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无所获这个结果,才令长光伯和怀王两人,更相信了闻人故渊对他们说的那些话。
前去查探的细作,生怕自己一无所获的回来,会被责罚。
然而,长光伯和怀王两人,却在各自的书房中,反而舒了一口气。
“呵呵呵呵呵……”长光王露出畅快的笑,“好,什么都没查到就好!身体如果无异样,前面的记录没撕,后面的也没撕,偏偏将某一个月平安脉的记录给撕掉了?之后连太医都接连告老还乡?”
当然,长光王身边的一位智囊谋士,还是表达了疑惑:“殿下,属下有疑问,那两个太医为什么只是告老还乡?以天启帝的心胸,为了隐瞒这种事,应该会等御医离开远了,便下杀手的。”
有旁边的智囊谋士提醒,长光王顿时又谨慎下来。
随后召出他的暗卫,又命令暗卫前去告老还乡的两位太医,在家乡里可还活着、过得如何?要是有机会,能问出也再问一遍脉案。
暗卫告退后,几天后又飞快回来禀报,禀明长光王告老还乡的两位太医,都还好好的活着,就是身边有暗卫守着,他们根本靠近不了,更不要说问太医脉案了。
得知这个答案,长光王在书房中沉思了许久,又跟智囊谋士商议了许久。
两人最终得出结论,他们认为闻人故渊不杀了两个太医、只让暗卫守着,就是让两个太医,活着证明闻人故渊身体没问题。
长光王:“摇光(谋士的名字),本殿下这样想的,要是两个太医死了,等到有一天顾池鱼和天启帝两人迟迟没有子嗣,顾池鱼一定会着急。
之后她势必会查,一查到她自己没问题,那么一定会查天启帝,但这可能都是四五年后的事了,皆时……会不会出岔子,比如顾池鱼不忠天启帝?”
“殿下,那我们可要做两手准备了!”智囊谋士接话到。
而智囊谋士说的两手准备,无外乎就是,一面培养未来接手池鱼帝位的子孙,一面继续囤积实力。
如果未来池鱼不忠闻人故渊了,他们就以实力推她下位,将原本属于闻人家的皇位夺回来;如果池鱼依旧守诺,只忠闻人故渊一人,就势必要从闻人族宗室里选择一人,接替太子之位。
而闻人族的宗室,就只剩下他长光王和怀王了。
现在一面囤积实力,就算遇到第二个如果的时候,他们长光伯府一脉,才有可能夺下皇位。
当然,还有另一边的怀王府里。
怀王回府后,也是做了与长光伯一样的事。
然而,池鱼已经都在皇位上,坐了快有一个月了。
诸位大臣们见他们两个、连自家皇位给别人了都不闹,那他们这些人说到底是些外人了,自然也没啥名义反对池鱼称帝了。
后来池鱼嫌改国号麻烦,便延用了‘北’字,继续为国号,但给自己取了‘临正’为名号。
当然长光伯和怀王也不是什么都没闹,在之后他们俩突然提出,要池鱼改姓、和得迁出顾家族谱。
摆明了生怕她再跟顾家有关系,未来会发生,将帝位变成姓‘顾’的这种意外。
而这件事,池鱼装作不明白他们的深意,只当换个姓、移出顾家族谱而已,最终便同意了。
从池鱼的角度来讲,她未来就算没有子嗣,也不会将皇位传给顾家的子嗣。
顾渊和顾容倒不会生出这种心思,可难保顾家未来成长大的子嗣中,万一会有这种心思呢。
毕竟在池鱼前世学到的历史上,有位女帝的本姓家,可能就有起过让女帝将位子,传给本姓家中子嗣的想法。
少一桩麻烦,池鱼觉得挺好,所以她最终换回了前世的姓——李。
至此,后世史书上记载的千古女帝——李鱼,号临正帝,德才兼备、睿智且杀伐果断、有勇有谋………
…………
之后,所有朝臣们发现,其实池鱼坐到皇位上,与以前也没什么不同。
奏折还是她在批,事还是她在安排人去处理,感觉还政于闻人故渊的那几年,就跟闻人故渊才是那个暂代朝政的人。
然而就在众朝臣感觉习以为常时,一个池鱼意想不到的人,到御书房求见她,并且上禀请求她允许对方辞官。
而这人就是———贺景源。
御书房内。
池鱼看向跪在对面的人,不明白的问:“为什么要辞官?你刚立了大功,我会赐你加官进爵,连诏书都写好了。”
说着,池鱼指了指御龙案上,放置的一张圣旨。
圣旨上就是对当初去南国潜伏的一众人,进行加官进爵、赐金银珠宝等的内容。
尤其是贺景源,是他在南国主导带领着所有细作,渗透到南国朝政中。之后每年都会为北国这边,传回南国很多的机密信息,所以池鱼绝对会对他厚赐。
贺景源摇了摇头,依旧固执的拒绝了,后又回答解释:“回禀陛下,臣不想要什么功名利禄,臣只想带爱妻回乡种田、种种花、看看日落、骑马打猎再偶尔钓钓鱼。”
“你成亲了?”池鱼一脸震惊。
因为这些年来,池鱼从未收到信上说贺景源成亲了,那么只有贺景源特意隐瞒了,连同其他细作,也在帮他隐瞒着成亲的事。
贺景源为什么要隐瞒成亲的事?
(https://www.biquya.cc/id185956/5679267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