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集中市场的组建成了八路军第一穿插团经济建设上的头等大事。
在计划书上,高兵大概的确定了集中市场的组成结构,还有对应的工作职能。
“按照咱们这起初的规划,由五个,或者是十个村庄组成一个小的集中市场。
然后由50个或者100个村庄,共同组成一个大的集中市场。
集中市场的位置要放在周围村庄的中心区域,以便于各个村庄的农民们可以最近的距离与集中市场进行沟通。
另外,咱们集中市场的管理人员组成,有咱们的八路军干部,有咱们的地方政府人员,另外还有咱们当地的农民代表。
大家一起协商协调管理。
至于集中市场具体的工作人员,则可以对外招收农民工人,平常负责收购农作物,粮食,包括称重,运输等等。
另外,将这些粮食集中管理保存,包括后续到对应的集市,县城售卖等等,都需要大家忙碌,”
“这个集市主要是由咱们地方政府,由咱们八路军干事,由咱们农民代表共同管理,领导,协调,还有运营。
目的是为了促进咱们广大农村的发展,帮助咱们农民同胞们致富,在这个大集市,咱们农民可以更加方便的将农副产品卖过来,而且从这个集市上买到他们需要的生活产品等等。
如此一来,是勤劳致富。
只要咱们乡亲们辛劳的工作,每年收获的粮食可以越来越多,这些粮食卖给这个大集市之后,就可以赚取更多的钱,以换回更多的生产资料,还有生活用品和作物种子。
以此良性循环下去,农村逐渐也就能发展起来了。”
“另外,这个集中市场不仅仅是能够提供物资式的帮助,帮助老百姓们售卖收购粮食。
还可以为百姓们无偿提供科学种植与管理的方法经验。
而一旦老百姓们种地都能用上科学种植的方式,那么每亩地的产量肯定会大大的提升。
以此来迅速的提升生产力,那么能够生产出来的粮食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可以最迅速的刺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建设。”
接着,高兵又说道:“那么这样一个集中化的大市场,对于咱们八路军部队的建设有什么作用呢?
一方面是增强咱们八路军的民众基础,也就是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财富。
另一方面,在大市场的运营中,粮食的买卖。
这集中市场要用工人,员工们要发工资,肯定也是会抽取一部分的服务费用的。
这其中一部分服务费用,自然就可以用于部队的军事建设。
另外,这来往的买卖肯定是需要收一定税务的,这些税务同样可以用于八路军抗战。
所以说这就是一个合作双赢的好事!”
在高兵的解释下,干部们逐渐理解之后,无不是感慨连连。
副团长董大平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团长,我现在算是明白为啥你是团长了?
就冲着您这份长远的眼光,还有这个集中市场的主意,就没几个人能想得到。
这同样都是爹妈生的,团长,你这脑袋为啥就这么好使呢?”
对此高兵能说些什么呢?
只能是笑而不语。
他总不能告诉董大平。咱是穿越过来的,背着有近百年的先进技术和超前经验支持吧?
最后,这场会议由团长高兵,政委杨毅还有副团长董大平,以及一众干部们,共同确定在第穿插团实行集中市场政策。
会议结束之后。
杨毅还详细的将高兵在会议上提出了集中市场的思想,详细的写成了一份文件,向上级做了汇报。
旅长在收到文件之后,详细浏览过后,也是啧啧称奇。
就这样,集中市场的建立迅速在八路军各个部队展开。
当然,率先展开的自然是八路军第一穿插团。
具体的组建上,则是由地方政府配合八路军干事一起努力。
当地的农民们也跑来参与,五个村子或者是十个村子,由村代表,外加上地方政府人员和八路军干事,共同领导组成一个集体性的集中市场。
然后招收足量的工作人员,这跑市场的跑市场,跑销售的跑销售,跑信息的跑信息。
总之是风风火火的将集中市场的打造,拉入正轨之中。
在团指挥部说起此事的时候,高兵还明确的表示:
这集中市场成立之初,为了在咱们乡亲们心中建立足够的信用度,肯定是少不了启动资金的。
正好咱们武装夺取积攒的那些资金,全部拿出来作为启动金。
这部分启动金干什么呢?
首先让咱们老百姓见到实打实的好处。
百姓们的生产资料,不管是农产品还是养殖的鸡鸭鹅鱼等牲畜,又或者是编的一些工业品,手工品等等。
只要是可以作为商品的,咱们集中市场就可以直接以合适的价格从农民手上买下来,让咱们农民的手上也可以积累一定的财富!”
就这样,集中市场的行动迅速展开之后。
就拿八路军第一穿插团根据地牛口村一带上百个村庄来说。
老百姓们很快就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好处。
先是牛口村一带十来个村庄,就在各村较为中心的区域,组建了一处集中市场。
由十几间屋子组成的一个大院子,另外集中市场还特别招收工人。
当然,有一个前提,这些工人来帮工不能影响自家的农耕,或者是家里的农耕人数充足的情况下,多出来的人员才跑来帮着做工。
接着,集中市场便提出,乡亲们可以随时到集中市场进行农产品的售卖以及生产资料的购买。
就像是一个集体性的超级大市场。
先是集中市场利用启动资金,从各个方面的渠道,包括国统区,晋绥军的地盘,甚至是敌占区买回了大量的生产资料。
比如生活用品,衣料,皂角,香料等等。
另外,还有不少农作物种子,包括兵工厂打造的一些生产农具。
这杂七杂八的商品点全部陈列在集中市场进行售卖,价格还相当的公道。
另外,在集中市场迅速成立并正式运作之前,各根据地,各村,高兵也早已经排了宣传干部提前宣传过。
所以百姓们早就在等着这集中市场的开业了。
集中市场开业的当天,好家伙,十几家院子外面挤满了百姓。
集中市场的工作人员们在院子外面摆起了地铺,上面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老百姓们兜里揣着些余钱过来购买商品。
为了让百姓们可以买到心仪的商品。
集中市场甚至还特别规定,刚刚开业的前几天时间,老百姓们可以拿一些农副产品来换这些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
百姓们听说还有这好事,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从家里背来了一些粮食,或者是手工产品,到集中市场换取相应的生活用品。
同时,在正式接触集中市场之后,老百姓们也逐渐了解这是一个集体化的,为了农民们的腰包,为了农村的建设的组织。
出来花钱,买生活用品,生产资料,老百姓们还可以把自家种植的农作物,养殖的牲畜等作为商品卖给集中市场,从中赚取财富。
如此天大的好事,自然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于是在集中市场正式展开工作之后,进展相当的顺利,百姓们也是相当的支持,还特别的跑来支持集中市场的生意。
有的来卖农副产品,有的来购买生产资料。
原本闭塞偏远,又缺乏沟通的大小村庄,彼此之间的联系似乎也多了起来。
通过天天往集中市场跑,各村的村民们甚至也都彼此打熟了照面。
最后,以八路军第一穿插团为一个起始点。
其他各团根据地也纷纷效仿。
集中市场的工作人员们一个个忙的是不亦乐乎。
一方面忙着从各个农村的农民们手上购买农产品和各式商品。
一面要打通了向各个市场供应商品的渠道售卖产品。
冬季还没有结束,几周前下的那场罕见的大雪也还没有融化,整个天地间依旧是一片天寒地冻。
却依旧挡不住农民百姓们追逐美好生活的理想。
反倒是物资短缺的阳泉寿阳平安县城等三城的小鬼子,冻的在县城内不敢轻易出门。
此时,在整个晋西北,随着八路军冬季反攻作战也逐渐拉下帷幕,中日双方规模性的战斗基本上停歇。
八路军与日军双方,难得的拥有了一段短暂的相对和平时期。
就连第一穿插团团长高兵这个大团长,都一下子松闲了下来。
特别是整个第一穿插团,团内的各项事务有政委,参谋长,还有副团长他们忙着。
高兵这个最高军事指挥官,反倒是可以忙中偷闲。
下午,高兵去一连驻地视察一连战士们训练的时候。
一连长随口提了一句,说是才从赵家峪回来,赵家峪妇救会的同志们还热情地塞了一批军鞋。
他实在是推辞不过去,就把那100多双军鞋给带回来了。
“啥?你小子刚才说啥?”
一连长回答道:“团长,这鞋也不是我想要的,可是人家非要给。”
高兵摇了摇头,“我是说你这鞋是从哪儿拿回来的?”
“是从赵家峪妇救会的同志们那里拿的!”一连长回答道。
高兵恍然大悟。
想起来了。
赵家峪妇救会,以及妇救会主任杨秀芹。
那不是李云龙注定的未来的媳妇吗?
按照亮剑原有的剧情,在五一大扫荡期间,日军为了配合五一大扫荡,同时在华北的太行、太岳还有晋西北地区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大扫荡。
在这场大扫荡中,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伤亡都相当的惨重。
李云龙的独立团伤亡了1/3之后,率领部队突围出去,之后就暂时驻扎在赵家峪。
就这样,李云龙机缘巧合之下和赵家峪妇救会主任杨秀芹相识了。
最后,在敢爱敢恨的杨秀芹的主动表白下,又有政委赵刚的撮合,李云龙是心里偷着乐,表面上倒是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拿捏着。
没过多久,到四四年的时候,在政委赵刚的主持下,李云龙和杨秀芹也就举办了一场简单却又不失真情实意的婚礼。
也是在那场婚礼期间,山本特工队借助朱子明这个内应带队,一举突袭了赵家峪
当时,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的团指挥部就驻扎在赵家峪。
而主力部队因为部队后勤供应不足,只得化整为零,分散在晋西北的各个地区打游击战。
所以,对于山本特工队的突袭,仅仅只有一支警卫排的独立团团部,根本没能顶住。
又有朱子明这个叛徒。
在那场突袭战中,李云龙率领的团指挥部是损失惨重。
政委赵刚负伤,肚子都快被子弹打烂了。
独立团团指挥部更是牺牲了几十位同志。
连带着赵家峪的几百号老百姓都被山本特工队给残忍的杀害。
眼下,有了高兵这个变数,蝴蝶效应自然就出现了。
山本特工队现在早已经成为历史。
被将计就计的高兵利用朱子明,反过来把山本特工队一举覆灭。
另外,小鬼子掀起的大扫荡期间,同样是因为第一穿插团直接迂回到了鬼子的大后方,而且是越闹越大。最终导致鬼子不得不提前结束扫荡。
这一系列的因素之下,亮剑原有的历史推进改变了许多。
好事儿自然是有。
一个是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伤亡并没有那么大。
另一个山本特工队也再不可能偷袭独立团指挥部,还造成赵刚的重伤和团指挥部的重创,以及300多赵家峪百姓的遇害了。
但是,这让高兵郁闷的事情紧接着也来了。
啥事儿呢?
这独立团没有在反扫荡中出现惨重的伤亡,李云龙也没有率领独立团按照该有的推进线驻扎到赵家峪。
所以也就没有机会和妇救会的女主任杨秀芹结识。
这不就尴尬了吗?
万一因为自己,导致老团长和杨秀芹的姻缘就这样中断,那自己岂不是成了罪人了?
万一再让老团长打上一辈子光棍儿,那自己岂不是罪过大了去了?
“完犊子了,这下子该怎么好?难不成咱老高还得做一回月老,给老团长和杨秀芹牵牵红线?”
高兵自顾自的嘀咕着。
一旁赶进指挥部的政委杨毅,颇有些傻眼的笑道:“老高,你说什么呢?什么做月老牵红线,你要牵谁的红线呢?”
咳咳咳——
“没啥没啥!”高兵笑着含糊了过去。
但是这回头一琢磨吧!
这事还真不敢耽搁。
万一这再出现了啥情况,比如那杨秀芹要是再跟别人好上了,岂不是自己真就耽搁了老团长的爱情?
最后实在是没辙了,想了半宿的高兵,最终才想出了一些对策。
次日一大早,高兵冲着外面喊道:“通讯兵,去把一连长给我叫来!”
“是!”
片刻之后,一连长赶到了指挥部,见到高兵敬了军礼,“团长,您找我!”
高兵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前两天你们一连从赵家峪妇救会同志那里拿了100多双军鞋。
是有这么回事吧?”
一连长点了点头。
高兵说道:“咱不能白拿人家妇救会的东西,总得送点礼物回去,意思意思吧?
礼尚往来,这可是咱们中国人该有的风范。
况且妇救会的同志们积极努力的保障后勤,给咱们作战队伍做衣服,了却咱们的后顾之忧,让咱们能够痛痛快快的打鬼子。
咱不应该代表咱们第一穿插团全体将士,去感谢感谢?”
一连长一想,认真的点了点头,“对呀,团长,您说的太有道理了,那咱拿点什么东西去感谢呢?”
高兵想了想说道:“这样,妇救会的同志们不容易,每天工作也很辛苦。
这前两日咱们不是才从小鬼子手上缴获了几车罐头吗?
装上一车给妇救会的同志们送去,让同志们也改善改善伙食!”
“嘿嘿,团长,您可真大方!”一连长乐呵呵地说道。
高兵则是板着脸说道:“废话,姑娘们当然得哄好了。
咱们第一穿插团上下,一万多号光棍儿呢!这要是再不想办法,那还了得?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7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