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345 夹击三木大队

  ……三木这个老鬼子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
  首先他过于自信的认为在自己的主力部队一路推进的过程中,后方的辎重部队肯定是绝对安全的。
  他不认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还能有八路军部队瞒过自己的眼线,绕到后方偷袭自己的辎重部队。
  第二。
  三木这个老鬼子认为,即便是没有辎重部队配属的炮兵小队,主力部队也随时可以投入作战。
  所以,由于主力轻装部队的机动性要比锱重部队快。
  这才将辎重部队落在了主力部队的后方。
  双方也就有了一定的距离。
  作为身经百战的指挥员,李云龙,高冰和吕大有等团长,自然不可能抓不住小鬼子露出的这个破绽。
  当侦察兵将消息传递回来,说鬼子的一支日军大队,正在向羊城的方向接近,而且辎重部队还被落在后方五六百米开外。
  李云龙和高兵当即对视了一眼,笑了起来。
  “老规矩,两头一掐,打掉鬼子的炮兵小队,前方挡住鬼子的去路。
  这些鬼子倒是十分警惕,等着鬼子自己掉进伏击圈,恐怕不太现实。
  咱们就打回富裕仗,用咱们的优势火力,给小鬼子来一次区域性的火力覆盖。
  大不了浪费一些炮弹,用零伤亡来干掉一批小鬼子再说。”
  李云龙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打法,很快便迎来了一众干部们的赞同。
  紧接着,计划迅速制定下来之后,命令很快下达。
  在三木大队向阳城的方向推进的时候。
  吕大友率先派出将近一个连的作战部队,在中途提前修筑的防御工事后方挡住了日军三木大队的推进。
  双方借助防御工事展开了火力交锋,暂时将日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在了前方的作战之中。
  这个时候早就有高冰提前派出的一支老兵精锐,大概是100人左右,一个连的队伍,大家做好了充分的伪装,借助满山的枯枝绿叶,几乎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
  这才瞒过了鬼子的侦察。
  这100多人的队伍目标实在太小。
  再加上老兵的作战经验实在丰富,伪装技术更是娴熟,鬼子的侦察兵也不可能掘地三尺的对每一步前进的区域都进行详细的搜查。
  就这么着,把老兵队伍给放了过去。
  直到日军后续的辎重部队踏进老兵设下的伏击圈,战斗这才突兀的打响。
  按照双方的战斗水平,以及作战的优势和劣势来看,这场发生在鬼子辎重部队的战斗,几乎没有任何的悬念。
  老兵战士们携带了大量的冲锋枪,轻机枪等自动火力,双方交战大概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渐近尾声。
  紧接着按照战士们提前制定好的计划,迅速的将鬼子辎重部队一些容易携带走的物资弹药全部缴获一空之后。
  那两门来不及拉走的步兵炮,战士们直接用手榴弹给炸了。
  没什么舍不得的,总比留给小鬼子好。
  于是这糟糕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老鬼子三木的耳朵里。
  得知自己最后倚仗的两门步兵炮,竟然在后方遭到了一支小股作战部队的八路军的偷袭?
  驻守在步兵炮近旁的炮兵小队,加上将近五六十人的辎重兵小队,全部遭到这支八路军部队的突袭,全军覆没。
  消息传来。
  三木这个老鬼子在愤怒过后,则是有些目瞪口呆。
  这些八路军的攻势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的犀利和恐怖,竟然提前迂回了一支作战部队,盯着自己的辎重兵和炮兵下手。
  尽管他认为自己已经相当的谨慎,足够重视这28团的八路军部队。
  可没有想到,最终还是中了八路军的诡计。
  眼下前方有八路军的防御工事,像是拦路虎一般拦在前方,另外,这些该死的土八路甚至还有较多数量的大口径的火炮。
  如此情况下,他整个三木大队,无论是兵力优势,火力优势,还是装备优势,一点也没有沾到。
  再如此下去的话,很有可能会被这些八路军消灭在这片山路之中。
  这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事情。
  三木再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随着炮兵小队被袭击之后,当三木带着主力部队回援,那支小股的八路军部队已经撤离。
  三木连忙就要下令进行战略性转移。
  当然,在此之前,三木需要向上级指挥部进行进一步的请示。
  因为按照上级指挥部的命令,三木大队的作战任务,是向阳城增援,协助关内大队灭正在封锁羊城的八路军部队。
  于是,三木立马让通讯兵向上级指挥部传达了具体的通讯。
  并且将自己一行在中途遭到八路军的伏击,这支八路军部队手中更是拥有五六门超过70毫米口径的山炮和野战炮,榴弹炮。
  如此消息传递到日军指挥部之后。
  处在鬼子指挥部的鬼子军官们也有些目瞪口呆。
  他们怀疑自己耳朵听错了。
  五六门超过70毫米口径的攻坚火炮,而且炮弹非常的充沛。
  这恐怕是那国军的中央军部队也不可能拥有的火炮的数量吧?
  这些该死的装备落后,弹药稀缺的土八路。
  又怎么会拥有如此数量的火炮呢?
  可如果情况属实的话,而且按照三木大队的汇报,这些八路军相当的狡猾,趁着前方的防御工事和火炮的偷袭,并且提前派出了一支小股作战部队,打掉了三木大队的炮兵小队,摧毁了那两门步兵炮。
  等到三木带着主力部队赶到的时候,两门步兵炮已经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眼下已经失去了炮火优势的三木大队,继续强行向阳城增援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无法估计的伤亡。
  如此一来,日军指挥部门也不敢再冒险向阳城方向增援。
  于是向三木大队下达了,允许进行战略性转移的命令。
  三木这个老鬼子当即松了一口气,连忙带着主力作战部队,就准备从阳城的外线撤离。
  他现在算是彻底的明白了。
  为什么么关内联队长会败得如此凄惨。
  如此看来倒是自己误会关内联队长了,或许真是这支八路军部队太过强悍,他甚至有些同情关内一雄起来。
  这关内联队一直封锁着如此强悍的一支八路军作战部队,坚持到今日,真是不容易。
  外界对于关内联队长的误会可太深了。
  如果真的像是眼前这支八路军呈现的战斗力和装备这样。
  这支八路军作战部队的恐怖,早已经超出了各方帝国军事指挥官的预料。
  然而,三木大队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哪有这么容易?
  按照高兵,李云龙,还有吕大有三人的作战计划。
  这一次就是借助封锁阳城,围点打援,将羊城作为这个点,引诱日军的援兵前来增援。
  而大家最终就是为了声东击西,围点打援,釜底抽薪。
  最终的计划就是利用阳城不断的对日军增援过来的部队,造成不断的伤亡以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所以,就在三木大队撤退的消息刚刚传来。
  吕大友这边当即下达了第二道作战命令:
  早就摆在三木大队前进的山道左侧的另一条横叉过来的小道上,潜伏的将近两个营,1500余28团的作战精锐,迅速的向着三木大队撤离的方向横插过去。
  按照两支部队相对行进的速度,两支部队可能会在山路与叉路的交叉口处骤然遭遇。
  那么战斗也会在那一片打响。
  最终的情形,一切按照李云龙,高兵还有吕大友三位团长预料的方式进行。
  就在三木大队迅速向后撤离的过程中,20多分钟之后,从左翼横插过去的28团部队,顺利的和鬼子的三木大队的主力,在路的交叉口遭遇。
  双方随即爆发火力交锋。
  一时之间,战斗愈演愈烈,并迅速进入白热化。
  此时的三木大队虽然在先前遭遇到八路军部队的炮轰,以及防守在防御工事后方的八路军部队的阻击,出现了一定的伤亡。
  但只是伤亡了两三百人。
  并没有导致整个三木大队主要战斗力的重创。
  所以三木大队的主要战斗力基本上还在。
  从左翼斜插过来的28团的两个营兵力,在1500人左右,比三木大队的日军精锐数量要多。
  但是和日伪军的数量倒是差不多,双方的兵力差不多是一比一。
  但同样作为日军精锐这三木大队的战斗力,也不是吃素的。
  双方爆发交锋之后。
  即便是28团派出的两个营的作战精锐,占据了一定的兵力优势,也并不足以完全取得压制。
  交锋开始之后,战斗愈演愈烈,互有伤亡。
  但是这一切对于指挥作战的两位八路军的营长来说并不着急,因为两位营长收到了命令。
  并不是要在此消灭这支三木大队。
  在野外遭遇的情况下,再加上地形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并不是打的伏击战。
  没有绝对的兵力优势和装备优势,仅凭1比1的兵力,想要消灭一支日军精锐作战部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两位营长收到的命令,也仅仅是带着作战部队横叉过来,拦截住三木大队的退路。
  然后等待主力作战部队追击到三木大队的尾部,两面夹击,以消灭这次增援过来的日军大队罢了。
  另一边。
  作为老鬼子的三木,自然也察觉到了八路军的意图。
  他意识到,这该死的土八路突然出现,为的就是掐断自己的退路,眼下自己的主力部队已经被这支八路军给纠缠住。
  那后方携带有五六门大口径火炮的的八路军部队,如果追击上来,自己肯定会遭到八路军部队的两面夹击。
  到时候他整个三木大队恐怕都要陷入危机之中。
  想明白这一切之后,三木这个老鬼子陷入了两难之中,一脸的愁眉苦锁,随即甚至忍不住大骂老鬼子关内。
  ——都是这关内给害的,好好的守个阳城也守不住,非要叫什么增援,结果这是八路军设下的陷阱。
  这些该死的土八路分明就是冲着援兵部队来了,你现在把帝国的援兵叫过来,不就是让咱们过来送死的嘛!
  老鬼子关内这个冤枉呀!
  他的确也猜到了八路军有可能会中途阻击帝国的援兵部队,但是这本来也是常有的事情。
  八路军向来喜欢在中途设下伏击阻击援军,难道你三木会想不到?
  只是阳城实在太重要,我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阳城丢失在我大队的手上吧?
  此时,阳城日军指挥部。
  老鬼子关内很快便得知消息,从南向增员过来的三木大队在中途遭到了八路军的阻击,伤亡听说不小,甚至已经被迫的向来路的方向撤离。
  只是又被被八路军的部队截断了退路,眼下马上就要被八路军两面夹击,陷入危机之中。
  此时已经完全可以确定八路军对阳城进行封锁,为的就是打击增援羊城的帝国部队的关内,再没有犹豫,连忙向上级指挥部请求了空中增援。
  这几乎是眼下日军对付八路军28团作战部队的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此时,阳城依旧处在八路军的封锁之中。
  尽管想要出城搭救三木大队,但老鬼子关内同样担心这是八路军调虎离山的计策。
  万一自己带着主力作战部队增援三木大队,导致阳城兵力空虚,被八路军趁虚而入,接下来的情况恐怕就要糟糕了。
  没看见那封锁阳城外线的,有八路军大量的前进据点,还有防御工事吗?
  然而,实际上,老鬼子关内这次却是又一次上当了。
  他完全不知道的是,此时处在阳城外围进行封锁的八路军的主力作战部队,早已经被李云龙,高兵派到了外线,去对付鬼子增援部队去了。
  而封锁阳城外线的这些前进据点,还有防御工事上,大概只驻扎了不到三个连的作战部队。
  有些工事后方,甚至只有不到一个班的战士。
  当然,战士们做了一些特别的手段。
  什么时候段呢?
  故布疑阵!
  比如防御工事里只剩下一个班的战士,但是为了忽悠着小鬼子,麻痹鬼子的判断,战士们会分成两个批次借助防御工事的视线遮掩,然后悄悄地迂回到防御工事的后方。
  紧接着大摇大摆的从鬼子的视线之中出现,再一进入防御工事。
  这样从日军的视角来看,就像是有七八个甚至十几个作战班的八路军部队,先后进入防御工事。
  有的时候又进进出出,造成一副十分忙碌的样子。
  这与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还在的时候,基本上是一致的情况。
  就这么着,28团将有限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对付鬼子的增援部队,而封锁羊城的只有1/10都不到的作战部队。
  老鬼子关内却因为担心羊城有失,上了当。
  没敢派出增援部队,策应其他方向向增援过来的作战部队。
  而导致日军的这些增援部队遭受伏击之后伤亡迅速蔓延,损失不断扩大。
  很快,在老鬼子关内呼叫的空中增援消息传递之后,日军司令部方面也没敢耽搁。
  连忙向时刻在机场待命的日军的两支飞行中队,下达了作战命令。
  那是鬼子的一支轻型轰炸中队,还有一支鬼子战斗机中队,十几架飞机立马浩浩荡荡的飞向半空,紧接着向着阳城附近飞来。
  然而这一切也全都在李云龙,吕大友,还有高兵的考虑之中。
  本来对付关内联队,大家就早有经验。
  关内这个老鬼子最讨厌的就是,打不过随时都会呼叫空中增援,而冀中一带由于地势开阔,视野平坦,一旦鬼子的飞机抵达,八路军的作战部队没能及时进行撤离,大面积的暴露在空旷的山野之中,很容易遭到鬼子的战斗机的扫射和轰炸机的轰炸,造成惨烈的伤亡。
  而时至今日。
  尽管八路军部队的装备还有军事素养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和进步,但是在顶尖的装备方面,比如飞机坦克大炮方面。
  八路军尚且还有很大的差距。
  就比如说,小鬼子可能有上百架甚至上千架的飞机。
  可八路军这边,甚至连一架飞机都没有。
  所谓的制空权,压根就没有。
  鬼子的飞机一旦抵达,几乎是单方面的挨揍。
  八路军这边除了拿着机枪扫射,除了独立团晋西北的作战部队,有一些防空火炮之外。
  基本上没有对付鬼子的飞机的有效的火力装备。
  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
  所以这次对付鬼子的援兵部队的时候,战士们都提前做好了计划,一旦打击鬼子的增援部队的作战开始,一定要控制时间。
  那就是在20分钟之内,要么彻底结束战斗,要么结束不了战斗的话,就得及时进行撤离。
  此时,山道的岔路口处战争愈演愈烈。
  进攻的28团的两个营将近1500的主力作战部队,拦住了三木大队的后撤的退路。
  同时,原本在前线防御工事驻守的一个营,将近千余人的八路军部队也同时向前推进。
  并且拉上那几门75毫米的山炮,朝着小鬼子的方向推进。
  然后,与这另外两个营的主力作战部队两面夹击,进攻三木大队。
  面对八路军越发猛烈的攻势。
  眼看着已经被两面夹击,而后方的那些八路军部队甚至把那五六门75毫米的火炮彻底拉过来了,然后放在日军的掷弹筒的射程之外,单方面的很揍小鬼子。
  如此情况下,日军的伤亡在炮火的轰击下不断地蔓延。
  八路军甚至不需要步兵冲锋,不需要付出伤亡的代价,就可以利用炮火的轰击,让他整个三木大队不断地出现伤亡。
  此时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的三木,简直在团团转。
  他已经向上级指挥部多次下达了求援的通讯,另外甚至还向阳城日军指挥部,亲自向原日军联队长关内发了求援通讯。
  可最终,通讯兵的消息传来:
  “大队长阁下,关内大队长回复消息说,阳城外围被八路军的主力作战部队封锁严密,他们无法冲出阳城,对我军进行有效的增援。
  但是他已经呼叫了空中增援,请我部拖住半个小时左右时间,空中增援就会抵达!
  说的好听啊!
  三木这个老鬼子忍不住大骂起来,
  呼叫空中增援?
  谁不会呼叫空中增援呀?
  可关键的问题是,眼下我三木大队已经被八路军前后夹击了,能不能顶住30分钟还是个问题呢!
  你关内大队就在阳城,离这里可能没有多少距离,为什么就不能及时赶过来增援呢?
  三木越想越气愤,自己就是因为增援你关内大队,增援羊城,结果导致掉进八路军的陷阱,陷入到眼下的危机之中。
  眼下自己的三木大队眼看着就要遭遇莫大的危机。
  结果你关内大队却眼睁睁的看着,袖手旁观,哪有这样的道理?
  “八嘎,关内这个老混蛋!”
  三木忍不住大骂着,奈何眼下的形势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他无可奈何,只能下令进行最后的防守,拼死抵抗。
  他将部队前后划成了两个部分,然后隔上五六十米的距离,作为纵深。
  两边借助一些隆起的土坡,作为防御工事,分别阻击两个方向的八路军的作战部队……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