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仅仅这些还远远不够,日军一旦掀起五一大扫荡,那动用的兵力对于八路军而言是空前的,八路军面临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高兵需要做的是更多的筹备。
将四营打造成一支钢铁之师,才足以在日军掀起五一大扫荡之后,顺利的打破日军的重围,保全有生力量。
这一方面是部队的训练。
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
重要的始终还是装备的发展。
但是装备要怎么发展呢?
八路军的困难情况高兵一清二楚。
是既没有后勤供应,又没有援军帮忙。
再加上处在敌后,对敌环境复杂,四面八方都是日军根据地,很难稳固下来。
就算是想打造一些简陋的,较为稳定的根据地,也根本做不到。
日军一旦掀起大扫荡,肯定会率先奔着走路消息的兵工厂而来。
八路军总部方面倒是修建了总部兵工厂,可就那么一两处。
再加上设备条件有限,顶多是生产一些枪支弹药,更精良的装备根本没有那个制造条件,也没有那制造设备。
最简单的举个例子,比如说总部兵工厂生产的边区造。
用李云龙的话说,一炸两半,有的时候不是用手榴弹把鬼子炸死的,而是用边区手榴弹活活把小鬼子给砸死的。
滑稽之中,夹杂着八路军军工生产的艰难和无奈。
可就算是这样,依旧是狼多肉少。
当初李云龙为了打山崎大队,到总部兵工厂找后勤部部长张万和。
两人又是老乡又是战友,就那,李云龙还是软磨硬泡了将近半个小时,最后答应送张万和一把佐官刀,这才要来了40箱的边区造。
由此可见。
八路军后勤弹药的缺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所以,八路军部队以前唱的有一首军歌:
说没枪没炮,敌人给我们造话。
虽如此,说的仿佛振奋人心,但更多的其实是心酸和无奈。
敌人不送枪送炮过来,没有缴获的话,基本上就弄不到打仗的装备。
所以,对于八路军部队而言,所使用的装备,主要的获得途径甚至要靠着缴获。
这也是为什么,像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这样能打的部队,则是越打越强悍,越打越富裕。
没别的。
那打的仗多了,缴获的物资和装备多了,独立团的装备水平自然就跟上去了。
真要是带兵打仗,等着上级给你配发武器,那八路军奔部队恐怕早就崩盘了。
就好比李云龙当初率领新一团那会儿。
他去找旅长要武器,结果旅长就一句话,你李云龙看我的脑袋值多少钱,你拿去换了买武器去。
李云龙没话说了,只能想办法从鬼子的手上上抢装备,缴获弹药,慢慢的发展独立团。
所以,对于眼下的高兵而言,想要发展四营的装备,其实主要的途径也只能从小鬼子那里想办法。
“装备始终是个大问题,目前为止,咱们四营上下由于在中条山一带和鬼子交战过多次,缴获的装备弹药数量倒是不少,基本上可以保证主力作战部队人手一把步枪,另外,人均配发子弹三十颗。”
对此,你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人均配发的30颗子弹。
听着貌似不多,毕竟小鬼子配发的子弹,那可是足足两个基数,120发。
但眼下四营的弹药配备情况,那看要跟谁比。
跟后勤供应充沛,拥有大数量兵工厂的日军自然是没法比。
但是相对于大部分的八路军部队来说,四营眼下的弹药装备情况完全可以挤入八路军部队,装备精良的队伍的前列。
甚至是数一数二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八路军部队缺乏后勤供应,缺枪少弹,他穷呀!
三枪土八路的名号到底是怎么来的?
那不是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八路军部队的弹药太过稀缺,好多时候一些游击部队打鬼子,往往兜里就那两三颗子弹。
三枪打完之后,要么拔出刺刀鬼子拼命,要么就只能选择撤离,所以也就有了三枪土八路的名字。
到了主力部队,像李云龙这样的野战主力团,装备情况稍微好一些。
但是也绝对好不到哪儿去。
就好比一两年前,正如李云龙当时刚刚担任新组建的八路军新一团团长,李云龙说的好啊,我刚组建率领新一团团那会儿,全团的战斗力还没有形成,部队缺乏装备,弹药缺乏战斗力,缺乏训练。
全团上下非战斗人员不算主力部队,两个人连一一条枪都扛不上,就那大多还都是一些汉阳造和老套筒,好多膛线都快磨平了。
机枪和迫击炮更是想都不敢想。
后来,李云龙率领部队通过和小鬼子打的一场场胜仗,缴获的一场场装备弹药,这才把独立团给带成了如今的模样。
听起来,那像是他李大团长的心酸发家史。
但当时李云龙率领的新一团的最初情况,是完全符合八路军部队平均水平的。
原因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当初红军在经历过长征之后,抗日战争爆发,便接受了国军的改编。
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来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
并隶属于二战区统一调配,共同抗日。
但是蒋委员长扣啊!
直给了八路军三个师的编制,也就是说八路军全部兵力加在一块,只给了4.5万人的编制。
所以起初还发装备和军饷的时候,国军也只给八路军发这4.5万人的装备和军饷。
就这还再三克扣。
没过一两年基本上装备不给发了,军饷也是一月比一月少。
再到了后来,八路军部队不自己想办法的话,只靠着这点军饷,早就把队伍饿死了。
再加上处在敌后的八路军部队不断地发展,队伍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这吃饭的嘴巴也越来越多,需要装备武器和弹药的战士也越来越多。
可装备,弹药,粮食都有限的情况下能怎么办呢?
部队的条件也就越来越差。
李云龙就曾经和孔捷在闲聊起以前的时候说过。
八路军组建,虽然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但八路军本身发展迅速,很快就多出了几十个团来。
这些新编团条件差一些的,刚组建的时候,除了一些基层干事担任团内的干部之外,装备弹药上配发的少的可怜。
最夸张的,有一支新编团将近1000号的兵力,结果上级愣是从其他各团凑了将近一周时间,这才凑出了150条枪。
这就是整个新编团所有的装装备了。
可即便是这样,大多还都是膛线都快磨平的老枪。
好多放上子弹,一打就哑火,说是150条枪,上了战场,真正能够用的或许连一半都没有。
就这么样的一支八路军作战团,你让他们怎么去和小鬼子打面对面的交锋战?
战士们也只能通过打游击,当起三枪土八路,和小鬼子不断地周旋作战。
要不队伍早就打没了。
国军方面有的时候嘲笑八路军只会打游击战不敢正面和日军交锋。
完全看得出来其心可诛。
真要是让国军部队拿着八路军用队伍这样的装备和弹药的话,别说是让他们打仗了。
差一点的自己就散伙逃跑了。
搞不好还有成编制的向小鬼子投降当汉奸的。
到了后来,即便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独立团,基本上也就是能够保证主力作战部队手中都有武器使,但人均弹药配发依旧也就只有十来颗。
即便是整个三八六旅装备最为精良的两支老牌主力团,七七一团和七七二团,当时甚至在国军部队是挂了正式番号的两个主力团。
团里的装备情况也只是相比于八路军其他可团来说好一些。
但是连地方国军都比不上,更别说是中央军,还有比中央军的装备还要精良的日军部队了。
七七一团和七七二团的战士们,人均配发的弹药估计也就一二十颗,就那还是主力军,除去非战斗人员的情况下。
所以高兵率领的四营,靠着中条山打下的基础,还有积攒的大量弹药,人均子弹能够达到三十颗。
这样的装备水平是相当惊人的。
至于李云龙为什么没有眼红呢?
一来高兵是他带出来的兵,他支持高兵对四营这些原中条山抗日联合军的指挥,自然不至于来敲竹杠。
另一个,高兵率领抗日联合军返回独立团之后,那也是给李云龙带了大礼包的。
什么大礼包?
相当数量的枪支弹药,当时那一车车几乎崭新的三八式步枪,还有装着的一盒盒的子弹,堆积在独立团指挥部院子里的时候,李云龙的眼睛都快笑没了。
老李虽然是个奸商,但是对于自己的兄弟,那还是相当够意思的。
人家高兵回来了,把他的一个连甚至带成了两个团,又给他送了这么大批的装备和弹药,李云龙再无话可说。
所以,高兵组建了四营之后,营里的装备弹药,李云龙那是一点也没有惦记。
“只是眼下咱们的装备水平还是不够,远远不够,和小鬼子相比,咱们尚且差了很多。”
在四营分析四营装备水平的会议上,作为营长的高兵如此开口说道。
其他干部们纷纷沉默了。
他们知道营长高兵说的是事实。
如今,四营的情况,主力作战部队倒是可以人手持一把三八式步枪。
这一点基本上是和小鬼子持平的。
但是其他方面那就差的远了。
就拿一个常规的作战班来说,四营的一个作战班差不多是12人,而日军的一个作战班也是12人或者13人。
为什么会有一个人的差距呢?
这源于属于日军作战班的机枪小组成员差距。
如果该作战班装备的是日军的歪把子轻机枪,那么只需要三个人就可以组成一支机枪小组,由主射手,副射手,还有弹药手共同组成。
如果是日军的九六式机枪的话,那么就需要四个人。
所以整个作战班就会成为13人。
而四营眼下的一支作战班,同样是12人。
但并不是每个班都有一挺机枪的。
每个连三个排九个班,在四营的话,也只有将近一半的班才配备了机枪。
一方面是因为缴获的机枪的数量并没有那么多。
另一方面,高兵又给李云龙送去了一些机枪。
最重要的是,高兵很清楚,在弹药缺乏,没有后勤供应的情况下,机枪的数量未必是越大越好。
因为机枪这种武器更多的是起到压制火力与掩护步兵进攻的作用。
真正能够高效杀敌的还得是步兵们手中的步枪。
机枪的话,杀敌效果有限,对于弹药的消耗更是夸张。
对于八路军战士们来说,得不偿失。
所以在八路军部队,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或许这支部队有好几挺机枪,但是他们只会动用其中的一些,作为火力支援即可。
纯粹是因为弹药缺乏的无奈之举。
另外人家一支日军作战班,还配备一具八九式掷弹筒,作为班排级小口径支援火炮。
千万别小瞧小鬼子这仅仅只有50毫米,连迫击炮都算不上的掷弹筒。
这玩意儿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的战斗力还是相当恐怖的。
据统计,在整个抗日战场上,对中国军队造成最大伤亡的正是小鬼子这毫不起眼的掷弹筒。
仅仅是日军的掷弹筒,甚至造成了整个中国军队伤亡的40%以上。
原因吗?
小鬼子的掷弹筒虽然口径不大,但胜在操作方便,携带轻巧,再加上鬼子的炮弹携带充足,一旦战斗开启之后,可以从战斗开始到结束,持续对中国军队进行炮火打击。
再加上小鬼子花费了大力气训练出来的掷弹筒兵,一个个作战经验丰富,更是一打一个准。
利用这种曲射的小口径火炮,往往可以在战斗爆发之后率先打掉八路军或者国军部队的机枪手。
从而掩护日军步兵的冲锋,进而一举击溃中国武装。
举个简单的例子,曾经在中日双方对阵的战场上出现过这么一个情况。
一支日军作战班,十几名小鬼子将一支国军作战连给围困在山沟区域,根本不敢露头。
国军这边没有火炮,连一具掷弹筒都没有,所以缺乏炮火打击。
而那支日军作战班,仅仅是凭借着三具掷弹筒,愣是造成了国军连惨重的伤亡。
国军的机枪手刚刚露头,鬼子那边两发炮弹就直接打了过来,机枪手当场阵亡,机枪都被直接炸坏……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5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