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高武:我,修炼巅峰强娶长公主 > 第524章 我计已成

“设一间中等偏院,半旧不新,不冷不热,饭也别精,也别粗!”

“让他看清楚—我们不怕!”

张青松照办。

阳骨子进了城,在秦王府外头落脚,没吭声,一整夜不眠,坐在小院正中,一盏灯未点,背对天窗,闭目沉坐。

这事传回秦浩那边时,他也没表情。

“坐得住,是好事!”

“明早,见!”

“我来问他一句话!”

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张青松按时来请,阳骨子如期入府,没有随从,不带物,不提愿,不讲旧。

两人面对坐下,中间隔一张长案,席上无酒、无茶、无果,只有一碗清水,和一炷未燃的香。

秦浩开口前,没有人动。

阳骨子坐得稳,手指搭在膝上,头略低于眼,不看人,也不避人。

秦浩开口。

“你来,是为梦,还是为信?”

阳骨子沉默了一息。

然后抬头。

“梦见风起!”

“不是神说,是我自见!”

张青松在一旁记着,秦浩没点头,也没否。

“你聚人、立井、立法、设寨,是谁教的?”

阳骨子平静回应。

“早年入南地,学于医书残卷,归草原后试以活人!”

“设寨,是因怕人!”

“人散,不可控!”

秦浩又问。

“你有没有接过中原信使?”

阳骨子答:“无!”

“但遇过几个读书人!”

“他们教我写字,但不知何来!”

“曾问,对方不答!”

秦浩眉头略收。

“你知他们为何教你?”

阳骨子摇头。

“他们说,只教一回,若能记住,便是你的!”

“若记不住,不该问!”

张青松在旁看了一眼秦浩。

香妃在帘外听着,也没有插话。

秦浩指尖扣了下案。

“你这两年,有没有人给你银子?粮?药?信纸?”

阳骨子缓缓道:“草原中部,有一人,曾赠药三包!”

“说是见我济人,愿送善礼!”

“我未拒!”

“其后不再来!”

“粮马皆自牧得!”

秦浩沉默半息,开口问出最后一句。

“你—梦里的神,到底说了什么?”

阳骨子终于有了一丝神情,略一收眉,低声道。

“神没说话!”

“梦里是我在说!”

“我说—草原再不能被人吓!”

“我说—人不能一辈子跪着!”

“我说完这话,就醒了!”

这话一出,屋内没人动。

张青松看了香妃一眼,香妃没表情,眼神静得像池水。

秦浩盯着阳骨子看了很久。

他像是想看穿他每一寸皮,每一滴汗,每一个指节的纹路。

阳骨子没有回避。

直到秦浩开口。

“你说得对!”

“人不能一辈子跪着!”

“从现在开始,你若真想活,就把你知道的—谁给你药、谁教你字、谁在背后推你—统统告诉我!”

“说了!”

“你还能再建一座新寨!”

“不说!”

“你出不了这院门!”

阳骨子安静地听完,片刻之后才缓缓道:

“那便杀吧!”

秦浩没再多说一句话。

起身,转身而去。

张青松带人将阳骨子送出偏院,没押,不逼。

张青松回禀时,秦浩已经重新坐回案前。

香妃将帘掀起,低声道:“那人走了!”

秦浩看着案上一封未拆的信,淡声说:

“让赵应天,盯住鸠尔!”

“阳骨子要是真不走错路,就让他建寨!”

“但若是有人趁他起风—”

“就让赵应天,把那人劈了!”

张青松低头应是。

香妃却忍不住问:

“主公信他?”

秦浩没抬头。

“我不信他!”

“因为,我计已成!”

阳骨子走后,鸠尔那边确实稳了一段,连香妃派进去的耳线都说,那地方风声渐小,扎营的步伐缓了下来,新修的木屋不过三十间,井水日用不过两眼,粮草每日只添不取,营地不再招人,反倒遣散了一批外来求附的游民。

赵应天带人远远地在五十里外看着,没动,也没靠近,只在两处山腰设了观察点,每天定时来报。

白云飞也没调,只把他从东线调了点空出来的先天,让他们化成过路贩子、挑柴人、伤兵队、喂马小吏,进了鸠尔附近几个旧部落,没动声色。

张青松问过秦浩,这么盯着,到底要盯多久。

秦浩没正面答,只说了一句。

“风小的时候,不掀锅!”

“等风再起!”

这一等,就是半月。

草原上风吹三次,一次起尘,一次扬旗,一次掀瓦。

第三次风来的时候,是香妃的人递来了一封信。

信不长,三句话:

“夜行人入北岩山,三人两马,未带族旗!”

“曾绕过鸠尔三次,不入营!”

“其中一人,唤为‘苏万’!”

张青松听到那名字时,脸色沉了下来。

“这个人……不是草原的!”

“是三年前,蜀王府中一道客卿!”

“当时化名‘万言’,善口辩、擅星术,曾参与蜀王改历计划!”

“后来被蜀王暗中驱逐,说其行迹不轨,似与西域通商客私通!”

“人没抓,失踪!”

“怎么,绕到草原来了?”

香妃补充:

“这苏万近一年在西北一带活动,有传他与黑骨寨余众暗中接触!”

“但无实证!”

“我们之前未锁他,只挂在二级警戒名单中!”

“这次绕鸠尔三圈,不近不远,应该是在试探!”

张青松合上信,看向秦浩。

“这人一露面,阳骨子就悬了!”

“他要是敢接,就证明他不是自己人!”

“他要是不接……那苏万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我们要不要提前动?”

秦浩却没急,只问一句。

“赵应天现在在哪儿?”

香妃答:

“东南山坳,离鸠尔正营约二十七里!”

“上下皆是缓坡,一日可达!”

秦浩点点头,写了一道令牌。

“传信赵应天—人不动,刀磨好!”

“苏万若敢进营,就盯着他出营!”

“出去多少人,跟多少人!”

“出到哪,就封哪!”

“但不杀!”

“要让他知道,我们知道!”

“让阳骨子也知道!”

“他信我们,他就能活!”

“他信他们的人,他就得死!”

张青松点头,令牌即发,信鹰一日两回,东风军的轻骑一昼夜赶了三百里,赵应天收信时正在削木做杆,看完信只说了两个字:

“明白!”

(https://www.biquya.cc/id185607/567926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