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珠当班长的事,也就姜老三和王秀私下用心鼓励,老姜家其他人不太走心夸奖一下姜珠。
现在学习风气不好,家长们也只是希望小孩们学点东西,没指望学得多好。
就连老姜家也是,更偏重技能学习,至于文化,能学就继续上学,学不会,就回家,还省了学费。
姜珠因为当班长,每天都热情高涨去学校。
王秀和谭琴也在课后闲聊的时候,教姜珠怎么当班长。
现在刚开学几天,学生们连桌子都没有。甚至是教材,每年级也只有一份课本,还是办学校的时候,人家县里送的。
粉笔也是省着用,写在黑板上的东西,能不擦就不擦。老师带着学生们,反复朗读,直到学会。
谭琴积极利用现有条件,王秀以谭琴马首是瞻。至于张慧敏,张老师,每天都在碎碎念,只要是看的见的东西,都抱怨了一遍。
张慧敏还撺掇着让学生交钱买课本,并且是像大城市里一样,只要有都买。
谭琴坚决反对,要是办学失败,那些钱不就打水漂了?谭琴和王秀说,现在有课本,公用就好。
与其花钱买书,不如让学生们买笔和本子。谭琴为莲花小学操碎了心,下定决心搞好教学,先把学校办下去。
今年先开个好头,只要买来的猪仔养好,明年就可以买课本了,也可以扩招学生。
现在什么也没有,姜珠这个班长也没有什么事。只是上课了,喊起立,然后和同学们一起说老师好。
还有,老师敲钟的时候,在旁边帮忙喊学生们进教室。敲钟,着轮不到姜珠,就算让姜珠敲,姜珠也没办法,因为姜珠太矮了,够不着!
这些事情都没什么难度,只是有点费嗓子。
过了几天,黑板上的拼音多了起来,谭老师终于开始布置作业。
姜珠去牵着王秀的手,有些担忧道:“妈妈,可是我都没有本子何必,还有书包!”
王秀呆了一瞬,是啊。这些学生,还要教学生们握笔。可是学校里连桌子都没有。
也不可能一家一家上门去教,指望学生家里人教,那更不可能了。这样只会让大队上的人怀疑莲花小学,对办学不利。
王秀沉思片刻,“小珠,你先回去,让你爸爸给你找,我去找谭老师和王老师有事。”
王秀急匆匆去知青点,姜珠看着王秀远去的背影,有些郁闷,自己回家了。
姜珠到家,就找姜老三,没在家。
姜荷迎面走来,“小珠,你干什么呢?”
姜珠蹲着,双手托腮,“我找我爸!”
姜荷看姜珠,又扭头往门口看,“三叔在后面!”
姜珠立刻起身,欢快跑出门,“爸爸,爸爸!”
姜老三开心道:“小珠这么开心,捡钱了?”
姜珠笑道:“没有,嘿嘿!爸爸你拿的什么东西?”
姜老三摊手,“喏,给你们买的铅笔和本子!”
姜珠开心,“爸爸,你怎么知道我们有作业了?”
姜老三当然不知道,“哈哈,爸爸什么都知道!”
姜珠接过笔和本子,姜老三自己拿着一些布料。
姜珠好奇,“爸爸,你买布做什么?”
姜老三,“给你们几个小的做书包,这下高兴了吧!”
姜珠欢呼,“小荷姐,我们有书包了,新的书包!”
姜荷腼腆笑笑,脸色有些发红。姜珠飞快跑进堂屋,把笔和本子放好,等着晚上姜奶奶分。
(https://www.biquya.cc/id184466/567931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