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 354、刻不容缓

  听到陶志远的夸奖,王程鹏谦虚一笑:
  “陶校长,你的评价实在是太过夸张了一点。”
  “至于你之前要留着我的字当墨宝的话更是别再提,哪能把我自己夸自己的话裱起来?”
  经王程鹏“不经意间”的提醒,陶志远才想起之前自己还对王程鹏的字不以为然来着,当即便羞红了脸。
  尤其是之前那看似是在夸张王程鹏的话,此时更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扇在了陶志远脸上。
  不过他的脸皮也是极厚,促狭一笑,便只当自己刚才什么都没说过:
  “呵呵,王同志,你还是太过谦虚了一点。”
  心里却是在盘算着,这字哪能不裱起来,必须临摹下来,摆放在自己办公室的最中央。
  王程鹏却是不知道陶志远的小心思,低头看了下表,发现时间已然不早,当即便催促了起来:
  “字如何无关紧要,内容才是真正的核心。”
  “时间有限,陶校长还是赶紧瞧瞧这份材料的内容还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经王程鹏这一提醒,陶志远这才如梦初醒,想起现在可不是欣赏书法的时候,自己竟险些耽误了正事。
  他赶忙扶了扶眼镜,认真研读起那份手写材料。
  这一看却让他心头一震,暗道王程鹏写得漂亮的可不仅仅只有字,还有那字字珠玑的内容。
  王程鹏手写的这份材料看似普通,字里行间,却处处体现着团结同志、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又闪烁着又红又专的思想光辉。
  最重要的是,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状元,他丝毫没有知识分子的架子,
  反而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着这些年在地里田间的劳动实践,以及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的点滴。
  那些被当做例子举出来的场景,既有对老农们耕作经验的虚心求教,又有对插队知青们手把手的农技指导,字字句句都透着工农结合的真诚。
  陶志远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劳动模范,白天在田里躬身劳作,晚上在煤油灯下努力翻看书本,不断学习的身影。
  这份材料不仅展现了王程鹏过硬的能力,更让陶志远感受到了他那颗扎根群众、服务人民的赤子之心。
  看了一遍,陶志远还觉得有些不够,又重复看了两遍之后,这才合上了笔记本:
  “王同志,难怪你能成为今年的高考状元,就这写材料的本事,就是我们学校那写了好多年材料的办公室主任都比不得。”
  听着陶志远的夸赞,王程鹏却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模样,不咸不淡的说:
  “感谢陶校长的夸奖,就是不知道这份材料中的内容还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我好一并修改了。”
  听王程鹏又一次提起了修改的事情,饶是陶志远脸皮厚,此时也不得不因为不好意思而涨得通红。
  这份材料实在是写的太好,至少从他的角度上来看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完全就是可以直接发表的水平。
  犹豫片刻,陶志远还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王同志,这份材料写得非常漂亮,完全是可以上省报的水平。”
  “只是有一点我觉得不太妥当,那就是关于这句话,我觉得还是去掉为好。”
  说到这里,陶志远的手指指向了王程鹏所写的那句——
  学习疲惫时,我习惯用大鹏白糖冲一杯糖水,那清甜的滋味,得自甜菜中的精华,总能让我重获精力,继续投入到学习之中。
  这看似是王程鹏在分享学习方法,但是直觉告诉陶志远这段话并不简单,极有可能带着广告属性。
  如此堂而皇之的打广告实在是容易让人觉得王程鹏的品格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高尚。
  听着陶志远的话,王程鹏像是没听明白一般,说:
  “这段话?我觉得摆放在这里非常妥当,没有任何不恰当的地方。”
  多聪明的同志啊,咋在关键时刻犯了浑,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影响了自己的名声。
  不过,还好,有我。
  好不容易找到了点自我价值的陶志远当即便毫不留情的指了出来:
  “王同志,你可能没这个意思,但是看到的人都会觉得你这是在为大鹏白糖打广告。”
  “你得爱惜自己的名声,这事儿可做不得。”
  说到这里,陶志远竟然满脸忐忑的看向了王程鹏,活像是在等待老师夸张的学生。
  哪知道即便是被陶志远点了出来,王程鹏仍旧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不仅如此,他更是直接坦荡的承认了下来,说:
  “没错,我就是在为大鹏白糖打广告。”
  “大鹏制糖厂是我们王家村的村办企业,它的兴衰关乎着整个王家村的生计。”
  “即便是会影响我的声誉,我也愿意在这份材料上加上那么一句话。”
  “更何况这也不完全是广告,毕竟我陈述的完全都是事实。”
  “别看学习只是坐在那里不动,实际上却是非常消耗体力的事情。”
  “尤其是在长时间的学习之后,大脑更是会疲惫不堪,非常影响学习效率。”
  “这时候去泡杯糖水喝,不仅能够放松大脑,还能为身体补充能量,缓解大脑的疲劳。”
  陶志远怎么也没想到,王程鹏竟然就那么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是在打广告。
  只是一听王程鹏说这大鹏白糖是他们王家村村办企业的产品之后,他却又释然了。
  王程鹏同志这份赤子之心实在令人动容,他明明已经成了高考状元,飞上枝头成了凤凰,却始终牵挂着家乡那个小小的甜菜糖厂。
  他本可以只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却特意提到了家乡甜菜糖厂生产的优质白糖。
  复习时喝上一杯大鹏白糖泡的糖水,特别提神!
  这句朴实的话语看似简单,却能让无数看到这句话的人记住大鹏白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产品。
  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招来非议吗?当然知道。
  但他更清楚,那个小小的糖厂关系着全村上百户人家的生计。
  在个人名誉和乡亲利益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这份担当,这份情怀,才是一位好同志该有的样子!
  这哪里是什么污点?分明是王程鹏同志身上最耀眼的光辉!
  也只有他这样真正把人民放在心里的人,才会不顾个人得失,甘愿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陶志远再看王程鹏的时候,只感觉自己像是在看一尊活菩萨,满怀憧憬的说:
  “王同志,你放心,这段话我一定给你保下来。”
  “那些庸人只会诋毁你,但真正有眼光的人却能明白你的高尚。”
  “完美,这则报道材料简直是太完美了一点。”
  “不需要修改,我现在就拿到报社去,一定要让报纸在第一时间进行刊登。”
  看着激动得手舞足蹈的陶志远,王程鹏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陶校长,你觉得好就行。”
  “这档案袋我就放在你这里呢,记得归下档。”
  “行,既然这边已经没事了,那我也就不耽误你,先告辞了。”
  也不给陶志远挽留的机会,王程鹏直接将茶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就那么离开了陶志远的办公室。
  等王程鹏走远之后,张老师才姗姗来迟,推开门便询问了起来:
  “校长,你告诉我有一份极其重要的材料要写,我立马就赶了过来。”
  “你放心,我今天就算是熬一整个晚上我也会把材料写出来。”
  材料可不是那么好写的,尤其是需要让领导满意,删删改改好几版都稀松平常。
  事实也正是如此,这种要上报的材料尤为重要,曹德明和周立军都还在办公室里努力呢。
  甚至他们都已经订好了晚饭,准备熬一个晚上,写出一份尽可能完美的材料出来。
  只是他们估计做梦都想不到,竟然有人能够在十几分钟内写出一份能够折服陶志远的材料。
  张老师的确是很有觉悟,哪知道陶志远却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老张啊,你来迟了,这材料早就已经写好了。”
  “你把材料给我送到报社去,让马上进行发表,我要在明天的报纸上看到!”
  说到这里,陶志远又觉得那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手下去做实在是有些不太放心,又补充了一句:
  “这事儿还是我跟你一起去,就你一个人怕是办不妥,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材料。”
  说到这里,陶志远直接披上了放在办公桌上的棉袄,拉着张老师就往外走。
  猝不及防遭遇到如此事情,张老师只感觉自己的满腔热血都喂了狗,满脸错愕的说:
  “陶校长,这材料准备得未免太快了一点。”
  “要不您再斟酌斟酌,将材料再完善一些。”
  “这可是要登报的材料,要是写得不好,那可是会被编辑部打回来的。”
  重重的叹了口气,陶志远意味深长的说:
  “小张啊,你还是太年轻,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做天才。”
  “这材料你看看,你要是能指出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那学校办公室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张老师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毫不犹豫的接过了陶志远递过来的笔记本。
  照例是赞叹了一番王程鹏的字,张老师这才细细品味起了材料的内容,不多时便称赞了起来:
  “好,好,好,这篇材料简直写得绝了!”
  “就是这段话似乎有些不妥,还是去掉为好。”
  看着同样指着那段疑似为广告的话的张老师,陶志远直接哈哈大笑了起来:
  “小张啊,你到底是思想觉悟不够,参透不出这句话中隐藏的玄机。”
  “你还说要删除这段话,要我说,这段话才是这篇材料的精髓。”
  “等着吧,这次我们二中将一鸣惊人!”
  ……
  就在陶志远赶去报社的同时,王程鹏此时却已经骑着自行车回了王家村。
  按照顺路的原则,他首先还是去了村口附近的王子东家。
  冬天本就是农闲的时候,再加上需要为来年的生活做准备,王子东此时倒是还在家。
  看见王程鹏过来,王子东熟稔的打起了招呼,这才好奇的问:
  “鹏子,你这种大人物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说说看,这次你来找我又是有什么好事?”
  王程鹏也不直接回答,反倒是卖了个关子,说:
  “这事儿直接说可就没啥意思了,要不你猜猜看。”
  “要是能猜中,我可以答应你一个不算是过分的条件。”
  能差使王程鹏干活的条件,这可是一打一的值钱,王子东的眼睛当即便亮了起来:
  “猜就猜,不过我要是猜中了你可别抵赖。”
  “现在这时间,我实在是想不出王家村能发生什么值得你专门上门的事情。”
  “难不成是录取通知书发过来了?”
  “不,这不可能。”
  “别说时间有些对不上号,真要是送录取通知书过来了,我还能比你晚收到不成?”
  听着王子东的嘟囔,王程鹏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
  这王子东,他估计做梦都没想到,正确答案直接就被他给排除了。
  他掰着指头想了半天,最终还是给出了个不太靠谱的答案:
  “鹏子,你是打算邀请我去市里买年货呢?”
  “那你可得稍微等些时间,今年村里的产业计算起来比较复杂,工分结算得要比往年晚。”
  “可得等工分结算完了之后我才有钱跟你一起去市里。”
  “之前去国营商店的时候我可是看上了好多东西,到时候都买回来,今年总算是能过个肥年了。”
  说到这里,王子东爽朗的笑出了声:
  “这样算起来,我能过上个肥年还多亏了鹏子你的努力。”
  “要不是你想了个用甜菜制糖的好办法,今年冬天哪里能过得那么称心如意。”
  “嘿,王家村的一公分可是能换一两块钱呢,说出去都没人信。”
  说到这里,王子东才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有些偏题,当即追问道:
  “鹏子,你咋不说话,该不是被我说中了打算耍赖了吧?”
  “不至于啊,我看你也不是那不讲信用的人。”

(https://www.biquya.cc/id185655/256523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