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独立团的一众干部们激愤不已的时候。
另一边。
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部。
在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下达命令,让各方部队在整个青山镇进行彻查搜捕那些陌生的面孔,然后当做第一团的新兵,全部逮捕之后。
经过了将近一一天时间的的搜查,消息终于传来。
然而,让筱冢义男愕然的是……
“报告大队长,此次的搜捕并不顺利,我们询问了整个青山镇将近30万的人口,基本上没有搜出来什么陌生的人口。
只是有一些经常出入青山镇的商人,甚至还包括我们日本的商人,这些人合计有2000多人。
但是经过我们前后盘查,又仔细的验证过之后,才才发现他们貌似真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商人,绝不可能是第一穿插团的八路军新兵。”
纳尼?
筱冢义男懵了,还有这种事情?
难不成这六七千的八路军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这自然不是日军搜捕队太过愚蠢,做事的效率太低,而是得益于青山镇的老百姓们实在是太给力了。
为了掩护融入在百姓之中的将近7000号新兵战士们,大家几乎是隔一段距离容纳一名新兵战士。
有时将新兵战士藏在隐蔽的地窖之中,还有的实在来不及躲藏的,就说是家里的亲人。
反正小鬼子也不可能展开细致搜查,总不能按照户口,一个名字一个名字的对应上吧?
再加上这第一穿插团的新兵战士们,在几天前压根就是最普通的百姓。
小鬼子们尽管也够精明,可是看着这些笨头笨脑,明明是一副普通老百姓样子的新兵战士们,压根儿没做怀疑,根本看不出任何破绽。
想要从几十万人口里挑出这七千多新兵战士,和大海里捞一根针,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如果时间上充足,比如说花上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仔细排查,前后对比。
鬼子说不定还能将部分新兵战士们给揪出来。
但是眼下时间太紧急了,鬼子自然做不到事无巨细。
所以交给筱冢义男的答案就是这样的情况。
八嘎——
筱冢义男为之震怒不已,可终究是无可奈何,接着又有消息一道一道的传来:
“报告司令官阁下,在青山镇的北向外围,我军的一支治安军突然遭受到八路军部队的伏击,伤亡惨重,我帝国士兵伤亡100余人,皇协军伤亡将近200人。
据当时作战的情况,那支八路军装备精良,火力强悍,战斗力凶猛,应该就是从青山镇突围出去的八路军第一穿插团的队伍。”
接着又有消息传来:
“报告司令官阁下,在离了青山镇20多公里外的小林乡,我军守军遭到一支八路军部队的突袭,小林乡已经被那支八路军攻破,粮仓、物资库也被对方抢了个空。”
历史仿佛在重演,将新兵战士们暂时安顿在青山镇之后,高兵一行老兵精锐们是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那就像是鸟入山林,鱼入大海。
哪还是小鬼子能够压制得住的?
老兵们个个都是精锐,经验丰富,装备又精良,战斗力彪悍,再加上人数不多,这目标也比较小,极容易隐藏。
如此一来,借助高速的机动性,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不断的以伏击战,游击战,运动战,突袭鬼子的一些偏远的乡镇,埋伏一些落单的日伪军,简直是手到擒来。
再加上是分成多个方向的作战。
每次一出手要不了多久就立刻撤离。
等到鬼子援兵合围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兵们早就已经提前撤离了出去,愣是将鬼子搅的鸡犬不宁。
在参谋部分析此事的时候,鬼子参谋长北川倒是明确的指出:
“这只能说明一个情况,将军,这些到了外线,依旧在坚持游击作战,骚扰我军的八路老兵们。
似乎正是在为消失在青山镇的那七七千的新兵们打掩护。
很明显,那些新兵们应该还是在青山镇内。”
这是小鬼子早就做出的判断。
只是很无奈呀!
那7000多新兵们彻底藏在了青山镇和青山镇那些可恶的中国刁民们待在了一起,鬼子根本无法判断。
即便是掘地三尺的进行了一次大普查,从中淘汰筛选出来的2000多人里边,依旧没能成功的抓获任何的目标。
而没过多久,整个晋西北又有各个方向的消息传来。
说是大量修筑的前进据点,包括一些偏远的县城乡镇,遭到了八路军根据地方面,各支八路军部队的突袭。
这些八路军一反常态的主动向日军的据点县城乡镇进攻。
特别是那八路军独立团,更是在当天下午直接出动精锐,向平安县城发起了猛攻。
平安县城的守军一时猝不及防,险些在几轮进攻之中被攻破城门。
幸好援军及时增援,这才挡住了八路军部队的进攻。
“疯了,都疯了,这些八路军都疯了不成?
竟然敢主动出动兵力,离开根据地,向我军占领区的据点县城发起猛攻。”
“而且根据前方的消息统计,此次向我军占领区发起进攻的八路军,至少有一个旅的兵力,统计兵力甚至不下万人。
据探查,应该是八路军三八六旅的队伍。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此时,整个晋西北几乎都被闹成了一锅粥。
在内线,青山镇区域,鬼子还是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把那几千号的新兵从青山镇的百姓里边揪出来。
外线,高兵,董大平,杨毅等,则是率领老兵精锐,以游击战与日军周旋。
不断的偷袭鬼子的一些县城乡镇的粮仓,对日军造成损失。
而八路军根据地方向,八路军部队以三八六旅为主,主动向根据地周边的日军前进据于、县城乡镇发起进攻。
在日军主力全部放在青山镇一带的情况下。
三八六旅的八路军部队趁着鬼子兵力空虚,竟是在短短半天之内连拔除了日军将近60座前进据点和100多座炮楼,甚至还打下了两座镇子。
对于日军而言,没有干掉这八路军第一穿插团,反倒被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部队趁机突袭了前进据点,可真有些得不偿失了。
对四营和独立团有仇的老鬼子松井和野田,更是气的在指挥部嗷嗷叫。
原本以为筹划精密的大合围,结果连八路军的主力部队都没有逮住。
根据情报,已经有八千余人的庞大队伍,那八路军第一穿插团。
竟然在日军上万的精锐合围之下,跳出了包围圈。
原本的七八千新兵队伍,更像是不翼而飞了一般,直接让日军扑了个空。
第一穿插团的作战,似乎随时能调动数千的兵力。
而在突围时,又可以随时将那些新兵们就地潜藏,分散在广大的百姓之中。
一切的转换简直没有任何踪迹可循。
这种时聚时散的游击战术,分析过情况的老鬼子松井,既愤怒又不得不在心里佩服。
“对方的八路军指挥官当真是个游击战术的天才!”
但实际上,这一切才哪儿到哪儿呢!
在事后的干部分析会议上,高兵是这样说:
“咱们八路军部队打鬼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众基础。
甚至可以说咱们中华大地上所有的百姓那都是咱们八路军部队的后盾和支持,这就叫做全民皆兵。
这次咱们将精锐集中起来,分兵突围,是既减轻了后勤的压力,又缩小了目标暴露的可能,自然轻而易举的就突破了日军的封锁线。
至于将新兵战士们暂时留在青山镇,由当地的乡亲们掩护藏匿。
这其实对于新兵战士们来说是最安全的方式。
跟着咱们突围反倒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几天前,咱们这些新兵同志们本来就是最普通不过的老百姓,藏在青山镇的百姓们之间,又有百姓们打掩护,小鬼子想把他们揪出来,哪有那么容易?
另外,此次的战斗彻底结束之后,融入青山镇一带的咱们新兵同志们,咱也是给他们交代了任务的。
一方面,在事后慢慢的想办法找机会再返回根据地,返回咱们的队伍。
另外,这些新兵同志们同样是咱们广泛的撒在敌战区的情报人员。
他们随时可以将青山镇以及日军周边大后方各大县城乡镇的一举一动,随时给咱们传来。
这也算是咱们撒下的一张情报大网,一举两得的事情!”
还没有想到这一层的干部听完高兵的叙述,恍然大悟之中,不得不冲着自家团长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是团长,这脑子实在是太好使了。
而事实证明,日军很快也就熬不住了。
他们根本不能在短时间内将青山镇的新兵战士们给揪出来。
而日军原本在青山镇周边形成大合围的主力,总不能一直就这么干耗着。
要不每天的后勤共消耗都是个大问题。
再加上八路军根据地方向的大量八路军不断地进攻日军的据点和乡镇,鬼子因此丢失了不少的地盘。
无奈之下,日军也只能将原本封锁青山镇的各方部队,逐渐的收缩回去。
尽管鬼子也很清楚,一旦封锁线抽掉之后,潜藏在青山镇的那些八路军新兵有可能会趁机溜走。
但是鬼子也没有别的法子了。
至于在青山镇的外线和鬼子打游击战的第一穿插团的老兵精锐们。
小鬼子同样拿他们没办法。
在广袤的山区,这些山地作战经验异常丰富的老兵们。
就算是打不过,藏在大山里头一猫。
任凭它小鬼子如何能耐,也没有半点办法。
直到日军的防御逐渐松懈之后,高兵又率领老兵们找到了鬼子防御的空隙,趁机突破封锁线,向根据地的方向转移……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