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 第453章江湖轶事、青城之约

  等新取的烛火烧了一半。
  陈玉楼这才放下笔墨,甩了甩有些泛酸的手臂,吐了口气,白纸上洋洋洒洒数百近千文字。
  借着跳动的火光。
  隐隐还能从中看到诸如‘凿井伐盐,问鬼讨钱’‘铁壁银屏,乾坤在数’‘南斗墓室,照壁降仙’,亦或者九宫螭虎锁、武侯藏兵图一类的字眼。
  前者属于观山指迷赋。
  乃是封家绝密。
  一共七十二句。
  地仙村入口以及构造,便藏在七十二句诗文当中。
  只不过,陈玉楼却知道,原本的指迷赋并无这么多,除却其中少数几言,其余都是孙教授杜撰而出。
  正是如今他写下的这些。
  至于九宫螭虎锁,则是地仙村中的机关销器。
  真正的王者,称之为九死惊陵甲。
  混以九死还魂草,不死不灭。
  抱阴趋阳。
  有知有觉,能避水火。
  平日深藏地下,一旦嗅到活物生灵靠近,就会受惊暴起,将之绞杀饮血。
  最为恐怖的是,九死惊陵甲蕴藏见血封喉的尸毒。
  近乎于妖物,无隙可乘。
  乃是古往今来第一防盗机关。
  当年卸岭力士的老祖宗,也就是黄巾军,裹挟数以万计的人马,试图盗取茂陵,结果遭遇了深埋地下的妖甲,死伤无数。
  除此外。
  萦绕棺材山,数百年不散的尸气,蜂拥而至,无物不食的棺材虫,以及水火不侵,刀枪不破的尸仙。
  皆是地仙村难以盗取的关键因素。
  不过……
  陈玉楼之所以非要前往。
  原因也有几种。
  其一,作为观山太保集古往今来之大成,机关销器、妖煞凶邪的至凶之墓,他自然想去见识见识。
  第二点。
  封家数百年,得受皇封,又取了棺材峡中无数悬棺,积累的明器宝物难以想象,其中还有无数天书异器以及炉火之术。
  天书异器为巫术傩法,炉火之术却是涉及炼丹的道家秘法。
  除此外。
  还有武侯藏兵图,那可是销器一行的至宝。
  真要取了。
  到时候赠给李树国一份拓本,以他的性格,估计真要唯他马首是瞻。
  至于其三。
  封师古此人虽然疯癫可怖,但不得不说,他手段可谓旷古烁今,糅杂乌羊王之巫术,以及道家尸解法,硬是走出一条尸仙路。
  给他足够的时间。
  说不定真能成。
  最后一点,地仙村乃是世间难得一见的风水宝地,加之数百年无人踏足,其中不知生长了多少天灵地宝。
  以上种种好处,近在眼前。
  陈玉楼又怎么可能不去走上一遭?
  只不过。
  他向来做事风格都是谋定后行。
  何况还是号称鬼吹灯世界第一凶斗的地仙村?
  稍稍歇息片刻。
  陈玉楼继续提笔,查缺补漏,将不足之处一一点明。
  转眼。
  又是半月过去。
  陈玉楼除却每日呼吸吐纳外,已经鲜少闭长关。
  元神大境。
  需以水滴石穿,厚积薄发,静待契机得以顿悟,方能有所寸进。
  所以,大多数时间里,他就像是山中隐士,过着闲暇自在的幽隐生活。
  每日里,读书、写字、养花、观景占了绝大部分时间。
  修行反而少之又少。
  除此外,还要抽空指点。
  其一自然是白泽。
  它初次接触道家修行。
  虽然灵性十足,且陈玉楼在它身上留下照影,但终究许多地方难以理解,需要他点拨指引。
  另外一人。
  则是白半拉。
  没错,自从当日决定修行发丘秘术后,他便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
  不得不说,白半拉虽然性格怯懦了些,但做事确实认真。
  最关键的是。
  他有自知之明。
  遇到不懂处,绝不会不懂装懂,或者干脆视而不顾,故作未见。
  而是无论巨细,尽数记下来,然后登门拜访,找陈玉楼请教。
  岛上懂得风水秘书之人。
  其实并不少。
  杨方和鹧鸪哨,都是修的十六字。
  不过,两人大多数时间都在闭关修行,很难找到人影,反而是陈玉楼闲散随意,除却山中,甚至还会经常独自乘船游湖。
  再加上,陈玉楼从来来者不拒。
  往往都是三言两语,便将难题一一说明。
  有他这样一个宗师指导,白半拉在风水术上的进展也是突飞猛进。
  唯一可惜的是,发丘指以及缩骨功,这些发丘秘术皆需要从小就开始修行,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
  白半拉也知晓这点。
  时间紧迫之下。
  果断舍弃。
  而是专心琢磨发丘印。
  此物号称百无禁忌,能避鬼神,但想要催动却不简单,必须懂得发丘秘术。
  就如搬山一脉的魁星盘和司天鱼。
  即便落入旁人手中,不通秘术,同样无法使用。
  除此外。
  这半个月时间里。
  还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是花灵步鹧鸪哨之后,第二个成功筑成道基,踏入修行两年不到,终成筑基修士。
  毕竟天赋摆在那。
  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其他人虽然没有如她这般突破大境,但在君山岛这等洞天福地中修行,实力同样是进展迅速。
  尤其昆仑和杨方。
  他俩是白泽之外最晚推门入境之人。
  这段时日勤修苦练下,已经摸到了炼气门槛。
  与青木长生功不同。
  道门修行练气关,一共三小境,分别是采气、炼气和养气,养气一过便是筑炼道基,成就筑基。
  也就是说两人也算是在修行路上,踏出了很大一步。
  第二件事。
  则是来自于湖上。
  水运司顺势成立。
  如今洞庭湖上过往船只,以及湖边渔民都知道,洞庭湖变了天,再不用像往些年那样,被湖上水匪轮番欺负,活命都难。
  如今只要交了份子钱,就能安然无虞。
  至少能养活一家老小。
  而不必家破人亡,卖船售浆,远赴他乡讨生活。
  赤山岛罗帅之名也在湖上传开。
  罗老歪也没想到,自己欺行霸市,一辈子坏事做尽,到今日竟是深得人心,万民所向,颇有几分青天的意思。
  至于第三件。
  是从长沙城中传来。
  当然,仅限于古玩行、倒斗江湖中。
  其他人就算听过一些。
  也不清楚究竟是个什么名堂。
  据说位于白沙古井的搬金楼,在经历两年沉寂后,竟是一反常态的再度重启。
  懂行的都知道。
  号称销金窟的搬金楼,背后站着的乃是湘阴陈家。
  自多年前,少掌柜陈玉楼接手陈家时,为了造势,足足从地库中取出一百多斤稀世珍宝,放在了搬金楼中。
  同时。
  广发邀请函。
  请来江南道、京津关外以及上海滩,甚至港岛无数富商大户。
  一夜过后。
  搬金楼声名鹊起,在古玩行中奠定了无法撼动的地位。
  两年前那一次,时隔十年搬金楼重开。
  更是引来数百位大藏家。
  据说交易额达到了一个天价数字。
  直到今日,不知多少人还在念叨着当夜的盛况,甚至市井江湖里还有说书先生将其编订成册,登台说唱。
  而按照道上估计,下次开启,最少也是十年一轮回。
  没想到……
  这才两年出头。
  搬金楼竟然又一次重开。
  消息就如雪花纸般飞向江湖,不知引来多少目光。
  谁也不会怀疑,毕竟邀请函都已经发出,而落章之人是陈玉楼,发信之人则是花玛拐,稍微有点见识的都知道,这两位的份量。
  按照过往船只带来的消息。
  据说,长沙城中已经聚集了上千富商。
  白沙古井那一片的酒楼,更是到了一房难求的地步。
  一份邀请函,在黑市上都被炒到了百块大洋。
  按照长沙城里那些老家伙的说法。
  百十块大洋扔水里,也就能听个响声,但要是进了搬金楼,到时候下半辈子的吹嘘资本都有了。
  都哪都是焦点。
  陈玉楼对此并无意外。
  花玛拐那小子是有点营销天赋在的。
  不用猜都知道,这次搬金楼,又会带来一大笔金银,另外陈家的名头也会甚嚣尘上,风头无二。
  毕竟。
  除了搬金楼,上哪再去找到那么多五鼎明器?
  他也并未插手。
  乐得当个甩手掌柜,逍遥自在。
  时间一天天过去。
  入夏后,天气越来越热。
  终于。
  四月廿九。
  陈玉楼看了眼黄历,诸事皆宜,他也从云湖观中走出,一身青衣长衫,并未带上白泽,只是留下一句勉励,便信步往主岛而去。
  天穹上,一道黑影藏于云雾当中。
  赫然就是罗浮。
  原本他并未打算带它,不过听说要出远门,罗浮哪里还待得住,非要同行,陈玉楼也就任由它去了。
  等到了洞庭庙外。
  一行人早已抵达。
  正围在一起闲聊着什么。
  鹧鸪哨、老洋人、袁洪、昆仑、杨方、花灵、红姑娘、白半拉以及……乌衣!
  没错。
  乌衣也在此次地仙村之行当中。
  如今的它实力大涨,加之金龟一族的天赋神通,届时进入地仙村后,等破了凶险,便能让它去寻其中的天灵地宝。
  此刻的它,趴伏在地上,身形比起往日如山似岳,明显小巧了不少。
  一入大妖之境。
  乌衣便能掌控身形大小。
  甚至能够将自己变换到甲兽大小,藏在竹篓当中。
  不然,一人多高,三五米的身形,一般大河都掩藏不住,谈何远行?
  怕是一入水中,就要被过往渔民察觉。
  到时候闹出篓子是小,耽误了行程才是大事。
  除了一行人外。
  负责守山巡岛的伙计们,明显也得知了他们一行人要离开的消息,将洞庭庙围的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
  “陈兄。”
  “掌柜的来了。”
  “见过总把头。”
  见他身影在林下幽径中出现,一步步走来,沿途招呼声不断。
  陈玉楼一一点头回应。
  最终走到头发花白的老九叔跟前。
  “少掌柜。”
  “九叔……”陈玉楼点点头,“我们这次远行,少则一月,长则半年,岛上一应事物,就要麻烦九叔了。”
  “少掌柜放心就是,这些事我一定做好。”
  老九叔拍着胸脯保证道。
  “山中几处,茶山岛以及香炉山下洞府,隔段时日去打扫下灰尘落叶就好,平日里约束一下。”
  “另外,湖中已经太平,九叔不用担心,白泽那边也请多多看照。”
  看着身前的老人,陈玉楼温声叮嘱道。
  尤其是湖中太平几个字,特地加重了一丝声音。
  毕竟,当日猎杀蛟龙他也是知情的,特地说明这点,就是让他无需忧虑,不必担心再有妖物登岛。
  “是,我都记下了。”
  老九叔明显听懂这句话的弦外之意。
  悬着的心都落回了肚子里。
  神色也轻松了不少。
  “船都准备好了吧?”
  “回少掌柜,都备好了,随船的都是身手好信得过的伙计,另外粮草清水,也早都搬运上去。”
  闻言。
  陈玉楼最后一点担心也随之烟消云散。
  当日青城山上,他和封思北约定的是端午,如今已经只有六七天间隔,船只需穿过湘西,进入蜀地。
  时间说不上宽裕。
  所以还真不能耽误太久了。
  “那老九叔……还有诸位兄弟,我们就先行启程了!”
  陈玉楼目光扫过众人,拱了拱手,朗声道。
  随后。
  一行人谢绝众人相送,沿着登山梯一路往渡口而去。
  清风拂面,天清气朗。
  洞庭庙外众人伙计,也是抱拳相送。
  “送总把头,愿此行顺风顺水!”

(https://www.biquya.cc/id184504/2781392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