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325 抵达冀中

  一营,二营三营的战士们顺利的攻克了西乡、米镇和青乡。
  消息迅速传开,动静闹得可不小。
  要说在太行,还有晋西北根据地,八路军攻打下一些乡镇,这本是近来习以为常的事情。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随着中日局势的转变。
  此时在太行,包括晋西北根据地,以第一穿插团和晋西北铁三角为首的八路军各团,已经拥有了在局部向日军发起进攻的实力。
  并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然而,在中条山一带,日军自从在中条山战役赶跑了中央军之后,便牢牢地将整个中条山掌控在手中。
  了不起是一些山区和游击区,有一些八路军游击部队,占领一些偏远的村庄。
  但大多时候,在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下,八路也只能龟缩在深山之中。
  抗战的形势相当的严峻。
  所以在中条山区域,到目前为止,其实还并没有日军的乡镇,特别是像西乡、米镇和青乡这样具有一定价值的乡镇,被八路攻占的先例。
  然而这一次,随着高兵增派过来的二营和三营的部队。
  一营长刘大柱等三位营长,带领战士们攻占西乡、米镇和青乡之后,则是直接打破了这一先例。
  消息迅速扩散出去之后。
  甚至还传到了第一军司令部,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的耳中。
  这一消息的到来,让筱冢义男在愤怒的同时,意识到就连中条山一带对阵八路军的局势,也已经逐渐向着恶化的方向逆转了。
  这些该死的土八路。
  不仅是在太行,在晋西北地区,甚至在中条山一带,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的反击能力。
  再这样下去,大日本帝国占领区的治安稳定,一定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或许有一日,这些该死的土八路,甚至可以向一些主要的乡镇县城发起进攻。
  将大日本帝国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些占领区,全部收复回去。
  这一判断让筱冢义男越发心惊不已。
  然而,他并不能做些什么。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条山区域,西乡、米镇和青乡被八路军战士们攻占之后。
  属于原本刘大柱率领的一营战士们,所开辟的抗日革命据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而随着米镇被攻克,八路军大败日军的消息传开。
  整个中山区区域,抗日武装也如同雨后的春笋纷纷冒出头来。
  一时之间,抗日情绪高涨到巅峰。
  名不正言不顺的小鬼子在这片并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上,很容易就会被中国境内的抗日好汉们带动的爱国情绪,迅速的点燃。
  然后拉起一场反抗的正义战争。
  尽管鬼子不断的尝试使用怀柔政策,尽管小鬼子不断的尝试通过宣传和各种武力,夹杂着残暴的手段,尝试去统治,去麻痹,甚至去改变占领区民众的思想。
  但是这终究改变不了他们是侵略者的事实。
  终究改变不了中国人民骨子里爱国的情怀和大义。
  而此时的日军,已经没有多余的兵力向中条山区域增调援军。
  所以在中条山的日军数量有限,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随着一营,二营,三营,三营营长顺利的打下西乡、米镇和青乡之后。
  三位营长按照高兵的特别交代,在稳固了根据地的发展之后,则是进一步在各大乡村,逐渐发展民兵部队。
  铲除汉奸和维持协会等伪政权的同时,扩大部队的规模,进一步增强中条山一带抗日的八路军武装力量。
  至此。
  中条山区域,八路军抗日作战暂时告一段落。
  形势逐渐好转。
  整个中条山一带,日军也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守,主要将一些军事和经济价值重要的县城乡镇,牢牢的把控在手中。
  至于外线大面积的郊区和山区附近的农村,甚至一些偏远的乡镇,日军已经无力继续驻守。
  只能被迫将驻守的少数兵力,全部收缩回去,然后集中兵力防守在主要的县城乡镇,与占领区。
  与郊区、山区的八路军部队进入对峙的局面。
  另外,在中条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得到进一步的稳固和发展之后。
  按照高兵的进一步计划。
  一营长,二营长,包括三营长等三位高兵麾下的虎将,分别带了部分的精锐,然后从中条山一带返回。
  倒是在中山区域留下了几位副营长,外加上各连长,继续与日军对峙。
  接下来,战士们彻底稳固了第一穿插团根据地到中条山根据地的联系通道。
  并且在沿途设下一些属于八路军的哨卡。
  借助打通的这条运输通道,甚至将周边大面积偏远的郊区和山区的区域,彻底发展成八路军的游击区域,乃至向稳定的根据地发展。
  以确保彻底连通中条山根据地与八路军第一穿插团根据地。
  联通这两块根据地,增强整块根据地对日作战的实力,进一步压缩日军的活动范围。
  第一穿插团,团指挥部。
  待一营,二营,三营等三位营长,自己帐下的三位虎将,正式返回指挥部之后。
  高兵当即召集了各位营长,在团部就着眼前的军事作战沙盘,展开了第一穿插团后续作战方向的讨论会议。
  另外。
  这一次不止是第一穿插团内部的战事讨论,还是第一穿插团,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联合作战的讨论。
  李云龙,孔捷,还有丁伟也都来了,包括他们从各团带来的一些军事干部,大家就着眼前巨大的军事模拟沙盘,研究起整个晋西北接下来的战局。
  最终高兵特别指出,眼下晋西北一带,咱们与日军形成的对峙局面已经逐渐进入稳定。
  鬼子占据了主要的一些县城乡镇和据点,而咱们占据了,郊区和山区大面积的农村游击区和根据地。
  接下来,如果咱们再想彻底打下小鬼子占领的稳固的治安区。
  时机暂时不到。
  一旦战斗打响,即将到来的规模肯定不会小,但是,眼下咱们最终的战争局势还不立刻转变。
  所以我认为,咱们晋西北一带对日的局势已经趋于稳定,那么接下来可以将战争的区域逐渐延伸到其他区域。
  比如目前为止,作战的情况最为复杂且严峻的冀中军区。
  特别是在五一大扫荡之后,冀中军区遭到了空前的打击,眼下日军更是在冀中一带特别的进行封锁和针对。
  我想冀中军区是需要我们的增援的。
  向来见识长远的丁伟,对此是深以为然。
  “老高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冀中军区想当年作为咱们八路军最大的兵战和天然的粮食供应仓。
  发展到最巅峰的时候,甚至拥有40多个县,其中有将近一大半的县城是处于冀中军区完全掌控之中。
  后来,鬼子发起了对冀中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特别是五一大扫荡,鬼子掀起了对冀中空前的进攻,导致整个冀中根据地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再加上冀中根据地和咱们太行太岳,包括咱们晋西北根据地都不大一样。
  那地方地势较为平坦,咱们作战的同志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更加的利于日军机械化优势的展开和火力优势的展开。
  比如鬼子在冀中大量打造的机械化作战部队,那更是横行无阻,基本上找不到对手。
  一旦日军掀起规模性的扫荡,冀中方面的根据地很难抵抗,这些年也就是凭借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地道战,利用在地下挖设的地道,在村子里和小鬼子打游击周旋。
  这才让局势稍微好转。
  但是离局部向日军进行返攻的局面还差的远。
  说起来,冀中方面的同志眼下正处在抗战最为艰辛的时期,如果咱们可以增援过去,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李云龙也对此直接表示了赞同。
  并且哈哈大笑着说道:“咱老李最新打造的机械化作战部队,自从打下了小鬼子的长风据点之后,到现在还没有用武之处呢!
  同志们成天里跟我嚷嚷着,还想找点硬仗打。
  这次如果能把咱们的机械化作战部队增援到冀中,那些地势平坦的地区。
  那咱们战士完全可以打个痛快了。”
  “咱们什么时候过去,准备派多少部队过去,分几个批次过去?”
  孔捷是个务实派,直接问出了最为关键性的问题。
  至于不向冀中增援的想法,大家压根不做考虑。
  就这么着,经过一阵讨论之后,最终几位团长还有各营长们决定,向冀中增派兵力,这是必须的。
  正好把晋西北八路军战士们利用山区打游击展开抗的经验,带给冀中的同志们。
  另外,由李云龙,丁伟,孔捷,还有高兵四个团共同打造的这支机械化作战部队,也同样可以向冀中方面增援,正好在冀中打个痛快。
  至于派哪些队伍过去。
  用丁伟的话说:咱们自然得派精锐过去,这打出了晋西北,打的那可就是咱们晋西北铁三角,还有第一穿插团的脸面。
  这要是不派些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出去,万一打了败仗,咱们四个可丢不起这人!
  李云龙更是热切的表示,要把自己的机械化作战部队同样增援过去。
  高兵则是提出:“除了机械化作战部队,除了咱们各团的老兵精锐之外,还要组织一些特别的反坦克作战队伍。
  在冀中一带,由于地势平坦,小鬼子可以充分的发挥机动性优势,往往鬼子的大扫荡还伴随着坦克和装甲车的进攻。
  所以反坦克作战是无法避免的,提前筹备的话,不至于到时候被打的手足无措。”
  “老高这话说的没错,我赞同。”丁伟率先开口说道。
  最终,四人决定由高兵和李云龙率先打前站。
  由李云龙率领机械化作战部队,高兵率领四个团抽调的特别的老兵精锐,率先向冀中军区方面转移,增援。
  同时,在向冀中增援的过程中,率先尝试打通一条通往冀中军区的联系通道。
  这就像什么呢?用高兵的话说,就像我第一穿插团根据地与中条山根据地打通的这条联系通道。
  一旦可以打通这条联系通道,并把通道稳固下来之后,以后咱们与冀中军区方面就可以加强联系。
  不管是兵力的运输还是物资的运输,都可以通过这些运输通道进行。
  “赞同!”
  丁伟,李云龙,孔捷三人纷纷点头,计划就这样定了下来。
  五日。
  李云龙整装待发,已经将自己的机械化作战部队全部安排完毕,并决定亲自带队作为指挥员。
  率先带着这支机械化作战部队,打通运输通道,让小鬼子在猝不及防之下,直接打到冀中去。
  出发的时候高兵再三的嘱托:“老团长,咱们的机械化作战部队虽然拥有精良的装备,强悍的火力,还有高速的机动性。
  但最怕的就是遭遇鬼子的空中火力打击。
  一旦咱们的机械化作战部队暴露在鬼子的鬼子飞机的轰炸视线之中,那可就危险了。
  所以咱们这次向冀中转移的过程,最好还是要保持沿途的隐蔽,特别是咱们的每一辆作战车辆都要做好伪装,并且做好防空的准备。
  在沿途推进的过程中,最好也是昼伏夜行,避开鬼子的一些据点和哨卡。”
  高兵苦口婆心地说着,也是担心李云龙的安危。
  老李笑了笑,骂骂咧咧的说道:“他娘的,作为你的老团长,老子当年在鄂豫皖打仗的时候,你小子还在拿尿和泥巴呢!
  用得着你小子提醒我?
  放心吧,出不了岔子,或许要不了两天,老子就能从冀中方面把电话给你们打回来!”
  就这样,在当天黄昏时分。
  借助逐渐昏暗下来,却没有完全入夜的天色,李云龙带着机械化作战部队,在各式车辆的推进中,向冀中秘密出发。
  高兵则是作为第二批次,率领由四个团抽调的部分精锐,然后作为最高指挥员,率领战士们后续向冀中靠拢。
  而战士们抵达冀中的第一站,那也是熟悉的老部队了。
  谁呢?
  那是冀中军区所属的第28团。
  没错,也就是丁伟接替新一团团长之前所带的队伍。
  当年冀中军区成立之后,丁伟接任了28团团长,经过丁伟多年的发展,28团也发展的迅速,从原本的1000多人甚至发展到了两三千人的队伍。
  之后,丁伟接到上级的命令,赶赴延安学习。
  结果经过太行根据地总部的时候,被老总扣下来,留在前线,带领新一团当团长,指挥打仗。
  后来既然不能赶赴严学习,留在前线打仗了,虽然当了新一团的团长,但丁伟自然不会忘记自己的老部队。
  这八路军将士们爱兵如子,一旦在某个部队担任过团长啊,往往很难与这支部队做到完全的割舍。
  所以在丁伟担任新一团团长期间,也曾常常与28团的老部下们取得联系,偶尔还有书信往来。
  特别是在五一大扫荡爆发之前。
  作为提前了解历史情况的高兵,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冀中方面重蹈覆辙。
  所以,在五一大扫荡开始之前,高兵就提前与丁伟特别提出过,在冀中一带地势较为平缓的区域展开地道战,与日军周旋,打游击的战术。
  当时,高兵提出这一战术思想,并明确的表示:
  “在冀中方面,由于地势平缓,鬼子的火力优势,机动性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咱们想要避开鬼子的这些优势,就要想办法找到对咱们更加有力的地形地势。
  只是冀中方面,并没有咱们太行太岳地区的大量的山区山林,可以作为战略纵深。
  所以就得额外的想办法。
  我认为可以在一些村庄里借助村庄作为遮掩,然后在地下做文章,比如说提前挖大量的地道,包括坑道,利用这些暗中的地道和坑道行作战。”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高兵,自然知道地道战的厉害。
  而地道战术的提出,也是在五一大扫荡其间。
  当时,冀中军区的地方军同志们为了对付小鬼子的大扫荡,误打误撞的挖了一些地道之后,迅速被各八路军部队借鉴使用。
  于是,地道战就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只是在五一大扫荡之前,地道战还并没有进入八路军指挥员们的视野之中。
  所以,高兵相当于让地道战术的应用给提前出现。
  如此一来,战士们可以早做筹备,一旦鬼子掀起大扫荡之后,大家利用提前挖出的地道,也不至于太过的被动。
  当时,高兵还向丁伟特别的画了一些地道的地图,并且在地图中明确指出:
  “只要咱们肯花功夫,冀中军区的土壤条件也非常适合咱们大量的在地下挖设一些通道,绝对可以有效的对付鬼子的大扫荡。”
  另外,高兵还举了一些例子。
  一些西方国家在交战之中,曾经也在地上挖出大量的地道工事,他们甚至可以像蚯蚓一样,把地下联通的是五花八门,就像是打造了一个地下世界。
  整个地道战战术,所挖的地道,更是有多方面的讲究。
  地道的功用也是五花八门。
  从储藏室到战斗室,从安全门到一些暗门。
  一旦小鬼子进入其中,那就像是进入了迷宫一样,只有被人宰杀的份。
  当时高兵向丁伟阐述过地道战术的一些核心思想之后。
  见识过人的丁伟是直呼精彩,他当即意识到这地战术对于八路军军事战术,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变动性的改革。
  特别是非常适用于冀中军区的情况。
  于是丁伟没做任何耽搁之后,就着高兵提出的地道战术的思想啊,向总部方面做了汇报。
  另外还与冀中方面取得了联系,之后与冀中司令员更是做了汇报。
  并建议在冀中各根据地展开地道战的准备。
  总部,包括冀中军区方面,对丁伟提出的地道战术,当时是格外的看重。
  八路军领导人们往往具有长远的见识和敏锐的军事嗅觉,他们纷纷意识到,这地道战术对于冀中军区未来抵抗日军作战,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面对自己提出的地道战术,紧接着得到的各级领导的夸赞。
  丁伟可没有贪功,而是明确的指出。
  这是由高兵,也就是当时还是独立团一连连长的高兵提出的作战战术!
  所以冀中方面,其实对于这高兵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甚至有些冀中方面的八路军将士们,感慨地道战术在对付小鬼子过程中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甚至在私底下称赞高兵,为地道战战术的鼻祖。
  因此,就连所挖的地道,甚至都被亲切地称为“高兵地道”!
  当然,对于这些情况,高兵没有关注,所以不知情罢了。
  后来五一大扫荡爆发,得益于冀中军区方面,提前展开了地道筹备,提前在各村挖设了大量的地道和坑道。
  所以在鬼子掀起的大扫荡之中,战士们凭借着地道展开游击战和小鬼子周旋。
  并通过地道进行暗中的转移和撤离,以至于整场大扫荡下来,得益于提前应用的地道战术。
  冀中方面的同志们的伤亡,因此也要少的多。
  所以这次李云龙和高兵率先打前站,向冀中方面增援。
  当丁伟把消息传到冀中之后,冀中方面的八路军将士们,听说晋西北的友军部队要来帮忙。
  甚至是当年的高连长,如今的第一穿插团团长高兵,也就是率先提出地道战的老高同志,也要来冀中帮忙。
  这可把冀中方面的战士们给高兴坏了,大家都想看一看,这位传闻中的地道战鼻祖同志究竟是什么模样。
  只有高兵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情况。
  六日。
  李云龙延续自己猛扎猛打的作战风格,率领自己的机械化作战部队一路向冀中推进。
  在沿途遇到鬼子的一些局部的封锁和根据地,那更是一点不含糊,直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其端掉。
  整支队伍速度之快,简直让人惊叹。
  上午出发的队伍,到傍晚时分,当日军得到消息,沿途有多处的哨卡和据点被一支八路军偷袭。
  当天入夜之前。
  李云龙零率领机械化作战部队,正式抵达冀中军区的北面驻扎的28团。
  当然,李云龙胆大心细,在一路作战的过程中,尽管进攻迅猛,但并没有暴露机械化作战部队。
  小鬼子得到的消息,只是有一支行动迅速的八路军部队,偷袭了很多的据点和哨卡。
  至于具体八路的情况,则是一无所知。
  冀中军区,28团。
  团长丁伟调任到新一团担任团长之后,28团团长一职则是由原本的副团长吕大友接替。
  要说吕大友,和李云龙也是老战友了,两人见面分外热情,相互抱了抱,险些热泪盈眶。
  吕大友一开口,先问道的自然是老团长丁伟的事情:“老李,咱们可是有好多年没见过了。
  老丁呢?
  这次听说咱们晋西北的友军增援冀中,这可把咱们同志高兴坏了,包括咱们28团,大家都还惦记着老团长能亲自回来带带队呢!
  怎么不见老丁回来?”
  李云龙笑骂道:“怎么就巴巴的望着他丁大鼻子,咱老李来了就不欢迎?”
  “哈哈哈,欢迎欢迎,当然欢迎,老李,你这说什么什么话,老战友能过来增援咱28团,我高兴都来不及!”
  两人热情地寒暄着……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9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