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刚当上连长,被服厂撞见李云龙 > 397 大破日寇

  397大破日寇
  面对黑夜之中,八路军部队冷枪冷炮的偷袭,日军尽管以铁拳战术将更多的兵力集中在一起。
  可面对茫茫黑夜,再加上对于这一带的地形地势压根就不熟悉,一旦天色彻底黑定之后,几乎伸手不见五指,而整个鬼子队伍里携带的可以用作夜路的电灯并不算多。
  一般来说,每个中队的小鬼子可能也就有那么十来把电灯而已,于是鬼子让每个班尽量配发一把电灯。
  每一把电灯需要照顾到十几个小鬼子,在夜间的行走。
  而那些八路军士兵确实靠着对于地形地势的熟悉,再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山区,对于山地作战经验丰富。
  整个大山哪个地方有山沟,哪一座山比较陡峭,哪一座山比较缓和,他们心里早就记得一清二楚,即便是借着昏暗的夜色,依旧可以摸出道路,战士们利用冷枪冷炮的借助黑夜的遮掩,借助山林的掩护,一个个在整片死寂的林子里来回的穿梭,就像是夜间的魅影。
  让日军在满心的惊恐之中随时可能遭受到任何方向传出的突然的进攻。
  此时,对于日军而言,敌在暗我在明,八路军战士们利用黑夜的遮掩躲在周边,只有树影重重的树林地带,再加上一片黑暗之中,日军根本无法探查到八路军战士们具体所在。
  而相反的,此时,由于日军处在较为明显的一些山路上,对于这些山路的所在,八路军战士们再熟悉不过,再加上小鬼子在队伍里用了手电筒进行照明,这种老式的手电筒光亮或许并不是特别强烈,往往只能将光线投射到三五米的范围之内。
  但是当这样的光亮处在漆黑一片的深山老林里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明显,再加上小鬼子基本上每个小队都会有一些手电筒。
  就像是黑夜里的萤火虫一般,直接喂暗中潜伏的八路军战士们引领了这小鬼子具体所在的地方。
  现在的小鬼子就像是黑夜里的萤火一样的显眼。
  战士们躲在山林里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按照鬼子电灯的灯光出现的方向展开进攻。
  双方战斗继续之中,日军也很快发现了这一现象,那些八路军投掷的炮弹还有暗中偷袭的子弹总会冲着队伍里那些有手电筒光亮的方向过去。
  带队的鬼子军官们也立马意识到问题,连忙叫喊着让士兵们赶紧把手电筒的光亮彻底关闭。
  可关键的问题是手电筒彻底关闭之后,日军的整个队伍便彻底失去了光亮,由于天色昏暗,只能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在山路上向前走着,然后在沿途突然遭到八路军的炮火进攻,或者是突然遭到八路军埋伏的机枪手的进攻。
  小鬼子们只能被迫的根据对面的八路军射出的机枪的火力点,来判断八路军所在的方向,然后被动的发起反攻,但是这样的反击的效果极其的有限。
  双方此时的对战根本就不在一个公平的层面上,八路军战士们占尽了地利的优势,再加上这小鬼子受到冷枪冷炮的偷袭。
  在鬼子旅团长的命令下,将整支队伍格外扩散之后,原六七千号日伪军则是直接拉出了将近五公里的路程。
  而李云龙,丁伟,孔捷这边眼见小鬼子调整队形之后,连忙调整了穿插迂回,分割,包抄的战术。
  用的就是讲小鬼子的整个队伍分成一段又一段,然后逐个击破的战术。
  这样的战术对于八路军战士来说再熟悉不过。
  这其实也是游击战术的核心精髓,一直以来,小鬼子像八路军的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八路军部队作出反扫荡,做出反击,往往就是采用的这种战术。
  抗战初期的时候,鬼子战斗素养惊人。
  再加上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所以八路军战士往往很少和小鬼子硬碰硬。
  实在是装备太过的落后,弹药太过的稀缺,根本无法和日军正兴正面的交锋,再加上那小鬼子的战斗力,在初期的时候相当的强悍,特别是队伍里训练有素的老兵,精锐的成分很多。
  这样的鬼子一旦打起正面的交锋,八路军战士这边迅速就会出现惨重的伤亡,所以要么把陆军部队就必须占据绝对的兵力优势和地形地势优势,否则根本不可能在正面交锋中取得胜利。
  所以八路军就以游击战术想办法。
  将日军的作战部队分成多支小股的部队,然后在局部上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和地形地势优势发起进攻。
  如此情况下,相当于什么呢?
  往往为了打掉鬼子的一支小队,也就是五六十人的队伍,八路军甚至需要直接出动至少一个连100多人的队伍,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出动一只主力营,将近两三百人的队伍。
  五六倍的兵力才可以打胜一场围歼战。
  可即便是这样,由于装备上的差距还有弹药上的差距,以及军事素养上的差距。
  八路军战士们往往还是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般来说,八路军战士们歼灭小鬼子的作战中,能打出敌我双我伤亡比1比2已经是相当夸张了。
  而大多数情况下甚至能达到1比3,1比4的程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直到随着时间的延续,到抗战中期,甚至接近抗战后期之后,这一形式才发生了一些逆转。
  八路军战士们这才可以在兵力具有优势的作战中取得将近1比1的伤亡比。
  至于2比1,3比1的伤亡比,也就是说,一个战士能换掉两三个小鬼子的战斗,基本上是很少发生的。
  其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黄崖洞保卫战。
  在黄崖洞保卫战中,八路军甚至打出了敌我伤亡比将近6:1的比例,当时那一场战斗直接震动了整个华北,那也是八路军以及小的代价覆灭日军的一场经典的战斗。
  当然了,些年来,随着晋西北铁三角还有第一穿插团的发展,同样打出了不少夸张的伤亡比。
  比如曾经打掉鬼子的运输中队的战斗中,高兵就曾作为独立团的连长,率领一个连的战士打出了将近10比1的战损比。
  当时也是直接震动了整个晋西北,就连鬼子司令官筱冢义男得知此消息之后,都声称此战斗是大日本帝国驻山西第一军对付八路军部队以来最大之耻辱。
  绝对没有之一。
  眼下,随着形势的逆转,当小鬼子将战线拉出四五公里的长度之后,鬼子原以为采用这种将兵力分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八路军冷枪冷炮的突袭造成的范围性的伤害。
  是的,但很快鬼子就彻底的后悔了。
  当时间进行到晚上十点钟左右的事,此时已经从天黑到眼下,过了将近两三个小时的时间。
  原本按照日军该有的速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早就已经冲出第一穿插团的根据地了。
  但是由于沿途一直遭到八路军部队的阻击,再加上天色实在是昏暗,如果在天亮的时候,可能只需要用十分钟就能走完的路程。
  在今天晚上的战斗中,却足足需要走上将近一个小时。
  所以尽管已经走了两三个小时的时间,整个日军主力作战部队依旧处在第一穿插团的根据地范围之内。
  急得那鬼子旅团长像是热锅上的蚂蚁,一面下令继续向外突围,一面让通讯部向指挥部传达了命令,希望治安军方面可以从阳泉方向向外出击。
  策应主力作战部队的突围。
  说起来何其的可笑啊,他两支日军联队将近7000的鬼子精锐,进入一个八路军的团级作战单位,第一穿插团的根据地内。
  竟然像是陷入了泥沼一般,主动向指挥部请求外线的策应和增援。
  只是眼下事实如此,鬼子旅团长也顾不得什么耻辱和羞耻了,他现在只一心想着把队伍带出八路军的根据地,才是当务之急。
  而八路军战士们,自然不会眼睁睁的放着小鬼子离开。
  在八路军根据地,战士们早就有过这样的口号。
  白天是属于小鬼子的,而夜晚则是属于咱们八路军的。
  县城是属于小鬼子的,但是广大的山区和农村村庄都是属于咱们八路军部队的。
  你小鬼子真以为咱第一穿插团根据地是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到?
  晚上10点12分左右,正在队伍的中央临时指挥部的老鬼子旅团长突然听闻到,部队前后左右多个方向传来激烈的枪炮声。
  听闻消息的老鬼子脸色巨变,连忙询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通讯兵慌忙来汇报道:“旅团长阁下,大事不妙,从山林里突然迂回过来了,大量的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他们将我们的队伍彻底分割成了将近八个部分。
  每个部分大约有一个中队左右的兵力全部陷入八路军部队的包围之中。”
  听闻消息的鬼子旅团长一时也有些慌乱。
  在这第一穿插团包括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统共四个团的兵力加在一块儿的话,至少也有一万五六千人。
  而日军只有六七千人的兵力,八路军部队这边其实相对于日军来说,兵力多出一倍。
  再加上八路军战士们擅长运动战和游击战,利用黑夜的遮掩和树林的掩护,队伍迅速行动起来之后给小鬼子一种错觉是。
  那黑夜里似乎四面八方,都是八路军的部队,随时随地都有八路军可能展开的突袭。
  所以日军并不清楚这四面八方突袭过来的鬼子究竟有多少兵力。
  而实际上鬼子的日军联队对应的编制,其实也就是八路军的团级作战单位。
  一般来说,日军的满编连队的兵力3800人左右,眼下两只日军联队就有7000多的鬼子精锐。
  但是他们面对的这可不是一般的八路军作战团,而是晋西北铁三角的三个团,外加上如同黑马一般崛起的第一穿插团。
  仅仅第一穿插团就有近万的精锐作战部队。
  再加上李云龙的独立团,丁伟的新一团和孔捷的新二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三个团的兵力加在一一块儿,也有七八千人。
  如此庞大的八路军作战部队,借助黑夜的遮掩展开四面八方的进攻。
  在包围圈内的小鬼子,当真感觉是寸步难行。
  再加上这些年随着装备和弹药的发展,特别是以晋西北铁三角还有第一穿插团为首的八路军主力作战部队,那装备也算得上是相当的精良。
  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比不上小鬼子,但是比起前些年的三枪土八路,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双方交锋持续之中,日军对于这种感觉是感同身受,这些八路军在往年的时候,兜里统共装不上几颗子弹,用的是最落后的汉阳造老套筒。
  日军其实也从八路的手上缴获不少这样的步枪。
  但是直到小鬼子成功的缴获了一些汉阳造和老套筒后。
  他们才越发的惊叹于这些八路军部队作战意志的强悍,还有战斗力的厉害。
  这些落后的土枪在日伪军的眼中看来,简直就是就和那烧火棍似的,这玩意儿是能用来上战场杀人的吗?
  日军根本就看不上八路军的武器,往往从八路军部队缴获的一些枪支弹药,除了他们日军原本的一些三八式步枪和6.5毫米子弹之外。
  其他的汉阳造老套筒之类的,鬼子基本上都是直接扔了,或者是交给伪军,作为二鬼子的作战部队。
  没别的原因,人家小鬼子压根儿瞧不上八路军的这些土装备。
  用小鬼子嘲笑的话说:
  三枪土八路的这些装备,估计就是用来打鸟的。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支作战部队,一直处在他鬼子占领区偏远的一些郊区和山区,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般,无论小鬼子掀起如何规模性的大扫荡,如何对于敌后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
  可终究没能彻底将占领区边缘的那些八路军部队,一举消灭。
  在正面战场上,小鬼子基本上百战百胜。
  到处攻城掠地,不断的扩大占领区的地盘。
  可偏偏是处在占领区内,几乎被他们完全的封锁和包围之中的一些偏远的山村,乡村庄之内那些八路军,却怎么也消灭不掉。
  其实有的时候小鬼子也觉得纳闷,这正面战场上都被他们打的丢盔卸甲的,中央军部队也不过如此。
  而处在占领区的这些八路军一直以来就和一些叫发子队伍一样,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坚韧的作战意志,一直坚持到现在。
  而且像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呢?
  直到40年底的百团大战突然一爆发,当八路军将近100多个团的兵力突然冒出来,并且以相当强悍的进攻的势头和战斗力,针对日军与正太铁路为主线的囚笼政策发起反攻之后。
  当时整个华北乃至整个中日战场都震惊了。
  小鬼子一脸的骇然,早在40年之前,他们甚至还一度以为那处在占领区的八路军部队或许已经被他们消灭的差不多了。
  至少在小鬼子心里头就是这么想的。
  因为在鬼子看来,八路军部队一直处在大日本帝国以铁路为脊梁的囚笼政策的封锁之中。
  再加上大量的前进据点,一条条铁路线,公路线的封锁。
  再加上日军一次又一次掀起的大扫荡,甚至将那些处在郊区的村庄全部都给笼罩了起来。
  进行行格外严格的军事封锁。
  将八路军彻底从村庄里剥离出去,所以日军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缺枪少弹又缺少粮食,缺少衣服。
  春天,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或许还可以扛下来,在山上挖一些野菜之类的充饥。
  到了冬天的时候,天寒地冻的,再加上一场大雪覆盖下来,整个三晋一片大雪冰封。
  特别是在太行山还有八路军所在的山区,一代那大山里头的温度本来就低得吓人。
  就算是小鬼子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他们的作战部队能够在这样的大山里头存活下来,就算他们带有足够的粮食,还有穿着足够的衣物。
  可偏偏就是如此,人家八路军坚持下来了。
  后来在某次战斗中,其实日军也俘虏了一些八路军战士。
  当然,最终俘虏的基本上都是死人。
  大多数八路军战士们宁死不降,而日本人相当的残忍,小鬼子俘虏了一些八路军战士,特别是一些知名的八路军将领之后。
  比如在某个大雪冰封的冬天,鬼子对太行根据地的冒出八路军作战团进行了全方位的封锁。
  日军一次性动用了将近2000人的精锐,外加上几个团的皇协军,将整个根据地团团封锁。
  最终整个八路军的作战团几乎全军覆没。
  那位指挥作战的团长一直坚持到最后,身上连中了七八枪,甚至还举起手枪最后干掉了一个小鬼子。
  最终成功的消灭了这支八路军主力作战团。
  但是日军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
  带队过来的鬼子联队长在愤怒之下,下令将这位团长的尸体带回去之后,直接进行了解剖。
  紧接着令整个县城里的小鬼子们都震撼了。
  他们发现了什么?
  他们发现在那位团长的肚子里竟然找不到一点的粮食,或者说是能被日军认为是粮食的食物。
  在他的胃里基本上能看到的都是那些还没有被消化的树根,树叶,树皮,甚至还有泥土的成分。
  当时得之这一情况之后,整个县城里的鬼子军官们不是陷入一片震撼之中。
  特别是那个鬼子联队长,他当时亲自率领部队参与到这次覆灭八路军这支作战团的战斗之中。
  他亲眼看到那些八路军战士们一个个红着眼睛,十分疯狂的发起甚至自杀式的进攻。
  那些八路军的战斗力,直到现在还让他心有余悸。
  现在想来,他当初看到的那批八路军战士,竟然都是像这位团长一样,肚子里连半颗粮食都没有,早已经饥肠辘辘,饿到几乎昏厥的八路军吗?
  意识到这一点的鬼子联队长陷入了绝对的震撼。
  他甚至在心底霞想着,就算是这些八路军,几乎快要饿到昏厥,依旧爆发出如此强悍的战斗意志。
  倘若这些八路军拥有足够的枪支弹药,而且吃得饱饭,体力充足的情况下。
  这样的八路军部队又该有多么可怕呢!
  就这么着,就在小鬼子以为倚靠着军事封锁,基本上已经把整个太行根据地的八路军打压的差不多的时候。
  结果到百团大战,人家八路军突然就窜出来100多个团,发动前所未有的规模性的进攻。
  打了小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直接把鬼们都给整懵了。
  结果小鬼子耗费了多年的人力物力打造的所谓的囚笼政策,各条铁路线,公路线,桥梁,通讯站,供电站还有前进据点,几乎全部受到了八路军部队大规模的破坏。
  包括正太铁路数千公里的铁路线几乎都被八路军给彻底的破坏掉,一段段的铁轨不翼而飞,就连公路也被挖的坑坑洼洼。
  八路军战士们骤然展现出的战斗力,让整个华北的日军都为之大吃一惊。
  到了那个时候,小鬼子才终于意识到。
  他们以为已经被消灭的差不多的,处在占领区边缘的八路军,非但没有被消灭,反倒是在暗中暗中积蓄的力量,已经发展到如地步了!
  直到今天,接近抗战后期,随着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还有第一穿插团的迅速的崛起和发展。
  小鬼子在这四个团的手上啊,吃了不少的亏。
  眼下的战斗,这位日军旅团长终于体会到了这八路军所谓的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强悍。
  此时的老鬼子旅团长已经顾不得一切,他只想把自己的队伍带出八路军的根据地区域。
  当然,由于这支处在包围圈内的鬼子实在是太庞大了,足有两支满编连队将近7000日日军精锐。
  即便是晋西北铁三角和第一穿插团的四个团形成了大范围的包围,想要将所有的小鬼子一口吃掉的话。
  就算是口气最大的李云龙,也知道这不太现实。
  所以李云龙,丁伟,孔捷等团长,凭借着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他们将最终的时机把握得非常的精准。
  将时机放在天色黑定之后,放在小鬼子被迫从根据地撤离之际。
  先是以冷枪冷炮将鬼子的作战部队彻底拉成一条长达四五公里的战线之后。
  再以四个团的主力作战部队,以营级作战单位为单独作战单位。
  发起多个方向的进攻,彻底将整条长蛇一般的小鬼子分成七八个局部战场。
  分成几七八个单体目标,进行逐个击破……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2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