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
“北笙,醒了吗?”
“霜霜姐,我都接电话了,肯定被你吵醒了。”
电话里,传来戚白霜的笑声:“我给你打电话,是有个重要的消息要告诉你。”
张北笙:“好消息?难道要给我加薪了?”
戚白霜:“严格来说也确实是加薪,不过是比加薪更好的股份,经过董事会开会一致决定,潮汐将拿出1.56%的股份转到你名下。”
别看只有1.56%,董事会内的股东,错综复杂。
能匀出1.56%,已经相当高了。
这说明北笙真正跻身高层,不再是一名幕后制作人,更是潮汐的股东之一。
股东加制作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北笙现在的收益,比一些小股东赚得还要多的多。
“给我股份?”
张北笙瞬间就清醒了,虽然觉得惊讶,不过也在预料当中。
《青花瓷》是一个巨大转折点。
这首歌的出现,也让潮汐高层做出如此重大的决策。
就是不知道等以后那几首旷世佳作一并问世,这股份会不会再往上抬一抬?
“那我就在这里谢过霜霜姐帮我争取的股份了。”
“不用谢我,这些股份是你自己挣来的,谁让你那么争气呢?”
戚白霜这句话发自肺腑,北笙确实太争气了。
争气到不像话,一个人堪比十个人。
光五月份到现在发售的作品,顶多少制作人?
双方没有相互扭捏说一些客套之类的话,戚白霜在适当的时候结束了该话题。
“北笙,我先去统筹接下来的工作了,华语协会已经发布今年国庆的征歌标准,最近两天我可能比较忙,如果你有事找我,别打公司电话,直接打我私人电话。”
“霜霜姐,有个事我也得跟你说一下,十月份,我也会发歌响应这次的征歌号召。”
“你也要发歌?”
戚白霜语气变得急促起来,连忙追问:“北笙你!你又写好新歌了?”
“那倒没有,不过我正在写,过两天应该可以完善好。”
从玄学的角度上来说,张北笙也确实是在写着新歌。
只不过他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罢了。
既然确定每个月会发歌,张北笙就不会刻意去卖关子吊人胃口。
先大大方方跟霜霜姐知会一声,也让人家后续工作的安排有一定准备。
不知道为什么,戚白霜听到北笙还没完善好以后,松了口气。
还以为北笙真高产到《谁明浪子心》前脚刚发售,后脚又来一首.....
“北笙,我知道了,等你完善好作品,直接打电话给我。”
“好。”
电话挂断后,张北笙思绪一下活络起来。
“协会已经公布今年的征歌标准了么.....”
张北笙用手机登陆华语协会的官网。
他还以为系统会在征歌标准出来之前匹配。
到现在还没匹配新歌,让张北笙是有点意外的。
也有可能现在还是月初的缘故。
按之前的习惯,得等一个星期左右,才会匹配。
等张北笙打开华语协会的官网后,看到上面的征歌标准,琳琅满目。
今年的国庆音乐题意,一共有三大类型专题。
「第一类专题:要包含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的题意」
「第二类专题:糅合民族、信仰、传承、上下五千年的题意进行展开」
「第三类专题:以“龙鳞”、“龙的传人”……等等元素为主题,谱写出富有东方意境的歌曲」
这些罗列出来的专题,其实都没那么大的限制。
只要能糅合以上的元素,可以任凭制作人自由创作。
华语协会之所以会在每年的国庆之前,呼吁所有经纪公司踊跃参与,第一点是与国同庆。
第二点,热闹。
最早的时候,国庆期间的新歌榜比较少。
冷冷清清的。
又或者是十月份的歌,题意都不太明显。
后来华语协会某位代表才提倡这种专题。
这类专题诞生以后,有了显著的效果。
每年国庆期间,新歌对比九月份,至少暴涨了8~10倍。
而且清一色都是比较赏心悦目的歌曲。
其中不乏能够脱颖而出的作品,会被华语协会收录并典藏,非常有纪念意义。
这也是音乐存在的意义。
所以每年国庆之前征歌的习惯,就延续到了现在。
很多经纪公司也希望名下的作品,能被收录,被典藏。
那些可比赚钱要更重要。
作品一旦被典藏,可以说相当于有了官方背书。
口碑大幅度提升。
在这种基础上,公司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简单看完三大专题的题意后,张北笙突然觉得今年的题意,比往年要好不少。
这些题意很有纪念价值,而且又不是特别冷门。
创作起来受限又不会太大。
“看来今年国庆,是一场诸神之战了。”
也不知道那些号称音乐皇帝的老前辈,会不会出来?
张北笙放空思绪,不再思考那些问题。
下床。
刷牙洗脸。
准备去食堂吃点东西。
就在这时。
“咚咚咚~”
宿舍门传来敲门声。
半晌的功夫,张北笙才跑去开门。
迎面而来的是一张熟悉的面孔。
“关学姐?”
“你不是毕业了吗?”
“怎么返校了?”
“……”
关书曼环顾四周:“我啊,返校当助教了,负责教大一,不过我教的不是主要课程。”
以关书曼现在的水平,教主要课程还差点火候。
起码要再往上一个台阶,才能单独教课。
她觉得北笙学弟这种情况,单独教课应该是没问题。
像北笙学弟的乐理水平,毕业留在学校的话,大概率是讲座。
“没想到北笙学弟住的是单人宿舍,可让我一阵好找,喏,这是给你带的早餐。”
“怎么还麻烦关学姐给我带早餐?”张北笙嘴上这么说,手却很诚实接过来,也省得他再跑去食堂。
“北笙学弟,这次的学术交流,你有信心一挑四吗?”
可能是杨知画带来的影响比较大,关书曼下意识就问出口。
一穿四在去年的音乐学术交流活动上,可是传成了一桩美谈。
“我没时间参加。”张北笙其实是懒得欺负其他院校的学生。
感觉跟大人打小屁孩一样。
他更多的重心已经放到国际上面了。
“没时间参加?”
“应该是吧?”
“以北笙学弟的水平,不参加岂不是太可惜了?”
关书曼见北笙学弟确实是兴致缺缺,很识趣不再纠结这个话题。
“北笙学弟,以后有空的话,我能经常跟你请教音乐学术上的问题吗?”
关书曼眼里没有掺杂任何杂念,有的仅仅是对音乐知识的渴望。
她认为北笙学弟这种天才,只要愿意,将会是学校最年轻的讲座。
就算不任职讲座,将来毕业,也必然会走向国际。
多跟北笙学弟探讨音乐,耳濡目染之下,关书曼迟早也能独当一面。
不签经纪公司也能追求自由和向往的知识,不就是她毕生努力的方向么?
“关学姐,随时都可以。”
张北笙还是很乐意跟同辈交流音乐的。
“好,那就先不打扰北笙学弟吃早餐了。”
(https://www.biquya.cc/id185677/2751014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