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177 五一大扫荡

  1942年5月1日。
  日军突然针对八路军根据地发动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扫荡。
  日军统计投入的精锐兵力超过五万余人。
  针对整个华北方面的八路军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
  5月1日清晨时分,天色大概还是麻麻亮。
  在独立团团部休息,这两日针对局势的变化忧心,一直没怎么睡觉的李云龙被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惊醒。
  紧接着接了电话的李云龙便得知消息。
  是总部通过地下党同志收到的消息:
  日军正在筹备一场大扫荡计划,应该就在近日爆发。
  总部让各团加强提防,随时准备应对日军的突袭。
  而就在上午七点左右,从独立团根据地外围游击区的村庄率先传来消息,有日军扫荡部队接近了外围的张家庄和李家村等村庄。
  还好,得益于高兵提出的对村民进行的紧急撤离演习。
  在独立团根据地周边,包括外围游击区的大小村庄,村民们都在村落的外面建立了一些巡逻站。
  那是设立在村子屋外面的,一些构筑在高坡上的观察点。
  往往由五六个观察点共同组成!
  每个观察点相隔500米左右,配备一位民兵作为观察哨兵,提防着村庄周边的风吹草动。
  一旦有敌情出现,比如日军扫荡部队向村庄靠近。
  率先发现日军的民兵就会迅速地挥动手中的红旗,通知五百米外下一观察点的哨兵。
  而第二个哨兵又会以同样的方式迅速的通知第三位哨兵,这样,经过快速的消息传递之后,村民们就会提前收到消息。
  此时,日军离村民们至少有两三公里的路程,就可以为乡亲们争取至少二三十分钟的紧急撤离时间。
  而乡亲们平时都是进行过严格的紧急撤离演习的。
  再加上为了应对随时有可能爆发的危机。
  乡亲们在八路军干部们的游说工作之下,是随时准备好进行紧急撤离演习的。
  家里的一些细软都提前收拾好,并打包好,放在随手可拿的位置。
  孩子们也不会轻易的离家太远。
  就连牲畜,大家也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等到消息一旦传达,乡亲们就可以迅速的拿上早就收拾好的细软,拉上孩子,牵上牲畜,向指定的山区转移,躲避日军的大扫荡。
  咚隆隆隆的声音响起。
  日军扫荡部队的出现,很快就被民兵战士们发现了。
  消息迅速传递到村子里之后,各村的民兵们拿着铜锣,使劲地敲着打着,以提醒全村的乡亲们,小鬼子来了。
  鬼子进村意味着什么?
  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老百姓们,早已经对日军侵略者们的丧尽天良,没有人性的畜牲性格,再了解不过。
  三光政策就是在这些鬼子侵略者的手上执行的。
  一旦乡亲们在毫无提防之中被这些小鬼子打进村来,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所以在得知日军即将接近村庄之后,乡亲们则是迅速动作起来,按照平时早就训练过的紧急撤离演习的程序,迅速的收拾好一切之后,便在民兵部队的护送下,按照既定的撤离路线,向安全的山区地带转移。
  “乡亲们,咱们抓紧时间撤退,小鬼子马上就要进村了,能拿上的东西就拿,实在拿不上了就暂时丢了,活着比啥都重要。”
  一面敲锣打鼓的老村长,一面耳说道。
  接着有老乡道:“村长,咱们这村子就这么丢给小鬼子了?
  等到鬼子进村,万一再把咱们的村子一把火烧了,咱们往后可住哪儿去?”
  老村长回答道:“那也总比密大家的命丢了好,大家都听八路军同志们的安排,咱们先转移到安全地带,这鬼子进了咱们的地盘,咱们八路军同志不会眼睁睁的看着。
  但是咱们得把战场腾出来。才好让咱们八路军同志们没有后顾之忧,好好的和他小鬼子干战。”
  “诶!”
  百姓们纷纷应道,非常配合地跟着民兵同志们进行迅速的转移。
  就这样,一路推进的日军也是纳闷啊!
  一路上遇到的一些偏远的村庄,不少残暴的小鬼子们还满怀着兴奋和残忍,准备进入村庄之后,执行三光政策,好好的宣泄一番。
  这对于日寇侵略者来说,早就是常规手段了。
  他们可不会对中国百姓们讲什么仁慈。
  这甚至是鬼子大扫荡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一方面,日军进行大扫荡是为了铲除占领区内的八路军部队,维护占领区的治安。
  另一方面,日军进行大扫荡则是为了扫除在郊区的大量农村。
  同时,进入这些村庄进行物资上的掠夺和洗劫,以充实日军部队的物资,以战养战,继续扩大战争。
  所以当日伪军终于闯进村子里,结果却发现村子里早已经人去楼空。
  鬼子和伪军士兵们在屋子里来回翻腾着,可终究是连半颗粮食都没有发现。
  这可把带头的鬼子军官气的是嗷嗷乱叫。
  更多的则是困惑,这些中国老百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机灵了,竟然在扫荡之前提前逃掉了。
  ……
  ……
  独立团团部。
  团长李云龙和政委赵刚已经收到了总部下达的最新命令,命令独立团从所在根据地尝试向外突围,完成此次的反扫荡。
  “乡亲们都转移的怎么样了?”
  紧急军事会议召开之后,李云龙率先询问道。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也只有百姓们全部转移,老李才能彻底放下心来。
  统筹此事的是政委赵刚,他当即回答道:老李,放心,乡亲们已经全部转移完毕。就连外围游击区的乡亲们,得益于咱们长期的紧急撤离训练,鬼子扫荡部队还没有进村之前,咱们乡亲已经按照既定的撤离路线,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区。
  “太好了,乡亲们成功转移,这下子咱老李可以跟狗娘养的小鬼子好好的过过招儿了!”
  李云龙长舒了一口气,再无顾忌,朗声说道。
  赵刚又表示:咱们团部该转移的设施也已经提前完成了转移,伤员包括一些非战斗人员都提前和乡亲们进行了转移。
  老李,接下来就是军事方面的指挥,看你的了。
  作为李云龙的最佳搭档,赵刚这个政委把工作做的可谓细心。
  除了军事指挥方面,其他的方方面面基本上都替李云龙考虑到了。
  这可比李云龙以前自己带领独立团的时候轻松多了,老李现在只需要把精力全部放在怎么打好这场仗上就行了。
  “哈哈,老赵,你可真是咱的贤内助呀!”
  李云龙放声大笑着,紧接着,眸子里满是斗志。
  他当即展开作战地图,就着地图和干部们分析道:
  “这次鬼子掀起的大扫荡,规模是前所未有的大,不止是咱们太行根据地,包括太岳,甚至是冀中根据地,听说都同时遭到了日军扫荡部队的进攻,特别是冀中方面,甚至被鬼子的扫荡部队突袭。”
  “看来小鬼子这次是下了血本,要对付咱们八路军了。”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鬼子也算是看得起咱们独立团,这次针对咱们独立团根据地而来的,那可是派了足足两个旅团的兵力。”
  两个旅团的兵力是什么概念?
  早在40年春天的时候。
  日军精锐板田联队,一个联队就敢孤军深入,甚至还在苍云岭与八路军新一团展开了正面的交锋。
  一个坂田联队,当时愣是迫使整个386旅主力都提前进行转移。
  而眼下小鬼子为了对付独立团硬生生地派出整整两支满编旅团,超过6000人的精锐,加上数量同样不少的皇协军,这当真看得起李云龙。
  高兵则是笑道:团长,这不是好事吗?
  咱独立团啥时候吃肉?那当然是有小鬼子打的时候。
  咱独立团啥时候吃肉能管饱?那当然是小鬼子打到手软,甚至是杀不完的时候。
  鬼子派足足两个旅团的兵力来对付咱们独立团,八成是之前的秋收保卫战,咱们独立团暴露出来的兵力吓到了小鬼子。
  也只有这么个解释了,当时独立团又在根据地阻击日军。
  又让四营主力趁机迂回到了鬼子县城的郊区,抢夺了小鬼子的庄稼。
  这小鬼子心眼小,向来是睚眦必报,看来是因为这事儿把独立团给惦记上了。
  至于此次的反扫荡作战到底要如何进行呢?
  按照八路军针对日军速来的大扫荡采取的战术手段。
  办法似乎很简单。
  那就是化整为零,从多个方向分别尝试突围,突出日军的包围,打破鬼子的大扫荡。
  这是八路军应对日军的大扫荡,最常用的手段。
  “团长,让我们一营从东向突围吧!”
  这次的反扫荡战术似乎也并不例外。
  一营长张大彪率先请战。
  张大彪的性格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向来拥有压倒一切的霸气。
  东向突围,属于从日军的中线突围,难度是最大的。
  但是这个方向只要爆发战斗,定能把鬼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来,为其他方向的突围打掩护。
  所以毛遂自荐的张大彪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为了掩护其他部队的突围。
  但是这其中的风险也很大,搞不好,张大彪连同整个一营都有可能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
  作为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八路军干部们,自然谁也不甘示弱。
  二营长沈泉当即叫喊道:我说大彪,你小子逞什么能?要说论脑子灵活,你比不上我,从中线突围的任务还是给我们二营吧!
  张大彪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沈泉,你小子这叫什么话?
  沈泉说道:二营的战斗力就是比一营强。
  我说大彪,你就别强撑着嘴硬了。
  屁话,你们二营的战斗力啥时候能比得过我们一赢了?
  素来喜欢比个高低,斗嘴的一营长张大彪和二营长沈泉又杠了起来。
  三营长王怀宝则是个老好人的性格,夹在中间两边不好开口。
  最后还是高兵缓缓开口说道:
  “团长,中线突围的压力是最大的,一营,二营,还有三营,虽然战斗力很强,装备也精良,但是兵力实在太少。”
  “所以,中线突围的任务也只有我们四营是最适合的。”
  “另外,我们四营一直以来的驻地,也一直离中线区域最近,您现在要是舍近求远,把中线突围的任务派给一营,二营,三营的话,那可就不大适当了。”
  李云龙望向了高兵,高兵的目光回望过去,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李云龙愣了一下,随即只问了一句:
  你小子有把握吗?
  你们四营虽然有兵力优势,但是目标太大,也很容易陷入日军的重围之中。
  高兵笑了,开口说道:
  团长,我会把突围时间放在黄昏时分,我们四营原本就是在中条山抗战的抗日联合军,最擅长的就是山地作战。
  再加上对于我们营地周边的山地环境,咱们战士那基本上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为了特别训练战士们对山地环境的熟悉,我甚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带领我们四营的战士们在山间行军。
  我想同志们训练了这么久,眼下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四营针对性的夜间训练,李云龙是听说过此事的。
  当时高兵就提出,战士们到了晚上就容易看不清东西,是得了一种叫夜盲症的病。
  是因为身上缺乏某种元素,因为平常战士们的伙食差,吃的差,所以到了晚上根本看不清东西。
  自那以后,独立团全团战士们改良伙食。
  因为经济上的发展,大家的营养很快也就跟了上来。
  再加上夜晚多进行一些训练,慢慢的战士们也就适应了夜间的环境。
  以前到了晚上模糊一片,啥也看不清。
  现在借助微弱的月光,最起码可以保证基本上的行军,就算是展开夜战,战士们也不在话下。
  就这样,又略微迟疑之后,李云龙再不犹豫,当即点了点头。
  “好,四营长,那就把中线突围的任务交给你们四营!
  只是丑话我说在前面,要求只有一个,必须得把四营主力给我活着带出鬼子的包围圈!”
  高兵郑重地回应道:团长,您就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
  接着,李云龙又给一营,二营,三营分别规划了突围路线,就这样将全团划分为四路。
  兵力化整为零,从四处方向冲击鬼子的包围圈,打破日军的大扫……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