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到底是什么准备。
高兵认为,一旦日军对抗日联合军根据地再次进行大扫荡,势必会是一次全方位的大扫荡。
这意味着,日军甚至会以绝对的兵力优势,直接合围青河村、王家庄与三柳村三处根据地。
直接破除掉三角形防御体系,本可以三点相互协助作战的优势。
“所以咱们三处根据地,接下来要做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打通三座根据地彼此之间的秘密运输通道,保证三处根据地之间的兵力可以相互的运动、转移、传输。”
“如此一来,一旦日军展开对三点的进攻之后,三点之前可以在暗中进行兵力的运输转移,让日军摸不清楚咱们具体在一点的防御情况。”
“借助这三条运兵通道,我们的三角形防御体系才可以抵挡住更多的日军进攻!”
高兵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后,其余干部纷纷对此表示赞同。
接着计划定下来之后,各干部便分头行动。
按照计划,此次打通青河村与王家庄还有三柳村彼此之间的三条运输通道。
必须要在暗中秘密进行,绝不能让日军探查出情况。
高兵最终给各级干部下达的命令是,在一周时间之内,利用连通的坑道,或者是借助山林的遮掩,总之要打通青河村到王家庄,从王家庄到三柳村,从三柳村到青河村,彼此双向的运输通道。
这些运输通道的特点是避开原本的大路。
而是多走一些偏远的山区小路,保证整条运输通道的绝对隐蔽性。
各干部收到命令之后,当即去做筹备。
此事更是秘密进行,就连王家庄、青河村,三柳村的百姓们对此都是一无所知。
至于暗中构筑的运输通道,其实打造的也非常简单。
就是在青河村至王家庄,王家庄至三柳村,彼此之间的沿途山区上,用一些木棍、木板在山林间铺出一条做好标记的小路。
用来引导正确的方向,使按照标记行进的队伍,可以迅速抵达对应的村庄。
因为在王家庄、青河村,还有三柳村周边的山区,地形地势十分复杂。
即便是当地人都极容易在山林间迷路。
没有这些标记的山区小路,战士们冒然转移,很有可能会走错方向。
而有了这标记出来的小路,战士们就可以迅速精确地抵达到对应的村庄。
战士们的效率很高,在高兵的命令下达之后,暗中动员兵力,仅仅是动用了三天时间不到,便完成了暗中运输通道。
而日军对抗日联合军根据地的大扫荡,也远比高兵预料的来的更快。
一周时间之前,日军派出的菊池大队和野田大队,因为突袭清河村,反被三柳村和王家村的抗日联合军借机围攻,损失惨重。
日军终于确切地意识到,青河村、王家庄以及三柳村都是中条山抗日联合军驻扎的位置。
并且三个村落形成了三角形防御体系。
“攻击一点,必然会受到另外两点的进攻。”
在分析抗日联合军防御部署的时候,有位鬼子军官在分析过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是在兵法之中常用的稳固防御体系,想要彻底打破这样的三角形防御体系,要么强行攻击一点,阻击另外两点,要么直接将三点全部攻取。
否则贸然进攻一点,定会遭受其余两点的合围。”
“八路明显是故意在此设下陷阱,上次我大日本帝国进攻青河村,就是不了解这三角形防御阵型的厉害,这才中了诡计!”
“那么指挥官阁下,我们这一次的大扫荡,要如何直接打破这抗日联合军的三角形防御体系呢?”有鬼子军官直接询问道。
鬼子指挥官思索片刻之后,嘴角露出一抹嘲讽之色,他定定地说道:
“在绝对的武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终将是徒劳的。
这什么所谓的三角形防御体系,在我大日本帝国的重兵合围之下,也只能土崩瓦解。”
“具体的打法非常简单,直接出兵,同时攻破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将抗日联合军彻底覆灭即可。”
“指挥官阁下英明”
鬼子军官们纷纷起身,拍着马屁说道。
鬼子指挥部的作战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之后。
在知道抗日联合军的驻扎地就在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一带,当即便暗中部署了兵力。
从外围率先合围了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
形成大体上的封锁。
由于日军的速度足够迅速,所以即便是高兵,也根本来不及反应。
仅仅过去两日时间,从大体局势上来讲,抗日联合军主力已经彻底陷入了日军从外围的大合围之中。
这倒并不是抗日联合军消息闭塞。
其实对于日军接下来会彻底围困根据地的情况,高兵早有预料。
但是鬼子这一次的动作来的是声势浩大。
高兵需要在此之前将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等根据地一带的百姓提前转移。
并将一些军用设施也提前转移到隐秘的深山之中。
这需要时间,因此才陷入了日军外部的大合围之中。
直到第五日。
抗日联合军团指挥部。
在紧急召开的应对日军大扫荡的军事会议中,当高兵问到百姓们是否已经全部转移完毕。
还有根据地内储备的物资,包括军用设施,全部转移完毕没有。
三位营长纷纷开口说道:“团长,放心吧,都已经全部转移完毕了?”
二营长董三刀更是一脸霸气的说道:
“团长,眼下百姓和物资已经全部转移完毕,咱们也没有啥后顾之忧了。
接下来就和小鬼子在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一带好好的打上一仗。
这次咱抗日联合军就是拼完了,也该让小鬼子知道知道厉害!”
“对,团长,咱们和小鬼子拼了吧!”
干部们纷纷开口。
其中大部分是原国军将士,还有一些则是八路军干部。
高兵将众干部的神色尽收眼底之后,这才缓缓开口说道:
“还是那句话,咱们抗日联合军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不打没有胜算的仗。”
“中条山局势,本就是敌强我弱,整个中日作战的大局也同样是如此情形。
咱们要做的不是用仅有的兵力和小鬼子做无畏的死拼。”
“而是要保存有生实力,将抗日作战坚持进行到底。”
说到这里,高兵还举了个非常形象的道理:
“箭在弦上,拉而不发,对于敌人来说,反倒是最恐怖的。”
“咱们要是想办法和鬼子拼命,倒是可以痛痛快快的和小鬼子打一场,但是战斗打完,咱们抗日联合军怕是就此成为历史了!
而日军顶多伤亡一两千人。
对于鬼子大军来说,根本无关痛痒。
而咱们抗日联合军的覆灭,则会导致中条山一遍再无抗日武装力量。
那么接下来,日军在中条山的局面就可以彻底稳固下来,原本驻扎在中条山的数万日军,就可以迅速奔赴其他战场,对咱们中国军队造成惨重的打击。
可如果咱们能保存有生力量,将咱们抗日联合军的部队就此保存下来,继续在中条山一带和小鬼子进行抗争。
就好比悬在弓弦上的利箭,始终没有发出,却始终能够对日军造成致命的威胁。
你们说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是不是会更加的心惊胆战?
连睡觉都会做噩梦的”
高兵这一番道理讲一下来,干部们恍然大悟,就连原本主动请战的二营长董三刀也沉默了。
“团长,那咱们接下来到底要怎么打?”
董三刀由衷地问道。
经过抗日联合军这段时间与日军的作战,被大家推上团长职位的高兵,在每一场的指挥中都表现出了作为军事最高指挥官绝对的睿智和冷静。
由一场场胜仗堆砌下来的威望。
也使高兵这位团长在整个抗日联合军,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所以平时在军事会议中,一旦干部们在作战意见上有了分歧之后,最终的意见则全部是由高兵拍板。
咚咚咚……
干部们的目光全部汇聚在高兵的身上。
高兵的两根指头在桌案上富有节律地敲击着,思虑了半晌之后,他这才开口说道:
“怎么打?
其实很简单,咱们不寻求与日日中的作战,但是也不会主动退缩。
鬼子扫荡咱们的根据地,咱们要是屁都不放一个,就这么撤离了。
那咱抗日联合军,以后还有脸在中条山继续抗日吗?”
这话说的是一点毛病没有。
干部们纷纷点头。
二营长董三刀真是目露精光。
“但是打的话,咱们肯定不能舍弃咱们本有的优势,去和小鬼子寻求什么正面决战。
那冲粹是莽夫行为。
这不是什么骨气的问题。
咱要是有小鬼子一样充沛的后勤供应,和小鬼子一样的兵力优势,外加上精良的装备。
老子早就和小鬼子硬碰硬的干仗了!
只是咱没有,那就没办法了。
咱们和小鬼子作战,从来都是处在不公平的劣势方。
在这种情况下还和小鬼子硬刚的话,那不是傻蛋是什么?”
“所以咱们这次得换个打法,以守为攻!”
“充分发挥咱们三角形防御体系的优势,借助三角形防御工事,咱们至少能挡住三倍甚至五倍的日军。”
“这不比咱们主动发起的作战优势大的多?”
接着,高兵就着自己以守为攻的作战计划,和干部们详细地进行了讨论。
最终甚至将命令详细的安排到各连长、排长。
收到命令之后,各连、排长们纷纷去做筹备。
此时,对于抗日联合军来说,其实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一直放在徐家沟的团指挥部,并没有在之前青河庄的作战中暴露。
再加上战士们的工作做得异常隐蔽。
所以鬼子根本不知道徐家沟团指挥部的所在。
这就意味着,在之后的防御作战中,高兵依旧可以坐镇抗日联合军第五团指挥部。
统筹全局,运筹帷幄。
抵御日日军的进攻。
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扫荡作战,就这样在中条山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区域拉开了帷幕。
五日。
日军一口气动用了超过一个师团的兵力。
将近两万余日伪军,同时从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三大方向推进。
此次下定了决心,要一举覆灭抗日联合军的日军,可谓下足了血本。
将整个青河村、王家庄、三柳村从外围团团围困不说,还一口气拉了两层大网。
以确保抗日联合军即便是突破了一层包围圈。
依旧会陷入另一层包围之内。
此外,在扫荡部队一路推进之中。
丧心病狂的日军在途中但凡遇到一些偏远的村庄,甚至直接进行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
断绝抗日联合军的民众基础,彻底摧毁抗日联合军的根据地,甚至是外围的游击区域。
幸好高兵对此早有所料,就连外围游击区的不少村庄,也早就派干部们进行过撤离演习。
所以在日军一路推进中,迅速收到消息的哨兵,当即把鬼子大扫荡的消息提前传递回了村庄。
百姓们迅速行动起来。
得益于平时进行的紧急撤离演习,每家百姓家里的物资什么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换句话说,所有的百姓们都是随时准备着进行撤离。
这次果然派上了用场。
在得到日军大扫荡部队即将赶来的消息,村长连忙在整个村子里敲响铜锣。
百姓们迅速收拾了行囊之后,当即在民兵战士们的掩护下,按照既定的撤离路线,转移到了中条山的深山区域,暂时躲避日军的大扫荡。
所以,扫荡的日军部队大多只是破坏了一些空无一人的的村庄。
然后就继续去向着青河村,王家庄和三柳村方向一路推进。
此时,整个中条山区域,各方的目光都汇聚在了日军此次针对抗日联合军的大扫荡作战上。
黄河南岸的中央军,黄河西岸的晋绥军,包括太行地区的八路军,还有各地的百姓,纷纷观望着此次日军大扫荡的战局。
大家在隐约之中期待着日军掀起的这场大扫荡中,中条山抗日联合军奋起反抗的英勇身影!
日军同样也是卯足了力气,决定利用这次彻底的大扫荡,一举覆灭中条山抗日联合军。
鬼子是不想继续把两个师团的兵力被迫放在晋南。
那么,在离开之前,就必须铲除掉这难缠的抗日联合军……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6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