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最终导致了三种效果。
第一,是全盘否认和熹皇后邓绥,将她的存在感和影响力,消减至最低。
第二,让外戚集团心寒,尤其是让邓家心寒。
第三,以光明正大的理由,以至纯至孝为名义,理所当然的给自己血亲追封追尊。儒家官僚派系,成功让汉安帝刘祜亲自动手,斩断了他与外戚集团之间的那点关系。自此之后,没有外界势力支持的汉安帝刘祜,已是稳稳落入了儒家的掌控当中。
直到此刻,邓家的亲戚,才感叹和熹皇后邓绥的英明。
原来这个女人,早就料到了这一步!
她越权将自己的亲弟弟邓康,从族谱上除名。就是要告知所有人,她邓绥与邓家决裂,今生今世不是邓家人,所行所作皆与邓家无关。
心意是好的,可惜,她人已经死了,管不了太多的事,也太低估了儒家的心狠手辣,以及杀人不见血!
果然,没过多久,有几个以前受过邓太后惩罚的儒家官僚,合伙诬告邓太后的兄弟邓悝、邓弘、邓闾,曾经密谋造反,欲要废掉当今皇帝刘祜,另立平原王为帝。
这是多么可笑的诬告啊!
可偏偏,汉安帝刘祜真的很废物,他这个皇帝,是邓太后一手扶持选出来的。
在面对这个诬告时,他竟然是选择了相信!也因此,邓悝众人,皆是被判定为谋反罪,随后便是处死。
哪怕是不相关,从不惹事的邓骘,也被免官归郡,随后就被当地郡县官吏,给逼迫而死。
因邓骘无罪遇害,大臣们不服,大司农朱宠众人仗义执言,为其鸣冤叫屈。
为了平息官员们的怨气,汉安帝刘祜又假惺惺地谴责那些州郡县官员,并且,还妥善安葬了邓骘。
自此,有废物皇帝偏袒,外戚集团,在这场政斗中,大败,惨败!
好在刘祜,还不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在弄垮了外戚集团之后,儒家官僚派系,他们的尾巴翘了,行事之间,也就没了以往的密不透风。
并不是个纯傻子的刘祜,他慌了。
心慌之下,他就开始扶持拉拢宦官集团,想要摆脱儒家派系的控制。
效果还不错,至少,是成功弄死了一个杨震的人。
朝堂被他给完成这幅德性,一手好牌玩的稀烂。
屋漏偏逢连夜雨,事事不顺心!
后宫争宠陷入乱斗,国家也是内忧外患,外有北匈奴和车师联兵,进攻河西四郡。内有二十三个郡境发生了地震,三十六个郡国发了大水,下了冰雹。一时之间,百姓困苦不堪。
赈灾啊!拿什么赈灾?
官僚派系在内斗,谁会放弃争权夺利,忙着去赈灾?
老百姓,贱民而已,死就死了吧,反正死的人,是你刘氏汉朝的国民,跟我有个啥子关系?
手捧圣贤书,拜于圣人门下!只要儒家不倒,无论谁当皇帝,我一样也能够高官厚禄,衣食富贵。
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汉安帝竟然是携同阎皇后,选择南下游玩去了!
好奇葩。
他的心真大。
玩的好开心啊,玩着玩着,突然就得了病,时冷时热,病势沉重,就只好下令立刻回京。三月份,在返回途中到达叶县,也就是后世的河南省叶县,汉安帝就已是呈现弥留状态。
随后就是两腿一蹬,咽了气!
汉安帝刘祜,他死的时候,三十二岁。
这就是一个比汉章帝刘炟,还能败家的败家玩意!
汉安帝刘祜去世之后,阎姬从皇后,晋级成太后!
阎皇后并无子嗣。
阎太后为了把持国政,掌握大权,就废了安帝独子济阴王刘保的继承权。
在其兄阎显的支持下,欲要挑选一个小屁孩!于是乎,他们就找到了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北乡侯刘懿!
外戚阎氏,迎立刘懿为帝!
在汉少帝刘懿的在位期间,阎太后和阎显兄弟虽然成功把持了朝政,却并非如同邓太后那般励精图治,而是开始了作威作福,肆意妄为。
同年十月份,汉少帝刘懿,莫名其妙就因病而死。从他当皇帝到身死,也就七个月的时间而已。
随后,有宦官孙程、王康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合谋诛杀阎显兄弟。
杀了人,清理掉废物外戚阎氏,宫中宦官孙程和王康众人,就迎立济阴王刘保为帝,史书称之为:汉顺帝!
汉顺帝刘保,十一岁继位,在位十九年。
汉顺帝刘保的在位期间,国家大权在宦官集团手里。后来宦官集团,又与外戚梁氏勾结,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权争斗,跟儒家官僚派系死磕到底,寸步不让。
在儒家书生的口中,这二十年,是宦官与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使得汉朝政治更加腐败,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让百姓怨声载道,简直就是民不聊生。
这种评价,话语间,不算是对,却也不算是错。
汉顺帝刘保是个倒霉蛋,忽略汉少帝刘懿,怪只怪汉安帝刘祜,把一手好牌,硬生生给玩的稀烂。
在这种乱成一锅粥的烂摊子时局之下,又逢地震、蝗虫、旱灾不断。顶着儒家撂挑子罢工,造谣生事大骂持政者,在国家经济形势一片颓废的环境里,汉顺帝刘保尚能派兵十万,平叛边疆。
这一场仗,打了十五年,耗资数十亿钱之多。数十亿钱,打一场平叛战争,这其中很定有问题!
只因,把这些铜钱劈头盖脸的砸下去,都能堆平一条小河。哪怕是把它们当石头用,砸死个几万人,也跟玩一样。
很诡异的一场战争,耗资与战争规模严重不匹配。规模与征战时长,严重不对等!
董魁是从夏育夏伯伯口中得知,其实当年那些军晌,并非全部用到了士兵身上,十有七八,而是被各级官员吃了回扣。
官员不配合,这才使得战争一拖再拖,硬是拖了十五年才结束!
有趣,相当的有趣!
那些各级官员,都是怎么当的官?
摸着良心问一问,他们当中,有哪一个不是读着圣贤书,以举孝廉,而被儒家给选来的‘精英人才’,‘国之栋梁’,‘贤徳有为’的儒家好弟子?
在这种就该亡国的世道里,汉顺帝刘保真的很不容易。一场战争打了十五年,最终使得百姓负担加重,又饱受战乱之苦,再加上儒家造势宣传,各地的反抗情绪日益增长,已是临近爆发。
建康元年,将要亡国时。正当壮年,年仅三十岁的汉顺帝刘保,突然之间,就独自死在玉堂前殿。
更诡异的地方则在于,汉顺帝刘保一死,各地突然之间就太平了。儒家不闹腾了,已经举到半空的造反起义旗帜,也纷纷重新倒了下去。
就仿佛,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
这算什么?
一死以谢天下吗?
还是说!我死之后,必定重新洗牌,你们就是想要权利而已,我给你们机会,用不着造反,来吧,来争夺吧。
汉顺帝刘保死后,是年仅一岁的刘炳继位为帝,史书称之为:汉冲帝!
汉冲帝刘炳年幼,是由皇太后梁妠临朝摄政,连同外戚梁氏,继续把持朝政。
在这场新一轮的斗争当中,宦官集团倒了,儒家官僚也没占到便宜,反而是使得外戚集团一家独大。
诡异的地方又来了,六个月之后,汉冲帝刘炳,跟他爹刘保一样,也在玉堂前殿里死翘翘了。
这是个孩子啊,死的时候,年仅两岁!
洗牌再继续,新一轮的争权游戏,又开始了。
汉冲帝刘炳死后,出身梁氏的外戚权臣梁冀,拥立渤海孝王刘鸿之子刘缵,登基为帝。
刘缵,史书称之为汉质帝,七岁登基为帝,在位时间不足两年。
刘缵即皇帝位之后,梁太后依然是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而朝政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其兄梁冀手中。
都说梁冀主持朝政期间,是专横跋扈,无所不为。以太尉李固为首的许多儒家官僚纷纷上书批评梁冀的所作所为,力求矫正时弊,但都遭到了梁冀的打击和压制。
关于汉质帝刘缵的死因,都说是被外戚梁冀所毒杀。
死因很搞笑,都说是在一次朝会中,才八岁大的汉质帝刘缵,他当着群臣的面,称呼外戚粱冀为:跋扈将军。
跋扈,嚣张跋扈的跋扈!
儒家书生说了,那一天,外戚梁冀听闻此话之后,是庞然大怒。
在退朝之后,梁冀衔恨在心,总觉得刘缵年龄虽小,却是为人聪慧早熟,身份尊贵,贵为一朝之主。
儒家书生还说,外戚梁冀思来想去,担心等刘缵年长之后,就难以控制。于是乎,梁冀就决定直接弄死汉质帝刘缵。
儒家书生还说,是梁冀在刘缵身边安插亲信,让亲信在暗中把毒药搀在刘缵食用的煮饼之中。使得刘缵吃过毒饼之后,顿觉气闷肚痛,赶紧召太尉李固进宫。
入宫之后,李固问刘缵气闷肚痛的缘由,刘缵当时还能够说话,就回应道:“刚刚吃了煮饼。肚子烦闷,如果有水喝,还能活下来。”
儒家书生还说,当时,外戚梁冀就在旁边,可梁冀却是开口说道:“喝水之后,恐怕会呕吐,所以不能喝水。”
话语说完,没过多久,汉质帝刘缵就……
(https://www.biquya.cc/id185942/567930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