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赵苞的房间之后,董魁立即奔往兵库。
说实话,阳乐郡的兵库,名存实亡,并没有积攒多少刀枪甲胄,弓弩盾牌。
辽西这破地方太乱了,地广人稀,兵力总是不够用。总是存不住家当,兵库里,尽是些没人要的东西。
赵苞有一百多个义子,每回有了新一批武器装备,往往都是还没运往兵库存着,就会被那帮家伙给分瓜殆尽,抢着搬回自己旗下。
董魁此次拿着赵苞的手书批条,在兵库总管的陪同下,打开了兵库大门。
入眼所见的一切,没有丝毫意外。算不上是空无一物,确也是空空荡荡,入眼所见一切,皆是没人要的老旧货色。
看着灰尘乱飘的兵库,董魁顺嘴说了句:“真干净。”
库兵总管挺尴尬,回应道:“我以前还会派人清理和打扫,后来,后来也就懒的管理这些破烂。”
但凡边疆三州,无论哪个县,无论再穷,兵库里就总会堆积一些东西。这些武器装备,可以留着发霉发烂,但是它们必须得在兵库里放着。
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这些没人要的货色,不是配备给军队的武装,而是留给老百姓的。边疆三州太乱了,时刻都在准备着与城共存亡。
在破城之前,开兵库,分武器给百姓,能撑一日是一日。若是到了那种时候,没准那些兵库里的破烂货,还真的就是能救命。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未雨绸缪。被军队瞧不上眼的破烂货,纵然再破再烂,有也总比没有好。
“有什么好东西吗?我缺一把武器,我以前惯用一杆丈八蛇矛透甲枪。”董魁都懒的走进去,他是在没心思,在破烂堆里挑挑拣拣。
想起丈八蛇矛,董魁就不由想起了李进,董魁不由在心里嘟囔道:若是早知道有这么一天,放李进回家时,我就应该让他把绕指柔给我留下。现在好了,战事在急,我竟然连柄武器都没有。
一念至此,董魁又不由在心里想道:该死的破地方,真他姥姥的操蛋,指挥别人去打仗才是我应该干的活,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要轮到我亲自上阵,策马在前。
此刻,听见董魁如此询问,兵库总管眉头一挑,说道:“还当真有几件好东西,跟我来。”
当兵库总管领着董魁走到一处兵器架前,这库兵说道:“这些都是上好的兵器,可惜,没人能用。董县尉若有兴趣,可自行挑选。”
董魁放眼望去,只见武器架上,放着十几把长柄兵器。这些兵器,当真是很有意思。其模样,皆是古里古怪,怪模怪样。
一丈等于十尺,这个单位概念,从古到今皆是如此。
存有争议的地方则在于,在华夏文明的每个时间段里,各朝各代的一尺长度,皆是不一样。
就比如,商朝是十六厘米左右,误差不会超过一厘米。秦朝是二十三厘米,西汉的一尺将近二十四厘米。新朝是二十三厘米,东汉也是二十三厘米。
男人自古就有丈夫之称,这一称呼的起因很简单!因为贵族男子成年后的身高,按照商朝时期的标准来计算,其身高,大多都能满一丈,故而,男人就被称之为:丈夫!
春秋时期,封国太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长度和重量单位,非常混乱!
在那时候,打仗打输了要求饶,求饶就得赔礼上供。于是乎,打仗之前,一尺是十七厘米,打输了之后,立马推行新政策,改为一尺是十六或者是十五,甚至是十四。
改完这些制度,然后才去求饶。
政策一改,所要赔礼上供的东西就会少很多。一尺扣一点,积少成多,在割地赔款上会占很大的便宜。赔偿金银也是一样的道理,把重量单位一改,一斤还是一斤,只不过,现在的一斤跟以前的一斤相比,真实重量会少一二两。
古人不傻,一开始还没在意这些耍无赖的小伎俩,到了后来,这种事情已经成为风气,越来越过分。
于是乎,打赢的那一方,往往都是一个意思:“别他娘跟我说多长多重,老子就要你几座城,我不管你怎么计算,这几座城的领地,是数十里也好,是上百里也罢,反正我就要这几座城。”
缺斤少两,偷奸耍滑,偷工减料,这些都是自古就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读春秋史书时,什么都能信,唯独不能相信那些长度和重量单位。太乱了,在本国是一丈,到了隔壁邻国,一量身高,很可能就只是六尺出头而已。
所以啊,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
此时此刻,阳乐县的兵库,满是灰尘的武器架前,董魁看着面前怪模怪样的武器,乐呵呵的嘟囔一句:“有意思,竟然都是些古董老物件。”
有一杆兵器,通体青黑,叫做戈!长度一米七左右,这是一杆头重尾轻的重兵器,前端造型,是人的一只手,拳头紧握,只伸开一根食指。拳头里,还握着一根铁锥。
董魁读过历代的《武备纪要》,上面写的很清楚,这种应该算作是锤子的东西,却偏偏叫做:戈!
还有一杆兵器,也是长杆兵器,头重尾轻难以控制,其造型前端,就是放大版的‘丰’字形,这种兵器,叫做:六齿钉耙。
三条杠有六齿,叫做六齿钉耙。四条杠,就叫八齿钉耙。以此类推,若是再多一条,就叫十齿钉耙。若是在征战中,坏了半条杠,那就叫九齿钉耙!
还有一杆兵器,其模样总算不是那么奇怪了,这是一杆大斧头,叫做:钺!
可惜,太他娘重了。压根就不是人用的东西,当做装饰品观赏,倒是挺有艺术价值。
挑来挑去,这兵器架子前,都是这种怪模怪样的玩意。唯一要正常点的,是一杆青红色的方天画戟,跟董魁想要的丈八蛇矛相比,长度是够了。
只可惜,方天画戟这玩意,董魁不会使!
董魁叹了口气,转身就走。
也就在这时,有道很温和的声音,在这空荡荡的武库里响起,只听他说道:“不准备再挑挑了吗?那杆方天画戟真是一件好东西。”
这声音,董魁一辈子都忘不了,望向黑暗处,董魁试探性的问道:“张角?”
张角?
张角怎么会在兵库里?
一念至此,董魁向身旁的兵库总管望去,在董魁的目光下,这位四十多岁的兵库总管,他低着头。
董魁情不自禁的晃动晃动右臂,感觉数月前折断的骨骼,已经恢复的挺好。此刻量天尺在手,董魁谁也不惧。
看着身旁的兵库总管,董魁冷笑道:“滚下去,在门外候着。其后你有两条路,一是自裁谢罪,二是调入我旗下,我可以给你一个死在战场上的机会。”
听见董魁的话,兵库总管在颤抖,他抬头盯着董魁,满脸都是不想死的模样。
董魁很干脆,瞬间出剑,斩下他的头颅。
抬脚把头颅踢向黑暗,董魁在心中冷笑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出卖我之后,竟然还想着能求活?
“你非得杀他吗?”黑暗里,张角的声音,再次传来。
董魁收剑入鞘,回应道:“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言行举止付出代价,虽然结局有好有坏,但是无人可以例外。他非死不可,能让他死在战场上,就已是我对他最大的仁慈。既然他不愿意死在战场上,那他现在就得死。”
“为什么?”张角从黑暗中走出,笑问道。
“我听人说,你常年不离手的九节杖,并非是你的身份标志。我听人说,最初之时,九节杖是你的随身兵器。从你当赤脚郎中那会儿,九节杖就与你寸步不离。后来,你招收信徒创立太平教,九节杖也是水涨船高,自此成了你的身份标志。”
话语至此,董魁向张角笑问道:“我猜,你肯定是个鞭法行家。”
鞭有软硬两种,软鞭没什么好说的。战场武将多用硬鞭,说白了,其造型可以理解为,就是一根竹节很是凸出的竹子。
张角从黑暗中走出,借着光亮,董魁看见了他的全貌。这是一个留着胡须的中老年,身穿黄色长袍,面容威严却又慈祥,挺帅气。跟当年相比,他好像就没老过,还是那么显年轻!
张角手中的九节杖,不知是什么材质铸造,通体墨绿。稳稳就是一根竹子的造型,竹节很凸粗的竹子,有九节。
张角很谦虚,既然被董魁挑破了手段,他索性就开口说道:“没当赤脚郎中之前,我也算得上是将门出身,会些武艺,鞭法还不错。后来,喜欢上棍棒,融合在一块,很是顺手,你要试试吗?”
董魁没有理会张角的邀请,而是呵呵笑道:“我知道这些事,我跟你二弟张宝相处的很愉快,他都告诉我了。”
董魁与张角二人,笑嘻嘻的说着话。二人言语皆是温和,温莹如玉,不急不躁,就仿佛是故友相见,在闲聊叙旧!
(https://www.biquya.cc/id185942/5679294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