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抗战爆发以来,国军在正面正面战场上是一溃再溃,大好山河也沦陷了大半。
咱们八路军为了牵制日军的兵力,策应正面战场。
开始进入敌后开辟抗日革命根据地。
但是一直以来,处在敌后这块复杂的抗战区域,敌强我弱的大形势从来没有改变过。
向来是小鬼子动不动向咱们根据地发动大扫荡。
一会儿是春季大扫荡啦,一会儿是秋季大扫荡,一会儿又来个夏季大扫荡。
咱们往往都是被动的防守,借助山区和小鬼子打游击战,仅此而已。
咱们八路军的大体作战方针也的确是处在防守阶段。
直到五一大扫荡彻底结束之后,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在中国的大量精锐向太平洋战争抽调,鬼子后继乏力,兵力空虚,整体实力有所下降。
在整个华北,咱们八路军已经由局部的防守阶段,逐步转变为与鬼子的战略相持阶段。
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基本上还是鬼子主动对咱们根据地进行扫荡。
咱们却很少有主动发起的进攻。
原因很无奈,咱们的装备弹药不足,根本不足以主动向鬼子的占领去发起攻坚作战。”
在团指挥部分析此事的时候,团长高兵如实说道。
他接着话锋一转,继续道:“但是眼下形势不一样了,咱们八路军在局部战场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优势。
再加上这次小鬼子先是大扫荡惨败而归,紧接着山本特工队又折在了咱们第一穿插团的手上。
特战队对鬼子司令部的斩首行动一旦爆发之后,肯定会振动整个华北,将所有小鬼子的注意力都全部吸引过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这对于咱们乘机发起的局部反攻,是最有效的掩护。
到时候小鬼子正忙着加强整个司令部的防御安全呢,哪能想得到咱们会直接选择阳泉一带偏远的乡镇和据点,发起进攻?”
说到这里,高兵的话语逐渐变得霸气:
“换句话说,中日作战的局势在悄然演变,整体的战局也在暗中的变化,咱们八路军迟早会有向日军发起反攻,重新收复失地,收复大好山河的一天。
而咱们第一穿插团,不妨率先做这支发起反攻的部队。
就以局部进攻鬼子偏远的乡镇据点,村庄,为此次反攻的起始阶段。
一举打破向来只有鬼子打咱们,咱们却没有主动发起进攻的尴尬局面。”
此话一出,干部们无不是面露精光。
这话说的太解气了。
一直以来,小鬼子是隔三差五的朝着根据地发起大扫荡,欺负八路军部队。
现在第一穿插团终于可以率先尝试,向日军偏远乡镇据点村庄发起大反攻。
打了这么多年憋屈杖,这次终于是可以痛痛快快的和小鬼子面对面的干仗了。
“团长,您说的太好了,您就直接下令吧,您说怎么打咱们就怎么打?”
参与会议的几位连长们纷纷开口请战。
接着,越来越多的指挥员直接表态,赞同此次的冬季反攻作战。
就连副团长董大平,还有政委杨毅也对此表示了赞同。
高兵说道:“老杨,那这事还劳烦你回头做一份详细的汇报,咱们如果要发起大反攻,规模肯定不会小,必须得取得上级的同意才是。”
这是肯定的。
尽管作为一线的八路军团级作战单位,具有一定的自主作战权。
但是动静闹得太大的话,肯定还是要通知上级的。
高兵自然不可能像李云龙那样不经上级请示,私自出战。
这种事情即便是李云龙,那也不是就敢随便干的。
要不李云龙有几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放心吧!”杨毅点了点头,接着干部们就把目光汇聚到眼前的军事模拟沙盘上,研究起此次在冬季展开的大反攻作战。
最终,经过头脑风暴之后。
大家将此事的冬季大反攻作战共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作战。
并且在每个阶段的作战中明确的指出作战目标。
这第一个阶段,是进攻阳泉县城郊区偏远的乡镇和据点还有村庄,将鬼子的这些准治安区转变为第一穿插团的稳固根据地。
第二个阶段的作战则是尝试进攻日日军的交通枢纽,专打小鬼子的补给线,破坏鬼子的各式交通线,使日军的交通运输能力陷入瘫痪。
第三个阶段的作战则是挑选一些日军的中小型煤矿,发起进攻,尝试进攻日军控股的一些企业,进攻日军的农田,抢收粮食和物资。
“当然,按照这三个阶段划分的作战,咱们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是,这些作为目标的偏远乡镇据点和村庄,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同样处在鬼子占领区的周边腹地。
咱们部队如果想趁机攻打这些偏远的乡镇和据点的话。
必须要通过日军外围的准治安区,也就是咱们的游击区。
而这些地方人多眼杂,大体上还是属于小鬼子控制,咱们想要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下,把咱们进攻的精锐部队转移过去,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所以还是老规矩,政治攻势先行,提前为此次的冬季大反攻打下基础。”
至于具体要怎么做呢?
高兵提出了大概的方针:
“在这一点上,咱们战士已经相当有经验了,由咱们组建的敌后武工队的同志们作为武力配合。
尝试在鬼子的准治安区暗中成立一些抗日政权。
另外,尝试策反维持协会的汉奸和伪军们,打造两面政权,从表面上稳住小鬼子,从而暗度陈仓,将咱们进攻偏远乡镇据点村庄的部队,暗中转移过去。”
“如此一来,才能在此次的冬季反攻作战正式爆发之后,打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在鬼子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拿下阳泉线周边偏远的各处乡镇和据点。”
关于第一穿插团情报工作的展开,一向是由政委杨毅,还有参谋长冯远两人负责。
高兵将计划提出之后,杨毅当即表示:“老高,放心吧,这事儿交给我们。
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会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顶多半个月的时间,完成这些前序的铺垫!
为咱们此次的冬季大反攻提前铺好道路。”
高兵点了点头,紧接着提出打造参与此次冬季大反攻的冬季作战部队。
“要求是什么呢?
由咱们第一穿插团的绝对精锐组成,另外战士们要特别配发御寒的装备和物资。
包括身上穿的,在行军作战中吃的,要保证即便是在严寒的天气下,也可以抵御寒冷,而不过于的影响到战士们作战。”
“最好是打造一支特别的冬季作战部队,所有战士都配备足以御寒的棉衣,棉衣,棉裤,棉鞋,另外,配以精良的装备,并加以伪装和训练。”
“用于执行此次的冬季反攻作战。”
政委杨毅点了点头:“老高说的不错,这的确是个法子,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
咱们既然是在这个冬天展开大反攻。
自然需要特别打造一支适用于冬季作战的特别作战部队。
另外,冬天的话,其实对于咱们来说也未必都是坏事。
冬天虽然天气严寒,并不利于作战,有的时候敌人还没打着呢,咱们战士自个儿就因为严寒先病倒了。
但是冬天呢,也大有好处呢!
一旦大雪覆盖下来,鬼子的机械车辆的机动性也会严重的受阻,各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
另外,有大雪天作为遮掩,那就是天然的最好的伪装。
咱们怕冷,小鬼子同样怕冷。
要不鬼子为什么有春夏秋三季的大扫荡,可从来没整过什么冬季大扫荡呢?
就是因为这山里头天气太冷了,小鬼子没找到咱们队伍,自个儿就先冻坏了。
可偏偏就是在这最冷的天气里,咱们突然向小鬼子展开冬季反攻作战,鬼子指定想不到。”
至于这次冬季大反攻作战部队的筹备。
一方面是在战士们作战时配发的各式御寒的装备——棉衣,棉裤,棉鞋,棉帽。
另一方面则是利于运输的装备。
用高兵的话说,“一旦下了大雪之后,其实咱们冬季作战部队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运输上会变得容易很多。
咱们提前用竹子多做一些雪橇,有的可以用来拉货,还有的可以用来行军。
遇到地势由高而下的雪地的时候,咱们特别训练过的战士们就可以利用雪橇快速的俯冲下去。
这在关键时候能大大的提升咱们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而鬼子在大雪天,无论是战马还是各式机械车辆都无法动用,此消彼长之下,咱们反倒具有不小的优势。
另外,利用雪橇板拉运物资。
咱们每个战士至少能拉运平时负重的5倍以上重量的物资,而且还会轻松得多。
如此一来,咱们乘机打下鬼子偏远的乡镇,村庄之后,大量缴获的物资也可以迅速的运输走。”
杨毅的脑筋转的很快,迅速的分析出了在冬季展开的大反攻作战的各方面的优势。
最终,这场冬季大反攻作战的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干部们当即就着这次的大反攻,事前的筹备,具体的讨论研究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78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