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队的行军速度可以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三种。
其中,常行军的速度一个小时差不多也就是五公里左右。
急行军则是一个小时十公里左右。
强行军则是规定好目标区域之后,克服一切的困难,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目标区域。
高兵所提出的一天之内,在中条山的左端,右端以及中部区域同时出现。
转移距离长达120公里左右,还要兼顾作战的话。
这样的行军速度甚至要远大于急行军和强行军。
也难怪干部们对此一脸的质疑。
特别是那些国军将领们,更是一脸见鬼的神情,这么夸张的行军距离,这简直能要人命。
但是在连长高兵的神情中,大家看到的是一脸郑重,并不像是开玩笑。
难道连长有什么巧妙的办法不成?
待众人的目光重新汇聚在高兵的身上,高兵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在一天一夜之内,就算是24个小时,每小时行军十公里左右的话。
也只有240公里。
而中条山东西横跨就有120公里,这意味着咱们战士需要进行长达十个小时的急行军。
且一刻也不能停歇。
就这样的强度,的确太夸张了,很容易就把咱们的部队彻底拖垮。
但是这其中还是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的。
比如这中条山,虽然东西两端点横跨120公里左右,可如果咱们的部队是从中条山中央区域的青河村开始出发,然后分别向两端行军,再次作战呢?
这样120公里的距离,是不是就缩短成了60公里?
当然,想要在一天之内行军超过60公里,对于战士们来说,同样是相当不小的负担和消耗。
至少在这些国军将领的脸上,还是涌现出了为难之色,他们几乎没有进行过这样强度的行军。
作为团长的高兵,此时开始了他的演讲:
“同志们,眼下咱们团只有一一千二百多号战士,想要拖住日军一个师团乃至两个师团。
常规手段的话,大家想想也知道,绝对不可能做到。
所以我们就需要用这种巧妙的法子来蒙蔽日军的判断,如果累一些,靠着两条腿能够跑出中条山战局的稳定,将日军的两大日团彻底牵制在中条山一代。
那么,这样的代价是完全值得付出的……”
率先回应的自然还是一连的干部们。
八路军这边向来有克服一切艰巨的莫大决心和意志力。
一营长刘大柱在高兵的话语说完之后,毫不犹豫地站起身表态道:
“团长,没啥说的,咱八路军靠的就是这双赤脚,翻山越岭都不在话下,不就是日行60多公里吗?咬咬牙也就撑过去了。”
二营长董三刀,还有三营长何勇和副营长邓山,几人原本是国军将领。
同样是热血为国的好汉,听到一营长这么说,也当即不甘示弱地表示愿意服从高兵的安排。
至于这次的作战任务到底意味着多少困难。
何勇几人自然也很清楚,但是人家八路军的干部们一个个无不是斗志昂扬,没有一个退缩的。
这个时候退缩,岂不是打他们国军的脸吗?
内部团结,但并不意味着不能进行良性的竞争。
几位营长,特别是国军的几位干部,早就一直盯着一营长刘大柱他们,可是万万不能让这八路军的原排长给比下去了。
将领们迅速达成一致的意见之后,高兵当即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最终,高兵给出的计划是这样的:
“咱们全团有1200多号主力军,当然,这还没有包括地方的民兵同志,甚至这次的百姓也能帮忙参与其中。”
当战士们提出:“团长,这百姓跟着一起作战,难道要让百姓们跟着咱们一起转移,一天之内奔袭60多公里的路程?”
高兵解释道:“百姓们不是军人,没有参加过体能训练,自然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办法其实也很简单,咱们将队伍大概分成两部分,从青河村出发,首先在青河村一带出现,进攻古县,把动静闹大。
把日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之后。
再兵分两路迅速抵达中条山左端的牛家村,与右端的大平村。
然后联合当地早就提前筹备好的民兵部队地方军,还有咱们前来帮忙的百姓们。
让乡亲们换上咱们的军装,让牛家村和大平村出现的队伍的兵力尽量也超过一千人,麻痹日军的判断。
如此一来,一天之内,牛家村,青河村,大平村,中条山的三处地点同时涌现出大量的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
到时候鬼子就是不相信咱们中条山抗日联合军有五个团的兵力,也得相信了。
而一旦让日军相信,在中条山一带活跃的还有咱们抗日联合军的五个团。
那么,鬼子想要围剿咱们,加上维持中条山的治安,那么就需要在中条山以一带驻扎相当数量的兵力,从而被咱们牵制在中条山一带。
那么咱们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计划安排下来之后,此次为了麻痹日军的判断,展开的运动作战正式拉开序幕。
高兵一口气做了三个方向的准备,首先是在青河村动用民兵同志,还有一些愿意帮忙的百姓,提前赶赴牛家村和大平村,联系当地的民兵和帮忙的百姓们提前做好准备。
由于这次转移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即便是百姓还有民兵,在山区躲开日军的封锁,赶到牛家村和大平村,一路也较为顺利,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接着,筹备计划顺利完成之后。
高兵便率领独立五团从青河村聚集之后出发,突然向日军的古县城门发起了佯攻。
当然。
说是佯攻,但拿出来却是总攻的架势。
高兵甚至下令将团里的那几门迫击炮拉过来,朝着古县的城门炮轰了一阵子。
古县的城门险些都被轰塌。
日军得知消息之后,大惊之下连忙派出各方援军赶往古县增援。
高兵提前分派在四周的侦察兵收到消息之后,当即将消息传递过来。
按照计划进行的高兵,便率领五团主力及时撤离,跳出鬼子援军的合围圈。
等到日军援军感到古县的时候,高兵一行早就已经人去楼空,鬼子连半个人都没有看到。
此时留给小鬼子更多的其实是困惑。
他们不明白这中条山的抗日联合军一向是在山区打游击战。
怎么突然敢主动进攻占领区的县城了?
而就在日军指挥部门,鬼子军官们在分析商议此事的时候,独立五团这边则是继续按照计划进行着下一步的行动。
在高兵的安排下,五团兵分两路,一路由一营长刘大柱和二营长董三刀率领,前往大平村。
另一路由三营长何勇,以及团长高兵率领前往牛家村。
此时是上午八点左右。
按照高兵的计划要求,是在八个小时之后,也就是下午四点左右。
两部人马分别抵达牛家村和大平村。
然后在同一时间展开进攻,在牛家村的三营主力则是在民兵地方部队,还有帮忙的百姓们的配合下,进攻日军占领区的主要县城济县。
在大平村的一营和二营主力,同样率领民兵和地方部队进攻大平村所属的长县。
两方部队几乎是同时现身,在穿着军装,伪装成主力部队的民兵部队与百姓的配合下。
两支部队都超过了千人。
在作战之后,按照高兵的计划,战士们会故意将消息放出去。
进攻济县的是抗日联合军独立第二团。
进攻大平村所属的长县的,则是中条山抗日联合军独立第一团。
在中线区域青河村,进攻古县的则是抗日联合军独立第三团。
而为什么不说是抗日联合军独立第五团呢?
毕竟独立第五团是被日军证实的确存在的抗日武装。
自然是为了麻痹日军的判断。
在这段时期以来,五团一直在牛家村与青河村中段的山区作战,所以此时出现在牛家村与青河村的两支部队称为独立一团和三团,也在情理之中。
……
此时,如果从上帝的角度,从上空俯视下去。
独立五团兵分两路的部队,分别向中条山的东西两端快速跃进,像是拉出的两条对立的直线。
两方的战士们都在快速的奔袭着。
包括原有的独立团一连的八路军战士们。
还有大部分新加入抗日联合军的国军士兵们。
最初的20公里还好,战士们怀着昂扬的斗志,再加上国军士兵们与八路军士兵们竞争,谁也不肯示弱,所以一路坚持行军。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行军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
战士们逐渐被莫大的疲惫笼罩了。
特别是那些国军士兵们,原本就不善脚力,也不善吃苦。
在进行了20多公里的长途行军之后。
疲惫不堪之下,恨不得倒地不起,脚步像是灌了铅似的,每走一步都传出钻心的剧痛,脚下都打起了水泡。
率领战士们突进的几位营长眼见战士们体力不扛不住。
走在中途,已经下令进行过几次的休整。
但战士们的状态依旧是越来越差……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