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三和姜珠回到家,看家里人少,姜老三本想私藏点鸡蛋。
不知道姜奶奶从什么地方冒出来,姜老三吓得直拍胸脯好几下。
姜老三抱怨,“妈,你怎么走路没声?吓死个人!”
姜奶奶没好气,“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瞧你这怂样!”
姜老三见被发现,也知道想眛下一两个蛋是不可能的了,只好实话实说。
姜奶奶全拿走,姜老三赶紧道:“妈,晚上炒个蛋吃吧!妈,好久没吃肉了!妈,吃不吃?妈……”
姜奶奶不慌不忙,都点灯仔细看过,孵不出鸡蛋,“吃什么吃,今年搭出去那么多钱,还吃,明年喝西北风?”
姜老三不放弃,继续叨叨,姜奶奶给了姜珠一个蛋,还给了姜珠几颗糖,让姜珠分给夏福宝。
有一个也不错,姜老三消停了。
不只是老姜家,整个大队的人都未雨绸缪,把伙食标准往下降。
修学校由姜爷爷和夏老头两个人带头,建小学的相关手续由姜大伯和谭琴去办。
谭琴一跃成为姜爷爷最喜欢的知青,因为姜爷爷觉得谭琴这娃娃不仅会来事,有大志,有能力,是个干大事的料。
老姜家平常做点应季的东西,都会给谭琴送点。谭琴也会回礼,每次来,姜奶奶都高高兴兴。
今天,莲花大队的人在挖地基,要先把那个坡平一平,又脏又乱。
姜珠没去凑热闹,好久没去看小猪们了,去看看长得怎么样了。
姜珠和夏福宝晃晃悠悠地去猪圈,还没进门,就听见乒乒乓乓响个不停。
原来是牛棚的人在除粪,把猪圈里的粪都收集,堆在一起,种地时好用。
四个干活的老头老太,任由姜珠和夏福宝进门,也不说话,沉默地干活。
姜珠和夏福宝也不好奇,还是对猪感兴趣,那可都是肉。
姜珠和夏福宝拿了条高板凳,站在板凳是上,扒在墙边看猪。
十多头小猪分开关了,两到三只一间。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大了好几圈,虽然和原来的猪相比,差得远。
姜珠感叹,“这猪长得真快!”
夏福宝,“嗯嗯,到时候能有好多肉!”
两小孩开始咽口水,畅想怎么吃肉。
看了一会,跳下板凳,准备回去。
手牵手蹦蹦跳跳,四个老人还是在干活,两小孩眼尖,先看见那貌美的少年,“宋知青!”
四个老人都紧张地停下了手里的活,宋知青提篮子松了又紧,有点无措,“小珠,福宝,你们怎么来这里了?”
姜珠,“我们来看猪!你怎么来这里了?”
宋知青也不知道回答,但还是道:“我给我外公送饭!”
说到吃饭,两小孩都感觉有些饿了。
虽然有些疑惑,还是觉得吃饭重要。
宋知青没说什么,看着两小孩远去,显然不太会交际。
要是谭琴在这里,就算留不下两小孩在这里吃饭,也会拿点易拿的,给两人吃着走。
莲花大队修建小学的热情,没有修猪圈的时候高。
所以进度十分缓慢,不过大家都用心,开始收集用料。
(https://www.biquya.cc/id184466/567931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