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根本靠不近啊。”
“这些东西就像棉花一样,用多大力,就返多大力回来。”
朱瞻基也是有些无奈。
直接推开身边正在驱散星云的几名锦衣卫。
这片星云覆盖的范围不算大,也不算小。
大概以庄牧为中心,五步之内,都散发着这种炫彩和星空一样颜色的迷雾。
既然是棉花,那刀总能割开吧?
朱瞻基抽出腰间的佩刀,然后直接猛地用力,朝着这片星空迷雾砍去。
下一秒。
当绣春刀碰撞到这片星空迷雾的时候,画面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那般,星空迷雾被驱散。
反而是,自己使用的力气,全部都被反弹了回来。
咔嚓。
他手中的绣春刀直接被震断了。
朱瞻基看着自己发抖的手,好强的反噬力道。
这他娘的哪里是棉花?
不是一块生硬的铁块吗?
他还就是不信邪,再次抽出身旁锦衣卫的绣春刀,继续用力朝着这片星云迷雾砍去。
可结果还是一样。
他的两只手都被震的生疼。
可这片星云迷雾完好如初。
甚至连一点划痕都没有。
就算是一大块生铁放在这里,经过绣春刀的砍,也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没有。
可用手摸,确实像是软软的棉花。
“太孙,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想要逮捕庄牧,就必须要穿过这片星云迷雾,可很显然。
这片星云迷雾在排斥他们。
对此,朱瞻基也只得放弃。
“罢了,去找找其他的线索,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
可要是有线索,朱高燧早就查到了,也轮不到他。
最终结果和他预想的一样。
啥也没有,就是一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酒楼。
唯一特殊的地方,也就只有这位神秘莫测的酒楼掌柜,庄牧。
只能等明天庄牧苏醒的时候,再来询问一番。
……
同时。
酒馆里发生的事情,很快传到了赵王朱高燧的耳朵里。
执掌锦衣卫这么多年,怎么可能一点人脉都没有呢。
只见朱高燧面前站着的,便是跟随着朱瞻基去查案的锦衣卫众的一员,身上还负伤。
“你是说,穿龙袍的反贼又出现了?”
朱高燧虽然被剥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可谁也不知道,朱瞻基能不能把位子坐稳。
在此之前,朱高燧的名头,在锦衣卫中还是十分有分量。
“是的王爷,属下亲眼所见,那反贼身边还有一位武力高强的护卫。”
“一人,便将太孙带去了几个锦衣卫,全部撂倒。”
朱高燧眉头紧锁。
他娘的,这朱瞻基的运气也忒好了吧?
自己查了三天,愣是一根毛都没找到。
朱瞻基查案,反贼就自己送上门了?
“你做的很好,这些钱,就当是给你的赏赐了。”
朱高燧倒也不灵色,直接丢给面前锦衣卫一袋银两。
自己没有二哥那么有钱。
不可能随手就是金豆子,不过这点银两,他还是拿得出的。
“谢王爷!谢王爷!”
这点银两虽然对锦衣卫而言,是九牛一毛,朱高燧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奖赏。
只要能够得到朱高燧的认可。
在锦衣卫里,还不得是节节攀升?
朱高燧摆了摆手,示意其退下。
很快,这里便只剩下朱高燧和狄平。
“狄平,你说朱瞻基那小子,能找到反贼吗?”
要是真的让朱瞻基抓到反贼,那他就可以巩固自己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
对他来说,局势很不利。
狄平思绪片刻:“王爷,我倒是觉得,只要太孙没有当场抓获反贼。”
“想要在应天府里抓到反贼,恐怕难如登天。”
“王爷,您还记得,那名道士吗?”
在他看来。
朱瞻基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
当初的道士飞元真君就是如此。
出了酒馆,人影瞬间就没了。
找?
他们就差把全国的道士名册都找来了。
可依旧没有半点影子。
如今,反贼出现在酒馆里,朱瞻基没能当场抓获。
等其出了酒馆,就宛若鱼龙入海。
根本无从查起,这也是这两件案子最诡异的地方。
仿佛酒馆的大门,通往的是两个世界一般。
朱高燧思索片刻:“你是说,这两名反贼和那名道士一样,都会消失不见?”
狄平点了点头。
否则,正常情况下,在反贼踏出酒馆大门的那一刻,就会被锦衣卫擒住。
整个金川城区街道都是锦衣卫的人,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全城的锦衣卫都束手无策。
“哈哈哈,看来我这大侄子,有的忙了。”
……
于是。
锦衣卫在整个金川街道,翻天覆地的查找反贼的踪迹。
仅仅用了一个下午。
就把整个应天府的气氛搞得紧张万分。
谁也不知道,这次查反贼,会不会莫名其妙查到自己头上。
在纪纲掌控时期的锦衣卫,查案不看证据,就是看顺不顺眼。
是否有罪?
到了诏狱里,那些刑法,没罪都得变有罪。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皇宫里。
东宫,朱高炽正嘟囔着厚嘴唇,翻看着手里的奏疏。
其身边则是辅助其处理国政的官员。
杨士奇,杨荣等人。
还有各部尚书。
除了关在尚书房的那两位。
“郑和已经抵达灵山圣墓行香,有陈诚的消息吗?”
大明朝一共有两位外交使臣。
一位率领舰队行驶南洋诸国的郑和。
另一位,则是负责联络西域诸国的外交官陈诚。
且著有《西域行程记》《西域藩国志》为失去联络的西域诸国,重新和中原打通建交。
就是存在感不强,要不是看见郑和送回来的奏本路线,不然他都快忘记这人了。
“回禀太子,陈诚此人多次行驶西域,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给朝廷报信,也是此人的做事风格。”
朱高炽点了点头,他也就是一问。
要是有陈诚的消息,他就会直接写在郑和这份奏疏上,让朱棣一并阅览基本的外交进程。
方便,简洁。
要是没有,那自然是不用写,交给朱棣阅览即可。
就在朱高炽放下手里的奏疏,准备再拿起一份奏疏的时候,一名官员急匆匆的跑进朱高炽的书房。
“太子殿下,不好了!”
望着这名官员,朱高炽抬头瞅了一眼,淡然的说道:“天又没塌,慌什么。”
“什么事,说吧。”
其身边的官员,也都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就将目光放到他们面前的奏疏上。
“皇太孙为了追查龙袍僭越的案子,派遣魏云等锦衣卫,正在挨家挨户的搜反贼。”
“搞得所有人都人心惶惶。”
“甚至,甚至……”
朱高炽心中顿感不妙。
“甚至什么?”
“甚至连汉王,赵王,以及诸位大臣的家也不放过。”
“一律严查!”
闻言,朱高炽胖胖呼呼的脸,直接固成了一个囧字。
很好。
天快要塌了。
朱高炽连忙开口询问道。
“这是皇上的指示?”
在没有皇帝命令,贸然查大臣还有王爷的家,这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因为纪纲的原因。
朱棣现在对锦衣卫的一些行为,十分不满意。
其中就有,在没有皇命的情况下,就抓人,查人。
官员摇了摇头。
“皇上并没有下诏,彻查全城百姓。”
“反而是叮嘱,这件事的动静不要闹的太大。”
听着这话。
朱高炽的天,也是彻底的坍塌了。
于是赶忙说道:“去,赶紧派人,把这臭小子给我叫回来!”
“这小兔崽子,查个案子,当真想要翻天不成?”
……
很快。
朱瞻基便回到了东宫。
来到了东宫书房,来到了朱高炽的面前。
此时书房内的群臣都已经离开,只剩下他们爷俩。
“爹,您叫我回来,有什么事吗?”
朱高炽转过身,神色凝重的望着朱瞻基。
“我听说,你为了查案子,不择手段,甚至直接派人闯进百姓的家中翻找。”
“连汉王和赵王,都不例外。”
朱瞻基点了点头。
“是。”
“你还有脸说是?谁让你这么做的?锦衣卫的名声本来就不好。”
“老爷子让老三执掌锦衣卫,名声稍微好些了,你这样一搞,锦衣卫的名声又将是臭名昭著,无法无天的代名词!”
“老爷子要是知道了,你觉得你这位子,还能坐几天?”
“我的话你不听,难道老爷子的话,你也能弃之不顾?”
既然朱棣说过,不要把事情闹的太大。
其实言外之意就是,尽量改善改善锦衣卫的名声,甭说让百姓拥立和爱戴。
最起码,让百姓看见锦衣卫的时候,脑子里想的是自己有没有犯罪,而不是自己是不是得罪了锦衣卫?
让没做坏事的人,也能坦然面对锦衣卫,这才是朱棣想要的效果。
朱瞻基直言道。
“爹,我也不想这么做。”
“可我今天去爷爷经常去的那家酒馆查案,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那两个反贼,就出现在我面前。”
“把我的人打了,还逃了,你说我能不着急吗?”
他这么做,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要是让朱高煦和朱高燧知道,贼人就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却抓不到。
这要是通到朱棣的面前,那问题才更大,会显得自己没有能力。
迫不得已,只得满城寻找。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85155/5679307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