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晋武大帝 > 第416章西行的背后5

土豆、玉米、红薯。

在这其中,红薯最好吃!

从明朝万历,到明朝末年。三大外来物种,已经在华夏扎了根。

有此为基础,无需太费力!

满清入关之后,单单只是下了狠力气,大力扶持红薯,全国推广,最终才使得,红薯在华夏大地上遍地开花,哪哪都是。

正因如此,有了红薯,才有了所谓的康乾盛世!

你以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心吗?

狗屁!

利国倒是真的,利民还是算了吧。

只因,原本就没安好心,一副坏心肠,却也是极为高明的权术运用!

红薯的口感最好!

红薯能够成为主食,但它不配被称之为主食。

能够成为主食的理由:可以吃,产量高,吃不死人,还能让人活着。吃这东西,很容易就会造成饱腹感。

不能成为主食的理由:天天吃,吃多了,就会腹胀烧心,有损肠道,胃酸难受,四肢无力,精神很萎靡。

说白了,这就是虚假的饱腹感。只因红薯含有大量淀粉和糖分,吃多了不易消化,也因此容易产生饱腹感。

这就好比,当蚂蟥在吸你血的时候,你不会感觉到痛。因为蚂蟥在吸血之前,会先分泌出一种毒素,去麻痹你的神经,让你不知痛。其后,蚂蟥才会大吸特吸。

同样的道理,拿红薯当主食,道理是一样的。所有的坏处,都隐藏在美好的饱腹感之下。让你误以为,你吃饱了!

很神奇,很美妙的误会。

红薯不配被称之为主食,因为它的效果,只能让你半死不活的活下去,不足以支持你的成长和健康。

满清这一招,是相当高明!

饿着了,老百姓活不下去之后,就会造反。

吃饱了,老百姓有了力气之后,还得造反。

鄙视又憎恨,奈何儒家全他娘当了汉奸,一帮泥腿子造反,除了去送人头,压根就翻不起大浪。

满清这一招,是真的很高明。

三大外来物种,单单只是大力推广口感最好的红薯。所引起的效果,就是让你饿不死,却也活不好!

唯有如此,满清才能安稳,不用担心老百姓会集体造反,大面积的合伙反清复明!

这就跟满清禁止火器的制造与流传,是一样的道理!

满清,是在马背上拎刀打天下,火枪不被满清重视,故而,工艺才会消失。

上面那一句,在后世很流行的话语,谁信?

董魁想说的是:谁信谁就是蠢货,这样的话都能相信,不是天生脑袋被门挤了,那就肯定是被驴踢了。总之,谁信那句话,谁就是蠢货和废物!

按照董魁的话说来,不是不重视火器,而是太重视了!

满清入关,满打满算,才三十多万人。其中纯种的满洲八旗,才四万,蒙古八旗只有两万。

剩下那二十六万,全是儒家领头的汉八旗。

很可笑是吗?

但是,这就是事实!

区区四万人,穷山恶水里走出来的野蛮之徒。在儒家的倒戈扶持之下,竟然全占了大明疆土。

非常可笑,说出来都很滑稽。但是,这他娘就是历史的真相啊。

为何要禁止火器?

只因,火器的威力太大。明朝永乐皇帝,用火器开疆扩土,打的北方敌人找不着北。

史书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写着呢!

满清纵然再傻,再不识货,又岂能不重视火器的威力?

再说了,明朝末年,他们跟明朝打架的时候,可没少吃亏,也没少挨揍!拥有火器的明军,又岂能没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就算他们不看书,那他们也总该,能记住自己挨得揍吧?

问题来了,明知如此,为何,还要禁止火器呢?

答案:太重视!

问题又来了,为何越重视,就越要禁止火器呢?

答案:我们人少,入关时,纯种的就四万。那二十多万汉八旗,虽然是我们养的狗。但是,他们是会叛主的狗。他们的上一任主人是明朝,明朝就是被那些儒家狗给弄垮的。

答案:火器的威力太大了,一个普通人拥有它,都能轻轻松松杀死自幼苦练弓马骑射的我们。我们人少,若是让火器流通,那我们就危险了。我们知道,那些明朝百姓恨我们,他们不反,只因他们所信仰的儒家,是给我们当了狗而已。他们,泥腿子百姓,没那个造反的能力。

答案:火器不一样,威力太大。若是流通之后,那五千多万明朝百姓,无需有儒家的支持,也一定能够造反成功,把我们给尽数杀绝,让我们亡族灭种。

答案:所以,火器必须得禁止!

顺带一提,董魁不推广火器,也是一样的道理。

与天下相比,西凉弱小,弄出火器,只会是给他人做嫁衣。想要用火器打天下,除非是握住了主控权,才能肆意使用,从而不用担心,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敌人不会拿着火器,把董魁自己给干掉。

在这个年代,亩产三四百斤,就已是苍天赐福。

高粱这玩意则是不然,最初的产地,是在非洲的东部。董魁派人西行,就是为了它。

口感差虽差,吃不死人就行。

这玩意产量高啊,轻轻松松,七八百斤,实属正常。这年月,只要有刀有马,就有无尽的土地。

高粱好养活,跟大米小麦相比,高粱就是野孩子。随便一扔,随便一丢,随便一埋,无需太费心照料,哪怕是遇上点虫害,也能轻轻松松赶上大米小麦的产量。

在这个年月,若是同样费心照顾,其产量,至少是大米小麦的两倍朝上,三倍也不封顶!

这就意味着,董魁打下多少地盘,就能种多少庄稼。每一个兵,抽出一段时间,开垦种植一亩地,然后该训练的训练,该打仗的打仗,不用管,不用问。

只等到了季节之后,就能稳稳收获一亩粮食。种高粱,其产量,不会比大米小麦少!

(https://www.biquya.cc/id185942/5679273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