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和尚是赵刚救下来的,眼下可以说是赵刚的人。
李云龙原本欣赏和尚的武艺,心里想着让为和尚给自己做警卫员。
上一任警卫员大虎在苍云岭战役中,突围的过程中,抱着炸药包炸毁鬼子的机枪工事的时候牺牲。
一直到现在,李云龙还没有新的警卫员。
但高兵都这么开口了,想一想,以和尚这身本事,给自己做警卫员的确是屈才了。
李云龙便看向魏大勇,问了一句:“一连长说的,你怎么看?”
和尚是个知恩图报的性格。
特战队能够一路摸到鬼子那秘密战俘营,还干掉那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鬼子。
再加上高兵同样算是和尚的救命恩人。
和尚二话不说,点了点头:“团长,俺愿意跟着一连长干!”
就这么着,高兵顺利的挖了李云龙墙角。
把未来这位李云龙的警卫员给弄到了自己的身边。
当然,按照亮剑原有的情节,这和尚作为李云龙的警卫员,后来在五一大扫荡中,和尚一路背着李云龙,一直坚持到政委赵刚带着援兵赶到,可以说是救了李云龙的性命。
高兵也担心,自己把和尚给要走,会不会导致李云龙的牺牲。
所以高兵计划着,大扫荡开始之后,会把和尚还有一些特战队的队员留在李云龙身边,保护李云龙的安危。
安排就这样定下来之后,魏和尚便到了独立团特战队驻地。
等到进了驻地之后,高兵给和尚发了一身鬼子特工队所拥有的精良装备,外加上整套的军服,和尚笑的眼睛都快没了。
“连长,俺一直以为你们八路军装备不行,远比不上中央军。
要不是知道咱团长就是李云龙,俺真没准备留在你们八路军打鬼子。
可眼下俺算是瞧出来了,你们八路这装备真是一点儿也不差呀!
特别是咱们特战队的制式装备,简直比我在中央军的时候还好得多。”
高兵笑道:“和尚,你小子这是有福气。在咱们八路军部队,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团连机枪都没有,但是像咱们独立团,别说是机枪,咱甚至连步兵炮都有。
你留在咱们独立团打鬼子,那真是来对了地方。”
“嗯,俺肯定来对地方了!”和尚笑着应道。
接着,高兵就带着和尚去认识了特战队的队员们。
特战队队员们也听说,连长高兵这一次额外破例,不经选拔考核就直接招了一位特战队队员。
因此,和尚的到来着实让独立团上下,不少一心想着加入特战队的战士们是分外眼红。
等到了特战队得知具体原因之后。
和尚也是一脸感慨:“这么说俺们特战队,那真不是谁想来就来的。”
二组长赵文虎乐道:“那是肯定的,想当初就咱特战队这28位成员,那可是从全团1300多号弟兄里边,经过三项考核项目的选拔,最终才脱颖而出的队伍。”
至于编号的问题,由于和尚来的晚,暂时得的编号正好是特战队的第30位成员,所以是30号。
而在接下来几日与特战队队员们一同参加的特战训练之中,和尚才真正的见识到独立团暗剑特战队的强悍。
训练量相当的惊人,队员们无论是体能还是各项军事技能都掌握的相当扎实,简直达到变态的程度。
但同样的,和尚身上体现出来的潜力同样让特战队队员们大吃一惊。
这和尚早听说是少林寺的武僧出身,格斗、体能方面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
至于战术的学习,这小子脑子也是转的飞快,很快就能领悟掌握。
所以队员们也渐渐的能理解,为什么高兵要破例把和尚招进特战队了。
正如高兵曾经说过,特战是需要天赋的,而魏和尚就有这种天赋。
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着。
战士们继续过着充实又丰富的军旅生活。
独立团由于特战队武装夺取的大量现金,日子过得宽裕了不少,团里的伙食也逐步改善,至少可以保证战士们训练所需要的营养。
在反扫荡作战中,高兵率领一连穿插作战,打掉了鬼子的辎重和炮兵部队,在沿途山区大量埋设的物资装备,包括两门步兵炮。
在战斗过后,高兵率领一连的战士们,按照提前在册子上做好的标注,顺利的又把这些装备挖了出来。
当两门步兵炮运输到团部院子的时候,李云龙嘴巴都快笑歪了。
这一次,有上次那两门步兵炮换取的旅长的承诺,再加上才送去的大量的日元和法币,就连旅长听说此事之后也没好意思再开口。
于是,这两门步兵炮就名正言顺地留在了独立团,成了李云龙的王牌武器,并以王承柱为首,正式组建了独立团的炮连。
另外,高兵在团部与孔捷、赵刚等商议着扩大独立团的各项生意路子。
毕竟这武装夺取鬼子的现金流和物资流,次数干多了,小鬼子特别加强了防御,也不好下手。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做点儿长久的生意。
比如蜂窝煤和蜂窝煤炉子的生意。
另外,拿着武装我取回来的现金,李云龙通过地下党同志们与一些国军、伪军私底下接触之后,又为战士们买回来不少的装备弹药。
不断的提升团内战士们的装备水平。
独立团团部。
就着作战地图分析未来八路军与日军对阵的战局时。
目光长远的政委赵刚指出:
“这些年,日军在华北平原上实行囚笼政策,以铁路线为主,修建了大量的据点、炮楼、碉堡,不断的压缩咱们八路军的生存空间,甚至割断咱们据点与据点之间的联系。”
“这样的战局对于我们八路军部队而言十分被动,再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小鬼子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李云龙和孔捷也是感慨连连,并对赵刚的分析深以为然。
高兵倒是并没有担忧囚笼政策。
他在心底佩服着眼前这些八路军将领们的目光之长远。
的确,在不久的将来,八路军会发动一场以破除日军正太铁路线为主的正太战役。
由于投入兵力超过百团,后来也被称为百团大战,这是一场彪炳史册的大型战役。
最终,八路军胜利的完成了破袭任务。
日军的正太铁路几乎陷入瘫痪,直接摧毁了鬼子的所谓囚笼。
只是在百团大战过后,弊端也相当明显。
一来,因为八路军在此战中暴露了过多的实力,甚至在华北敌后突然涌现出几十万的兵力,从而引起了日军甚至是国军双方的共同忌惮。
鬼子开始逐步将重心从正面战场上向敌后战场转移。
而国军方面因为八路军大量扩编而不满,甚至直接中断了原本就不多,却对八路军而言十分重要的军饷供应。
这下子,八路军各部队是再也没有后勤供应了。
又天灾、人祸并行。
进入四一年之后,八路军部队陷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
原本的几十万兵力也在两三年不到的时间里缩减了将近一半。
所以,完全可以说,从抗战爆发到四零年之间,是八路军暗中积蓄发展的阶段。
而到了四一年,一直到四三年,则是八路军最为困苦,兵力反倒锐减的阶段。
过了四三年之后,才又重新恢复并逐步发展。
二来,在百团大战中,除了破袭鬼子的主要交通线之外,八路军各部队还大量拔除日军的前进据点和一些炮楼。
这就需要大量的攻坚战。
而攻坚战就意味着需要消耗大量的弹药。
所以经过统计,在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各部队每日作战,其弹药的消耗量其实要远大于缴货量的。
这就意味着,一场战斗打下来,即便八路军部队打了胜仗,可实际上因为消耗的弹药得不到补充,反倒是部队的弹药量越发短缺,从而导致整体战斗力的下滑。
这也是很大的弊端之一。
所以,眼下高兵最担忧的就是在百团大战爆发之后,要如何劝团长、政委他们改变战术,避免攻坚战的打法,在避免弹药消耗的情况下完成破袭作战,并缴获大量的物资充实独立团的家底儿。
于是,在分析未来的战局中。
当李云龙望见一向多话,此次却一直沉默不语的高兵,问道:“一连长,你小子是团部的作战参谋,关于这未来的局势,你有啥看法?”
高兵也没有藏着掖着,先是赞同道:“团长,我非常赞同政委的看法。
鬼子实行囚笼政策,不断的压缩咱们的生存空间,再这样下去,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鬼子的这个囚笼咱们是必须要打破的。
未来,咱们必须得想办法破掉鬼子的铁路线、公路线,甚至是拔了鬼子的据点炮楼,让小鬼子们所谓的囚笼支离破碎。
咱们在根据地生存的八路军部队才能因此重获新生。”
“一连长说的太好了,的确如此。”赵刚赞叹道。
高兵却是话锋一转:“只是,团长,这未来要对小鬼子的铁路线、据点、炮楼,进行破袭作战的话,还涉及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哦,啥问题?”李云龙问。
高兵道:“团长,您说咱们八路军部队想对付鬼子易守难攻的据点炮楼,除了打攻坚战之外,咱们还能有什么别的好方法吗?”
李云龙被问住了,孔捷也是一脸无奈。
“真要是打鬼子,炮楼据点真没有别的办法。咱们八路军部队大多手头都没有攻坚火炮,不像咱独立团,手头有两门步兵炮,那要是打鬼子的炮楼据点容易得多。”
高兵点了点头,又说道:“团长,就算咱们手头有步兵炮,可我想问的是,咱们用步兵炮打掉鬼子的据点炮楼之后,缴获的炮弹难道能把咱们消耗掉的弹药补充回来吗?”
这话问的李云龙三人又是一愣。
率先回神的赵刚表示道:“一连长说的的确是个大问题,咱们在进行攻坚作战的时候,弹药的消耗量常常要大于缴获量。
鬼子们在失去希望的时候,甚至会直接将手头的弹药装备全部销毁,也不留给咱们八路军。”
“如此一来,咱们的炮弹也不多,就算是像咱们独立团手头有两门步兵炮,又能利用有限的炮弹打掉多少炮楼和据点呢?”
高兵道。
“更不用说其他的部队,手头连攻坚火炮都没有,若是强行打攻坚战的话,肯定免不了大量弹药的消耗,如此一来,咱们部队岂不是越打越穷了?”
“你小子究竟想说什么?”李云龙问。
高兵道:“团长,我的意思是,咱们能不能想办法避开鬼子炮楼据点这些坚硬的王八壳子,直接进入内部,敲掉鬼子的据点炮楼?”
孔捷道:“你是说类似你们特战队偷袭鬼子炮楼的打法?”
高兵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老团长,我们特战队的打造需要时间,更需要大量的资源,还有充分的训练,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大量组建的。
不过,咱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只需要组建一些能够专门用来暗中袭取鬼子炮楼和据点的队伍就成。
如此一来,真要是需要拔除鬼子据点的时候,咱们八路军各部队也不至于只能傻傻的打攻坚战,不但部队伤亡大,消耗更大。”
说到这里,高兵更是自信满满的表示的。
“团长,关于怎么利用咱们的一些老兵战士组成的队伍,袭取鬼子的炮楼和据点,我们特战队有这方面的经验,我倒是可以和政委一起总结出来。
未来可以让各部队照着着总结的理论,进行专业攻取炮楼据点的部队的训练。
说不定真能派上用场。”
赵刚对高兵的建议深表赞同,“老李,我看一连长说的一点不错,这件事情必须得抓紧,鬼子的囚笼政策逼迫的越来越严重,咱们迟早会发起反攻,这些法子是能用得上的。”
“好,你老赵是高材生,这一连长也读过小学,你们是文化人,这事儿就交给你们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高兵就跟着赵刚研究怎么打造八路军的特别作战队伍,避开鬼子坚固的炮楼据点防守,拔除炮楼据点。
在两人的交流探讨中,赵刚则是意外的发现,这一连长远比自己想象的有学问的多。
他甚至有些疑惑,在他的印象中,小学文化应该不到这个水平吧?
在交流的最后,高兵还笑着表示:
“一支部队的建设,除了军事学习之外,文化建设同样少不了。
政委,我觉得吧,接下来再趁着咱们根据地还算稳固,没有大的战事发生,战士们训练、务农之余,倒是还可以展开文化学习。”
赵刚自然是表示赞同。
高兵还在学习一些繁体字,再加上人家赵刚那是名牌大学毕业,当真是这时期的顶尖文化人。
高兵又表示想拜赵刚为先生,跟着赵刚学习,赵刚欣然应下……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9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