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营此次迂回到日军的大后方作战。
原本全营的主力也只有1500多人,在一路突围的过程中又牺牲了将近200人,只剩下1300多人。
而眼下是什么情况呢?
在打下平康镇之后,按照高兵的命令,迅速的给百姓们发放了抢占鬼子的粮仓和物资库之后,缴获的粮食和物资,并借机临时收编了大量的新兵。
在打下平安县城之后,高兵又故技重施,同样迅速的招收了大批的新兵。
所以眼下经过重新整合的整个四营的队伍。
有原本的1200多号四营主力老战士,这是四营的老班底。
另外,有从平康镇当时招收的700多号新兵,其中还有200多平康镇的新兵,则是不幸牺牲在了驻守平康镇城门的战斗之中。
此外还有100多号在平康镇投诚的伪军。
再加上在平安县城临时新增的将近1000号的新兵战士。
此时此刻,整个四营的队伍,所有的兵力重新整合起来已经超过3000人。
当初成立独立团第四营的时候,其实四营在李云龙有意的庇护之下,就不像是一个八路军常规营该有的规模。
毕竟一个营拥有1500多号兵力,基本上和一个团的兵力都持平了。
而眼下足有3000多人的四营,那更算得上八路军部队里边的特别加强团了。
要知道,无论是李云龙的独立团,还是丁伟的新一团,包括孔捷的新二团,基本上都只是1000多人的普通作战团。
和高兵眼下率领的3000多兵力,那可差了太多。
这种近乎爆炸式扩充兵力的方式,乍一看似乎意味着高兵率领的这支武装队伍的实力越发的强劲。
但是像董三刀等过兵的将领们都很明白,有的时候宁缺毋滥的道理是非常正确的。
一群乌合之众,远敌不过小数量的精锐作战部队的。
所以部队一旦扩充的速度实在太过夸张,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非但没有增强整支队伍的战斗力,还极有可能会导致整体战斗力的实际下滑。
但凡遇到日伪军部队,双方展开交锋之后,很容易就会出现一触即溃的糟糕情形。
换句话说,此时已经扩充到3000多兵力的四营,实际上对于高冰这个最高军事指挥官来说是相当大的考验,这太需要考验他的统筹指挥能力了。
稍有不慎,这新加入的新兵,包括那些伪军们,都很有可能会造成军心的混乱,最终导致这支武装部队的崩溃。
特别是眼下情况紧急,日军正从四面八方合围。
再加上高并率领的队伍,先是打下平康镇,又是打下平安县城,早已经将大后方的日伪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了过来。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高兵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新招的新兵们进行军事训练和思想上的指导。
这样一支临时扩充起来的队伍,就更容易出现问题了。
为此,尽管谁也没好开口。
但是杨大虎和勇董三刀等跟随高兵的将领们,其实都在心底有隐隐的担忧。
不过在营长高兵的脸上,他们似乎没有看到任何的忧虑的神色,反倒是一如既往的自信满满,仿佛一切的困难在自家营长面前都会迎刃而解似的。
带着队伍从平安县城离开的时候,看着前来送行的上千号的百姓们,高兵朗声说道:
“乡亲们,我们这就要暂时离开平安县城了,日伪军的援兵,眼下正在迅速向平安县城方向靠拢,我们继续呆在这里的话,可不行。
不过我想代替我们八路军说一句,请咱们乡亲们尽管放心,这平安县城,我们八路军能打下来他第一次,就能打下来他第二次。
不止是平安县城,包括周边各大县城,甚至是整个晋西北,整个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迟早有一天会被咱们中国军队重新收复回来,把所有的日寇都赶出中国的。
我们离开之后,请大家也及时返回家里,关好门窗。
等日伪军们进入平安县城之后,大家该配合的配合,不要做一些无谓的反抗。
记住,乡亲们只要能够保全自己,眼下就是对我们八路军抗战事业最大的支持。”
说到这里,高兵扭头指着身后站的整整齐齐配发了新的枪支和弹药的,从平安县城招收的新兵战士们,大声说道:
“乡亲们,我要感谢大家,这些都是咱们乡亲送来的大好儿郎,这为我们八路军抗战事业的延续提供了莫大的助力。
我们八路军一直说我们八路军部队是人民的子弟兵。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我们八路军队伍里,大多数战士,甚至说每一位战士,都是咱们乡亲们自己的孩子组成的。
这不是人民的子弟兵是什么呢?
另外,请乡亲们放心,你们把孩子们交给我,我一定会活着带着咱们新兵同志们杀出去的,迟早有一天,我会把一位位雄姿英发的合格的抗日小英雄们,交还给父老乡亲们!”
说完这番话之后,高兵朗声喊了一句,于是身后整整齐齐的3000多人的队伍,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无论是年轻的还是年长的,纷纷朝着前来送行的平安县父老乡亲们,敬了最庄重的军礼。
之后高兵没敢耽搁,率领着重新整合过的四营队伍,迅速从平安县城撤离。
及时在鬼子四方的援军抵达之前,跳出包围圈,让小鬼子再一次失去了整个四营的动向。
而在从平安县城撤离的途中,高兵保证队伍的行军不停,同时开了一个随军军事会议,召集了所有的连排长甚至班长等各级骨干之后,高兵明确的表示:
“眼下的情况啊,大家也都知道了,咱们队伍里一下子扩充了2000多号兵力,相当于咱们原本的兵力扩充了两倍有余。”
“咱们的兵力多了,最先涉及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指挥的问题,指挥上必须要安排到每一个部分,否则整个队伍就是一盘散沙。”
说到这里,眼见干部们的脸上带着愁容。
高兵笑着说道:“怎么啦?瞧你们这一个个的愁眉苦脸的,这队伍多了,咱们的兵力壮大了,你们这一个个的,怎么还忧愁起来了?”
二连长董三刀无奈地说道:“营长,这话是说的没错,咱们这兵力一下子扩充了不少。
只是这种扩充兵力的方式,几乎一眨眼就能翻出一两倍,我可真是从来没有遇见过,听都没有听说过。
眼下这突然多出来大量的新兵,咱们要怎么指挥才是?
毕竟咱们只是一个营的编制而已。”
董三刀的疑惑其实代表了干部们的心声。
而高兵接着只说了一句话,就直接打消了所有干部们的疑虑,让干部们对营长高兵的佩服,简直到了高山仰止的地步。
高兵是这么说的:“怎么,大家可都是咱们四营的老班底,当初在中条山的时候,咱们中条山抗日联合军独立第五团,那时候的规模可比不比现在小吧?”
“咱们四营的编制如果不够用的话,那就临时再把咱们四营重新扩充为当初抗日联合军第五团的规模编制,这是不是就够用了?”
恍然大悟的干部们纷纷点头,暗道这主意简直太妙了。
对于当初第五团的指挥模式和编制构成,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就这么着,在高兵的安排下,原本第四营像是摇身一变,变成了第四团。
所有的干部也平白的在原有的级别上,升了一级。
四营长高兵成为眼下的第四团团长,而三位连长也同时变成三位营长,然后再将新兵们扩充到底下的队伍里,老兵作为原有的基础,来协助新兵的作战和进步。
好在四营的老班底够多,基本上也占了整支队伍将近一半。
所以有这将近一半的老兵基础在,即便是3000多新兵,照样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当职位安排到那投诚的100多号为军的时候。
高兵的目光从五连长杨大虎的身上划过。
杨大虎则是暗暗地点了点头,什么话也都没说。
两人之间的默契就这样一蹴而过,这一切的小动作大概只有五副连长王长贵能看得懂。
杨大虎的回应表明,这100多号投诚的伪军经过了高兵的初步考验,得到了高兵的初步认可。
只是接下来是不是还能继续得到高兵的的认可,直至正式成为第四营的一员,那还要看他们后续的表现。
在接下来的职位安排中,高兵倒是本着用人不疑的原则。
再加上这100多号伪军,至少也是老兵。
相对于新加入的平安县城和平康镇的新兵们来说,他们的指挥经验自然更加的丰富。
所以高兵也是相当的阔气,直接大手一挥,将原伪军连连长徐三,任命为眼下第四团的五连副连长,就跟在原第五连副连长,现在的第五连连长,王长贵的身边作战。
就这样,前前后后在行军不停的途中用了将近20分钟,重新整编过的3000多号队伍整合完毕。
最起码能确保整支队伍处在应有的编制之中,可以由下到上的接受统一的指挥和协调。
这样一支队伍就越发的有组织性和团体性。
而越发的不可能出现一盘散沙的情情况了。
而有3000多人重新组成的这支迂回到日军大后方的作战部队,眼下已经不能再称之为第四营了。
编制上已经重新扩展为一个团的编制。
接着用高兵的话说,咱们既然此是迂回到鬼子的大后方作战,为了策应咱们主力部队的反扫荡行动。
那咱们这支作战团总该有个响亮的名字。
叫什么名字呢?
最终经过战士们一合计,名字就定了下来。
叫什么呢?
就叫八路军三八六旅第一穿插团……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