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 第575章 你可知罪?

七月的残阳炙烤着塞北的黄土,

    李逸从北方一路南下,驰近这座千年雄关时,首先撞入眼帘的便是那道绵延在崇山峻岭间的灰黑色城墙,

    那如同一把出鞘的利剑,将游牧的苍茫与农耕的葱郁硬生生的劈开。

    箭楼高耸,雄关矗立。

    望着这雄关,心中不由头生出股回家了的念头。

    关城下,凯旋士兵排成蜿蜒长龙,无数马驼跟随着。

    关城上,赤红旗帜烈烈作响,

    风掠过,带起细细碎沙。

    李逸勒停坐骑,看着那面代表太子的大旗,那位皇太子殿下,已经亲临雁门关。

    一队骑士出关,向他们奔来。

    “司空,太子殿下派我等前来迎接,请。”

    李逸点了点头,

    此时入雁门关的军队有刘世让的一万代州军,李高迁的五千忻州军,还有三万余俘虏。

    五千朔州军、四千幽州骑兵,都留驻马邑。

    而一万二应州军,也直接回到浑河畔,并没有南来。

    李逸身旁的淮阳王李道玄把麾下四千骑留在马邑,只带了一队亲卫骑兵,他看着关楼上那个身影,冷笑道:“那身绢甲鎏金錾银,倒是好不显眼。”

    他对太子堂哥,心里头憋着股气。

    “走吧。”李逸给他个眼色,让他不要当着东宫骑士的面乱说。

    太子那是一国储君,储君也是君,而他们身为郡王,那也只是臣。

    一日储君之位未废,那该有的尊敬还是得有的。

    雁门关楼上,

    李建成亲临关楼,还特意穿上了一身华丽绢甲,望着那支蜿蜒长龙,李建成面无表情,神情凝重。

    东宫典膳丞任粲小声惊叹,“那么多的俘虏、马匹,没想到李逸真的在黄花梁大捷。”

    太子左庶子郑善果皱眉,“李逸不顾朝廷大局,擅自出击,破坏和议,让好不容易达成的和议,又面临崩坏,这是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一旦引的突厥颉利可汗大怒出兵,又不知道要怎么收场。”

    “李逸恃功自傲,无视太子令,实在嚣张跋扈。”燕郡王李艺更是直言。

    “颉利可汗的报复只怕就在眼前,到时数十万铁骑南下,又该如何收拾呢?”

    李逸黄花梁大捷,斩首三千余,俘虏三万多的消息传回太原时,李建成一开始是不相信的,

    数字太离谱了。

    五万代北、突厥联军,以骑兵为主,步兵都大多是骑马的。李逸集结了数支人马,虽达三万之众,可哪怕是伏击,

    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战果。

    苑君璋和步利设,又不是什么流民马贼,他们不会跑吗?

    你能斩首三千,倒是可能,俘虏三五千,也可能。

    可你斩首三千,还俘虏三万二,这怎么可能。

    你就算是袭击了一个突厥游牧部落,那些人也不可能任你捉。

    正常情况下,两军野战,一旦一方失利,损失个一成左右,往往就已经败逃,要是达两成,早溃不成军。

    五万人,折损三万五,高达七成的俘斩?

    朝廷记功,杀俘四分以上,就算上获,上获多难得,李逸这都七分五了。

    当时在太原城,

    不仅是李建成不信,

    一众东宫僚属就没有一个相信的。

    甚至有人说李逸把俘虏三千二,写成了三万二。

    但随后唐临和薛万彻派快马回报,奏明详细战况,仍是斩首三千余,俘虏三万二,甚至数字都精准到了个位数。

    俘斩里以代北军为主,突厥粟特、铁勒、奚、契丹等也不少,还有一些突厥阿史那部等,各部的具体俘斩数字,一笔笔很详尽。

    唐临、薛万彻可是东宫官,不可能为李逸谎报军功。

    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战果,

    李逸真的在黄花梁立下惊人战功,

    但很快李艺等将之归于苑君璋无能,说此战被俘斩的多是苑君璋的兵,代北军在刘武周败于河东时,精锐尽失,如今麾下多是些老弱和新兵,

    步利设手下的一些附庸部落兵,在代北军溃后,跟着溃逃,才会让伤亡如此之大。

    说来说去,不是李逸太厉害,而是苑君璋太弱,突厥附庸们太弱。

    而且就算俘虏三万余,那有什么用,

    俘斩的不过是突厥附庸,但却破坏了好不容易达成的和议,将引来颉利怒火。

    总结起来,李逸的黄花梁大捷,不算什么大功,不仅没功,还有过。

    必须严惩。

    否则以后,边将们为了战功,都无视朝廷,擅启边衅,那还了得。

    此次不仅李逸得追责,

    跟随李逸出战的将领,也得一并追责。

    兵马入城,

    迎接他们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更没有牛酒和赏赐。

    “太子令,各军六品以上将领前往军议,六品以下军官,统带营兵,立即各返本镇。”

    各骠骑府的骠骑将军,上府正四品上,中府从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

    而车骑将军,上府从五品下,中府正六品上,下府从六品下。

    长史、诸曹参军、校尉、旅帅,一般都是七八品。

    这一句六品以上,也就把军中的子总管级军官全都留下了。

    听到这命令,刘世让最先忍不住了,“大军得胜凯旋,从黄花梁连续赶了五天路,这才进雁门关,连休整都不让,就要返回本镇吗?”

    “这是太子令!”东宫骑士披着明光甲,冷声答道。

    李道玄怒道:“将士们出塞作战,大破敌军,又来回行军,这十余天都没有轻松过,如今终于回到关内,不说马上论功行赏,

    可总该犒赏牛酒,让将士们在此先休整个两三日,然后再返回本镇吧?”

    那骑士被这位脸上带着长疤的年轻郡王气势迫退几步,脸色青白,再次重申,“此是太子令,我等也是奉令行事。”

    李道玄跳下马,猛的甩了一记马鞭,“我找太子理论去!”

    一众将领们面色也都不太好看,

    唯有李逸倒是面色淡然,他早就料到了。

    可心里对太子的评价不由的又降低了几分,再怎么说大家也是打了大胜仗,

    太子于公于私,都要犒赏将士们,

    这也是很好的拉拢这些将领的机会啊,

    现在却来这一出,也不知道是哪个脑子缺根筋的人给太子出的主意。

    你李建成只是太子,又不皇帝,就算是皇帝,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啊。

    一行人面色难看的跟着东宫卫士,前去拜见太子。

    六品以上军官,数十号人,呼啦啦铁甲锵锵。

    太子没在关城楼上召见,

    而是让他们去关内军营拜见,

    此时军营中,驻扎的是太子的卫率,

    超乘、旅贲、直荡的军旗飘荡,代表着统领东宫外府兵的其中六率,左右卫率、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

    营门口,则有太子左右监门率的人把守。

    “入营请卸甲、解剑!”

    监门率的兵架起长矛,挡住将领们。

    “面见太子,卸甲,解剑!”

    李道玄怒,李逸赶紧拉住他,没必要。

    他带头卸甲,解甲,就在营门前,他身上只穿了犀皮甲,解甲倒也方便,佩剑也摘下。

    至于弓、槊、锏这些,都留在马上。

    李逸带头下,数十名六品以上将领,便在太子营前齐齐卸甲、解剑。

    叮叮铛铛,

    各自亲兵抱走铠甲、佩剑。

    李道玄身着戎服,冲着监门率兵喊道:“还不让开!”

    监门率兵收起长矛,让开营门。

    李逸诸将入营。

    但太子却并没有在营帐里等他们,

    他们进帐后里面空无人一人。

    “太子呢?”

    “请稍等,太子马上就来。”

    这个马上,

    足等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太子才珊珊来迟,他们被晾在这干等半个多时辰,连杯水都没管。

    “太子殿下到!”

    帐外终于传来太子到来的声音,

    李逸起身,

    “诸位,孤刚才在巡视关防,慰问伤兵,一时来迟,还望见谅。”

    李建成仍还是那身华丽绢甲在身,

    这七月天,也不嫌热,

    李建成径直来到李逸面前,一脸笑容,“无逸,一路辛苦了。”

    “职责在身,为国效力,不敢谈辛苦。”

    李建成上来挽着他的手,来到上首同座。

    “诸位将军们也都辛苦了,都坐。”

    李道玄杵在那,“太子殿下,我等得胜凯旋,将士们入关,为何连在关城休整几日都不许,

    这眼看着都要天黑了,却还让将士们赶路,

    这是何道理?

    我等难道是丧师辱国的溃兵败将不成?”

    李建成望向这个年轻的堂弟,

    脸上那道疤那么狰狞,

    “六郎,过来与阿兄一起坐,你这脸上伤疤可还好,回头我让东宫的药监给你配药,祛除疤痕。”

    李道玄站在那,“区区疤痕祛不祛也无干系。”

    建成点头,“留着也好,以后常记这教训。云中城下一战,你不遵令退兵,执意擅自出兵,将两万幽州将士陷入险境,

    最后无逸冒险来救,可仍还是折损了八百精骑。

    六郎啊,

    你虽是皇族宗室,可上了战场,那也是朝廷将领,身为幽州大总管,兼河北道行营副总管,就更得考虑全局,而不是为了个人出风头,抢功勋,

    就无视军令。

    你只是脸上留了一道疤,可却有八百幽州精骑在云中城下,因你而丧了命!”

    李建成冷了脸色,“淮阳王,你违抗军令,擅自出兵,致使损兵折将,可知罪?”

    帐中突然安静下来,

    落针可闻,一片死寂。

    谁都想不到,太子居然在诸将凯旋时,当众问罪淮阳王。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184566/567925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