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每月一首经典老歌,观众直呼高产 > 第86章 什么鬼,三首都是王炸?

《万疆》的MV,开头就是我国的大好河山。

接着镜头给到了长城。

最关键的是,这首歌居然没有前奏。

不,准确来说前奏比较短,只有2~3秒之间。

还没等林思思反应过来呢,非常正统的“京腔”唱法直接体现出来。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嗓音不仅磁性,还有非常深厚的戏剧性。

而且这段京腔,怎么那么像女声?

“这还是李宏吗?”

林思思回忆学术交流时的那位李宏。

对方学的是传统民乐?

不是,星河是怎么把他们挑出来的?

不仅从学院里面找,还能如此精准找到最合适的人选?

难道星河还没毕业,也是一个学生?

林思思这个想法刚诞生就被掐灭了。

学生阶段,可写不出《青花瓷》,更提不出三古三新的理论。

「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

一直关注京腔的林思思,才意识到,这首歌的词.....

将“红日”比如祖国的崛起与生机。

霞光则象征着家国的光明未来,还展现出国家疆域辽阔与文化底蕴的体现。

那张海报的红日当空惊现,慢慢具象化了。

尤其是搭配MV,李宏在视频里,不断谱写着家国的山河。

「写苍天只写一角日与月悠长,画大地只画一隅山与河无恙」

「观万古上下五千年天地共仰,唯炎黄,心坦荡,一身到四方」

林思思俏脸越来越严肃。

眼神也逐渐变得迷离起来。

旋律以宫、商、角、徵、羽为基础,主歌部分通过古筝、笛子等民乐音色强化东方韵味。

这首歌虽然没有明确标注是按照三古三新的理论进行创作。

但音乐风格高度契合国风音乐的标准。

“这是三古三新啊!”

林思思语气都变了。

继《青花瓷》之后,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看到第二首沿用三古三新理论进行创作的音乐。

而且还是星河本人沿用。

这首歌,完美诠释了词、曲、唱的传统底蕴。

整体音域的跨越,从主歌的低音A3,横跨到副歌D5的高音。

至少横跨14度。

尤其是戏曲化的处理,更加体现出我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假声滑音触及D5。

李宏凭借这个技巧来仿出旦角的音色。

原来......国风文化这么有魅力?

习惯了舔外语音乐的林思思,根本不想承认国风文化的优秀。

最后她找了个借口,把自己都给哄骗过去了:“也仅仅才一两首罢了,如果遍地开花,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崛起。”

外语音乐文化,才是目前国际的主流。

尽管是找借口哄骗自己,可林思思已经咬着牙切出点开第三首.....天地龙鳞。

她发现还有MV。

果断播放了MV。

海报上是一条东方龙盘踞,龙鳞覆盖。

歌词写意应该是跟龙有关。

这种多少就有点扯淡了,前面两首,一首是山河无恙烟火寻常,一首是红日升在东方,歌词写意非常高级。

前面两首都是高质量佳作,最后一首,怎么着也得开始拉跨了吧?

毕竟龙这种东西,虚无缥缈的,再怎么写得天花乱坠,也不会有任何的文化底蕴体现出来。

以“龙鳞”元素为核心,估计代入感不会太高。

想虽然是这么想,可前奏一出来,林思思大脑就宕机了。

好恢弘大气的编曲。

再搭配MV里面犹如皇宫的场景,史诗感的听觉画面,瞬间就起来了。

林思思突然有一股不好的预感。

该不会这是三张王牌吧?

所谓怕什么来什么。

驰宇轩那磅礴的歌声很快便传来。

「这江山我起笔,民族血脉又几万里」

“?”

林思思脸上闪过一个大大的问号。

怎么上来又是民族,又是血脉的?

坏了....不会是以龙的传人为核心吧?

衔接下一段后,林思思这才惊醒。

「几世纪六百年里,龙的传人历经风雨」

「这京畿中轴地,一如君子气节不移」

“what?”

林思思突然产生一个很不妙的想法。

这首《天地龙鳞》,难道要以紫禁城那六百年的历史为背景进行创作?

而且MV也是在紫禁城拍摄的。

星河是想用龙鳞这种核心元素去搭建属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沧桑再到现代复兴的恢弘画卷?

不至于不至于......应该没那么夸张。

“再听一下。”

随着律动旋律逐步增强,林思思看到MV里的画面开始变化。

「这龙鳞却曾经,铿锵落地犹如碎冰」

「一片鳞一寸心,故事飘摇我不忍听」

「人守礼心守静,悠扬古琴弹君子心」

「我清醒等回音,盘旋泱泱华夏文明」

大气磅礴且充满自信的歌声递进到这里时。

所有的专业技巧,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重要的是这首歌的意境。

整体写意。

情感丰富。

原来“龙鳞”在这里的隐喻,层次感如此鲜明。

先是讲述了民族的命运,以破碎的龙鳞昭示着近代**的屈辱与磨难。

后续再将个体的命运,跟伟大的民族历史紧密连接。

再结合“九龙壁”、“中轴地”这些紫禁城的建筑元素符号,象征皇权气节与文明的延续性。

“从哪跌倒就从哪崛起”意境,瞬间拉满了。

林思思的震撼还没持续多久,MV的画面居然再一次停滞下来。

日冕正在快速运转。

历史仿佛飞速倒流。

这种拍摄手法很明显是留着到高潮部分。

难道刚才那段不是高潮吗?

只有一种可能。

这是以两段副歌的拆分形式表现出来。

直到歌声再次传来。

文明的延续,在这一刻得到完美的诠释。

「敬过去我落笔,东方辽阔的黄土地」

「山水里泼墨抹去,只见嶙峋华夏骨气」

「紫禁城神武门,多少沧桑铸造中华魂」

不需要去深度解析。

也不需要去刻意观察歌手的演唱技巧。

有的是最本真的故事背景。

这首歌的意境,已经盖过所有专业技巧了。

(https://www.biquya.cc/id185677/275101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