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晋武大帝 > 第137章辽西郡的八方势力2

就在鲜卑单于如日中天的时候,檀石槐却是出了个昏招。他急功近利,想要攻打大汉。

他野心勃勃,信心爆棚,起兵百多万,兵分三路,想要一战而灭国!

一道长城,东西两个方向,有两个走廊!

全局战线开的太大,纵然草原骑兵的机动性很强,可仍旧无法做到统一指挥。

于是乎,檀石槐就出了个昏招,他将已经统一的草原鲜卑,分为东部鲜卑,中部鲜卑,西部鲜卑。

除了他这个鲜卑单于以外,他还设立了左右贤王。是摄政贤王,军政大权一把抓的那一种!

左贤王率领西部鲜卑,强攻凉州,想要从河西走廊进入大汉。

右贤王率领东部鲜卑,强攻幽州辽西郡,想要从辽西走廊进入大汉。

鲜卑单于檀石槐,则是亲率中部鲜卑,猛攻长城,想要直接从并州策马南下。

亡国战,这是真正的亡国之战!

鲜卑大军一百四十万,分三路施行灭国之战!

搞笑的地方就在于,权利这东西,一旦你给了别人,再想收回来,就等同于是在割别人的肉。不仅会流血,并且还很疼,甚至还会死!

灭国之战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搞笑。

并不是因为大汉朝的反抗有多猛烈,将士们有多能打。

而是因为,鲜卑单于和左右贤王闹分家了。没错,他们是因为内斗夺权,从而白白错失一次局面大好的灭国之战。

当时,檀石槐已经翻越长城,率领大军进入了并州腹地。

左贤王也已经驻马凉州,强占了河西走廊。

右贤王整军幽州辽西郡,长城已经被打出豁口,辽西走廊也落入了右贤王之手。

偏偏就在这个只要策马南下,就能三路大军,兵甲一百四十万,最多一个月就能马踏司州,攻灭国都洛阳的时候。

鲜卑一族的三个领头人,偏偏就是在这个时候,闹分家!

他们带着滔天威势而来,却是灰溜溜,虎头蛇尾的退走。

当真,是搞笑极了!

自此之后,统一的草原,分成了三部。

檀石槐这些年来,无力再组织灭国战,他忙着跟左右贤王争权夺利。估摸着,以左右贤王的手腕权术而论,檀石槐这辈子,也没法再次真正统一草原,组织起第二次灭国战。

虎头蛇尾的灭国战结束之后,朝廷害怕了。

于是,朝廷便开始对边疆三州放权,扶持豪强,秣兵历马。

话又说回来,其实董魁是很感谢檀石槐的。若无他当年那一闹腾,朝廷不会对三州放权。

像是董卓这种一穷二白,要啥啥没有的泥腿子,是一辈子也休想能抬头!

边疆三州藏龙卧虎,以当时的年代背景而论,朝廷放权,草莽英雄趁势而起,恰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

像老爹董卓这样的人,压根就排不上前一百。比他有本事的人,太多了!

这是一句实话,董卓的出身太卑微。要啥啥没有,一穷二白,就剩两膀子力气,还算拿得出手。

可是没办法啊,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本事不如人,运气来凑数!

老爹董卓是跟对了人,跟着段字旗死心塌地。段字旗倒了之后,段熲老将军偏偏就挑中董卓,让他来扛旗。

自此之后,飞黄腾达!

东北方向,国界之外,有夫余和肃慎二国。没错,这可是两个国家啊!

按照董魁的说法,那就是:这两个国家的地盘加在一块,就是后世的整个东三省!

东北那疙瘩,地大物博,民风比之西凉还要彪悍。

好在夫余和肃慎两国之间有深仇大恨,他们忙着互相残杀。文明程度不高,也就是比刀耕火种稍好一些而已。

也因此,不开化,不懂谋略,连属于自己的完整文字体系都没有。再加上,他们互相之间还有仇,也就没工夫合伙攻打大汉。

文明不高,奇葩现象就是,那地方天寒地冻。每年冻死的人,比家畜都多。两国互相攻伐杀戮,再加上每年都得冻死太多人,人口一直上不去。

人口数量上不去,地大物博这四个字,就沦为了一个笑话!

种啥啥能活的黑土地,就在你脚下踩着,可你没人去种,有个屁用?

东南方向,是高句骊一国,以及北沃沮这一强横民族部落。

好吧,这好像就是一句废话,能在这种乱成一锅粥的地方存活几百近千年,北沃沮民族部落,若是不够强大,早就该被人给杀的亡族灭种了。

对了,辽东半岛,也就是高句骊的南边还有弁韩、马韩、辰韩三个国家,以及一个百济国!

辽东半岛啊,公孙氏就扎根在辽东。

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以一个家族政权,去对抗五个国家,这日子,艰难悲苦又凄凉!

西南方向,虽是大汉的国土,但是,这国土之内有乌桓,还有十数个已经融于汉的少数民族部落。

说句实话,汉朝对于幽州的掌控力,是弱的可怜!

幽州的话语权被那些外族掌握着,他们之所以还没反,只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纵然可以侵占幽州,但是侵占之后,他们是一准打不过汉朝。

先胜后败,既然如此,明知守不住,又何必要打呢?

再说了,段熲段老爷子,可还活着呢。

乌桓,他们是被段熲给杀怕了!

想当年,段熲灭绝东羌政权时,顺顺手,把乌桓也给收拾了一顿。

乌桓有圣山,叫做乌桓山。

段熲老爷子灭绝东羌政权之后,到达乌桓山下,也不知是哪来的兴致,看见乌桓山后,想要持笔作画。

画画就画画,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问题的关键则在于,老将军这个文采不咋滴的武夫,他在画完画之后,兴致未尽,还给画纸上配了长短句诗词。

乌桓山,磅礴伟岸,辽阔绵长!

可是到了段熲老爷子口中,在喜逢大胜的心气之下,这老爷子,偏说这乌桓山就是踩在他脚底下的一颗小泥丸。

于是乎,他老人家,是硬逼着乌桓一族,改名为:乌丸!

霸气,霸气的没边了!

段熲老爷子那不咋滴的长短句诗词,原文叫做:

马踏乌桓,山非山,刀甲耕年。

举天澜,仰天长啸,风雪翩翩。

杀场攻伐枕尸眠,白首国恨莫等闲。

漫漫漫!挥剑天泣血,曲指弹丸间。

五岭足下别样天,扫尽千山清戍边。

慢慢慢!一剑广寒八百年,留下太平好人间!

(https://www.biquya.cc/id185942/5679301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