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不够,还远远不够!”
打掉鬼子的第一处辎重部队,消灭了300多号小鬼子之后。
通过侦察兵探查的情况,高兵随即得知,日军扫荡主力并没有因为后方辎重兵部队被突袭而出现什么方寸大乱的情况。
高兵一行对鬼子辎重兵部队的骚扰,并不足以让日军的扫荡行动宣告结束。
在伏击结束只后,高兵开口说道:“现在需要制造更大的动静,来牵制日军的大扫荡。
那就继续打,接着打,打到小鬼子的扫荡部队,不得不掉过头来对付咱们为止!”
和干部们商议此事的时候,高兵斩钉截铁地说道。
“营长,那咱们下一步怎么办?是继续进攻鬼子的辎重部队,还是冲着鬼子的后方运输路线过去切断鬼子的运输线?”
高兵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下一步就冲着鬼子县城往前方据点之间的运输线过去吧!
先把小鬼子的运输线彻底切断,把鬼子更多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再说。”
命令下达之后,四营的战士们当即在高兵的率领下,继续借助夜幕的遮掩,迅速的向更后方转移。
此时已经是夜里四点多钟。
再有不到两个小时,天色就会逐渐放亮。
一旦天亮之后,高兵一行出现在鬼子的大后方,四面都有可能出现日伪军的情况下,行动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如夜里的作战更加的方便。
……
却说此时一片死寂的平康镇。
平康镇作为日军的一处运输重镇。
军事位置是相当重要的。
特别是在日军向太行根据地进行大扫荡荡期间,平康镇更是位于鬼子大后方的县城与前进据点的中转站之一。
大量运输的物资装备,弹药,军械等等,都会暂时转用在平康镇,继而转运到前方,供应扫荡部队的所需。
此时,即便是深夜,大多数的百姓们都已经进入梦乡。
在平康镇内驻扎的一支鬼子中队,此刻并没有休息,他们正忙着将平康镇已经囤积的大量物资打包装车,准备在天亮之后即刻从正门口出发,前往前方据点。
将扫荡部队所需要的弹药,枪支,物资,粮食等等及时运送过去。
而这平康镇正是高兵一行此行所确定的目标。
关于平康镇的相关消息,在此次日军大扫荡之前,其实四营的侦察兵早已经搜查到了相当多的情报。
对于这平康镇的军事位置之重要,高兵自然再清楚不过。
所以高兵带着四营的战士们迂回到鬼子的大后方,其实就是奔着这平康镇来的。
至于路上遭遇的鬼子的辎重兵部队,其实压根就是凑巧。
也算是那些小鬼子倒霉,在夜里的野外生起了篝火,原以为处在大后方绝对安全。
结果被高兵派出去的侦察兵发现,导致暴露,这才引来了高兵一行的突袭。
带着队伍驻扎在平康镇城门外四五百米远的地方,借着月色打量着那座颇有些历史的古城。
一片的死寂,满目的苍凉。
高兵缓缓开口说道:
“日军此次掀起大扫荡,各乡镇的野战军兵力基本上抽调一空,这平康镇内应该是兵力空虚的。
但是为了确保没有意外,还是提前进去侦查一番才好。”
接着,在高兵的安排下,派出了一个班的侦察兵战士。
这可是四营的精锐部队,战士们迅速带上夜间侦查常用的攀岩绳和飞爪,悄无声息地摸到平康镇城墙底下偏僻的角落。
紧接着用绑好了飞爪的绳索,向着城墙顶上使劲的一抛,飞爪飞出五六米高,紧接着发出砰的一声低响,牢牢的钩在城垛上。
侦察兵战士们随即以相当熟练的动作,迅速的借助攀岩绳,攀爬上了五六米高的城墙。
这处城墙其实高度并不算高,只有五六米,原因是仅仅是一个镇子外围构筑的城墙而已。
这些城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古城。
以前是为了抵御冷兵器时代的交锋,所以构筑的防御工事。
就这么千百年之后,在这热武器为主的战场上,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城墙依旧可以作为易守难攻的防御工事,而被沿用至今。
得益于这些城墙的坚固,易守难攻,日军在驻守县城乡镇的时候,往往只需要少数量的部队,借助精良的装备和充沛的火力,就可以牢牢地守住城门。
即便八路路军出动数倍的兵力,也根本不可能将城门攻破。
所以,从抗战爆发一直到现在为止。
在整个晋西北大地上。
基本上还没有日军占领的县城和乡镇,被八路军攻取的先例。
然而,今晚注定要打破这个先例了。
侦察班的战士们以矫捷的身手,迅速的攀岩过城墙之后,紧接着便贴着城墙根,借助夜幕的遮掩,渗透进了平康镇。
战士们迅速的在暗中侦查了鬼子城门的驻军情况,包括驻军的兵力、火力配置,还有防御部署等等。
此时说来也是巧了。
侦查班班长带着侦查班的侦察兵战士们刚刚进入城内,紧接着就发现了特别的状况。
那是一队小鬼子,约莫100多人,正拉着马车在城门内的区域聚集,看样子正准备在天亮之后出发。
带队的侦查班长当即眼前一亮。
他意识到这就是营长此次率队想要进攻的目标——鬼子运输队。
刚巧不巧被大家撞上!
这肯定是往鬼子的前锋扫荡部队运输的物资。
老天爷都在帮助咱们八路军,要咱们战士打掉小鬼子的这条运输线。
接下来就是老规矩了。
尽管这平康镇兵力空虚,但城内应该还注有一定的日军野战军,另外还有宪兵队的鬼子,还有伪军警备队的那些铁杆汉奸。
都算做眼下平康镇的守卫军。
将确切的情报侦查完毕之后,侦查班长当即又留了几位战士在平康镇内作为策应。
紧接着便率领其他的侦察兵战士,按照原路,又重新攀岩过城墙,返回到城墙外四营主力驻扎的地方。
向营长高兵汇报道:
“报告营长,日军的情况已经探查完毕了,驻守在城门方向的只有不到一个中队的小鬼子,大概100多人。
另外说来也是巧了,我们刚刚翻越过城墙,正巧就遇到鬼子在城内已经大量聚集的运输队。
小鬼子看样子是在等着天亮,就把这批物资向前方的扫荡部队运输过去。”
对此,高兵也觉得有些意外。
他轻笑道:“这是小鬼子自己送上门来了,咱们要是不照单收下,岂不是过意不去?”
接着,高兵直接让通讯兵叫来了第十连连长许武。
第十连作为整个四营最精锐的作战连,眼下高兵自然要把最艰巨的任务分配给他们。
“咱们虽然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是这平康镇的城门易守难攻,咱们得避开这坚固的城墙。
所以要想打下平康镇,咱们还是按照计划进行。
里应外合,率先渗透进去一部,从北侧突袭城门方向的守军,一举攻破城门,拿下平康镇。”
“你们第十连的任务就是在半个小时之内,借助攀岩绳,在悄无声息之中潜入平康镇内。
等待营主力向城门发动猛攻之后,你们再按照咱们双方计划好的时间点,从背侧突袭日军,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平康镇!”
“是,营长,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许武一听来活了,脸上露出兴奋和激动,连忙回应道。
接着,许武按照高兵的命令,直接率领第十连的一百八十号战士们,悄无声息地摸到鬼子的城墙底下,借助几十根攀岩绳,将整个连队分成四五个小组,分成四五次相互掩护着攀岩过城墙,进入到平康镇内。
这种潜入方式基本上是令人防不胜防的。
就算小鬼子对占领区防守的异常严密,但鬼子的兵力相对于偌大的占领区来说依旧是捉襟见肘。
加上即便是向平康镇这样的小镇子,实际上占地面积也足有几百平方公里。
围绕着平康镇主城的城墙连绵十几公里的长度。
鬼子总不可能在城墙顶上密密麻麻的部署防守兵力吧?
所以日军一般是把防守的主力放在平康镇的几大城门上。
至于城墙顶上。则是隔上几百米留下一名哨兵而已。
这么大的缝隙,对于第十连的战士们来说,要躲开鬼子的侦察渗透进平安镇自然并不困难。
最终源于第十连战士们平时的训练扎实。
整场渗透行动只用了27分钟,不到。
一百八十号战士便全部进入了平康镇内。
在城门顶上的小鬼子对此毫无察觉。
接着,许武率领第十连的战士们借助夜色的遮掩,悄无声息的潜伏在城内,接近城门的方向,静静的等待着营主力的进攻。
时间悄然间流逝着,夜里五点钟左右,离天亮可能只有一个多小时了。
守城的日伪军正是人困马乏之时。
轰隆一声巨响。
彻底打破了整个平康镇原有的死寂。
摇曳在半空的炮弹滑出短暂的光明,紧接着在城门顶上骤然炸响。
城顶上的日伪军在炮弹的爆炸中,当场身亡三人。
随着这响动,四营主力构筑的炮兵工事,朝着鬼子的城顶区域展开了猛烈的炮轰。
根本不给防守的小鬼子任何的反应机会。
炮轰声紧接着便连成一片。
城门顶上的一些建筑都在爆炸中摇摇欲坠。
“敌袭敌袭——”
城门顶上的鬼子和伪军军官们惊叫着,这突袭来得突兀,根本没有任何征兆。
但是从突袭的这支八路军部队猛烈的炮火来判断,鬼子和伪军军官们断定,肯定是八路军主力来突袭平康镇了。
这让防守的鬼子中队长一脸的错愕。
这两天大日本帝国的主力不是正在向八路军太行太岳根据地推进,更是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大扫荡,要一举覆灭八路军部队吗?
这怎么反倒让这些八路军趁机迂回到占领区的大后方,竟然还偷袭到平安镇来了?
顾不得在心底大骂那些扫荡野战军的愚蠢。
这鬼子中队长当即指挥着守城的日伪军展开还击。
然而,面对四营猛烈的炮火,防守的日伪军一时之间被压制的根本抬不起头来。
双方激战之中,察觉到敌方八路军部队的战斗力彪悍,火力凶猛,装备精良。
那指挥守城的鬼子中队长哪还敢耽搁。
他狼狈的跑进砖石结构修筑的较为坚固的城顶工事,并立刻让通讯部向县城指挥部传达求援通讯。
这鬼子大尉所求援的县城,自然是平康镇所属的平安县。
这平安县日军指挥部,也是平康镇日军指挥部的直属上级指挥机关。
消息很快传递过去之后,得到消息的平安日军指挥部内,鬼子军官们也是大吃一惊,当即决定抽调县城驻扎的部分野战军,火速赶往平安镇增援。
至于向推进的扫荡主力求援。
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太行太岳根据地离了平康镇还有几十里的路程呢!
等到援军撤退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况且,推进的扫荡主力眼下的重心还是放在覆灭八路军部队上,绝不会因为小小的平康镇被突袭,就选择撤军。
……双方交战20余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
就在日军拼了性命坚守的时候。
提前潜伏在城内的第十连连长许武,眼见时机到达,他看了看手表,那是他和营长约定好的第十连进攻的时间点。
立刻决定行动的第十连,战士们借助夜色的遮掩,趁着小鬼子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城外的八路军部队的进攻身上。
悄无声息的从平安镇内摸到了城门的背侧。
这平安镇的城墙是沿用了中国古代修建的冷兵器时代的城墙,城墙的构造非常的简单,外部是光秃秃的城墙,加上作为唯一通道的城门。
内部的话,则是由砖石修建的,可以直接登上城顶的两侧阶梯。
以供日伪军迅速的向城顶防御工事增援。
而此刻,这两侧的阶梯自然就成了第十连的战士们,悄悄摸上城顶,突袭日军的最佳通道。
此时的小鬼子哪里会料到。
前面的战斗正进入白热化,竟然会有八路军部队渗透进了县城,还从背后搞起了突袭。
就这么着,当第十连的战士们悄无声息地从两侧阶梯登上城顶,又从日伪军的背侧发起火力突袭的时候。
日伪军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此时,日军如果稍微细心一点就会注意到。
原本进攻猛烈的城外的八路军部队,在接近5点20分的时候,的确还是在持续进攻。
但是进攻的炮火分明已经没有砸在城墙顶上。
大多是落在城墙的外面,貌似是在做无用功。
但实际上这是四营主力在麻痹日军的判断。
至于炮火不打在城顶上,那是因为眼下到了第十连行动的时间点。
高兵担心己方的炮火误伤第十连的战士。
这才刻意下令让炮火的炮着点向前调了20米。
作为突袭部队的第十连的战士们,本就是整个四营最精锐的成员。
配备的同样是最精良的装备。
为了配合营主力攻破城门。
在第十连出发的时候,高兵特别加强了第十连的配置。
基本上每五个战士手中就配有一把晋造冲锋枪。
另外,轻机枪、加装了木柄,可以暂时充当冲锋枪的驳壳枪和散弹枪,一样不少。
这些武器在近距离的交锋之中,可以突然爆发出来的火力是相当凶猛的。
当通过两侧的阶梯,迅速地登上城顶的战士们,抱着冲锋枪,端着轻机枪,从背后突兀地朝着趴在诚垛旁的日伪军开火扫射。
雨点般砸落过去的子弹,让防守的日伪军倒了一排又一排。
整个第十连的战士们如同天降神兵,打了小鬼子和伪军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城门底下,原本驻守在城门底下,看守城门的五六个小鬼子,早已经被趁机摸过去的第十连战士们用匕首悄无声息地干掉。
此时,城顶上的战斗骤然爆发之后,一早就准备好的战士迅速的打开了城顶下的城门。
此时,城顶上的日伪军正遭受第十连战士们从背侧的突袭,被彻底牵制住,根本顾不上城门方向的防御。
城门打开之后,第十连的战士们当即用手电筒朝着四营主力驻扎的方向打了三个长灯作为信号。
高兵收到信号,当即一声令下,1000多号们迅速朝着城门方向突进。
至此,平康镇的日伪军大势已去。
双方交战不过十余分钟,城顶上的日伪军基本上被消灭干净。
城门被攻破,城门工事被四营主力迅速占领。
这一切的进攻,速度快的简直让平康镇内剩余的日伪军根本来不及回神。
等到宪兵队的百十号小鬼子匆匆赶到的时候,此时的城顶方向的膏药旗。早已经被战士们扔到了城墙底下,被来回践踏的不成样子。
双方又展开交锋。
本就是二流战斗力的宪兵队的小鬼子,还有伪军警备队的二鬼子,哪里是四营精锐的对手?
况且四营还占据了城门防御工事。
双方交分不到十分钟。
宪兵队鬼子和伪军警备队的二鬼子们在猛烈的火力进攻下,仓皇后撤,向平康镇西城门的方向逃走。
高兵倒是没有急着下令追击。
眼下最重要的是迅速的劫掠鬼子,在天亮之后向扫荡部队运输的物资。
接着就是老规矩了。
打下平康镇之后,最大的财富莫过于鬼子的军火库,物资库和粮仓。
战士们迅速分兵多路,火速占领了鬼子的粮仓、军火库和物资库,然后在忙碌之中将鬼子的物资,粮食,军火缴获一空。
此时,平安县日军指挥部内。
鬼子通讯部忽然收不到平康镇通讯部的消息。
那鬼子通讯兵脸色大变之下,连忙向鬼子指挥官汇报了情况:“报告长官,平康镇的通讯彻底中断,我们尝试过多次呼叫,却根本联系不上!”
那鬼子指挥官脸色也是一变,他意识到情况不妙。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平康镇很有可能已经被突袭的八路军部队攻破。
如果平康镇被八路军攻破,作为军事重镇,这鬼子指挥官负责驻守此处,自然脱不了干系。
焦急之下,这鬼子指挥官连忙又将平安县更多的兵力,直接抽调,向平康镇的方向增援。
却说此事,另一边,在平康镇内,高兵忽然又做出了一个相当大胆且惊人的决策:
“继续防守平康镇两个小时,直到天亮之后,将更多的日军援兵吸引到平康镇城门之外!”
高兵将自己的作战计划说出口之后。
干部们先是一愣,紧接着兴奋之中又夹杂着迟疑。
兴奋的是又能痛痛快快的和小鬼子继续干仗了。
迟疑的是,一般来说,八路军即便是能够凭借着骤然的突袭,打下鬼子的一些乡镇。
但是绝对不可能持续太久,因为鬼子一旦反应过来,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守在乡镇或者县城内,对于八路军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八路军的基础终究还是在山区,在广阔的郊区根据地内。
而不是在县城和乡镇里。
按照八路军部队的整体战略,也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所以,八路军的军事重心,其实一直都放在广大的农村区域。
最终还是最明白高兵心思的副营长董大平问了一句:“营长,你是不是又在打什么主意呢?”
高兵并不否认,他继续说道:“平康镇需要坚守至少两个小时,但是,我要提前告诉你们的是,我不可能将营主力留在这里。”
“一个连!”说着,高兵竖起了一根手指头。
“我只能留一个连的队伍驻守在平康镇,然后借助城门的防御工事坚守两个小时,等到日军的援兵抵达之后。
由指挥员根据具体的情况,从其他城门方向及时撤离。”
此话一出,干部们更困惑了,不明白自家营长做着一切到底有什么打算。
最终还是副营长董大平的反应最快,他思索片刻之后,一脸骇然道“我去,不是吧,营长,你该不会是想要趁机攻打平安县城吧?”
……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