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韩村长的强硬命令,再加上两个儿子明显站在媳妇那边,韩母即便心疼女儿,也不敢再开口让韩亦巧去休息。
韩亦巧之前躺在床上休息都觉得浑身腰酸背疼,如今从未干过活的她,要和大家挤在一起劳作,即便分配的活不算重,可她那娇嫩的手因为搓麦皮,开始发红、发胀发疼,长时间坐着更是腰酸腿困。
她微微休息一下,哥嫂就停下来,使得爹总是不满的看着她。
娘也不敢帮她,让她更难受了。
而韩老二忙里偷闲瞧见韩老三整天围着媳妇转,心里嫉妒得不行,便对韩母说:“娘,这雨一直下,老三也没什么事,你叫他过来帮忙呀!不然这么多粮食,要是坏了可怎么办?”
韩母觉得这话在理,便起身去找韩老三,说道:“老三,你媳妇有她娘帮忙坐月子,你又没啥事儿,家里这么多麦子,我和你爹累得腰酸背痛的,你赶紧过来搭把手。”
老三却嗤笑一声,回应道:“娘,那是你们的地,你们累点不是应该的吗?再说了,岳母要照顾她女儿,我忙着照顾我女儿,实在没空。”说完,端着女儿的尿布就走了出去。
老三这般不给面子,可把韩母气坏了,不仅骂了韩老三一顿,连带着老三媳妇也被骂了。
老三媳妇的娘听到亲家母骂自己女儿不孝顺,心里虽不痛快,但还是劝道:“妮子,你们家地那么多,现在又一直下雨,要是不赶紧把麦子弄出来,恐怕真要坏了。要不你让老三去帮个忙?”
“娘,三哥说了,可不能去帮忙。要是帮了这一次,就像甩不掉的血蛭一样,觉得我们好欺负,以后肯定会狠狠压榨我们,那跟没分家有啥区别?
更何况当初分家的时候,他们那么绝情,现在也别怪我们狠心。我和三哥就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三哥还说,等给汐儿家做完家具,就跟慕郎君说说,去盐井那边帮忙,到时候多挣些银子,我们自己建个院子,不和他们住在一起,也省得他们事多。”老三媳妇说道。
老三媳妇的娘点点头,觉得闺女说得有理,又想了想说:“闺女,老三跟慕凌铄说去盐井干活的时候,能不能也带上你大哥和二哥?你也知道你大哥二哥的性子,他们肯定会踏实干活,不会给老三丢脸的。”
“娘,您放心。三哥说了,大哥、二哥、大嫂和二嫂,让您来给我坐月子,以后他们就是他的亲哥亲嫂子。等开始挖盐井了,一定会带着大哥二哥一起去。”
“好好,那可真是太好了!”
或许是老天爷怜悯,两天后,天终于放晴了。
韩亦巧本以为自己终于能解脱了,却被告知因为这段时间雨下得久,外面到处是泥,得晾两天才能晒麦子。
好不容易地干了,韩村长却发现自家麦子因为捂的时间太长,不少都发了芽。生了芽的麦子,不仅吃起来口感差,而且不能用来交税。
这下韩家人都着急起来,赶忙把麦子摊开,天不亮就开始碾麦子,就怕更多麦子发芽。
苏锦汐原以为没自己什么事了,可因为麦子发芽,她也不得不跟着爹娘和哥嫂,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干活,天黑了还不能停,累得腰酸背痛。
韩亦巧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前世,嫁给渣男后没日没夜干活的场景。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绝不要这样活下去,一定要改变命运。她摸了摸自己的腿,想着腿快好了,等腿好了,一切都会有所改变。
天晴之后,不少人开始打听去盐井干活的事。慕凛安抚大家说:“那盐井规模不小,开采盐需要不少时间,而且离村子比较远,所以得在附近盖房子,准备吃饭、住宿以及存放盐的地方,这都需要不少时间。大家先安心种地,等把玉米种上,差不多就该有消息了。”
大家听着觉得有道理,便安心地开始种地。
当初大家都想着去挖盐,所以早早割完了麦子,还尽快碾好了,因此即便下了这么多天雨,也不像村长家,有五成麦子发了芽。
地晾干了,大家把碾好的麦子拿出来晒,接着就去种玉米,满心期待早点种完玉米就能去挖盐赚钱。
慕凛见路能走了,就去找韩老三。刚走出家门,就看到他端着一盆尿布走出来。
慕凛见状笑了笑,觉得韩老三这人还不错,干活勤快,还知道心疼媳妇和闺女。
“叔,您这是去哪儿?”韩老三主动打招呼。
“正要找你呢!”
韩老三一听说找自己,赶忙把盆子放到身后地上,问道:“叔,您找我啥事?”
“是这样的,挖盐井之前,得盖些房子,需要木匠和一些劳力,你愿不愿意去?”
给盐井盖房子可是个难得的机会,说不定还能留在那边,是赚钱的好时机。韩老三自然不想错过,用力点头说道:“叔,我能干。我媳妇有我岳母帮忙伺候坐月子,给嫂子做的家具今天就能完工,您看我明天跟您去山上行不?”
慕凛笑着说:“好呀,那就明天。你顺便再找三十个人,要干活踏实的。”
韩老三一听这事儿交给他办,顿时开心起来,拍着胸脯保证:“叔,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肯定给您办好。”
慕凛点头笑道:“好,我过会儿要出去,傍晚你送家具的时候再来找我。”
韩老三激动地点点头,目送慕凛离开后,端着盆子回了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媳妇和岳母。
老三媳妇也兴奋不已,毕竟这确实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岳母更是催促道:“老三,这尿布放这儿,过会儿娘来洗。你赶紧去干活,把家具做好,再去招人,可别耽误了大事。”
“娘,这尿布还是我回头洗吧。您回去跟大哥二哥说一声,看他们谁愿意跟我一起去山上帮忙。”说完,韩老三略带歉意地说:“娘,咱村有三十二户人家,除了三户偷懒耍滑的,其他每户都能出一人,我不能厚此薄彼,只能空出一个名额。”
岳母听女婿这么说,赶忙说道:“娘知道你用心了,现在正是农忙关键时期,地里也确实离不开人,能空出一个名额就够了。你去忙你的吧,我洗完尿布就回去。”说着,端起尿盆往外走。
老三知道任务紧迫,和岳母相处这些天,也了解她性格爽朗不斤斤计较,心里满是感激,便赶忙去做柜子。
趁着中午吃饭,韩老三在村里跑了一圈,通知每家每户出一人。至于自己家,他压根没通知。
不过到了下午,韩村长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他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慕凛这是什么意思?
这么露脸的事儿,不应该他这个村长去办吗?怎么让老三去了?
而且还没他家的名额,这是看不起他家吗?
可即便心里有怨气,当看到慕凛回来时,坐着马车,后面还跟着十几辆没带棚子的马车,上面堆满了粮食,每辆马车都有专门车夫,旁边还有赤卫护驾,韩村长瞬间所有怨言都不敢再有了,也不敢去找慕凛理论了,只能低着头赶紧割麦子。
(https://www.biquya.cc/id185944/567930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