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田雨的来信
在抗大的学习依旧忙碌着,忙碌之中夹杂着充实,这是一种与全前线指挥作战部队时候的忙碌格外不同的新奇的体验。
如果说在前线指挥部队的时候。是在刀与剑,是在火与光,是在炮火与子弹之间的穿梭和繁忙。
平日里率领战士们不断的训练学习,想办法打伏击战、运动战,从小鬼子那里缴获各式物资,发展部队的话。
那么在学校里的学习更多的是与文字打交道,当然还得结合一定的实际。
另外,在学校里暂时离开了前线作战,部队的紧张一下子反倒是疏松了下来,其实给高斌的感觉是,如果在前线作战的将领们压力过大的话,其实抽空来到大后方的军政学校学习一些理论知识,的确是非常棒的体验和经历。
另外,在军政大学,学校里的一些教员,有些甚至是由前线的一些高级的指挥员担任教员,甚至老总都会来学校讲上一两堂课。
在这些课堂上,就算是李云龙。这样的刺儿头,那也只能乖乖的听课,上课的时候连大气都不敢喘上一个,生怕被老总在打发到后勤去喂马去。
所以在这些课堂上的教员们水平还是相当厉害的。
而李云龙、高斌、丁伟、孔杰这四位实际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指挥员,在进入抗大分校学习之后,逐渐的发现,从书本上学习的理论,尽管他们之前并不是特别了解,但是与实际指挥作战时的思想却是相当的贴合。
用李云龙的话说:
以前咱打仗只知道怎么能够降低部队的伤亡,怎么能够完成任务,怎么能够把小鬼子干掉,缴获更多的物资,养活部队,把部队壮大。
什么是最好的指挥。
但是具体为什么指挥呢?
咱老李也说不上来,现在读的书,学习了这些军事理论,咱明白了,战斗还真应该就是那么打的,现在咱才理解以前咱指挥的战斗,竟然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竟然还有这么多讲究。
同时,李云龙也意识到这学习军事理论的重要性。
毕竟,像他老李这样无师自通,甚至吹牛说天生就是块打仗的料子的将领又能有多少呢?
更多的是一些通过学习,将李龙这些经验丰富的作战将领们的军事理论给学习之后熟记于心的干部们,逐渐将自己锻炼出来的军事干部。
所以这军事上的学习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另外,在军事学习的闲暇之余。
并非是没有自己的个人的私生活。
毕竟李云龙、高斌,还有丁伟、孔杰这几位团长进入129师的抗大军分校学习,说是学习,其实更多的就是让这四位团长静一静心。
用老总的话说,让他们四个好好的沉淀一下性子,未来成就可能会更高。
否则只是在前线打仗的话,充其量也就是个铁血的团长,一直被炮火笼罩的情况下,他们很难在文化学习课上有长足的进步。
所以老总把李云龙他们四个打发到129师的抗大军分校学习,也是为了培养他们四人,让他们四人最终可以达到更高的成就。
此外,与抗大前几期的那些老前辈们不一样的是,李云龙、高斌等人进入学校的时候,学校的环境已经好了很多。
另外学习的课程也并没有那么紧。
再加上前线日军与八路军双方暂时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特别是接近抗战后期之后。
日军因为针对八路军敌后的大扫荡,一次又一次掀起了大扫荡。最终。多以失败而落下帷幕,要么就是不聊而终,日军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也没能彻底将占领区边缘的八路军部队彻底消灭。
一直打到抗战后期,抗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需要两线作战,再加上中华战场上的兵力不断的抽调,鬼子已经没有多余的人力和物力,继续针对敌后的八路军部队掀起大扫荡,顶多是进行一些局部的清乡运动,或者是一些局部的小规模的大扫荡。
整个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对八路军敌后掀起的大扫荡,大大小小的恐怕都有上万次,但是大规模的扫荡起初的时候还有很多,平均每年都会进行一到两三次的大规模的扫荡。
比如一些著名的什么五一大扫荡、四一大扫荡、华北大扫荡之类,只是接到接近抗战后期之后,日军受到人力物力的控制,再加上八路军部队逐渐壮大,日军基本上已经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的兵力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大扫荡。
他们同样也不敢进行如此规模的扫荡。
鬼子将更多的兵力则是集中起来,退守到一些主要的县城乡镇进行防守,企图占领最后的主要的县城乡镇,确保最主要的一些交通线的安全,确定整个华北占领区重要区域的治安稳定,为太平洋战场提供稳定的大后方。
坚持将最后的战争继续下去,小鬼子不想败的太难看,也不想国内的矛盾第一时间爆发出来,他们其实就是在苟延残喘。
在这种情况下,在太行根据地周边对日军作战的局势处于相持阶段的情况下,短时间之内基本上双方不会爆发大规模的作战。
所以像李云龙、高兵等四位团长也就有足够的时间在抗大学习。
所以课程也就显得不是那么的紧迫,再加上这四位团长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他们更多的只是学习一些理论上的经验,所以四个人那可以说是学生里边比较闲暇的。
私生活自然也就有了不少。
不久之后,更是有了一些特别的小插曲。
比如丁伟。
丁伟在进入抗大分校学习之后不久,认识了一位干部,说起来有些不一样的是这位干部是个女同志,
也是前线抗日的女英雄,巾帼不让须眉的那种。
另外还是初中文化毕业,后来参军之后在前线地方军部队担任过区中队的中队长,后来得到县大队方面的推荐,将这位同志送到了抗大军分区进。
于是丁伟便巧合的与这位女同志认识了,于是原本铁三角,还有高兵这晋西北四杰平日里走的最近。
可这几日却总是不见丁伟的影子。
晚上,四人进了宿舍,李云孔和孔杰立马调侃起丁伟来,孔捷率先开口:
老丁啊老丁,你这是不老实呀!
老总让咱们来这学校,是来学习军事理论的,你小子倒好,感情到这儿找老婆来了?
丁伟摸了摸鼻子,倒是也没有否定,说了一句,“这打仗是大事儿,这男人讨婆娘也是大事,怎么,老孔,你自己没这个能耐,没有姑娘看上你,反倒赖起我来了?”
李云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紧接着则是装模作样的批评丁伟说道,“老丁啊,这就是你不够意思了,你来这儿找婆娘,好歹也给人家老孔传授点儿经验呀!
要不老孔搞不好再打上一辈子的光棍儿,搁老战友面前,恐怕这脸面也不好看呀!”
丁伟则是撇了李云龙一眼,乐道,“老李啊,你小子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的老婆已经娶了,儿子女儿估计要不了多久只管往外蹦了。
我和老孔还有老高都还打着光棍呢!
你倒好,站着说话不腰疼,还笑话我们起来了。
赶紧的说说,当初你和秀琴走一起的时候,那也没少冲锋陷阵吧?”
李云龙摸了摸鼻子,那还有啥说的?
这必须得把牛吹起来,尽管他和秀琴之间其实主要是人家高兵从中撮合,简直就像是牵线的月老似的两边撮合,这才将李云龙的姻缘给撮合到了一起。
紧接着又说到高兵的头上,李云龙笑了。
我说,老丁还有老孔,你们两个作为老同志,我就要批评你们几句了。
这平时打仗出主意,你们比不上高兵这小子也就算了,这怎么找婆娘的事情,你俩还落到后面去了?
丁伟和孔杰一听这话,若有所思的将目光汇聚在高兵的身上,然后李云龙乐呵呵的说道:别看了,你们怕是不知道。上次高兵这小子跟我一起去打鬼子的黎城大本营之后,受伤住到医院,结果你猜怎么着?
我去探望他的时候。刚进门,好家伙,一个漂亮的小护士正跟这小子说的有说有笑呢!
感情咱老李倒是个多余的了,所以要我说高斌这小子讨婆娘的事情是不用咱们操心了,到时你老高还有老孔,你俩可得抓点儿紧,要不再把这光棍打下去,以后年龄大了再想讨婆娘可就不容易喽。
几位老战友说笑,而丁伟的话,别看他吹牛吹的好,听说凭借着自己什么潇洒的英姿,英俊的外表,还有丰富的经历,已经把那位姑娘吸引的神魂颠倒了。
实际上,这丁伟也是个感情方面的小白。
毕竟是炮火纷飞的岁月,对于他们这些在战场上杀鬼子都不带眨眼睛的将领们来说,又有几个谈过恋爱呢?
就连旅长,前面也说过,当年喜欢上现在的夫人的时候,那也跟前线打仗似的,直理来直理去。
还在开会呢,就直接给人家递小纸条,还在小纸条上清清白白的写着,某某同志我喜欢你,要娶你,讨你做老婆。
能有这样娶老婆的吗?
这让人家女同胞们哪好意思直接接受。
而到了丁伟身上,似乎也好不到哪儿去。
实际上,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与丁伟这几日多了些相处的姑娘,的确对丁伟是多了不少的倾慕。
结果丁伟呢,和李云龙他们这边儿谈完之后,也终于决定承认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次日同样的直接老土的写了一张小纸条,表示愿想要讨人家姑娘做老婆,然后就把纸条送了过去。
结果上课的时候的纸条刚刚传出去,还正好让教员逮了个正着,偏偏这教员不是一般人,正是总部的一位老领导。
所以丁伟也没辙。
这纸条直接就被老领导给拿了去,紧接着打开之后内容一念,丁伟就算是老脸够厚,结果还是闹了个通红。
至于人家姑娘,的连屋子都快待不下去了。
最后还是高斌在私底下给丁伟出了个主意,说道:老团长,这想讨婆娘和姑娘拉近感情的话,和打仗那可是不一样的。
打仗讲究的是一个快一个凶猛,不需要考虑太多,咱们跟小鬼子干就完了。
但是这讨婆娘的事情可得好好的培养感情,这女同胞们必须要以柔克刚,咱可不能上来就拿出冲锋陷阵的气势。
最终高斌那说的是头头是道,甚至还把男女的情感都给分析了一遍,丁伟听的是茅塞顿开,甚至直呼高斌是个高人。
然后丁伟果然按照高兵的意思,先和人家姑娘逐渐的培养感情,至于什么喜欢你,要娶你做婆娘的话,暂时只口不提,等到情感培养的差不多了,在私底下递些小纸条或者是表示表示,事情也就成了。
当然,高兵、李云龙还有孔杰三人则是从中推波助澜。
于是一晃两个月在军校学习的时间,不管最终的军事理论学习如何,丁伟人家这婆娘基本上是没得跑了。
而就在某日的上午,就在高斌还在心里头笑话着丁伟,对于情感简直就是个小白的时候。
他这边忽然收到一封来信,信是一位战士送过来的,当高兵问起送信的是谁的时候,战士回答道是总部医院的小田护士。
听到此话的高兵脑瓜子嗡了一下,这才想起来,是了,自己也有惦记的人,还在野战医院等着自己呢!
回想起当初自己从医院离开的时候,也是一时心花怒放,头脑一热,结果就给人家姑娘留了一封信。
在信上还信誓旦旦的说道,三个月之后,如果姑娘还对他情意不变的话,他就会赶到野战医院,甚至直接向田雨提出求婚。
当初高兵也是刚刚伤势痊愈,再加上受伤的这大半个月时间,跟田雨朝夕相处,的确有了些感情,也就顺势而为留下了这封信。
但是从野战医院离开,冷静下来之后,高兵又觉得,自己仅仅是和人家姑娘认识了大半个月而已,就直接留下这样的信,是不是未免有些太没有礼貌了?
但是事情已经干了,还能怎么着呢?
原本高兵也算是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下来,毕竟三个月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可真的不长。
眼下抗战还远远没有结束。
怎么能先把儿女情长放在头等大事上呢?
就这么着,时间一晃,高兵这边在也在前线作战,包括在军校学习,已经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直到田雨的这封信送过来,高兵才恍然大悟,说不定人家姑娘把自己当时离开的时候所留的那封信里的内容给当真了:
高冰缓缓的打开书信,书信里依旧是熟悉的田雨的口吻,随着他的浏览,随着这些话语在心底默念出来,仿佛有一个漂亮的穿着护士装的姑娘已经在她面前亭亭玉立的站着,正浮现着满脸和蔼的笑容,向她缓缓诉说着话语。
亦如田雨说话的风格温柔似水,落落大方,有大家闺秀的睿智,又有先进女性的潮流的思想,她缓缓开口:
“老高,你还好吗?
时间过得真快呀!
前段时间天气之中还夹杂着燥热,但这段时间就突然有冷了下来,不知不觉间已经快要将近三个月了,一直想和你写信,其实跟一直期待着你的来信,但一直也不知道写什么。
于是一直犹豫超出到了现在,还是没有写下信来,我想你在前线一定很忙吧?否则一定应该有书信会送过来的,我最终还是决定给你写上一封信,就像你所说的,有些情感是不能忽视的,是需要正式的。
还记得你所说的缘分吗?我也非常相信缘分的存在,有的时候世间的命运就是这么奇妙,某些人的命运明明相隔千里,却会偶尔的碰撞,然后就会彻底的交织在一起,再也无法分离……”
说到这里,田雨其实已经相当于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高冰心里头其实也忍不住一阵欢喜。
说句实话,与田宇相处的那段时间,他的确在心底对这个姑娘有了爱意。
毕竟像这样一个在当时代具有先进潮流,思想有长得漂亮,落落大方,贤惠温柔,并且具有革命精神的充满了魅力的姑娘,哪个男人能不心动呢?
他继续朝着书信的其他内容看过去,实际的话语并没有太多,但款款而来的话语却尽显温柔,让高冰怎么看也看不腻。
而话语之中通篇似乎只表达了一个意思。
那就是田雨在含蓄的表示时间流逝的很快,马上已经到三个月的时间了,也就是你老高当初离开医院的时候留给我的信所说的三个月时间的约定。
三个月的时间如果到了,人家田雨的确愿意接受你的爱意的话,你老高是否能够按照你留下的书信所承诺的那样,直接赶到野战医院向人家田雨求婚呢?
一时之间,高冰有些头大,正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身旁一只漆黑的大手突然伸过来
一把将高冰手上的书信抢了过去,紧接着一个大嗓门便响了起来。
还直接把信里边的内容读了出来,偏偏还要挑一些带一些最肉麻的句子的内容。
李云龙一边读着一边招呼着孔洁,和丁伟说道:“老孔,老丁,赶紧的把这小子给我拦住,咱今天非把这这封书信好好的给你们读读,让你们好好好学习学习,人家这文化人谈恋爱都是怎么相互沟通的?
得了!
丁伟笑着招呼了一声,和孔杰两人直接就把高兵拦住。
高冰一脸无奈,听着李云龙扯着大嗓门将书信里边中心部分特别表达了田雨对自己情感的内容,给读了一遍。
最终书信读完之后,李云龙笑呵呵的望着丁伟和孔捷,说道:“怎么样?咱老李没有忽悠你们吧,要说这讨婆娘欢心的事情,还是高斌这小子有招。”
丁伟对此深以为然,他早已经在心底将高兵认定为情感大师。
李云龙跟是直接做出自己的判断,说道:“看来高兵这小子在讨婆娘这件事上也是有天赋的,就跟咱老李天生是块打仗的料子是一回事。”
回信回信!
你小子就别耽搁了,赶紧给人家姑娘回信吧!
李云龙将信还给高斌之后,一脸笑眯眯的说道。
孔捷和丁伟也立马凑了上来,三个老团长还非要眼睁睁的看着高冰,就想看看这小子到底要怎么写信。
高冰也是无奈,就把自己田雨之间的事情,另外自己从医院离开的时候,因为一时张扬,留下的书信,还有三个月的承诺,也给说了一遍。
说完之后,高冰求助似的望向李云龙,还有丁伟和孔杰。
问道:三位老团长,你们别盯着我看了,赶紧的想办法给我出个主意啊!
这三个月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咱要是不去的话,这就是失信于人,咱要是去的话,眼下又是打仗,又是学习,这像个什么事儿啊……
(https://www.biquya.cc/id184512/278066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