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彦老师走了,学校现在只剩王秀、张慧敏、还有谢宴三个老师。
姜珠读三年级,意味着今年又有新学生了。因为高考,学习热潮被掀起,今年莲花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比前两届的加起来还多。
姜老三说了姜大堂哥上学有补贴的事传开,三天两头都有人来问,来打探。甚至要问清楚有多少,什么时候发。
姜老三敞开了吹,聊的起劲。下地干活的时候,总有一波人围着。
姜珠发现,张慧敏老师她变了,以前一副谁也看不起的样子,现在总是神游天外,不搭理人。
学校三个老师,三个年级,其实也完全够用。只不过要占用老师们很多时间,但是学校出的工资又少。
根本不可能让几个老师把心思,全放在给学生上课上。
姜爷爷特意开了会,提出要把养猪场的收入留出一部分给莲花小学。
没几个人同意,那可是钱。莲花大队这么多人,分下来,每家也没有多少。
但是大家全靠地里收成过活,卖力挣工分换粮食,很难赚到钱,所以,钱哪怕是一分,也很重要。
还是谭琴出主意,以莲花小学的名义入股养猪场,挣的钱就可以分莲花小学一份,莲花小学的账和大队分开算。
所有人都高兴了,以后拿了多少东西给莲花小学,是要记账的。虽然很可能都是白送,但是有账在,以后说不定能还上。
至于莲花小学投入多少钱和票,当然是先欠着。
谭琴预计着,明年继续扩大养猪规模。她和姜爷爷说,再过几年,就能多请几个老师,还能开得起和县里小学一样的工资。
姜爷爷觉得虚假,但还是和大队上商量,同意了。试试看,万一能成呢?
王秀和姜爷爷说,还是要再请一个老师。三个年级三个班,工资本身没多少,老师们还要下地挣工分。
可不能把时间都耗在学校了,还是要在请一个分担一下工作。
这都是王秀的想法。谢宴和张慧敏其实好像都不太在意地里那点工分,巴不得天天上课。
可是学校开不起工资,人家自愿,大队又给不起好处,面上也不能做得太难看。所以,还是有必要再来一位新老师。
不过,谢宴和张慧敏的活轻松了许多,不过工分也少。大家都高兴,他们少做,其他人多干多拿工分,他们降低劳动强度,皆大欢喜。
新老师的选取,不能像学校刚成立那会一样,谁想来,就谁当。
还是要有考试,面试。姜珠和夏福宝作为学生代表,参与选举投票,原先三个老师作为评委和考官。
新老知青都来凑热闹,三个老师根据课本,手写的卷子不够。直接让两个人合看一张卷子,然后答在白纸上交。
笔试完,刚交卷就有人直接弃权了,只剩下两个后来的知青陈红和陆建军。
王秀直接当场批阅两人的卷子。王秀和边上的谢宴和张慧敏说,“都差不多,直接试讲吧,看谁讲得好,就留谁。”
谢宴,“行啊!你们讲课试试看。”
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害羞,不太敢当着人讲课本。
谢宴,“姜珠,你去做示范!”
姜珠坐在边上,就知道他会叫自己。姜珠有些烦躁,还是听话地走到讲台前,学着几个老师讲课的样子,假装在上课。
姜珠随手拿着一根竹鞭,指着黑板,“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
姜珠讲完,就下来。两人老师预备役,还在你推我让。
谢宴,“陆建军,你先来!”
陆建军结结巴巴学着姜珠的样子讲课,陈红也是,讲得都不好。明显不是天赋型的人,不过没关系,多练就好了。
两人笔试面试都差不多,不过陈红的态度明显更端正,更有意向做老师。她讲课的时候,明显一直在注意张慧敏。
李丽,“哎,完了吧,你们快说选谁,都是自己人,别拖拖拉拉!”
王秀,“你们都知道,莲花小学是新成立的。所以说,条件待遇可以说是完全比不上公社小学。先说好,工资是很少的,还有大队送老师的礼物,以后可能还没有的……”
王秀说了坏处,又说好处,最后问,“你们还愿意吗?来上课,物质的得失是挺重要的,但也不是那么重要。你们看我,变化多大,以前说句话都害羞,现在有理有据讲了半天,就是因为上课,自我得到提升了呀!”
王秀认真看着两人,“你们两,谁愿意来和我们一起进步,和莲花小学一起前进?”
陈建军,“王姐,我想退出!”
王秀看着陈红,“行,可以。那你呢,陈红?”
陈红犹豫了。谭琴,“陈红,我觉得你应该锻炼一下自己,这样更好!”
陈红点头,小声道:“我愿意!”
王秀,“欢迎你,陈红,正式成为莲花小学教师团队的一员!”
虽然还是个草台班子,但是该有的仪式不能少。
在大家的掌声中,姜珠和夏福宝代表全体莲花小学学生,对老师陈红表示热烈欢迎。
莲花小学建校两年多,又迎来了一位新成员。
(https://www.biquya.cc/id184466/5679305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