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晋武大帝 > 第393章夜晚、家宴、议出兵

十二月九日,寿宴是不欢而散,是在惊慌与错乱中,散了场。

老爹董卓,想把事情给糊弄过去。

继母董柳,则是教唆老夫人,趁此机会,逼着董魁把事说清楚,给孩子一个名份,给孩子取个名。

董魁这家伙,他是咬破提前准备好的血囊,随后一口鲜血喷出,就直接往餐桌长案上一趴,开始进行装死昏迷!

这家伙早就料到,寿宴就一场针对自己的宴席。在没来临洮之前,他就将一小包砒霜,给戴在了身上。

在装死昏迷之前,这家伙把砒霜倒进了酒壶里,临昏迷之前,董魁还指着酒壶喊了句:“酒,有毒。”

十二月九日,夜晚,乌云遮月,小雨稀淋淋。

董府,农家小院。

泥土茅草前,董魁老老实实的跪着,看着窗户上的几个人影,不由叹息一声。

董魁在门前跪着的时候,尚且未曾下雨。此时已是小雨稀淋淋,夜雨寒,冬雨更寒。

突然间,紧闭的房门打开,有个小脑袋伸了出来,朝着董魁办了个鬼脸儿。

董魁幽幽说了一句:“两块糖。”

听见此话,小倪倪的眼睛一亮,嘟嘟嘴叫道:“五块,不,十块。”

小倪倪伸着双手,十根手指头全漏了出来。董魁啼笑皆非的想道:她要是要是把鞋脱了,加上脚指头,会不会开口叫价二十块呢?

在听见小丫头的话语之后,董魁点了点头,说道:“把事办了,十块就十块。”

话语说完,小倪倪立即往屋子里跑。

没多久,董魁在门外就听到小倪倪的哭泣声,只听小倪倪喊道:“太奶奶,太奶奶,舅舅好可怜,衣服都湿透了。”

听见这声音,门外的董魁笑了。

董魁琢磨着,这跪也跪了,气也该消了吧?

依照以往的经验,心软的奶奶,肯定就会让自己起来,然后嘘寒问暖,既往不咎。

‘吱呀’一声,房门又开了。

董魁正打算起身,却是看见,出来的人不是奶奶,而是大姐董宣。

这不是关键!

问题的关键则在于,大姐董宣扔出来一把伞,其后转身就要回屋。

董魁眨了眨眼,心道:不对啊,几个意思啊?

“姐,这是什么意思?我还得跪着吗?”董魁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如此问道。

大姐董宣笑眯眯,说道:“奶奶这回,是真生气了。继母在奶奶身旁说着话,使得奶奶心头火起,要跟你好好算账。”

“姐,匠作营捣腾出一件稀奇玩意,天下绝无仅有,一定能让你满意。”此话说完,董魁继续说道:“帮我一回,东西转天就能给你送去。我很忙,没时间在这里耗着。没指望能让奶奶消了气,只求在近日不找我算账就行。”

听见这话,大姐东西却是恼了,心道:送礼?帮你?这算什么,是交易吗?若是不想帮你,我这大半夜不睡觉,难道是因为我喜欢熬夜受冻吗?

越想越气,越气就觉得越委屈。

想着想着,大姐董宣走出屋檐,抬腿就踹了董魁一脚。踹完之后,大姐董宣就后悔了,连忙说道:“我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

听见这话,董魁撇了撇嘴,说道:“没事,我从小就习惯了。帮我一回,你想要什么都行。我如今在门外跪着,说不上话。屋中是继母陪在奶奶身边,这让我很不放心。姐,帮我一回行吗?”

“董魁,你是不是以为,没有好处,我就不会帮你?”偏软无力的细雨当中,大姐董宣站在董魁面前,如此问道。

董魁呵呵一笑,回应道:“瞧你这个问题问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听见这话,大姐董宣鼻头一酸,挺想哭。

大姐董宣没解释什么,她只是背过身,说道:“三个关键,第一,你手段下作,搅合了寿宴。你演戏中毒,别人没信,关心则乱的奶奶却是信以为真。此时知道你是装的,奶奶是真生气了。”

“第二,你我都知道,奶奶就是个村中老妇人,没心思,也没心机!她老人家只想一家人和和睦睦,只想儿孙满堂,只想一家人其乐融融。然而,咱家是什么情况,你比谁都清楚。你生了个孩子,可是你却不认。对你而言,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在奶奶心里,这却是一件天大的事。”

“第三,你把堂哥董璜给废了,咱们这一脉的董家,就两根苗。堂哥废了,就只剩下你一个。你心思太毒,你成功了,奶奶纵然是再生气,事到临头也只能偏向你。奶奶活了一辈子,都在为相夫教子,传宗接代而努力。现如今,家业兴盛发达,然而在传宗接代,开枝散叶这个问题上,却是出了大纰漏。董魁,你废了堂哥,你可知,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奶奶当时是连想死的心都有了。”

听完大姐董宣的话语,董魁理所应当的说道:“我若不废了他,那我就只能杀了他。相信我,这已经是他最好的结局。”

听见这话,大姐董宣眼眶红红,她猛然回头,指着董魁,咬牙说了一句:“你真冷血。”

“非我冷血,而是自小就对他没什么感情而已。”此话说完,董魁呵呵笑道:“从小就揍我欺负我,我能忍住不杀了他,这就足以证明,我很有修养和肚量。”

“那我呢?我算什么?如果我不帮你,你要怎么对付我?”听见如此赤裸又冷血的言词,大姐董宣,只感觉心里好难受。

董魁抬头看着她,轻声又无奈,耸耸肩,叹着气说道:“不帮就算了,总有一天你会知道,谁才是真的对你好。滚吧,外面天凉,别烦我,我现在不想说话。”

听完这话,眼泪是真的止不住,好在此刻有小雨,好在跪在地上的董魁,压根就没正眼瞧她。

大姐董宣跑进屋,不在想见董魁。

入了屋,该办的事情还得办。

大姐董宣推开在奶奶耳旁煽风点火的继母,开始为董魁说好话!

小倪倪虽然年幼不懂事,但是她心心念念着十块糖,总是重复着说道‘舅舅好可怜’‘太奶奶,你就饶过舅舅吧’‘倪倪喜欢舅舅,舅舅好可怜’‘我哭给你看,不许欺负舅舅’!

一大一小,两个人在求情。

说实话,小倪倪可是大力气啊!这丫头是董家第四代的第一人,平日里,所有人都是宠着她。

此刻小丫头连哭带喊,为了哄孩子,为了不闹腾。董老夫人,这才逐渐消了气。

董老夫人也知道,董魁小时候被毒蛇咬过,那时家里穷,能保住一条命就是万幸。中毒之后,余毒未曾除尽,现如今已是毒入五脏,寒入骨髓,使得董魁自幼就落下了体寒的毛病。

莫说是冬季,哪怕就是在春季淋了一场雨,董魁也得手脚冰凉许久!

多方原因之下,董老夫人心软了,只准备走出偏房,打开正门,放董魁进来磕头服软认错,就把今天的事放一放,不再刁难他。

可谁知,打开正门之后,却只见门外空荡荡,连个鬼影子都没有。

董魁,董魁他早就起身走了!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董魁很忙,他是在大姐董宣进屋之后,就起身离去。

没指望大姐董宣能帮自己说话,对于此事,董魁压根就没抱希望。董魁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时间宝贵,不可能会把时间耗费在农家小院里。

此时此刻的董魁,他带着浑身湿哒哒的雨水,拄着量天尺,来到董府宾客大厅。

所谓宾客大厅,就是中午办寿宴的那座殿堂!

中午,在此办寿宴,是为了拿捏董魁。

晚上,再次办家宴,是为了合伙商讨武威郡的战事。

此时的殿堂里,还是女多男少,还是那三百来号人。

董魁孤身一人,笑眯眯的走进门,他拄着量天尺,浑身湿哒哒,站在门口扫视一圈之后,一句话不说,直接走到场中央,从铜鼎里捞起一块肉,盛了一碗热汤。

主位,坐南朝北,高高在上。

董魁直接走了上去,坐在老爹董卓身边,一边吃肉喝汤,一边出声说道:“咱们都姓董,满屋子人三百来号人,只有二十多人跟我是同辈,同辈当中,就数我年纪最小。也因此,各位爷爷叔伯哥哥,武威郡之事,还请众位多多帮衬于我。”

多多帮衬于你?

听见这话,有很多人都是皱起了眉头。

有一人,胡子花白,他站起身,说道:“你先等等,听你这话的意思,出兵之时,是你领军挂帅了喽?”

董魁喝了口热汤,理所当然的回应道:“没错,是我领军挂帅。”

“檀石槐乃鲜卑之王,如今他旗下有四十万鲜卑主力青壮,还有南匈奴的十多万主力军。你区区一黄口小儿,虚岁才十八,你何德何能,敢跟檀石槐叫板?”

话语至此,这个体壮如熊的白胡子老头,他落地有声,语气坚决的说道:“我不同意,如此重任,交给一个后辈,我不放心。”

(https://www.biquya.cc/id185942/567927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