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具体行动的时间就放在当天晚上凌晨一点左右。
这个时候,西乡的鬼子伪军们正进入梦乡,是睡得最熟的时候。
对于特战队的队员们来说,有了上次攻取鬼子炮楼的经验打底。
这一次再潜入西乡的过程,队员们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迅速抵达城墙底下之后,便立马取出提前准备好的攀岩绳,分成多支攀岩小组,迅速有序的借助攀岩胜翻越西乡六七米高的城墙。
这正是精良的小股作战部队最让人防不胜防的地方。
这偌大个西乡,鬼子兵力有限,这城墙连绵几十几百里,怎么可能处处防范着?
这也就给了特战队渗透进去的机会。
鬼子一般只是在城墙的城垛上隔上几百米的距离,设上一处哨卡。
而想要避开这样的哨卡,对于队员们来说并无难度。
就这样,特战队一行29人借助夜幕的遮掩,顺利的潜入西乡之后。
就按照白天打探到的详细的情报,直奔鬼子表面上是普通的农家小院,而实际上是作为军火库的几家院落而去。
而对于西乡的日军来说,就在当天晚上的军事会议中。
那鬼子宪兵队队长还一脸自信地向鬼子军官们表示:
“此次西乡军火库严阵以待,秘密运送的军火绝对安然无虞,只需要等待后续时机抵达,掀起对八路军的大扫荡。”
会议的最后,鬼子宪兵队长最后嘱托道:
“此次在大扫荡开启前的准备工作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暗藏在我西乡的军火,是此次大扫荡所需要的重要军备,咱们西乡更将被作为大扫荡的兵站之一。
请诸位务必打起警惕。
确保我西乡无忧。”
说到最后,这老鬼子还来了一句:“大日本帝国万岁!”
“大日本帝国万岁!”其余的鬼子军官们齐声喊道。
入了夜,鬼子作为军火库的几家院落里,表面上看来是一片风平浪静,与黑夜的死寂融为一体,几乎听不到半点声响。
但是此时如果从上空俯瞰下去,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在院落内日军的警戒相当的森严。
多支日军巡逻小队,不断地交替着在院落前后门来回的巡逻。
在一些屋顶上,隐蔽之处,鬼子机枪手架设着轻机枪,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小鬼子即便是在夜里,对于西乡秘密运输的这批军火的看守依旧严密。
不但在大体上进行严密的消息封锁,绝不能让八路军知晓半分,同样在私底下进行周密的警戒。
所有的哨兵、巡逻队,包括鬼子的机枪手都是轮班替换,一天24小时,基本上都不会出现空缺。
有如此准备,也难怪那鬼子队长自信,西乡军火库绝对不会出现任何意外。
时间悄然间滑过。
转眼间到了凌晨01:20左右,这个时候,按照人类的生物钟的运转,往往是困乏的时候。
即便是鬼子轮班替换的哨兵,还有机枪手和巡逻队的鬼子士兵们,也忍不住在工作途中连连的打着哈欠,揉着一脸疲惫的眼睛。
等级森严的日军部队内部,小鬼子们大多都绷着脸,没有谁露出特别的表情。
尽管一个个异常疲惫,还是小心翼翼的警惕着四周。
他们相信,在如此警戒之下,即便是一只苍蝇,恐怕也飞不进军火库。
……一队黑影就在此时逐渐出现在鬼子军火库300多米外的巷子里。
高兵将队员们再次集合之后,低声做着最后的部署和安排。
“按照之前商定好的计划,此次咱们分为三支小组共同行动。
第一小组由刘大柱率领,从院落的正门进行渗透,第二小组由赵文虎率领,从小院的后门摸近。
我率领第三小组,尝试从鬼子军火库与附近院落连通的地道渗透进去。
还有什么疑惑吗?”
“没有!”
几个小组长齐声回应道。
高兵点了点头,最后吩咐道:
“行动按照预计划进行,现在开始对表。”
三人伸出左手,露出手中的腕表。
借助月光看去,时间正好在凌晨01:26。
高兵说道:“大家记好了,三支行动小组提前抵达指定行动位置,两点钟整同时开始行动。”
“是!”
刘大柱和赵文虎齐声应道。
计划定下来之后,一小组和二小组就在刘大柱和赵文虎的率领下,兵分两路,分别向鬼子军火库所在院落的前门和后门的方向摸去。
高兵则是带领着第三小组的队员们,向鬼子军火库附近的一些院落里赶去。
抵达院落附近,战士们迅速的搭了人字梯,轻松翻进院墙。
进入院子之后。
看着这空无一人的院落,第三作战小组组长赵勇说道:
“看来鬼子为了把军火库藏在这里,提前把这里的民众转移了。”
高兵点了点头。
“这倒是也方便咱们行动,让战士们分散开,抓紧行动,找到这院落里暗通的地窖”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只要能够找到地窖,咱们就可以通过地窖连通的鬼子军火库所在的院子,从内部渗透出去。”
“是!”赵勇低声应道。
五分钟悄然而逝。
队员们搜寻的进展比高兵预料的更加顺利。
很快便有队员返回对高兵汇报道:
“报告队长,地窖入口找到了。”
高兵顿时大喜,连忙带着队员们一路赶到这家主人平时用来储藏食物、蔬菜所用的地窖。
当然,在下去之前,谨慎的高兵还擦燃了一根火柴,然后再缓缓从地窖入口伸下去。
倘若火柴熄灭,证明地窖内部氧气不足,那也只能退出去再另想办法。
好在火柴燃烧的比较正常。
而在这地窖里,四面也只是空空的,并没有储存什么食物之类。
看来鬼子将此地作为军火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高兵便带着队员们顺着地窖一路前行。
由于地窖与鬼子所在的院落连通,距离并不算远,走的几乎是直线。
在地窖向前走动的时候,队员们甚至能够听到隐隐约约从地面上方传来的鬼子巡逻队的脚步声。
说起来也不怪小鬼子蠢笨。
这院落里的地窖,百姓们有时也不常用,鬼子过来强行征用住宅,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哪个也不会主动把地窖的具体位置告知。
而这些地窖的位置隐藏隐秘,可并不好找,这也就给了高兵一行人机会。
顺利的通过地道,一路走到另外的出口。
在地面上传来的小鬼子的脚步声逐渐走远。
高兵悄悄的打开地道的木门,将其开启一道缝。
随着一声低响,在木门的缝隙下,缓缓露出一双闪着幽光的眼睛。
高兵又借助月光看了看手表,正好是凌晨两点整。
这正是三小组同时行动约定好的时间。
高兵不再犹豫,将木板整个打开,快速的跳出地窖之后,在四周警戒起来。
其他队员们从地窖内鱼贯而出,继而将木板小心翼翼的盖好,表面做过处理之后,迅速分散躲藏在四周。
队员们前脚将身子隐蔽好,后脚就有一支鬼子巡逻队,约莫五六个小鬼子,全副武装,排着整齐的队伍从院落里经过。
他们甚至踩在先前地窖的入口处,好在地窖的表面伪装到位,木板上方还盖了一些厚土,脚踩上去不仔细注意,并不会察觉到异样。
行动!
高兵并没有开口,这是在月色下,他用特战队独有的手势下达的命令。
队员们望见手势命令,当即在高兵的率领下分成两小组,分别向院子左右搜寻过去。
战士们手中同时掏出一早就准备好的弓弩,每人一支,身上配备弩箭五支。
铁头打造的锋利的弩箭箭头,在月光的倒影下闪烁着瘆人的幽光。
同一时间,第一作战小组与第二作战小组也分别从小院的前后门尝试渗透。
对于鬼子军火库院落里的布防情况,早在两天前,侦察兵战士们就摸了个一清二楚。
关于鬼子军火库此时的部署。
高兵还给提前绘制了详细的日军布防图。
鬼子的明哨暗哨都藏在什么位置。
鬼子的机枪架设在什么方向。
战士们早就将地图上呈现的内容牢牢的记在心底,此刻行动起来并不陌生。
两个战士靠着墙角,借助死角的视野遮掩,缓缓地朝着一名鬼子哨兵模去。
待抵达指定位置之后,两个战士再不犹豫,两人背对着背,各朝一个方向对准目标的要害之后,咻的一声,两道利箭划破长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射出去。
继而锋利的箭头直入肉体,发出噗的一声轻响,两个小鬼子应声栽倒。
战士们射的都是要害,在行动之前,大家还用弓弩进行过好几天的训练。
准头是相当不错的,两支飞箭分别射中两名鬼子哨兵的胸口。
鬼子心脏被射穿,生机迅速流逝,根本来不及发出什么声响,就彻底倒在了冰凉的大地上。
赵大柱同时挥手下达渗透的命令。
战士们缓缓打开木门,一路有惊无险的避开鬼子的一支巡逻小队,接着继续摸进,中途又干掉了两名落单的鬼子。
赵文虎率领的第二作战小组,行动同样顺利。
从后院进攻的方向干掉了几名鬼子哨兵和机枪手。
接着一路摸进。
而原本鬼子、机枪手和哨兵所在的位置,都由战士们临时换上小鬼子的服装作为伪装。
不时经过的鬼子巡逻队对此并无察觉。
高兵率领第三作战小组,从院落的中心向外扩散着进行搜索。
三支小组同时行动,只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利用手中的弓弩无声无息的干掉了十几个小鬼子。
至于剩下的鬼子,由于不是单独行动,往往都是五六人,多的甚至十几人成一支巡逻小队来回的巡逻。
想要悄无声息的干掉其中一人而不惊动其他人,困难太大。
但是,不干掉鬼子巡逻队,不把守在军火库的鬼子全部消灭,想把步兵炮从鬼子军火库拉走,也明显不可能。
“月黑风高!”
高兵率领三组的战士们此时与第二作战小组的战士们在暗中碰面。
高兵低声喊了一声口号,对面毫不犹豫地回答出“杀人放火”四个字。
战士们这才放松戒备,第二、第三作战小组顺利碰面。
此时,大家避开鬼子巡逻的区域,躲在隐蔽的假山后方,商议着后续的作战计划。
高兵表示道:
“鬼子巡逻队眼下还剩下四支队伍,兵力在四十人左右,这些小鬼子不干掉迟早也是麻烦事。
咱们只能集中兵力,尝试利用手中的弓弩,每人锁定至少一个目标,尝试在不发出任何动静的情况下,将整个鬼子巡逻小队干掉。”
计划制定完毕之后,高兵便和赵文虎率领着队员们开始展开行动。
大家借助夜幕的遮掩,躲在鬼子巡逻队必经的一条小道的左右假山和屋舍后。
同时拿出弓弩,提前做好准备。
按照高兵的计划,此时左右潜伏的战士们,每个人都是编有序号的。
从一号、二号、三号一直到二十号。
每一位战士的编号对应了鬼子巡逻队过来的时候,同样按序排列的小鬼子。
比如一号负责干掉鬼子巡逻队的第一个鬼子。
二号负责干掉第二个,以此类推。
至于多出的战士,则准备好手中的弓弩,随时应对不时之需。
毕竟这弓弩连续射击的速度,比不上步枪只需要拉动枪栓那么简单。
想重新把第二支弩箭安装到位,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的。
战士们耐心的等待中,由于过度的紧张,甚至连手心都隐约沁出汗水。
又过了一分多钟,鬼子巡逻队伍果然按照巡逻循环的时间出现在过道上。
一共只有八个鬼子,而此时潜伏在两侧的战士们却足有二十人。
每两人负责干掉一个,两支弩箭负责击毙一个鬼子,都还绰绰有余。
战士们不由松了一口气,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
待鬼子抵达指定位置之后,按照预先的计划,战士们纷纷出手,抽动了手中弓弩的扳机。
咻咻咻——
黑夜里飞射而出的弩箭。
速度快若闪电,小鬼子根本是防不胜防。
将近20支弩箭迅速的没入肉体,狠狠的插在小鬼子的要害。
整支鬼子巡逻队,八名鬼子就像是触电一般,紧接着便齐齐的栽倒,最后在地上抽搐几下便不见了动静。
顺利干掉鬼子一支巡逻队。
但战士们来不及欣喜,高兵便用手势下达了迅速行动的命令。
八名与小鬼子身材相仿的战士,迅速的将鬼子尸体拉到一旁处理之后,将鬼子衣服换上。
接着伪装成鬼子巡逻队的样子,若无其事的继续朝着其他方向巡逻。
这是为了稳住其他的鬼子巡逻队。
否则其他鬼子巡逻队与这支鬼子巡逻队联系不上,察觉到问题,肯定会导致特战队暴露。
之后,队员们又如法炮制,对鬼子第二支巡逻队进行进攻。
又是十几支弓弩飞射出去,一排小鬼子应声栽倒。
就在队员们松了一口气,以为一切结束,又像第一次一般顺利的时候。
却不想,一名鬼子虽然被射中要害,受了重伤,可偏偏意志力顽强,并没有立刻丧命。
他竟是用手拉响了藏在怀里的一颗手雷。
这小鬼子也够狠,用最后的力气把手雷狠狠的敲击在自己的脑袋上,从而引发了手雷内部的撞针。
“隐蔽,小心手雷!”
那鬼子动作的同一瞬间,高兵便察觉到了动静。
只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他也顾不得暴露,连忙喊着下达命令。
队员们对于高兵的命令向来是下意识的服从,顿时左右匍匐下去。
继而发出轰的一声大爆炸。
幸运的是高兵提醒的及时,队员们躲避的也很及时,并没有人员伤亡。
不幸的是,因为这一声大爆炸,今夜的秘密潜入行动算是彻底暴露了。
几乎就在爆炸声传出的一瞬间,意识到暴露的队员们也不再留手,迅速的朝着剩余的鬼子们展开进攻。
剩余的二三十号小鬼子被骤然进攻,脸上满是骇然。
待他们举枪还击,还期待着潜伏在屋顶上的机枪手能够帮忙。
谁想到自家的机枪竟然冲着自己的队伍突突突的开起了火来。
一排的鬼子直接被撂倒。
那些守在高塔上、房顶上的鬼子机枪手,早已经被队员们悄无声息的干掉,然后被队员们及时替换。
此时整个军火库,可以说到处都是特战队队员们的身影。
剩余的鬼子已经没有多少,枪声大作之中,双方的战斗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只过了不到20秒的时间,剩余的鬼子全部被消灭一空。
但行动终究是暴露,队员们顾不得大骂那个拉响手雷的小鬼子王八蛋。
高兵直接吼道:
“没有时间耽搁,各组立刻行动,直奔鬼子军火库,拉走步兵炮和一些适合带走的装备武器,其他的全部炸了。
然后按照预定计划向撤离路线转移。”
下达完命令,高兵心底也是气的直骂娘。
原以为一切顺利的计划,竟然在中途出现了岔子。
好在有提前预备的方案,大家虽急不乱,迅速行动起来。
很快,队员们便占领了鬼子的军火库。
待打开军火库,拉开军火库屋子里鬼子安装的白炽灯。
战士们往里一瞧,顿时愣在当场,好家伙,大批大批崭新的军火装备就呈现在眼前。
一排长刘大柱一眼望过去,就看到了十几挺轻机枪,惊得他眼睛都冒起了绿光。
“全是宝贝呀!”
除此之外,崭新的一具具掷弹筒,更是看的战士们连呼吸都变得急促了起来。
大家终于知道,小鬼子为什么会对这军火库额外的加强警戒了。
这分明是小鬼子暗中运输了一大批的军火装备。
就眼前的这批军火。
装备一支日军大队,怕是都绰绰有余了。
赵文虎则是直奔那摆在后方最醒目位置的两名九二式步兵炮过去。
一边摸着,像是最温柔的丈夫在抚摸自己的妻子。
“乖乖,这就是咱团长天天念叨的步兵炮!”
“这玩意儿看着威力就不俗,以后有了这玩意儿,打起鬼子来那不是更痛快了?”
高兵骂道:“行了,别废话了,立刻转移装备,其余带不走的直接炸了,不许留恋。
两分钟之后全员撤离,任何人不得有丝毫犹豫。
“是——”
队员们不敢耽搁,立即行动起来。
鬼子的步兵炮算得上是日式武器里边的精品制作。
身材矮小,易于隐蔽,口径却是不小,足有70毫米。
全炮重也只有200多公斤,相对于同口径的其他各国的火炮,甚至有一顿多重。
鬼子的步兵炮绝对算得上轻便。
平时运输方便,所以非常适合一些小规模部队的火力支援,在日军常常配属到大队级别。
鬼子大队之所以战斗力强悍。
即便按照编制,与八路军部队的营级编制是同级的。
但真要是打起正面的交锋战,八路军一个团也未必是鬼子一个大队的对手。
其中,这小鬼子的步兵炮是肯定起了作用的。
鬼子的步兵炮威力大,精度高,射程远,往往能够完全压制八路军一方的机枪和炮火,打的战士们根本抬不起头来。
在李云龙的军旅生涯中,就亲眼见到过许多的战友葬身在鬼子的步兵炮炮火下。
所以老李对于鬼子步兵炮可以说是心有执念,早就惦记着这玩意儿了。
另外,这鬼子的步兵炮不仅本身重量轻,而且还可以拆卸,将整个炮拆卸成几个部分,这样每一个部分用人力都可以进行短距离的运输。
“队长,好东西啊,我们在军鬼子的军火库里还搜到了两辆军用摩托车。”
八路军部队虽然没什么机械化车辆。
但是独立团和小鬼子打的仗不少,倒是也在缴获了一辆摩托车。
另外一连在黄牛坡伏击鬼子运输中队,还缴获了一辆军用卡车。
所以特战队队员们,高兵是教过大家怎么开车的。
眼下有了这两辆摩托车,那行动起来就更方便了。
大家将拆卸的步兵炮迅速架上摩托车之后,其余的战士们也是多少带上一些装备武器。
剩余的也顾不得心疼了,
反正炸了总比落在小鬼子手里头,回头再用在八路军头上的好。
时间一到,撤离时直接用手榴弹把鬼子整个军火库给炸了。
轰——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鬼子军火库方圆几公里内的百姓们都在睡梦中被惊醒。
待日军增援部队马不停蹄地赶到军火库,却早已经是人去楼空。
整个军火库被炸的稀啪烂,隐隐约约的火光还在继续燃烧着……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93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