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213 打法

  可惜的是,事实却未必如此。
  就在鬼子们处心积虑地想着,借助一周之后的夏季大扫荡,一举覆灭八路军第一穿插团,甚至打掉晋西北铁三角,干掉太行根据地八路军主力的时候。
  另一边,打下长河镇之后,第一穿插团的全体将士们正在享受着胜利换来的丰硕的果实。
  全团在高兵的命令下加餐,合炊事班忙忙碌碌了将近一个上午。
  战士们暂时休息,也从训练中抽身跑来帮忙。
  中午开饭的时候,全团上下一片闹腾,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当然,对于高兵而言,居安思危的思想自然是不会忘记的。
  即便是打下了长河镇,眼下对日作战的形势也并没有想象中的乐观。
  在中午饭结束之后,高兵当即召集了各级干部们在团指挥部召开了军事作战会议。
  在会议上,高兵直接提出接下来的战略重心。
  经过高兵的归纳,他一共总结为三个方面:
  “这第一方面是在咱们眼下的根据地周边,对实行了两面政权的各大村庄,包括牛家村等上百座村庄里的乡亲们进行日军掀起大扫荡之后的紧急撤离演戏。
  一定要在鬼子随时有可能对咱们掀起的大扫荡中保全咱们乡亲的安全。”
  这一点也是相当无奈的事情,两面政权不可能一直瞒着小鬼子。
  特别是此次为了打下长河镇,高兵借助了两面政权的力量为掩护。
  日军多半会察觉到情况。
  所以高兵不得不做一些先手准备。
  “第二方面则是根据地的防御问题。”
  对于这一点,高兵提出了相当经典的作战战术。
  什么战术呢?
  换家战术。
  用高兵的话说,“咱们是第一穿插团,为啥叫第一穿插团呢?
  顾名思义,咱们最擅长的就是穿插迂回作战,借助咱们的机动性和运动性打的小伙子是晕头转向。
  这一直以来,咱们在牛口村一带驻扎。
  队伍逐渐发展,规模也是越来越大。
  但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下命令,让大家打造较为牢固稳定的根据地呢?
  就是因为在整个牛家村一带区域,作战环境十分复杂,日军的力量依旧强大。
  鬼子随时有可能会对这一带掀起大扫荡,咱们如果顶着这样不稳定的因素,打造根据地的话,很有可能会做无用功。
  这就好比啥呢?
  好比明知道接下来几天可能会下雨,而且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下雨。
  咱又何必把粮食拿到外面去晒呢?
  万一粮食被雨全部淋湿了,那不是全都白搭了。
  当然,所谓的换家战术,也并非是说咱们根据地就不做任何的防御部署。
  我要说的正是这一点。
  一旦鬼子向咱们根据地掀起大扫荡,咱们如今全团兵力也有12000余人,这么大的一支队伍,力量如果能够集中起来,够他小鬼子喝一壶的。
  到时候咱们就进行两线作战,留一部分部队在根据地内线以游击战,运动战,牵制日军的兵力。
  另外,将部分精锐部队突出日军的封锁线之后,在鬼子的外围进行穿插,迂回作战。
  这可是咱们第一穿插团的老本行了,我想大家应该不会陌生。
  至于第三点,则是继续向外扩展发展咱们的两面政权。
  小鬼子现在怀疑的应该是牛家村一带的村庄,可能被咱们渗透。
  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清楚咱们实际上建立了两面政权的区域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何等的规模了。
  所以咱们这一项政治攻势,是绝对不能停下下脚步的。”
  就这样,在高兵的安排下,一道道命令从团指挥部向各连部队下达。
  战士们该训练的训练,该暗中行动的行动。
  整个第一穿插团根据地,有条不紊的运行着。
  另一边,晋西北铁三角三位老战友李云龙,孔捷和丁伟又凑在了一块儿。
  在李云龙的独立团指挥部的院子里,就着两盘子生花生喝酒。
  三个老战友整讨论的热火朝天的。
  讨论啥呢?
  讨论这段时间,随着第一穿插团迅速向外围根据地的扩展,一旦引起日军的报复之后,能够引过来多少日军的问题。
  对此,孔捷说到保守。
  “估计,以高兵这小子的能耐,少说也能引来两个联队的小鬼子!”
  李云龙道:“两个联队?
  你也太小瞧这小子了,要我说至少一个旅团。”
  “所以我才说了嘛,是保守估计!”孔捷瞪圆了眼珠子,反驳道。
  丁伟则是笑道:“我说老李,老孔,你俩是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别说是一个旅团了,要我看鬼子真要想一口气对付第一穿插团,还有咱们三个团,他少说得派两个师团过来。”
  丁伟一开口,直接把李云龙和孔捷给听笑了。
  孔捷更是一脸笑容的说道:“老丁,你把小鬼子想的太能耐了,鬼子如今是后继乏力,不管是兵力还是物资上,都快跟不上了。
  再加上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鬼子大量的精锐抽调,留在华北的小鬼子已经没有多少力量折腾了。
  前不久冀中方面五一大扫荡,晋西北和太行根据地又是华北大扫荡,这前前后后浪费的人力物力,我估计也把小鬼子给消耗的差不多了。
  两个旅团,那可是超过三万兵力的日军精锐,谅他小鬼子也拿不出来这个数目!”
  最终,三个老战友猜来猜去,谁也说服不了谁。
  只能是拭目以待,等着看具体形式的变化。
  以及高兵的第一穿插团,能引来多少小鬼子的报复好了。
  时间就这样一闪而逝。
  转眼间到了一周之后,那是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制定的,针对第一穿插团展开夏季大扫荡的时间点。
  在这一周多时间之内,小鬼子为了此次进行的大扫荡,准备的可以说是相当的充分。
  一个是提前打探情报,包括整个第一穿插团所在地牛家村附近所有的地形地势情况。
  鬼子绘制了相当详细的作战地图。
  另外还派出大量间谍案,探查牛家村一大小村庄的情况。
  另一方面,日军不断的抽调兵力,并且修筑了一些前进据点,作为扫荡第一穿插团的支援据点。
  并囤积相当的物资和弹药,随时为前方扫荡部队保证后勤供应。
  就这样,在10月5日左右。
  日军驻山西第一军,针对八路军第一穿插团所在的牛口村一带外围游击区,掀起了一场相当规模的讨伐行动。
  也就是夏季大扫荡。
  日军在浩浩荡荡之中动用了将近两个旅团,15000号的精锐野战军。
  外加上几个团的皇协军。
  日伪军共计将近两万人的队伍。
  从牛家村外围,全面向前推进,甚至是直接将整个牛家村给包围在封锁线内。
  此时,第一穿插团团部。
  日军方面大扫荡的行动一开始。
  消息自然在第一时间就传到了八路军部队。
  小鬼子想要瞒住八路军布设的眼线,悄无声息的发动突袭式的大扫荡,哪有那么容易?
  在土生土长的中华大地上,这里可是八路军的主场。
  特别是这敌后的郊区,农村和山区,那更是八路军闭着眼睛都能熟悉的战场。
  鬼子前脚离开县城乡镇,但凡是在途中被当地的老百姓看到,百姓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向八路军部部队通风报信。
  每一位老百姓都可以充当为情报人员,在整个八路军根据地可以说是全民皆兵。
  在如此高效的,密集的情报网的覆盖下。
  鬼子想要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冲着第一穿插团发动大扫荡,那又怎么可能呢?
  团指挥部内。
  正就着军事模拟沙盘研究战事的高兵,稍稍皱着眉头,他也没有想到,小鬼子竟然这么看得起自己,这次为了对付他第一穿插团,竟然一次性动用了整整两个旅团的兵力。
  按照日军的编制,两个旅团那也就是一个师团的鬼子!
  这样的兵力,对于日军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要知道,当初声势浩大的中条山战役,鬼子动用的也不过几个师团罢了。
  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另一边,晋西北铁三角的三位老战友李云龙,丁伟,孔捷三人听说消息之后,顿时大喜过望。
  其中,以独立团团长李云龙的脸上笑得最像一朵花,“哈哈,他娘的,高兵这小子果然是个好样的。
  好家伙呀,一次性招惹了将近15000号的小鬼子过来。
  这次咱老李可以痛痛快快的打一场了。
  不久前,华北大扫荡,小鬼子带给咱们的损失,正好收点利息回来。”
  孔捷和丁伟也是一脸感慨。
  孔捷真没想到,鬼子这次为了对付第一穿插团,竟然能派出如此规模的兵力。
  丁伟其实也有些惊讶,别看他当时说的好,鬼子至少派两个师团过来。
  也不过是吹牛了,谁能想到竟然成真了。
  而接下来,这场战斗要怎么打呢?
  要如何集中晋西北铁三角以及第一穿插团的兵力,联合作战,共同御敌呢?
  后方的李云龙,孔捷和丁伟三人在电话里商定了主意之后,当即在当天下午便一路骑马,在警卫员的护送下赶到了第一穿插团的临时团指挥部。
  四位团长就着指挥部的军事作战沙盘汤。
  一起研究此次反扫荡的战术选择和具体的部署打法。
  李云龙对此率先提出看法。
  老李这个人打起仗来不是特别讲究兵法,但总是能说到点子上。
  用李云龙的话说,咱是天生就会指挥的团长。
  他表示:“鬼子这次掀起的大规模的扫荡,明显冲着你们第一穿插团过来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经验积累下来的,最实用的打法。
  啥呢?
  还是老规矩,两线作战,内线拖着打,外线穿插迂回,使劲的闹腾小鬼子。
  另外,按照咱们上次说的,我们铁三角三个团与你第一穿插团机动与防御结合。
  这次就由你们第一穿插团先拖着小鬼子,最好把鬼子直接引到我们铁三角三个团的联合防区之内。
  这就像啥呢?
  我们铁三角三个团的防区,就像是形成了一个张开了大口子的口袋。
  只要你们第一穿插团,能把小鬼子引过来,把鬼子装进这个大口袋里。
  到时候咱们四个团从四方合围,不怕打不残这些小鬼子。”
  孔捷对此表示赞同:“好啊,咱们四个团联合作战,来一招,瓮中捉鳖,关门打狗!
  把这15000号小鬼子放在咱们四个团的合围之内,活活给他拖死。”
  丁伟还没有开口。
  高兵问道:“丁老团长,你怎么看?”
  丁伟想了想,接着望着高兵说道:“我在想,你老高是不是心底早已经有想法了?”
  说着,丁伟又看向李云龙和孔捷,“你俩也不好好想想,鬼子掀起大扫荡的消息,肯定是先一步传到位置更靠前的第一穿插团的。
  人家老高都没有急着叫咱们仨过来,看样子就是不用咱们三个帮忙,也大有能把小鬼子包圆的意思。
  你们就不问问人家老高的打法?”
  话音落下,丁伟,孔捷,还有李云龙三人的目光顿时汇聚在了高兵的身上。
  高兵一脸苦涩道:“丁老团长,瞧你这话说的,我能有啥新奇的打法?
  其实大概的意思和两位老团长说的也差不多。
  另外就是在两线作战的内线作战争,我认为咱们可以展开坑道战术,拖着日军作战。
  甚至是把整个外围游击区打造成一步一陷阱的战场,让小鬼子寸步难行,一步走错,不是死就是伤。
  让他鬼子的大部队还没能打出咱们太行根据地的门户,就已经伤亡惨重,只能被迫撤离。”
  孔捷说道:“只是想把整个游击区变成步步难行的战场,这恐怕需要大量的兵力。”
  高兵笑了,说道:“兵力的话,我想我们第一穿插团是不缺的。”
  而对于独立团的兵力情况,实际上在座的除了李云龙之外,丁伟和孔捷都还没有具体听说过。
  所以孔捷才会如此开口。
  接着,高兵还没有来得及开口。
  一旁的李云龙像是看土包子一样看着孔捷,接着说了一句:“我说孔二愣子,你说这话就显得你没见识了。
  你知不知道人家第一穿插团,全团上下,就算是非战斗人员不算的话,仅仅是战斗人员,已经有多少号了?”
  孔捷愣了愣。
  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有多少?”他问道。
  李云龙直接伸出了一个拳头。
  孔捷猜测道,“难道如今第一穿插团已经有5000兵力?乖乖,这也太多了。”
  李云龙乐道:“什么5000兵力,我这个拳头代表的是十,十个营。
  而且每个营至少在1000人左右。
  你明白什么意思吧?”
  “那就是一万多人的队伍,天哪,老李,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李云龙反驳道:“谁有那闲功夫和你孔二愣子开玩笑?
  一万人还是保守的说,要是往多了说,是不下12000人。”
  此话一出。
  一旁一直没有开口的丁伟也坐不住了。
  他一脸惊叹道:“这么说的话,咱们铁三角三个团全团的兵力加在一块,还没有人家高兵第一穿插团一半的兵力多?”
  李云龙道:“虽然老子也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接着满心震撼的孔捷和丁伟,就询问高兵原因,为什么他第一穿插团发展的如此迅速。
  高兵详细的解释了一遍,原来是当初原本留在青山镇的六七千号新兵,在从青山镇返回的时候,竟然又在青山镇暗中说服了不少有爱国情怀的青壮。
  就这么着,当原本留在青山镇的新兵战士们归建之后,加上带回来的新参军的士兵。
  整个第一穿插团的兵力突破12000人。
  至此,孔捷再不怀疑高兵之前的打法。
  “真要是这么说的话,12000人,别说是你们第一穿插团根据地了,就是把咱们四个团的根据地全部打造成一步一陷阱的战场,我看也足够了……”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80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