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167 秋收粮食

  时间飞快的流逝着,转眼间已经接近41年的秋天。
  这如果是寻常年代的秋天,自然没有什么特别不同。
  但是在这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秋天的到来,却代表了特别的时刻。
  什么时刻呢?
  自然是秋收的时刻。
  每年的秋收对于处在敌后的八路军部队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时刻。
  原因很好理解,处在敌后的八路军部队没有后勤供应,没有援兵支援,靠的是处在敌后广大农村的人民群众,还有八路军部队本身的自强不息。
  一年前的正太战役,也就是百团大战打响之后,虽然八路军部队一举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破坏了鬼子以正太铁路为主的多条铁路运输线。
  一同打响的还有八路军抗日的威名。
  在百团大战中八路军部队一次涌现出一百多个作战团,合计兵力超过四十万。
  战斗规模之大,简直前所未有。
  别说是日军吓了一跳,国军方面也为此瞠目结舌。
  谁都没有想到,处在敌后这么复杂的环境之下,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经历过长征苦难的红军,经过改编,成为八路军之后,竟然还能在小鬼子的眼皮子底下迅速地壮大至如此规模,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而这其中所依靠的,一个是八路军部队本身信仰的纯粹和坚定。
  以及战士们齐心协力,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努力。
  另外也少不了处在敌后的百姓们对于八路军部队抗日的支持。
  百团大战之后,由于国军忌惮八路军骤然展现出来的力量,开始加大对八路军的排挤力度,甚至直接断掉了原本红军接受改变成为国民革命第18集团军以来的军饷和物资支援。
  这导致原本就物资匮乏的八路军部队的生活越发的紧张。
  再加上百团大战中展现出40多万兵力的八路军部队,同样引来了日军的忌惮。
  鬼子甚至将正面战场作战的军事重心,都逐渐向敌后战场转移,将重心放在敌后战场的大扫荡上。
  意图先扫除占领区的八路军部队,再作正面战场上的军事进攻。
  就是在这样险峻的环境下,八路军部队提出了自耕自救的大生产运动。
  运动掀起之后,不止是根据地的百姓,包括各部队的战士们。
  在训练之余,大家会抽时间投入到农业生产之中。
  战士们大量的开垦荒地种植作物,希望通过自耕获得的粮食来供应部队所需。
  以继续与日寇抗争。
  所以每年在春种的时候,战士们会大量开垦荒地,播种,一直守到接近秋天时分,到了秋收的时刻,大片的农田里的作物茁壮生长。
  又是丰收的一年。
  一旦这些作物可以顺利收割的话,至少接下来的小半年时间,八路军部队吃饭的问题,可以得到极大的解决。
  所以,八路军根据地周边,每年农田的秋收,对于八路军部队来说,那可是相当一件大事。
  而这自然给了小鬼子机会,八路军要收粮食,鬼子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瞧着。
  所以每年到了秋收时分,日军就会组织部队进入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掠夺抢劫八路军部队在农田种植的大量粮食。
  为此,八路军每年到秋收的时候,都得围绕着秋收粮食展开一场秋收保卫战,从小鬼子的眼皮子底下,将农田里逐渐成熟的粮食抢收割完毕。
  而今年的秋收又是最重要的。
  原因是自年底以来,从河南逐渐向各省各县蔓延的旱灾越发的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晋西北区域。
  全国各地多个省份,多达几百座县城受灾。
  遭受饥饿的百姓成千上万。
  灾情影响下,受灾严重的区域,百姓们辛苦种植的农田几乎颗粒无收。
  没有饭吃的百姓们只能上山挖野菜,吃树根,甚至是吃观音土。
  再到了后来什么都没得吃,只能被迫向外省逃难,一路上饿殍满地,哀鸿遍野,简直一副人间炼狱的惨象。
  在这场大旱灾的波及之下,在太行太岳根据地周边,同样出现了大量的灾民。
  有不少都是从其他各省逃难过来的,更是奔着八路军人民子弟军的名号而来。
  八路军总部在召开的会议中,讨论如何应对此次灾民大量向太行太岳根据地涌进的情况。
  会议室内,老总明确的表示:
  “咱们八路军是人民的子弟兵,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是要用实际行动干出来的。
  现在百姓们有了困难,大量的灾民逃难过来,别人可以不管,咱们八路军决不能袖手旁观。
  哪怕是咱们勒紧腰带,少吃两顿饭,也要尽可能的施以援手,尽咱们能力的帮助灾民。”
  总部的命令下达之后,接受灾民的重任,分担到下辖的各团。
  独立团同样收到了命令,并负责在独立团根据地接收3000灾民。
  这可是一下子就多出3000张嘴巴吃饭,独立团的后勤压力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后勤处处长更是多次找到团长李云龙诉苦,说物资眼见着一日比一日少,要不了多久,团里的粮食就要彻底吃空了。
  独立团团部。
  同样是一筹莫展的李云龙,找来了政委赵刚,包括几位营长。
  在紧接着召开的会议中,李云龙表示:“这打仗的事情,我有的是办法。
  咱做生意,那也从来不吃亏。
  只是眼下灾情严重,大量的灾民,咱们独立团根据地的到底该如何安置?
  又怎么保证咱们整个独立团根据地上下,军民的吃饭问题呢?
  咱老李昨天想了一宿,但一直没一想到什么好法子,所以把大家叫过来一起商量商量,看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一营长张大彪率先将目光盯在了独立团根据地附近的农田上,他表示:
  “团长,这眼见着马上就要秋收了,地里种植的不少作物,花生,大豆,土豆,玉米之类的,基本上都可以收获了。
  如果能把这批秋收庄稼顺利的收获的话,肯定能够从很大程度上缓解咱们独立团的后勤压力,特别是吃饭问题。”
  张大彪的提议得到了一众干部们的认同。
  每年的秋收对于八路军部队来说,那都是相当重要的。
  李云龙说道:“秋收是肯定少不了的,这是今年是重要的一年。
  这小鬼子的占领区,听说也受到灾情的影响,减产了不少粮食。
  往年他狗娘养的小鬼子就盯着咱们根据地的农田,隔三差五的跑来大扫荡,抢收粮食。
  今年这场秋收保卫战,我看还是少不了!
  只是仅仅靠着这批秋收的话,咱们能够得到的粮食还是有限。
  原本只是咱们自己队伍吃粮食打仗的话,还能供应个大半年的时间。
  但是应总部的命令,咱们独立团也要接收3000灾民,并且要负责让受灾的乡亲们在咱们根据地周边顺利的落户,甚至是扎根。
  直到他们稳定下来后,再想办法让乡亲们返乡复耕。
  但是在这之前,咱们总得想办法让到来的灾民们填饱肚子。
  只靠这批秋收粮的话,恐怕连两个月都顶不住。”
  二营长沈泉此时更是提醒了一句:
  “团长,您是不是算多了?
  这要是搁以前,咱们独立团全团1000多号兵力的话,这批粮食咱们自己吃,的确能吃的大半年。
  可眼下不只是多了这批灾民,咱们四营那一个营,可就有1500多张嘴巴要吃饭。
  全团3000多人,仅仅是咱们自己吃,恐怕都吃不了三个月。”
  李云龙顿时一拍脑门子。
  “他娘的,咋把这事给忘了?”
  虽然四营长这小子回来的时候带了大量的装备,包括相当多的物资和粮食。
  但也架不住四营的人多,1500多张嘴巴吃饭,就是一座粮食山,要不了几天也能吃空。
  如此想来,原以为家大业大,还乐呵呵的李云龙,这一下子更加的头疼了。
  这部队多了,有的时候也未必就是好事。
  战斗没怎么打,饭却要天天吃。
  对此李云龙说过。
  独立团什么时候吃肉?
  那正是遇到小鬼子,有仗打的时候。
  眼下已经好些日子没有仗打,没有缴获,没有进项了,仅仅是靠着独立团的家底来消耗。
  迟早是坐吃山空。
  而就在各级干部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一道声音缓缓响了起来:
  “团长,我倒是有几个主意,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李云龙抬起头望去,众干部的目光也随之望去,汇聚在说话之人,也就是四营长高兵的身上。
  大家素来知道四营长高兵鬼主意多。
  无不面带期待地望着高兵。
  李云龙连忙追问道:“快说!”
  高兵点了点头,回答道:
  “团长,政委,现在对于咱们独立团来说,最缺的是粮食,是解决吃饭的问题。
  那咱们自然得从各个方向想办法。
  一个是继续想办法打仗,最好是专门挑着他小鬼子的运输部队去打,因为打这样的部队缴获的物资和粮食总是最丰厚的。
  另外一个就是打好咱们独立团此次的秋收保卫战将,咱们农田里丰收的粮食成功的收到咱们粮仓里面。
  另外,咱们根据地种了粮食,有秋收粮,他小鬼子的占领区不是一样有秋收粮吗?
  小鬼子为了开辟新的战场,每年可储存了不少的粮食。
  咱们要是能想办法在占领区的鬼子县城乡镇里面打下几座仓库的话,咱们独立团吃饭的问题肯定能解决。”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法子呢?
  高兵还提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找汉奸们算红黑账,收利息。
  啥意思?
  就是由独立团派出一些部队,类似敌后武工队,或者是专门的锄奸队。
  到鬼子占领区的边缘地带的一些村庄县城乡镇里,找到伪组织的那些汉奸们。
  威胁这些狗汉奸,给他们记录红黑账。
  干了好事,记个勾,干了坏事,就记一个叉。
  等到将来一起给这些汉奸们算账。
  叉要是达到了八路军规定的铲除的标准,八路军就会派出敌后武工队的战士们,将这些汉奸们彻底铲除。
  红黑账是八路军的老传统了,也是汉奸们向来最怕的东西。
  毕竟八路军的厉害,汉奸们是最清楚的,就算是小鬼子也护不住他们。
  眼下独立团根据地吃饭是个问题。
  不如找到这些汉奸,乘机以红黑账勒索一笔,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独立团的后勤压力。
  “最后就是想办法买粮食,咱们手头还有不少的钱票,实在不够了,还可以派咱们的特战队到鬼子县城里打打秋风,武装夺取鬼子的现金流和物资流。”
  “至于买粮的渠道,主要可以找县城里的一些伪军汉奸们进行,只要咱们给的价格够高,甚至比县城里的粮食还高,不怕他们不愿意把粮食卖给咱们。
  反正票子本身没有任价价值,弄到实打实的粮食,那才是最要紧的。”
  高兵这一连串的主意说下来,听的一众干部们欣喜连连。
  “对呀,这么多的法子,大家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李云龙更是乐道:
  “四营长,还是你小子这脑子转的快,鬼主意多。
  我看就这么办!”
  计划定下来之后,李云龙当即按照高并给出的建议,让全团上下各方部队迅速行动起来。
  到九月中旬,在独立团根据地周边,一场围绕着秋收粮食展开的秋收保卫战,正式拉开帷幕。
  ……
  离独立团根据地较近的县城,阳泉。
  阳泉日军指挥部内,此刻鬼子指挥官们正在研究着,如何掀起此次对八路军部队的大扫荡,特别是趁机夺取八路军的秋收粮食。
  对于八路军部队的情况,小鬼子不可谓不熟悉。
  在占领区和八路军打了这么多年交道,鬼子太明白八路军自己种植的秋收粮食,对于八路军部队的重要性了。
  有鬼子军官就曾提出:
  打好秋收劫掠战,如果能破坏掉八路军部队的秋收行动。
  绝对能够对八路军部队造成重创,甚至完全不亚于在八路军根据地掀起一场大扫荡的效果。
  此时,得益于日军的情报部门高效的情报搜集能力。
  关于八路军根据地,特别是离阳泉最近的八路军独立团周边,大大小小的农田的位置,此刻全在鬼子军官们面前的地图上展开。
  上面标注了一个个红点,红点代表着独立团根据地周边农田的分布区域。
  鬼子的地图做得相当详细,他们用红点标注了这些农田,并把红点聚集较为密集的区域,用铅笔画出大的圆圈,囊括起来。
  最终,独立团根据地上下一共被划出了六个大圆圈。
  鬼子参谋紧接着开口,向参与会议的鬼子军官们介绍道:
  “大家看到的这六个大圆圈,就是这八路军独立团根据地周边主要的农田分布区域。
  我们针对的目标是面积较大的农田,至少也在十亩以上。
  至于一些面积实在太小的农田,暂时没有被搜集在地图之中。
  所以这六块区域内的农田就是我军此次的行动目标。
  要做的很简单,只需要出动部队,抢收掉八路军的秋收粮食即可。”
  ……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5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