣粮饷

北阙愣了下,他沉默的想了想后,解释道:“有可能,属下正要跟您汇报呢。任左丞相被属下重伤,可能任临逸在这边收到消息。

而恰好,属下回来后正好遇到了任临逸,然后就对他说了一句,‘我去了一趟盛京’。

之后,任临逸见属下,也就像见到鬼一样。而他怕您,恐怕也是怀疑,刺杀他爹的杀手,是您派去的。”

事实上,可不就是她派去的吗。

不过任凭任家父子怎么怀疑,他们没证据,也只得打断了牙齿往肚里咽。

池鱼确定这件事后,又在心里默默想了想,乱世的节点就要到了。为了以后后方能稳定,池鱼决定,任临逸这个人,坚决不能再留下了。

半个月后。

镇北军突然乱了起来,人人惊慌,而掌兵的顾池鱼尽力安抚,但还是收效甚微。

池鱼无奈,写了一封奏折,上奏给了盛京的皇帝。

皇帝突然收到北境边关的奏折,吓得还以为又起战乱了。

他又一次从灵贵妃的床榻上,狂奔去御书房处理奏折。

一看奏折,见不是又起战乱了,但他还没松一口气,又看见奏折上写着,北境军粮过半个月了,依旧没发。

北境的镇北军已经饿了将近半个月,苦撑了半个月,却依旧等不来粮饷。

将士们已经撑不住、站不起来继续守边境了,所以是镇北王祈求他,尽快发粮的奏折。

皇帝闻人景毅恼怒的吼道:“朕不是在上个月就发了粮响吗?为什么北境宁洲的镇北王说,没有粮饷!

将士们吃不饱饭,还怎么替朕守江山!万一漠国趁此机会,又攻打北国,那朕的江山,又怎么稳固!”

“陛下息怒。”顿时御书房伺候的一干宫女太监,纷纷吓得跪倒在地。

而皇帝闻人景毅身边的大太监,来福跪着说到:“陛下息怒,是不是送粮饷的队伍,中途出了什么意外,所以才影响了送粮进度?”

闻人景毅觉得有道理,随后他又吩咐来福:“粮饷都是户部在管,押送的人是左丞相派去的。去,传左丞相和户部尚书。”

之后,左丞相和户部尚书两人,在大半夜被皇帝传召进宫,心惊胆战的飞快进了宫后。

两人都没想到,居然是关于北境粮饷之事。

皇帝在说了,北境镇北军的粮饷,都一个月了,还没送到军中后。

户部尚书想也不想的就抢先开口道:“陛下,臣绝对将粮饷交接到左丞相手中了,请陛下明查!”

左丞相任鸣楚顿时气得咬牙切齿,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喊道:“陛下,臣也绝对将粮饷,全都已经派人送往了北境。

而且手底下的人也说,他们已经交接清楚了,臣还有交接之后的文书!”

第二天。

皇帝在朝堂上查来查去,确实没什么问题。

那问题就出在北境自己那边。

随后,池鱼自请自查,皇帝自然不肯。这事把他吓了一大跳,结果事情出在北境自己身上。

万一自查的结果不了了之,那吓他一跳的账又怎么算?

而后,皇帝再一深想,万一错真在镇北王自己身上,那他不就抓到镇北王的把柄,他要收拢兵权之事,不就有了谈判权。

就这样,皇帝派了钦差大臣前去北境宁洲。

当钦差大臣到了宁洲,在池鱼极力配合,一翻彻查过后。

钦差大臣很快就查到,那些粮饷丢失的原因。

某日清晨,一富商家主急匆匆跑到钦差大臣面前自首。

富商家主称,那些粮饷有可能在他家。

因为他家仓库里,全是粮食。

但不是他劫走的粮食,而是有人让他暂放在这儿的。

至于是谁,富商直接‘出卖’了任临逸。

他一番哭诉说,是任临逸对他说的,镇北军粮库被化了的雪淹了,粮库放不得粮食。

而那些粮响,只是暂时放在他家,待镇北军的粮库干了,再挪回镇北军的粮库。

后来富商家主又说,他一开始并不知道,池鱼和钦差大臣在查粮饷。还是一次偶然他听旁人在说这件八卦后,富商才觉得放在自家的那粮饷不对劲。

不是镇北军粮库放不得粮响吗?怎么变成了粮饷失踪。

所以才有了现在,富商家主‘自首’到钦差大臣面前的这一幕

池鱼听了这个结果,“啪!”的一声拍在桌案上。

倒是把钦差大臣,和那富商吓了一跳。

而池鱼却怒道:“好啊!任督军大人未免太过分了!本郡主不过就是跟他有小小的不和,他居然故意整我镇北军!”

钦差大臣被她这气势,吓得一哆嗦后,拍了拍心口,又暗道一句,‘果然是将门出身!’

随后他又忐忑道:“郡主,关系到任督军,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池鱼冷冷得看向他:“是不是误会,你为钦差大臣,难道没权利去询问任督军吗?还请钦差大人尽快查明真相!”

说完,池鱼生气的站起身,一副要去找任临逸算账的样子。

钦差大臣生怕打起来,他忙不迭的跟着跑了两步。

而后他似乎又想起什么,又倒回头来,对富商说:“如果你说的是假话,骗本官的,本官一定问罪于你!”

(https://www.biquya.cc/id185956/567930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