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其中一人清了清嗓子,然后紧接着,举着铜喇叭对着口,大喊:“各位乡亲们好,乡亲们不要紧张,不要慌张。此次征兵是由摄政王、也就是原来的镇国大将军顾池鱼,跟陛下、丞相大人一同决定的。
今时不同往日,新朝廷新气象新征兵政策。此次征兵能惠及子孙,凡是响应者,可允许家中一名子嗣,免除所有束脩费进入‘苍穹书院’入学的资格!”
“注意,是免除‘苍穹学院’的所有束脩费!是可以进入‘苍穹书院’习书!”
“另外,凡能参军者,按时按月发放五两银子军饷,不幸牺牲者、伤残者,另有优厚补偿,以上所有福利,皆是圣旨所述!”
………
一开始,有警惕者死活都不肯信,直到全国各个主城,开始修建起书院,一些人开始走出家门,有的人大着胆子,主动询问那些前来宣传征兵的士兵们。
随着优厚的福利就在眼前,一些人仔细问过一翻后,又连带着因为池鱼为民办过不少事的名声在,那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人,愿意相信、打算用命去拼一把。
修建新的‘苍穹书院’,也是池鱼想出来的。
苍穹书院本身因为出了三代状元而名满天下,尤其是还支持穷人家的孩子读书。
而去书院读过书的人,有非常之多;去参加科考的人,也很多,但能考中的人,却并不那么多。
有些人的天赋,就只能考到秀才;还有些人的天赋,考一辈子都只能到举人,一辈子都迈不进真正的官场。
池鱼就想到将这些人利用起来,不能迈入官场,让他们继续回去种地,他们肯定不甘心。
而大户人家都是请当代大儒去教导子孙的学习,要么就是有家族族学,不会请外边的一个小秀才、举人当老师。
穷苦的百姓家就不一样了,有天赋却没钱交束脩,有些一个村都请不起一个秀才来教书。
那些秀才好不容易学了知识,却毫无用武之地,还因为专心读书,变得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
而池鱼来这么一出,也是有更深的原由。
其一,就是因为穷人读不起书,所以只有权贵人家才读得起书。而尤其是商贾之家,就算有钱,能读得起书,却不能参加科举。
所以目前人才都在世家手中,而站进朝廷里的人,都跟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然后就只有池鱼铺的那些人了。
寻常的那些好不容易读出来的人才,也会在科考前被世家收入麾下,时间长了,这也导致了世家在朝中的强势。
如果皇帝贬下去一人,他们也有其他人再顶上。
而那些响应参军的百姓家,池鱼预测要的十多万人,相当于可能有十万的学生,苍穹书院怎么可能接收得了这么多人,所以分院就是她的办法。
在全国除三位藩王的地界,分别在五座主城都修建苍穹书院的分院。
五座分院的导师,全有苍穹书院那些有学识,却没能进入朝堂为官的人担任。
而更细节的事,池鱼直接召了妄因前来襄城帮忙。
妄因身份尊贵,又是现代人,不仅也能懂池鱼这么做的意思,还懂怎么去做这件事。
不过妄因还没到襄城,以王家为首的一众世家,开始不满这种事了,毕竟这事办成,未来就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世家的利益。
上朝时。
一个个站出来,想要推翻池鱼的决定。
“启禀陛下、摄政王,微臣不赞同摄政王的这个提议。自古以来的征兵,就没有这样优厚的福利。如果以这些优厚的条件参了军,对守卫各洲的其他军也是不公平!”
“启禀陛下,微臣赞同兵部侍郎所说,这待遇天差地别,底下的士兵们一定不服,到时候闹起来,各地就乱了!所以陛下、摄政王,此事请再议。”
“请陛下、摄政王三思,这些优厚待遇,实在是弊大于利呀。”
“请陛下、摄政王三思……”
………
闻人故渊抠着手指,似乎这些人不停的说‘三思’,让他还觉得很吵,因此还不耐烦的皱紧了眉头。
而池鱼也静静的看他们表演,说着那些福利实在弊大于利的话。
等他们终于说够了,没人再站出来了,池鱼才悠悠然的开口道:“诸位朝臣的担忧,陛下和本王已经知道了。
然,就算诸位没想到,本王也早就想到了这点。所以本王也斟酌了好几天,整理出了一套关于北国所有将士的新军饷、以及从军福利。”
随后,池鱼拿出一本折子,让小顺子将上面的内容,一字一字全念出来。
第一,农户每年可少缴纳一层的税。
第二,从军者每月按时发放军饷。
第三,守卫南、北边境将士,翻三倍军饷。
第四,因在战场上受伤残疾者,可获得十倍补偿金;马革裹尸者,以战死时的军/衔所应得的军饷,按照二十倍补偿。
(原本普通士兵、二两一个月的饷银,如今五两一个月。五倍就是五十两,二十倍就是一百两。)
这个时代,农户辛辛苦苦勤劳一整年,才能攒个七八两。
第五,马革裹尸者,其亲身子女可享受免十年上学间的束脩费。
(https://www.biquya.cc/id185956/567928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