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不明,什么最重要?
答案是情报!
所以,当那位四十左右的持剑大汉,一松开李进之后。
李进没顾得整理衣衫,他是立即就跑到董魁身边,小声说道:“我自大轻敌了,去抓人时,未曾小心,被这大汉所发现。他手中有剑,仗剑而起,三招就把我压到下风。仓促之间,等我抽出战刀与他相斗十几招时,就有一群儒生把我围了起来。然后,我就被擒了。对了,他的剑法当中,有你剑法的影子。其中有一招,更是一模一样。”
听见这话,董魁眉头一挑。
三招?
虽有偷袭之嫌,却是能够逼的李进只能闪躲,而无半点抽刀的机会。可见,这人武功不弱。
十几招?
李进抽刀之后,相斗十几招而不胜。可见,这人的剑法很强。
剑法当中,有我剑法的影子?
有趣了,我的剑法是跟王越学的。那他的剑法,是跟谁学的?
董魁在心中盘算着,坐在一旁的瘸腿老狗爷,心中也是微有震惊。
狗爷与当世刀法宗师宋朝,乃是师出同门。
狗爷离家时,把《赤血刀法》留在家中,以供家族小辈习武所用。李进喜爱枪法,可李进小时候,也是在一柄战刀上下过苦功夫的人。
以李进那妖孽般的武学天赋而论,能在四十岁的年纪里,跟他硬拼十几招而不败,已然算得上是恐怖了。
董魁思绪万千,心思百转。
董魁侧过头,向狗爷小声问道:“您在洛阳待得久,我若说,我今日把这些人全杀了,后果会不会很严重。别这么看着我,先文后武,以防万一,我只是在做最坏的打算而已。谈不拢就打,打不服就杀。杀不服,那就赶尽杀绝。人都死绝了,服不服也就无所谓了。”
听见这话,瘸腿老狗爷看了眼董魁,轻笑着,开口说了句:“那拿剑的大汉,他叫卢植。真是有意思,以前只听说他会武功,却是没想到,他的剑法竟然这么好。”
啥玩意?
卢植?
董魁一听见这俩字,就知道,想杀人动粗,那肯定就是没戏了。
卢植,是文武双全的一个人,得罪不起!只因他有两个师父,文从马家马融,武从太尉陈球!
就在董魁三人小声说话时,庭院门口,手持战剑的卢植,也是在心中暗自倒抽一口凉气。
不为别的,只因卢植,他懂得唇语!
在懂得唇语的卢植面前,董魁三人的谈话,是毫无秘密可言。
此时此刻,卢植看着躺椅上,面容英俊如玉的董魁,暗自心中想道:心思好毒辣的少年,够果断,好心力。未雨绸缪,未战而先思败,稳重决然,遇乱不惊,遇事不慌,就是这心思也太毒辣了一些。
情况不明,双方都在打量彼此。
董魁眼珠子一转,向李进说道:“你离开这里之后,去我房间,拿着光武金銮,挂在大雄宝殿里。”
此话一说完,董魁说翻脸就翻脸,一脚把李进踹出一个跟头,随后站起身,指着李进骂道:“混账东西,你也不看看他们都是谁,他们哪一个不是圣人子弟,大德高贤?说,你为何要向儒家大德出手动粗?”
李进被踹倒在地,他在心中是气的直骂娘,口中却是叫道:“卑职听见他们骂你,心中气不过,这才要找开口喝骂之人,理论一番。他们算是哪门子的大德高贤?背后骂人,诽议粗语,实属小人行径,为圣人蒙羞。卑职无错,卑职不服。”
漂亮!
听见这话,董魁在心中赞叹一声。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别管董魁心中作何感想!总之,董魁的面容上,却是带有十二分的虔诚,百分之二百的恭敬神色,开口说道:“圣人子弟所言,必有其道理。孔圣有言:‘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既然我遭人辱骂,想来,就必定是我有做错之处。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错能改,才是我辈求学向善之风采!”
这段话,说的冠冕堂皇。
卢植那群人里,凡是听见此话的人,都会在心中腾升起两个疑问以及一句感叹!
疑问之一:这句话是孔夫子说的吗?
疑问之二:为什么我不知道呢?
那一句感叹,则是:如此大德大贤的大道理,必定是孔夫子所言。没错,一定是,事实就是这样!
儒家就这德行,孔夫子是儒家的招牌!给招牌增金,就是给他们自己增值。
剽窃剽习惯了,凡是能给孔夫子脸上贴金的话语,这帮儒生就会像狗一样,把话语争夺到手,据为己有,然后再冠以儒家的名义,从而给儒家增加含金量。
其实这话,跟孔夫子没半毛钱关系!
可是,当董魁把这段话说出来之后,就注定这段话,会成为儒家圣人所言!
卢植是个有德行的人,跟别人相比,他高尚太多了,在听完这段能引人深思的话语之后,卢植向董魁问道:“不知这段话,出自儒家哪本典籍?”
卢植的话语刚出口,他身旁就有人拉了拉他的袖子,小声说道:“我们乃是圣人门徒,一个西凉蛮子都知道的事,我们却不知道,这不是惹人耻笑吗。”
董魁听见卢植的问话,是一百个不愿意回答,董魁心中暗自想道:你问我,我问谁去?这话压根就不是孔夫子说的,我他娘怎么知道是出自哪本儒家典籍?
董魁有心不回,等了片刻,瞧见卢植没有追问,董魁也乐意当做没听见!
气氛还算融洽,董魁一开口就给儒家贴了金。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气氛想不融洽都不行。
董魁趁此机会,又踹了李进一脚,开口说道:“滚到后院去,你个丢人现眼的东西。那不叫辱骂,那叫劝进改错,一切都是为了我好。”
“等会,话语要说清楚,事情要讲明白,我们当中,可没有人谩骂过董公子。”
(https://www.biquya.cc/id185942/567930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